預示猝死的心電圖異常:「6+2」現象

2020-12-22 騰訊網

預示猝死的心電圖異常:「6+2」現象

孟慶義

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

主任醫師

在急性冠脈症候群的診斷中,早期識別冠狀動脈左主幹閉塞很重要;雖然左主幹閉塞病變發病率並不高,但其危險性很大,一旦閉塞,常常導致嚴重後果,甚至發生猝死。心電圖學中的「6+2」現象,即心肌缺血發作時存在至少6個導聯的ST段明顯下降,同時合併2個導聯的ST段升高,過去出現這類心電圖多被診斷為心內膜下心肌梗死,目前認為這是一種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症候群,且是左主幹閉塞的特徵性改變,容易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故準確掌握和早期識別急性左主幹閉塞,可以快速識別高危患者,對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典型病例

1

男,60歲;因反覆勞累後心前區悶痛2年餘,復發並加重2小時來診。述2小時前飽餐後出現胸前區悶痛,伴大汗,連續含服3片硝酸甘油後仍不緩解,遂呼叫急救車送來急診。查體:體溫36.8C,脈搏10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壓90/60 mmHg,神志淡漠,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囉音;心率100次/min,律齊,心音低鈍,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雙下肢無水腫。救護車上的心電圖顯示:aVR和V1導聯ST段明顯上抬,Ⅰ、Ⅱ、aVL、和V3~V6導聯ST段下移0.1~0.4mV;床旁肌鈣蛋白檢測略增高;診斷為急性冠脈症候群,「6+2」現象;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右冠未見明顯狹窄,左主幹中段急性閉塞;遂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介入治療,於左主幹置入支架一枚;術後病情迅速穩定,住院一周後痊癒出院。

2

男45歲;因胸悶6小時來診。患者於6小時前情緒激動後出現胸悶,休息後仍不緩解,遂來急診就診。過去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史,未規律服藥治療。就診時血壓100/60mmHg,精神淡漠,餘查體未見明顯異常。行心電圖檢查,顯示aVR和V1導聯ST段明顯上抬,aVR導聯ST段抬高大於V1導聯,Ⅰ、aVL、V2-V6導聯ST段下移約0.1~0.3mV;血生化顯示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肌鈣蛋白檢測明顯升高,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6+2」現象。來診後約1小時,患者突發抽搐,心電示波為心室顫動,行緊急非同步電轉復後,恢復竇性心律。隨後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顯示左主幹急性閉塞;遂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介入治療,於左主幹置入支架一枚;術後病情迅速穩定,住院三周後痊癒出院。

3

男55歲,因心前區悶痛4小時來診。患者於4小時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心前區悶痛,持續不緩解,遂來急診就診。就診時血壓偏低,精神萎靡,其餘查體未見明顯異常。急診心電圖顯示aVR和V1導聯ST段明顯上抬,aVL、V2-V6導聯ST段下移約0.2~0.3mV;血生化顯示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肌鈣蛋白檢測明顯升高;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廣泛前壁運動幅度減弱,左室射血分數為39%;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6+2」現象。緊急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在手術開始前,患者突發抽搐,心電示波為心室顫動,行電轉復後恢復竇性心律;急診冠脈造影顯示左主幹急性閉塞;於左主幹置入支架一枚;術後病情穩定,後痊癒出院。

4

男70歲。患者於凌晨突發胸痛;來診時記錄心電圖顯示,V1和aVR導聯上ST段明顯抬高,II、III、aVF、V4、V5、V6導聯壓低0.1-0.2mV。上級醫生早晨例行查房時提醒該患者為「6+2」現象,多為左主幹病變,容易發生猝死,應積極收入院行冠脈介入治療。隨後患者在辦完住院手續後,將要進行轉運時,突發心室顫動,但積極心肺復甦未能成功,患者最終猝死。

二、討論

1、冠脈左主幹閉塞病情兇險

冠脈左主幹發自左冠竇上,走行於肺動脈和左心房之間,部分被左心耳覆蓋,短暫向左前方向移行後分為前降支和迴旋支,30%同時發出中間動脈;左主幹一般長1~3cm,最長可達4~6cm,極少數人左主幹缺如;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左主幹平均直徑女性為3.9mm,男性為4.5mm,平均長度為13.5mm;左主幹在解剖上人為分為三部分:開口部是指冠狀動脈左主幹開口於主動脈部分,軀幹部或中間部,及分叉部或遠端。

