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必刪】
王爾德曾說過「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斯言不謬,在純粹的社會大環境裡,你我只是粒塵埃,但卻仍可擁有世界為我而造的豪情。既要自知,也需自強。
其實就如同漆黑的夜空中那顆微不足道的星辰,人生於浩瀚的世界大陸,僅僅是一顆塵埃,但奈何夜有多暗,擁有了世界為我而造的豪情、像塵埃一樣的我們就有多能如星辰般璀璨生光。
我是一粒塵埃,是不張揚,是不輕狂,是自我認識,自我滿足的踏實與堅守。
袖珍雕刻家西樹在佛光山的作品《霸王別姬》中有這樣一段話:「戲臺上總有下一場戲,而我只喜歡上一場,已經散場,卻寂靜空曠。」
西數的踏實,是他作為塵埃的堅守,他所要做的並不是為光鮮的名利所驅,而是認識到自身作為塵埃的責任,將自己停留在上一場戲的反思之中。
愛與堅守是作為塵埃自知後的星光,它是對生活的理解與滿足,但世界為我而造的豪情亦不可缺。
你或許曾受到過他人的冷嘲熱諷,正如輕妄之徒所言:「你僅是一顆微不足道的沙,終究化作人潮與風中的雜質。」
期期以為不可。
擁有了世界為我而造的豪情,塵埃在便可化為滄海。它是塵埃,自強的光芒是愛與堅守之後面對希望使人奮不顧身的力量。
即使曾走過的前路分外崎嶇,就算塵埃的自己十分渺小,也該自強。
黃公望那年過七十的身軀之中,卻堅守著「世界為我而造的豪情」。於是,他走遍富春江畔,走出了千古絕作《富春山居圖》,將自己塵埃的愛化作了亙古永留的滄海。
揆睹當下,又有多少人能夠自知而自強?作為塵埃之時又有內心的豪情?
可憐的人啊,已經被時代發展的潮流所衝走,在生計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目光也逐漸變得像雞子一樣短淺,粘稠,終是將自己磨滅了稜角。
我雖是塵埃,但仍抬頭仰望星空燦爛,擁有著世界為我而造的豪情。
這一份自知與自強,是春日裡溫柔的燕啼,是夏日裡別樣的荷香,是秋風中獨守的菊韻,是寒夜裡第一支早梅。
惟此,塵埃下的我們才可化為不變的滄海,在這世界裡扮演出更讓人銘記於心的角色,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值得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