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鹹豐皇帝,他才是接觸慈禧手腕次數最多的男人!

2021-02-22 歷史解密坊

慈禧生於1835年11月29日,她1852年入宮,被皇帝老公鹹豐賜號蘭貴人,這時候,慈禧是17歲,1861年鹹豐帝駕崩,慈禧是26歲,她和短命老公鹹豐帝,只在一起生活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鹹豐作為慈禧的丈夫,他絕對是接觸慈禧玉手最多的男人,這個真的不用懷疑。

接下來,就出現了一個令人非常感興趣的話題,誰才是接觸慈禧玉手第二多的男人?

下面有幾個選項:

1、慈禧的父親惠徵。

惠徵將慈禧撫養長大,但他拉著女兒「走過春秋冬夏」的手,全都是拉著杏兒(慈禧的小名)的手,我們說得是慈禧入宮後,乃至她成為清朝權利NO1時的手,故此,惠徵絕對不是這第二人選。

2、慈禧最寵幸的太監李蓮英

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朝廷上,慈禧太后都喜歡伸手讓李蓮英攙扶著走路,我們首先不說李蓮英算不算男人,我們要講得是太監攙扶慈禧的禮儀,李蓮英要用袖袍罩住自己的手,或者是用手帕蓋在自己的手上,這才可以去攙扶慈禧,否則就是大不敬,李蓮英如果犯了這大不敬之罪,他的腦袋就得被刀斧手「咔嚓」一聲,砍在了地上。

3、慈禧太后那些未經證實的地下情人

小編數了一下,在傳說中跟慈禧太后有過曖昧關係的男人,一共有過五個,他們分別是:恭親王奕、大臣榮祿、古董商白掌柜、酒樓的活計小史,最後一個就是老外巴克斯。

這些人是否和慈禧XXOO,實在是有些捕風捉影,無法證實,小編要用證據說話,故此,上面這五個人,也就不在排行第二的人選裡面了。

那麼誰才是接觸慈禧玉手最多的男人,答曰:薛寶田。

薛寶田是誰,您別急,容小編慢慢道來:

1880年,大清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沙皇俄國出兵佔據了西疆伊犁等地區,而倭國也開始了加快了吞併琉球的計劃,「塞防」與「海防」雙亂齊來;再看國內,太平天國失敗後,隨後又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和貴州、湖南的苗族人民起義,慈禧太后也是人,她面對內外交困,國無寧日的困局,每日坐擁愁城,隨後大病一場。

慈禧有病,太醫院的御醫們可慌神了,他們急忙獻方治病,可結果是:所有的方子都不管用,慈禧喝完御醫的藥後,病情甚至還有加重的跡象。

朝中的大臣們一商量,只得向各個州府縣道頒發了徵召名醫,赴京給慈禧治病的上諭——這對於天下任何一位醫生都是「重大利好」的機會,給慈禧太后治病,一旦治好,那就將天下揚名,可是一旦治糟,那就只能將腦袋留在京城,做個異鄉之鬼了。

浙江巡撫譚鍾齡向朝廷保薦了薛寶田。薛寶田的曾祖父薛梅苑,是清初名醫,他的父親薛銀槎也是國手,可以說,醫術是薛家祖傳三代的好手藝。

薛寶田進京後,首先要經過內務府大臣和太醫院堂官的面試,他們對薛大夫面試後,認為其「醫學脈理,均極精通」,可以為慈禧診脈。

薛寶田給慈禧診脈,並非小說或者電視劇上搞的不切實際的「懸絲診脈」或者是在手腕的寸關尺三個部位,墊上一個白手帕,慈禧也懂得,如果讓大夫診不準脈,就開不好藥,更治不好病。

在薛寶田寫的《北行日記》中,記錄下當時診脈的情形:

關於慈禧太后的病情,薛寶田在《北行日記》中寫道:太后「鬱怒傷肝,思慮傷脾,五志化火,不能養衝任,以致胸前嘈雜,少寐,乏食,短精神,間或痰中帶血,更衣或溏或結。太后問:此病要緊否?薛寶田奏:總求節勞省心,不日大安……

薛寶田先後給慈禧太后「請脈」15次(也就是說,他堂而皇之地碰過慈禧太后手腕15次),立藥方20多貼,慈禧太后在他和同來大夫的治療下,病體終於康復,清宮留下來的《御醫載錄》對此也有記錄:稱之為「禮遇之榮、宴賜之寵,系天下名醫少有之也」。

《北行日記》中所記載的內容,真實可信,這本日記中,給我們復原了男醫生如何給女皇帝診脈的情形,由此可見,懸絲診脈,純屬就是小說家的妄言,睿智的讀者,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關注更多好玩有趣的歷史,請加微信lichuchu430

相關焦點

  • 年輕時的慈禧有多美?如何勾住鹹豐皇帝的魂?
    慈禧現場為鹹豐皇帝再唱一曲,仍然感覺意猶未盡,當天晚上便寵幸慈禧。慈禧非常有心計,能夠準確迎合鹹豐皇帝的心意,深得鹹豐皇帝寵愛,後來慈禧被冊封為懿嬪。生子立功再受賞鹹豐皇帝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風流皇帝,雖然鹹豐皇帝有20多位妃嬪,但始終沒有生下孩子。
  • 體弱多病的麗妃,為何獨得鹹豐帝恩寵?她有的,慈禧、慈安都沒有
    注意,當時的鹹豐皇帝擁有10位后妃;而且,鹹豐皇帝的生育能力較之前朝帝王已經明顯下降;也就是說,麗嬪的侍寢次數和侍寢頻率肯定極高。2、生育了皇長女僅三天以後,麗嬪便被鹹豐皇帝晉封為麗妃,除了生育之功,聖寵之隆恐怕才是其後宮位分晉封的主要原因。
  • 鹹豐皇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最終鬥不過慈禧太后?
    公元1861年,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病逝,不久後,滿清統治階層內部發生一次宮廷政變,史稱「辛酉政變」,因新皇帝年號初定為「祺祥」,故又稱為「祺祥政變」。事情的起因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當時英法聯軍進攻天津,直逼北京。鹹豐皇帝以「木蘭秋獮」之名,先是倉皇出逃至圓明園,而後轉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這一歷史事件直接導致了,鹹豐朝兩個政務中心的形成。
  • 慈禧長得有多漂亮,為什麼鹹豐皇帝那麼喜歡她?
    第二,就是聰明伶俐、善解人意,你想想看,你和手裡握著生殺大權的皇帝相伴,要想得到他的寵幸,那你就必須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思。第三,有點文化基礎,慈禧天分不錯,在圓明園居住的時候經常學習書畫,經常會畫些花花草草什麼的,有關專家根據慈禧曾經批閱的奏章上出現了不少錯別字,由此推斷,慈禧文化水平並不是太高。
  • 鹹豐二年,慈禧作為一個17歲的少女,在選秀時,為什麼會被留牌子呢?
    慈禧在男尊女卑的時代,依靠自己的手段和政治能力野心,在男人統治的世界裡奪得了最高權力,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因為她被選秀進入皇宮,因為成為鹹豐的妃子,而通往了權力的道路,鹹豐二年,
  • 「四無皇帝」鹹豐:最大的失誤卻不是「四無」,而是「選秀」
    鹹豐之所以被稱作「四無皇帝」,那是因為他「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所以,按理說,鹹豐皇帝最大的敗筆就在於此;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四無皇帝」鹹豐,他最大的失誤卻不是「四無」,而是「選秀」。 我們都知道,清廷的「選秀」,也叫「選美」,說白了,就是為了給皇帝找老婆。