左室供血主要來自左主幹的左前降支和左迴旋支。左、右冠狀動脈供應左室血流的比例,除左前降支外,取決於左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遠端分支的數量和大小,即所謂冠脈優勢。右優勢型(約佔80%以上),左主幹對左室供血約佔60%~70%。左優勢型(10%),左主幹供血約佔80%~100%,因此,左主幹閉塞時,其下遊的左前降支、迴旋支等分支動脈供血中斷,引起左心室前壁、間隔、後壁、和側壁大面積缺血,嚴重影響左心室的功能,部分患者發生猝死;多數患者迅速發生心源性休克,如不能及時開通閉塞的左主幹,患者死亡率可高達80%。故早期識別左主幹閉塞並及時處理,可降低其死亡率和避免猝死發生。

2 左主幹閉塞出現「6+2」現象

所謂心電圖「6+2現象」是指心肌缺血發作時,有至少6個導聯的ST段明顯下降,同時合併2個導聯的ST段升高。其診斷標準首先為≥6個導聯的ST段顯著壓低;左主幹缺血引起的心電圖改變有多個(≥6個)導聯出現明顯的ST段壓低(≥1mm),這些導聯主要分布在前壁V3~V6導聯,下壁導聯Ⅱ、Ⅲ、aVF以及側壁導聯Ⅰ、aVL導聯,而且壓低的導聯數越多,診斷越肯定。其次為2個導聯的ST段抬高:常伴aVR導聯的ST段抬高≥1mm,以及V1導聯的ST段升高,且aVR導聯ST段抬高程度大於V1導聯。如能排除多支冠脈病變,多考慮為左主幹病變。

左主幹急性閉塞常出現「6+2現象」;有研究表明當心電圖特徵符合「6+2」時,其診斷左主幹病變的陽性預測值62%,陰性預測值78%,所有ST段改變振幅之和≥18mm對診斷左主幹病變的敏感度為90%,特異性86.7%。

3 「6+2」現象發生機制

左主幹急性閉塞造成第一間隔支閉塞致室間隔基底部缺血損傷,面對基底部的aVR導聯則出現ST段抬高;左迴旋支急性閉塞通常產生後壁缺血,後壁缺血電活動可能會抵消前壁( V1-3 )缺血的電活動(心電圖對應性改變),使得左主幹閉塞時,aVR導聯ST段抬高幅度大於V1導聯ST的抬高幅度。

也有學者認為aVR導聯是唯一從右肩部位探查左心室心腔的導聯,反映了左心室心內膜下圓錐樣心肌缺血;aVR導聯ST抬高與廣泛心內膜下缺血有關,是V5、V6導聯的鏡像導聯,左胸導聯ST壓低時,則aVR導聯ST抬高。

另外,左主幹閉塞心電圖表現可受病變的類型、嚴重程度、有無側枝循環或橋血管、單純病變或是多支病變等因素影響,但aVR導聯ST段抬高,且其抬高程度大於V1導聯ST段抬高是左主幹病變的突出特點之一。

4 鑑別診斷

過去心電圖六軸系統中的aVR導聯常被臨床醫師忽視,近來發現在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判定、心律失常、心動過速的鑑別中,aVR導聯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冠狀動脈左主幹病變時常伴aVR導聯ST段抬高,且STaVR> STV1;但有時冠狀動脈多支病變時,也可表現為「6+2」現象,但後者不存在aVR導聯ST段抬高比V1導聯更嚴重這一特徵性改變。

