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做到企業裡

2020-12-14 人民網江西頻道

近期,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江西理工大學自主研發的產品「永磁磁浮技術工程示範線-紅軌」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中外客商的關注。

「紅軌相對地鐵、輕軌,具有建設運營成本低、建設周期短、批覆門檻較低等優點,適應多種客貨運輸場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商業價值潛力。」江西理工大學教師劉鴻恩介紹。

在今年5月份,該校就和江西省興國縣籤訂了合作協議,約定在「紅軌」的成果轉化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聚焦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學校通過市校共建創新轉化高地、百名博士教授進百企、舉辦科技成果專場對接會等舉措,讓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插上『翅膀』,飛越科技創新的『最後一公裡』。」江西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斌表示。

高校是江西省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迫切需要高校更好發揮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作用。

近年來,江西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但是在中藥製造的核心環節——「藥分傳遞」上存在瓶頸。這不僅是江西的痛點,也是整個中藥製藥行業的痛點。

江西中醫藥大學十多年如一日研究、攻關,終於在中藥製造精細化方面取得突破。

「中藥成份很複雜,製造工藝也很複雜,如何在製造過程中最大程度保留藥效,事關藥品質量的優劣。提取、濃縮、乾燥、滅菌四個製造單元,我們各個擊破,一個難題一個難題攻克,最終的目的是造好藥。」江西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伍振峰說。

把項目做到企業裡,論文寫在產品上,人才育在實踐中;解決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形成核心技術,服務整個行業,最終服務國家戰略。沿著這個思路,江西中醫藥大學科研創新成果豐碩。

「去年拿了一個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方向基本已定,那就是在綠色製造、智能製造上下功夫,解決企業痛點的同時,促進行業發展。」伍振峰說。

加大高校科技創新力度,離不開企業的支持。

長期以來,江西省高校和企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開展科研攻關,取得了一批重大協同創新成果。南昌大學牽頭成立的江西綠色食品產教聯盟就是成功的典範。

該校針對聯盟內企業需求研發的南酸棗產業化關鍵技術和裝備創新與應用,去年拿到了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產教聯盟成立後,溝通成本縮減了,學校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做研究,貼近市場前沿,貼近學科前沿,研究成果又服務企業,服務行業。」聯盟負責人、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陳軍說。

近年來,江西不斷提高科技成果有效供給,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青年長江學者等一系列零的突破。

2015年以來,江西全省高校共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48項,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獲國家級獎勵8項。高校在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佔比逐年提升,從2015年度的38.3%提升到2019年度的66.9%。

校企科研合作成果豐碩的同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校企之間供需信息不對稱,創新工作「供需脫節」「供需不平衡」,大量科研成果不能及時轉移轉化;科研人員價值得不到充分保障,積極性降低。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校企通合作平臺,加大技術經理人隊伍培養力度,保護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和智慧財產權,進一步調動高校科技人員從事校企合作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汪立夏說。

(責編:羅娜、吳躍軍)