  • 同治皇帝駕崩後,慈禧究竟還有沒有後人?如果有,如今身在何處?
    圖片:乾隆喜得兒子劇照從嘉慶帝開始,皇帝的子嗣開始逐漸下降,才五個兒子。之後從鹹豐開始,子嗣方面一個比一個少,同治帝和光緒帝更是一個兒子都沒有,之後的宣統同樣沒有後代。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一個規律,從皇太極到乾隆時期,清朝的實力是不斷增強的,皇帝的子嗣數量也總體呈上升趨勢。
  • 鹹豐帝唯一的女兒,鹹豐死後,慈禧下旨賜婚,一年後暴死房中
    在清朝皇宮的每一代皇帝中,似乎都隱藏著各種各樣的秘密。清朝皇帝一共有十二位,其中短命皇帝很少,除了中炮身亡的順治帝之外,其餘幾位短命皇帝多少都和慈禧帶點關係。而慈禧這個掌握了清朝後期命運的女人,在後世也頗為各位文人騷客詬病。
  • 硝煙迷漫話晚清:多災多難的鹹豐皇帝是明君,還是無能的皇帝?
    要評選清朝皇帝中最悲情獎項的獲得者,有競爭力的有好幾位。比如長期被慈禧太后軟禁,最後死於砒霜中毒的光緒帝。或者因"辛亥革命"而被迫退位,最後淪為日本人傀儡的宣統帝。但是,要評選最最最悲情的皇帝,絕對是下面講的這位莫屬了。他就是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朝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而繼位的皇帝。
  • 錯失皇帝之位的恭親王奕與鹹豐皇帝之間的兄弟關係如何
    道光皇帝一共有九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死得早。第四個兒子就是娶了慈禧的鹹豐皇帝。第五個兒子過繼給道光的三兄弟,就屬於旁支了。老六是差點當上皇帝的恭親王奕,因為和慈禧合作幹掉了八大顧命大臣,算是最顯赫的王爺了。老七是醇親王奕譞xuan,他的正福晉就是慈禧的親妹妹。
  • 鹹豐皇帝的3大不良「怪癖」,難怪他活不過31歲...
    ,鹹豐帝也是有著一定的業績,他的功勞在所有的皇帝中應該算的上是中上之資。大家也都知道鹹豐皇帝很年輕就去世了,簡直就是一天大的不幸。鹹豐和慈禧勾搭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是因為慈禧會唱戲!
  • 為何清朝末年,連續三代皇帝絕後?道光與慈禧慚愧的低下了頭
    可道光這個二貨就是因為奕詝的那點假仁假義而將皇位傳給了他,哪怕他腿腳不利索臉上有麻子,甚至還是個藥罐子 (鹹豐身體很差,不僅命短還只有一個兒子)。 作為鹹豐的獨子,同治少年時期也算是享盡了榮華富貴,可自打老爹鹹豐死後朝政大權就都被老媽慈禧一手操控,就連結婚和行房 (次數) 這種私事兒他自己都做不了主。因此同治長大後就越發的叛逆,而且還養成了微服出宮找 「小姐」 的壞習慣。
  • 錯失皇帝之位的恭親王奕訢與鹹豐皇帝之間的兄弟關係如何?
    道光皇帝一共有九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死的早。第四個兒子就是娶了慈禧的鹹豐皇帝。第五個兒子過繼給道光的三兄弟,就屬於旁支了。老六是差點當上皇帝的恭親王奕訢,因為和慈禧合作幹掉了八大顧命大臣,算是最顯赫的王爺了。老七是醇親王奕譞xuan,他的正福晉就是慈禧的親妹妹。老八是鍾郡王奕詥hé,第九個是孚郡王奕譓huì。
  • 鹹豐無視詛咒也要寵愛慈禧,並不是因為喜歡她,真正原因令人咂舌
    今天要說一說的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對於慈禧,很多人只知道她當上太后之後垂簾聽政的故事,卻不知道她之前是怎麼一步一步走上高位的。其實她的受寵,並不是因為鹹豐皇帝多麼愛她,而是因為時機問題。清朝皇帝的子嗣都很稀少,尤其是到了鹹豐皇帝呢就更誇張了。