總之,心電圖「6+2」現象是冠脈左主幹閉塞的特徵之一,尤其是aVR導聯ST段顯著抬高的患者,被認為是左主幹休克症候群之一,這類患者死亡率很高,應引起臨床重視。

~~~~~~~~~~~~~~~~~~~~~~~~~~~~~~~~~~~~~~~~~~~~~~~~~~~~~

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您的需求,是我們最大的追求。轉發是最大的支持!

免責申明

本站所提供內容均來自網友及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心電圖上QRS波變窄而高,有什麼意義?
    之前,Wolpert等報導3例不明原因的反覆暈厥患者,心電圖的共同特點是下壁或前壁導聯出現"窄而高"的QRS波,並首次提出心電圖窄而高的QRS波可能是患者猝死指標的假設。一窄而高QRS波的風險既往研究發現,QRS波時限延長是心律失常患者猝死的獨立預測因子。
  • 運動與心電圖
    5.早期復極  早期復極化傳統上被認為是特發性和良性心電圖現象,估計健康年輕人的患病率為1-2%,男性優勢明顯。在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中,早期復極心電圖模式是規律而非例外,他們在50-80%的靜息心電圖中觀察到這種模式。
  • 10分鐘快速掌握急性心梗的心電圖判讀
    T波倒置恢復的臨床意義: T波倒置轉為直立時,預示透壁梗死區頓抑心肌的恢復 T波倒置變直立越早,左心功能恢復得越好 AMI後6個月T波仍倒置,提示壞死的心肌多,心功能恢復差 2.
  • 心臟不適,胸悶心悸,但心電圖、彩超卻未見異常,這是什麼原因?
    但是我們在前往醫院檢查時,心電圖和彩超卻未見異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心電圖和彩超正常不代表心臟正常很多人在生活過程中都會出現心悸,心臟不舒服的情況,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胸口發悶,喘不上氣。出現這種情況時,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心臟是不是出現了病變。但我們畢竟不是醫生,不可以給自己治療,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還是要及時前往醫院做相關的心臟檢查。
  • 夏日跑步,如何預防運動猝死?
    我們經常可以從新聞中看到運動猝死,尤其是跑步猝死的情況,究其原因,不外乎跑步的人本身心臟有問題,跑步時引起了猝死,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本身運動水平不高,逞能,去挑戰身體的極限,比如從來沒有跑超過10公裡的人,非要去跑半馬全馬,這樣的情況下出現運動損傷甚至猝死的機率就大大增加,因為你的心臟完全不適應如此大強度的運動
  • 讀圖進階:專家教你心電圖長QT間期的鑑別與處理|臨床必備
    LQTS指心電圖上QT間期延長、T波和/或U波形態異常,臨床多表現為暈厥、猝死的一組症候群。2.LQTS三種基因型與心電圖表現三種基因型有一定的重疊: LQT 1和LQT 2之間重疊較小:各約3%重疊; LQT 3和LQT 1之間重疊較大:33%的LQT 3有LQT 1的ST-T波形。
  • |挑戰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如下圖所示。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1 患者心電圖01 該如何描述並解釋此心電圖?其他心電圖改變aVR、aVL、V1-V3導聯T波倒置;PVC後約有1.2s的代償間歇(compensatory pause);存在右束支傳導阻滯(RBBB)模式: V2導聯rsR』模式;
  • 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有這7個特徵的人要小心了
    在猝死前一般都有先兆,患者會出現胸悶、氣短、舌根發麻、疲乏、懶得動等異常情況。在猝死前患者往往有心前區或胸骨後劇烈疼痛,呈壓榨樣,逐漸加重。患者大汗淋漓,痛苦不已。 但是一旦耽誤病情,超過6個小時之後極容易造成心源性猝死,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1.過度勞累長期熬夜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嚴重的心律失常如惡性室早或室顫,若沒有及時救治,易發生猝死。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血糖、低血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也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 6 步法速判心電圖,別再傻傻不會看!
    mV;RⅠ < 1.5 mV;RaVL < 1.2 mv;RaVF < 2.0 mV 異常 Q 波:Q 波的振幅大於同導聯 R 波振幅的 1/4,時限 ≥ 0.04 s ST 段 意義:
  • 運動員心電圖判定標準
    運動員猝死雖然發生率低,但後果嚴重。1.6 房室傳導阻滯Ⅰ度房室傳導阻滯在運動員中發生率為7.5%,反映了運動員的房室結傳導延遲[13],多屬生理現象,為身體訓練引起迷走神經張力增強的表現,常見於長期從事耐力性項目的運動員,心率加快、過度通氣、運動時可使之消失。運動員Ⅱ度阻滯多為莫式Ⅰ型即文氏現象,即P-R間期逐漸延長至下一個QRS 波脫落,在運動時可恢復1 ∶1傳導。
