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一直沒有正兒八經的給這部著作寫過書評,不是不想,只是不敢,因為這部作品《三體》帶給我的衝擊太大,至今回味依然戰戰兢兢。之前也寫了一個,但確實不能算是對三體的感想,因為後面更多的還是推薦的幾本自己覺得很棒的著作和一些個人學習方法,也沒想到會受到朋友們的支持,再次感謝大家,後面回附上之前內容。
我努力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它帶給我的宏大世界。
截至目前,這依然是一本對我影響最大的著作,每次閱讀,都心懷敬畏,像一個站在一棟小樓上時而自得自滿的傢伙,被突然一腳踹上一座巍峨高山般的瞬間無措,世界不在是那個我所認知的世界,宇宙也不再是我幻想中的宇宙。
沒有緩衝,沒有預兆,也沒有做好準備,直接面對宇宙的法則,歲月,文明,維度,生命。。。一切都是那麼渺小,一切都是那麼微不足道。
我們像蟲子一樣卑微著,我們又像蟲子一樣堅強著,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我們的世界又是如此倔強頑強,歲月給與我們創造文明的機會,我們還歲月以炫麗的輝煌。
我的腦海中無法想像水滴詮釋的美,無法想像宇宙戰爭的慘烈與壯觀,無法想像穿越億萬光年時舷窗外星辰的光影變換,更無法想像心懷宇宙的深邃與悽涼。
終極的武器是充分運用宇宙法則,運用規律,規律本身就是武器,可以防禦,可以攻擊。最殘忍的攻擊不是如何殺死對方,而是如何改造自己,先把自己改造的面目全非,再將整個宇宙弄得面目全非,要殺光海裡的魚,就把海水弄乾,不過弄乾前面自己要先爬上岸。。這是怎樣的戰爭,這還是那個空蕩寧靜的宇宙嗎?
一直自覺品味不夠,欣賞不了梵谷的《星空》,只是覺得是作者在宣洩心中的悲愴與不滿。看完《三體》再找出《星空》。。我沉默。。。只剩下顫抖和難以名狀的敬畏。。。二維的天空。。。厚度為零的星辰。。被擠壓到邊際蒼穹宇宙。。。
震撼,震撼,震撼。。。
真的佩服作者能夠用筆淡然勾勒出宇宙的輪廓,並用及其簡單的語言揭露出宇宙華麗外衣下那些不可告人的真相。觀賞整部作品,不像是再看一部科幻小說,而是像看一部史詩巨著,只是隨意,輕鬆,順其自然的然卻給予你沉重、壓抑和嘆為觀止。既抽象又逼真,抽象到你無法腦補書中的壯觀與恢宏,逼真到你覺得人性就是如此,毫不誇張做作。
把未來寫成歷史,把輝煌化作塵埃。
作者筆下的人物只不過是一個表述意義的符號,毫不在乎卻又如此深刻。不拘泥與人物的行為脈絡去梳理事情,而是用事情發展進程去雕刻人。整本著作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只有面對命運表現不同的那些人。下面我來簡單談一下本書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幾個人物。
羅輯
當他成為面壁者以後,他就不再是羅輯,而是面壁者羅輯。他沒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被捧上神壇,被打落塵埃,被世人敬仰過,也被世人唾罵過。從一個只想過好自己小日子的普通人,被逼著一步步成為聖人智著,短暫的幸福都是假像,接踵而至的只有漫長的痛苦與絕望。他愛莊顏和他們的孩子,但陪伴他的只有空空的白壁。命運只允許他愛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卻不愛他。
這個世界改變了他,他又改變了整個世界,卻最終發現一切徒勞。老年的羅輯淡定從容,不是他看透了宇宙,而是他把宇宙蒼穹裝進了自己的心裡,沒有希望、沒有絕望,空的世界所有的一切皆是塵埃。
把世界毀滅的火焰當成最美的煙火去欣賞,微笑著,坦然的,回家。
程心
「我愛她,可她卻想讓我死。。。」雲天明的狂笑歷歷在目,愛她的人死了,她愛的人們也死了,可是,她卻活著。
人們需要的是聖母而不是救世主,聖母能撫慰人們心中一時的恐懼與悲傷,卻難以拯救他們生命;而救世主需要時間去證明一條真確的活路,可是人們又沒有耐心等待。
程心的決定總是對的,事後證明又全是錯的,這不是她的錯,而是人們的傲慢與狂妄,活在已知的權威和真理之中,只看得上人性的所為智慧,卻把獸性的本質拋在腦後不屑一顧,渺小與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她愛雲天明嗎?還是只是愧疚與期望?她一直在妥協,對所為真理妥協,對所謂權威妥協,對待生活還是妥協,只有到最後才真正選擇做了一次自己。
或許你的妥協,只會害了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託馬斯維德
一個理智到冰點的男人,始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是堅定目標的踐行者,就像他說的「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在他看來沒有什麼對與錯,只有該做不該做,看似是個戰爭狂人冷酷無情,無法被人們接受,時間卻證明了他的正確,反過來想,如果我們自己是當時的地球人類,我們能接受維德的存在嗎?我們是不是也會親手毀滅這唯一的希望而不自知呢?
維德最後被氣化著實有點令人惋惜。公正的裁決氣化的不是一個人類惡魔,而是人類唯一的希望,著實嘲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身在其中的人,又有幾個人知道呢。
其實很多事兒,不是不知道是對還是錯,只是時間還不夠長。
雲天明
我不知道他和AA是否真的在一起了,也許他們只是想把希望留給程心,讓她不再愧疚,所以把那些字刻在石頭上。程心再次登上那顆星球後始終沒有文明的痕跡,可能真的是歲月抹平了一切,也可能是本來就沒有,兩個能為程心放棄一切的人,確實不太好說。
不過我確定,雲天明深愛著程心,他只剩下一顆大腦卻依然獨自面對未知的三體艦隊,為的恐怕不是所謂地球文明,而是程心,他等待的千年裡,經歷了什麼有未可知,只知道的是他想再見程心一面而已。命運的玩笑讓他唯一的希望也隨著時間灰飛煙滅。一個孤僻而浪漫的人,用他送給程心的禮物定格了永恆。
只願做一顆億萬光年外孤獨的星,遠遠凝望著她,偶爾為她帶來一絲慰藉,卻不奢求,不打擾;傾其所有,給她一個寧靜美好的小世界去逃離那個無情冷漠的宇宙,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下去,即使那個世界裡沒有他。
。。。。。。
依然無法用更好的語言去描述《三體》帶給我的東西,它改變的是我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和對於世界的重新認識。
每當我仰望天空,仿佛就能看見藍天白雲後面那無盡的黑暗;每當我眺望星辰,仿佛就能看見來自億萬年前的歷史。
謹以此篇,致敬劉慈欣;
謹以此篇,致敬《三體》帶給我心中的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