相關焦點

  • 第三屆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在對接會的兩天時間裡,除現場展示外,將舉辦電子信息科技(VR技術)類、農業及食品類、航空航天類、生物醫藥科技類、有色金屬類、裝備製造類、企業科技轉化需求、校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宣導以及投融資服務等7場形式活潑的路演活動。同時,首次開展網上直播,在新華社「現場雲」和贛教雲、江西教育網、校企通等平臺同步直播開幕式,方便不能到場的觀眾參與。
  • 院士團隊項目精準對接企業,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主辦方邀請院士項目團隊,聚焦新材料、先進位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專業領域,進行項目展示對接,精準對接高端人才、高精尖項目,讓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12月11日,院士團隊新材料領域項目精準對接活動在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三水基地舉辦實現科技成果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當天,在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三水基地,4名新材料領域的高校院士項目團隊負責人、約50名企業家參加了本次活動。
  • 佛山當「紅娘」,以賽為媒打造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
    12月10日-1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承辦的2020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總決賽在佛山舉辦,進一步搭建高校與企業對接合作的橋梁,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成效,促進佛山乃至全省政產學研深度融合。
  • 努力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
    高校要堅持與區域崛起同休共戚、與國家興盛同頻共振、與世界進步同向共行,努力擴大科技成果的源頭供給,加快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不斷縮短從「0到1」「1到N」「N到100」的突破進程,著力以卓越的全面創新貫穿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一要始終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作為高校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使命。
  • 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Unit2: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其中與科技成果轉化有關的改革舉措包括「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體制改革」,「實施知識價值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改革科技成果權益管理」,「加強高校、科研院所技術轉移專業服務機構建設」,「優化創新創業服務」等方面。
  • 全國高校「最強大腦」齊聚佛山!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近年來,傳統製造企業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紛紛向高校「引智」。如何提升高校科技創新活力,搭建高校與企業對接合作的「立交橋」?成果轉化是一條魚或者說是一群魚,他們需要水,水就是這個生態系統的基礎。高校科技成果形成過程中市場調研少,不完全符合產業需求,與產業之間容易產生錯位。成果轉化不是孤立事件,它是一個複雜系統中的顯性事件,而產學研就是成果轉化的基礎。高校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先瞄準政府引導基金首輪投入,後期再開展市場化運行和融資。
  • 江西工貿職院參加第三屆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廣受好評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1日至12日,第三屆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來自省內86所高校、省外1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和14個企業集中展示近年來各自在科技創新、創新創業、產教融合等方面的成就。
  • 校企合作加速直播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
    11月23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鬥魚專場」,將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舉辦。
  • 擴大高校「朋友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佛山舉辦技術經理人培訓...
    12月10-12日,在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期間,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技術經理人培訓(第八期)在千燈湖創投小鎮舉行。該培訓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高校科技轉化中心組織開展,吸引了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處及技術轉移中心等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參與。
  • 千燈湖創投小鎮有臺高校成果轉化「加速器」:一年為項目融資超億元!
    打通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產學研交流合作的瓶頸,讓優質項目與投資和高校研究成果相融相生,實現成果轉化,是當前推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迫切課題。近年來,位於廣東金融高新區千燈湖創投小鎮內的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下文簡稱為「轉化中心」)積極開展高校成果落地轉化探索,成果頗豐。
  • 誰妨礙了科技成果轉化 三份提案背後故事
    從2017年1月開始,易建強便陷入了科技成果國有資產價格評估所需要的各項瑣碎工作中,在超過半年時間裡,他不斷向第三方評估機構遞交各種材料,最終熬到意向公司自身資金出現變化,這次轉化也不了了之。這一事件的發生,讓易建強將《改進科研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作為其今年全國政協會議的提案之一。他在這份提案中表示,「現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規定嚴重影響到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 「一水兩治,一蚌兩用」 珍蚌珍美團隊亮相第三屆江西高校科技成果...
    12月11日至12日,江西省第三屆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A3、A4館盛大開幕,南昌大學共計百餘項科技成果、實物參展。珍蚌珍美團隊也攜多年培育的最新科研成果精彩亮相對接會,展示了科技創新、創新創業、產教融合等方面的成就。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合同項數持續增長。合同金額達177.3億元,同比增長52.2%,合同項數為11 302項。轉化合同總金額超過1億元的單位有32 家,同比增長14.3%。財政資助項目產生的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增勢明顯,合同金額為56.1億元,同比增長78.4%。  (二)科技成果高價值轉化不斷湧現。
  • 2012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擬支持單位名單公示
    2012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擬支持單位名單  序號項目承擔單位項目名稱1三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高效節能一體化變頻永磁同步電動機產業化建設項目2北京辰安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公共安全綜合應急平臺及裝備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江西(樟樹)中醫藥強省科技成果在線對接...
    江西(樟樹)中醫藥強省科技成果在線對接會成功舉辦 10月15日下午,由江西省科學技術廳、宜春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宜春市科技局、樟樹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江西(樟樹)中醫藥強省科技成果在線對接會在樟樹市舉行。
  • 科技成果也能進行信用貸款,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據了解,《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以產權促進創新,賦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對落地成都的科技成果給予進一步激勵政策。同時,在健全改革容錯糾錯免責機制、技術類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完善知識價值導向的分配製度、成果轉化載體發展模式和資金投入管理方式等方面全面創新改革。
  • 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上線 已發布科技成果1200多項
    新華網福州12月15日電(蔣巧玲)14日,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正式上線,這是福州市推進線上技術轉移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目前,該平臺已發布科技成果1200多項,發布技術需求70多項。  福州市政府新聞辦14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該平臺建設相關情況。
  • 河北:多措並舉促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日報記者 劉廉君  3日,記者從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河北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河北省科技廳、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制定的《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若干措施》出臺,多措並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正式上線
    該平臺10月上旬上線試運營,福州市科技局徵集部分高校、各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企業、技術轉移機構等用戶進行試用,並根據各方意見修改完善,目前已具備正式上線運營條件。  福州市科技局副局長詹志勤介紹,這是一個面向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基於IOS和安卓兩大主流系統的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平臺。
  • 無錫高新區五方聯動促科技成果轉化
    近日,2020年科技成果直通車無錫物聯網專場活動在蘇南自創區無錫高新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啟動。從活動中了解到,高新區通過政府、高校、院所、企業、金融投資機構五方聯動,搭建起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平臺,促進高質量技術供給與企業創新需求的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