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斯拉司機因在高速路上開啟自動駕駛並用牙線剔牙被捕

2020-12-26 騰訊網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13日 消息:自動駕駛將成為我們未來駕駛的一部分,不過就目前的技術仍存在著安全隱患。比如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就涉及了多起安全事故,但仍有一些司機不以為然。

據TNW報導,根據安大略省警方的一條推文,一名 58 歲的特斯拉司機因以每小時 84 英裡( 135 公裡/小時)的速度行駛同時還用雙手剔牙而被警方攔下。據稱,司機當時正在啟用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

這並不是特斯拉司機第一次過度依賴和相信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根據去年網上一段視頻顯示,一名特斯拉車主在高速公路上開啟了自動駕駛功能,以 60 英裡每小時(約 97 公裡每小時)行駛時似乎睡著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下簡稱NHTSA)不久前發布聲明稱,正在對最近 3 起特斯拉交通事故展開調查,這 3 起車禍發生在 12 月 29 日。初步報告指出,在美國 70 號州際公路上,一輛特斯拉Model3 汽車撞上停放的消防車,人懷疑,當時Model3 的Autopilot系統已經激活,車主過於相信系統,沒有留意路面狀況。

相關焦點

  • 明星也剔牙?原來陳龍每餐飯後都要用小鹿媽媽牙線棒!
    (原標題:明星也剔牙?原來陳龍每餐飯後都要用小鹿媽媽牙線棒!)今年4月份,影視明星陳龍當眾使用小鹿媽媽牙線棒,驚呆眾人,陳龍坦言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很多明星都是這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現象呢?其中原因是很多的。當牙縫裡面塞住異物時如何優美的去除成為各大明星頭疼的問題,牙線棒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像是最近出演了多部熱劇的陳龍,顯然就是小鹿媽媽牙線棒系列的用戶之一,弓形剔牙也顯然深受他的喜愛,甚至成為了點綴每天飯後生活的一部分的。
  • 挑戰特斯拉自動駕駛最強功能——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電動汽車觀察家聯合唯電新能源汽車社區,對FSD中最強大的功能,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簡稱NOA)功能,進行了一次首都機場到大興機場的雙機場NOA自動駕駛挑戰。這樣的路段中,高速路段超過90%,而且大興機場高速出口非常臨近大興機場。
  • 外國司機因疲勞駕駛睡著?汽車「無人駕駛」48公裡,簡直不可思議
    外國司機因疲勞駕駛睡著?汽車"無人駕駛"48公裡,簡直不可思議 說到汽車,大家都知道必須要有駕駛證才能夠上路,現在的汽車製造業越來越發達,研發人員一直想要實現車輛在道路上無人駕駛的功能,但是這一項研究不是說實現就能立馬實現的,還需要很長時間技術的沉澱,當然沒有考取駕駛證的朋友都盼望著這項技術能夠早日實現,完全不用靠人操作就讓車輛安全的行駛在路上。
  • Waymo通過刪除術語「自動駕駛」來抨擊特斯拉
    Waymo憑藉其現在完全自動定製的亞利桑那州克萊斯勒Pacificas車隊,繼續處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前沿。至少可以說,它們不是您典型的Pacifica。但是現在,谷歌的姊妹公司已經宣布將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這一術語,並且現在將在其營銷和促銷活動中使用「更加刻意的語言」。
  • 鋼鐵俠馬斯克的野望:實現載人航天,開源特斯拉自動駕駛!
    而如果完全依賴於Telsa自動駕駛,其實經常爆出事故,甚至在今年5月份的FaceBook還爆出一國內Model 3在開啟AutoPilot的情況下,大白天徑直撞向了一輛大貨車的錄像。當時這裡並不是要質疑馬斯克徵服太空的雄心壯志,或是SpaceX的黑科技水平,不過比上天入地更難的,恰恰是最常見的地面自動駕駛。
  • 別用牙籤了,學學咋用牙線!膠東半島口腔醫生教你4步用好牙線棒
    印象裡很多人喜歡用牙籤剔牙,還有的人喜歡沒事吊著個牙籤,其實在牙線被發明以後是不推薦繼續使用牙籤的,下面由膠東半島口腔醫院的牙科醫生為大家介紹牙籤與牙線的區別,以及為什麼不推薦使用牙籤。長時間使用牙籤剔牙,將導致牙籤對牙齦持續不斷的損傷,這樣的機械性刺激可引起牙齦發炎、牙齦萎縮等情況,牙齦萎縮以後很多朋友都會感覺自己的牙縫好像變大了。可用牙線棒代替牙籤相對於牙籤的諸多不足,牙線和牙線棒的發明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 使用牙線時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
    使用牙線時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首先我們為什麼要使用牙線呢?大部分的牙齒和口腔疾病都是因為口腔衛生不好引起的。而用牙籤摳牙,大多人都不會輕柔安全的剔牙,而是一味的摳摳摳,直到食物殘渣清理乾淨為止,其實這樣胡亂剔牙,可能造成牙齦炎,牙齦萎縮,牙間隙增大而導致牙周疾病。所以,切忌暴力摳牙,會使原本健康的牙齒出現問題。其實,保護口腔最好的辦法就是-飯後五分鐘刷牙。
  • 後悔用小鹿媽媽牙線棒,後悔用遲了~
    後悔用小鹿媽媽牙線棒,後悔用遲了~我2020.1月份口腔牙齦出血,去了醫院找了很多醫生,醫生建議我用牙線,在那之前我在知乎上看了有關牙線的的回答。很糾結,怕用了牙線以後牙縫會變大,現在輪到自己體驗才發現沒有什麼啦。
  • 倍加潔竹炭護理型牙線棒,多效護理國人口腔健康
    在超市的貨架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往常只有一兩種品牌的牙線籤貨架上,也日漸豐富。這個場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管是家裡還是飯店裡,餐桌上都會擺著一盒牙籤。就餐後順其自然地拿出一根牙籤開始剔牙,也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一件事。其實,使用木質牙籤會存在很多弊端,甚至導致牙齦問題。