  • 鹹豐皇帝為何31歲就駕崩?只因這三個壞習慣,如今很多男人依然有
    英法聯軍侵華期間,鹹豐皇帝鬱悶不已,加之身體日漸虛弱,因而性情大變,開始「享受人生」。在逃亡的路上,鹹豐皇帝逐漸染上三種惡習,本就虛弱的身體變得更差,最終在30多歲時英年早逝。那麼,他當時都做了些什麼?
  • 鹹豐的好逸惡勞,成為慈禧成功的臺階,最終接手大清江山
    慈禧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位是晚清末期當時清政府的真正掌控者,表面上皇帝依舊高高在上,可實際上,在鹹豐帝死後,晚清政府的末期,整個清王朝權利最大的這個人非慈禧莫屬,這也是後世被稱之為老佛爺的存在。懿貴妃幫鹹豐批奏摺慈禧,也是歷史上所記載的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曾經是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根據歷史記載,一開始慈禧進宮其實只是個貴人,後來因為受到鹹豐帝的寵愛,因此晉升懿嬪,因為當時生下了後來的同治帝,所以更加備受鹹豐帝的喜愛。
  • 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帝——鹹豐
    我為什麼要講鹹豐呢?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第一個被列強趕出京師的就是鹹豐皇帝。北京有三次淪陷的歷史。第一次淪陷發生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前鹹豐皇帝帶著他的嬪妃逃到熱河。但是北京城雖然被列強英法聯軍佔了,卻沒有遭受更多的損失,只是圓明園被毀。第二次,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京城淪陷,慈禧帶著光緒皇帝逃離北京到山西、陝西。八個列強,他們從城南和城北——今天的宣武門和西安門打進北京城,用大炮直接對著皇城。當時的前門、天安門、端門,都被他們炮轟,皇城也遭受了大的損失。
  • 鹹豐皇帝為何30歲英年早逝你看他的四大愛好能活30歲就不錯了
    鹹豐皇帝為何30歲就死了,你看他的四個愛好,其中與慈禧密切相關,人非聖賢,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壞習慣,鹹豐皇帝亦是如此。他一生有四大愛好:美色,絲竹,美酒和壓片,逃到避暑山莊後,鹹豐常帶著一群嬪妃在園中嬉戲。
  • 慈禧驕奢淫逸,卻一輩子未曾摘下這對耳環,原來是最愛的男子送的
    晚清太后慈禧就是這樣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人們說她賣國求榮、驕奢淫逸。只是這樣的慈禧太后竟然有一副已經戴了一輩子的耳環,至死都沒有摘下來。這副耳環有著怎樣的秘密呢?它有著什麼樣的特殊意義呢?知道真相之後,人們都被感動了,原來這副耳環,是他送的。
  • 鹹豐皇帝為何早逝,除了沉迷美色,還因為他迷戀上了這兩種東西
    老實說,鹹豐皇帝剛剛登基也曾經想要有一番作為,擺脫清朝當時的積弱局面,但是遺憾的是,他有這個心,卻沒有這個能力,儘管他鎮壓住了太平天國的動亂,但是對於當時內憂外患,衝突不斷的惡劣局面,實在是束手無策。清朝的爛攤子將原本想要有一番作為的鹹豐皇帝的耐心徹底磨滅了,於是鹹豐皇帝放棄了,既然怎麼搞都搞不好,怎麼做都不能讓大清朝走上康莊大道,那就算了,乾脆破罐破碎,當一個逍遙快活的糊塗皇帝豈不妙哉,就這樣,鹹豐皇帝墮落了,一個荒淫無道的鹹豐皇帝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