  • 馬拉松賽場,為何成了心臟猝死的高發地?
    2.但心梗還不是馬拉松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2012年,一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2]對美國2000~2010年的馬拉松賽事進行了分析,發現: 1090萬名跑者當中,共有59人發生了心臟驟停(總體發生率很低,大約是0.54人/10萬人),其中有42人死亡。59人當中,有51名是男性;平均年齡為42歲,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5.6倍。
  • 常規心電圖檢查規範要求(強烈建議收藏)
    (2) II、III 和AVF 導聯上P 波倒置或負正雙相,且P-R 間期120ms時,須加做增快竇性頻率後的心電圖(如坐位或仰臥起坐等方法)。以區別遊走節律還是其他的異位節律。 (3) III 和AVF 導聯有異常Q 波時,須加做深吸屏氣後心電圖,以排除橫位心臟所致的異常Q 波。
  • 男子深夜按摩猝死 死亡來臨前徵兆這些要注意!
    近年來猝死的案件經常發生,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說猝死發生的很突然,但是猝死之前身體還是會做出以下反應,及時察覺到猝死徵兆或許能夠撿回一命。下面盤點一下關於猝死的徵兆有哪些。    猝死的徵兆  1.加重胸悶要警惕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現的症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 心臟不適,胸悶憋氣,可是心電圖、彩超卻無異常,這是因為什麼?
    很多人現在會出現心臟不舒服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總是有這種感覺,胸口悶,感覺憋氣,可是到了醫院檢查時,又會發現心電圖和心電彩超都是很正常沒有問題的。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實際上心電圖和心臟彩超無異常,並不代表心臟就沒問題平時,我們很多人都有心悸的感覺,心悸時心臟很不舒服,還有的人會出現胸悶、喘不了氣的情況。毋庸置疑,一旦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很多人覺得是自己的心臟問題,可是我們並不是專業的醫生,到底是哪個方面出現了異常,大家肯定會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說起心臟檢查,一般有兩種最普遍的方法,分別是心電圖和心臟彩超。
  • 一些看似「異常」的正常心電圖:T波的正常變異
    據統計佔正常成 人的0.5%~4.2%,常出現在胸壁塌陷的患者 中。T波倒置的特點僅見於V1~V4導聯,V5、V6和肢體導聯的T波正常。T波深度一般小於0.5mV。在深吸氣和服鉀鹽後可使倒置的T波變為直立。
  • 首個P波心電圖貼片監護儀----CAM Patchs
    ,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其預後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是否導致嚴重血流動力障礙有關,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致其衰竭。傳統的心律監測是在醫院通過心電圖機(ECG)進行單次性的檢測,檢查患者的心臟功能,但監測時間比較短。很多早期的心臟疾病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大部分人都很難察覺到。多數人在發病之前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但是卻會突然發病,甚至猝死。
  • 這些平常的小問題,都是猝死的前兆!你還不當回事
    近年來,人們身上發生猝死的情形越來越多。當大眾漸漸地認識到這一事實時,也許都會表示出惋惜、氣憤或者憂傷等,同時,還會在心底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健康,希望猝死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其實,猝死並不是毫無預兆的,它是有跡象的。
  • 感到胸悶胸痛心電圖卻正常,醫生提醒:不妨做個運動平板試驗
    山東第一醫科大第二附屬醫院心電圖室在為患者做運動平板試驗檢查首先看兩個案例:01案例一王女士,老年女性,高血壓病史,買菜途中出現胸骨下段針扎樣疼痛,咽部發緊,伴心慌,大汗;持續1-2分鐘,休息後好轉,行常規心電圖顯示正常
  • 主任教你心電圖怎麼讀,「粗、細、結合臨床」
    2.2.2 QRS分析 QRS為心室的除極波。主要分析QRS的波形、電壓、時間和q波。心室除極異常(肥大、梗死)、傳導異常(阻滯、預激)和起源異常均表現在QRS波群上。
  • 高鉀血症的心電圖表現以及研究進展
    從臨床意義上看,相比於實驗室血清鉀水平 , 心電圖改變具有更好的臨床預測價值。心 電 圖異常可反映血清鉀濃度升高的速度,以及  特 定水平下是否有心臟驟停的風險。   心電圖計數軟體罕見顯示心率是真實心率的 兩倍。 在高鉀血症患者中,雙重心率的計數常常是 病情危重的預警 。 這種現象已經存在於至少三 種不同的心電圖機和計數軟體 。 雙重計數的確 切原因不明確,但最有可能是由於計算機誤判  T波 為  QRS波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