  • 牛人用特斯拉自動駕駛橫穿美國(圖)
    我曾經用31小時零4分駕車橫穿美國。後來,Ed Bolian打破了這一紀錄。而今年早些時候,Carl Reese、Deena Mastracci和幾個朋友用特斯拉ModelS創造了一項電動汽車橫穿美國的紀錄。老實說,2006年Polizei車隊橫穿美國時,我從未想過有天會駕駛一輛96%的時間都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再次橫越美國。
  • 特斯拉開啟自動駕駛模式,中控屏突然黑了,4S店:沒開過高端車?
    邢先生表示自己上高速以後開啟了自動駕駛模式,覺得這樣開車比較省勁,當初買車的時候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結果出現了黑屏和失控的意外,實在是太讓他失望了,每每回憶到當時的情況,他都感到非常後怕
  • 2020自動駕駛:L4技術降維應用,自動駕駛由布道走向趕考
    2020年,美國發布了《確保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領導地位:自動駕駛汽車4.0》和《ITS 2020-2025規劃》,日本發布了《實現自動駕駛的行動報告與方針4.0版》,歐盟戰略運輸研究和創新議程開展了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多個領域路線圖研究。國內中央和地方也充分規劃布局,完善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頂層設計。
  • 關於自動駕駛的靈魂拷問:在狂飆突進的路上,我們的野心是否跟上了...
    新的不平等階層分類方式出現,人們被區分為自動駕駛車擁有者和非擁有者。 一些科學家正在嘗試著驗證這些或者悲慘或者美妙的預想。現在對於這些些疑問給出答案還為時尚早。 例如無人駕駛車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取決於在路上跑的車的種類,也取決於人們使用它們的方式。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a、2016年5月,美國佛羅裡達州一位男子駕駛開啟著Autopilot系統的特斯拉Model S,撞上一輛正在馬路中間行駛的半掛卡車,導致駕駛員當場死亡;b、2018年初,在洛杉磯405高速公路上,一輛特斯拉Model S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消防車,司機正在使用AutoPilot功能;c、2018年,中國發生的首例「特斯拉自動駕駛」車禍致死案,車輛同樣是在開啟
  • 特斯拉Autopilot事故頻發,真正意義上自動駕駛還要多久問世?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加州發生一起特斯拉因交通事故致死事件,44 歲的日本男子 Umeda Yoshiro是這起死亡車禍的受害人。在這起致死事故前現場發生了一起小型車禍,而受害人與其他人一起站在高速公路的外側,下車查看碰撞的狀況。
  • 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屢發事故遭質疑
    「自動駕駛技術」一直是特斯拉對外宣稱的最大賣點之一,然而近年來因該技術造成的惡性事故高發,對前方障礙物無法識別、遇到障礙物突然加速等情況被車主「吐槽」。業內人士稱,從自動化分級水平來看,技術水平處於L2和L3之間,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特斯拉涉嫌虛假宣傳。
  • 圖森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夠節省至少10%的油耗
    雷鋒網按:圖森未來的自動駕駛卡車業務在美國進行得如火如荼,幾個月來進展不斷。從今年5月開始,圖森未來已經開始用無人駕駛貨車運送快遞,此前與美國郵政服務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開啟了商業化運營,在全美最為繁忙的 I 10 高速上,為美國郵政提供貨運服務。
  • 再見2020|自動駕駛追逐者的進與退
    新老玩家密集加持,自動駕駛再顯吸金魅力作為主宰汽車產業甚至城市交通未來的關鍵技術之一,自動駕駛自出現就自帶吸金光環,即使是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也未能阻止追逐者的前進步伐。尤其是Waymo、滴滴等頭部玩家,去年首次開啟外部融資,就獲得了亮眼的成績。
  • 為什麼牙醫都建議多用牙線,少用牙籤?其中的利弊你知道多少
    很多人在吃完飯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剔牙。雖然說很多人的牙齒都還算整齊,但是我們的牙齒並不是無縫銜接的,因此經常在咬東西的時候還是會有食物卡在牙縫裡面,細菌也會選擇在我們的牙縫安家。我們在使用牙籤剔牙的時候往往又會用點力氣,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口腔的損害。首先,牙籤為了能夠使用,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硬度,為了保證硬度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直徑。這就造成很多牙籤是沒有辦法真正清理到牙齒和牙齒之間的縫隙內部,只能在淺表處進行清理。
  • SuperCruise「撤下」虛假廣告,自動駕駛「務虛」何時休
    不過,一些汽車製造商已經迫不及待在宣傳中為自己的L3級自動駕駛功能進行提前宣傳。 然而,安全倡導者越來越擔心,廣告可能會模糊駕駛員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之間的界限。兩者之間的差別可能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此前,一系列特斯拉事故的調查人員指出,在幾起涉及Autopilot的致命事故中,過度依賴駕駛輔助系統是一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