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從特定植物中收穫流感抗體,植物抗體可以...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5日消息,據massivesci報導,隨著諸如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傳染病疫情的持續威脅,以及癌症發病率的上升,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抗體等現代醫療手段。於是,「植物抗體」的誕生為對抗新冠病毒等傳染性疫情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科學家介紹,「植物抗體」是通過基因工程從植物中提取用來表達人類的抗體,從而可以為人類服務用於抵抗新冠病毒等傳染病疫情。此前,科學家已經開始低調地使用「植物抗體」來對抗烈性傳染病,最著名的植物抗體是ZMapp(伊波拉疫苗),曾被用來遏制在剛果共和國的伊波拉疫情爆發。

來自英國著名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帕克(Jun-Gyu Park)和他的同事研究發現,從菸草類植物中先分離出了一種植物抗體,這種抗體能在動物實驗中有效地殺死流感病毒。來源於菸草等特定植物提取的抗體可以降低豚鼠的流感感染率。當患病的豚鼠用植物抗體處理後,它們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同伴的機率有了降低。實驗中豚鼠不僅傳播病毒的機率較低,而且患病機率也較低,這就是使用植物抗體的一個好處。疫苗的目的是通過讓我們人類免疫系統有機會在接觸到真正的病毒之前,建立起對病毒的免疫力,從而防止我們感染疾病。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即這些動物接種了植物抗體後,可以不受感染或者傳播病毒。因此,植物抗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給予了很大的啟發。

建立在這個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上,研究人員繼而發現很多植物能生產出更有效的抗體。特別注意的是,植物抗體的培養方法具有更低成本的優勢。對於當前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抗體的研究來說,植物抗體的培養更具有實際意義。目前,研究人員通過改變玉米、紫花苜蓿、菸草和其他多種作物的基因來培育植物抗體。科學家認為,植物抗體的生產和研究是最為安全的。

目前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抗體的研究雖然取得了進展,但也面臨了一些問題。比如病毒的不斷進化,病毒耐藥性的不斷增強,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和抗體的研發製造成本等等。

在研發製造方面,傳統疫苗必須使用大量的雞蛋。這對那些對雞蛋過敏的人來說是一個問題,另外碰上禽流感時期也是一個問題,因為禽流感會破壞雞蛋的供應,導致在疫苗的生產出現短缺。而植物抗體和基於植物的疫苗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植物種類繁多,繁殖簡單,諸多特性使植物成為一個理想的抗體來源。

此外,與標準疫苗相比,基於植物的疫苗能在更大的溫度範圍內保持穩定,而標準疫苗必須在特定的溫度下保存,而且有效期較短。例如,疫苗在運輸過程中往往必須保持低溫,這對炎熱或發展中國家來說有一定困難。

據科學家介紹,從流感到伊波拉病毒,從新型冠狀病毒到癌症,這種新療法正在席捲製藥領域,英國著名的植物和微生物科學中心約翰英納斯中心(John Innes Center)甚至耗資720萬歐元設立「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項目,專門針對植物抗體進行研究。科學家們已經在流感病毒方面取得了成功,下一步將很快針對新冠病毒取得突破。(作者/良弼)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

相關焦點

  • 美國藥管局批准義大利新冠抗體檢測
    索靈集團說,全球現有5000個「LIAISON XL」系統可以做上述檢測。這一系統每小時能夠處理170份靜脈血樣本。美國醫院和商用實驗室合計安裝600個「LIAISON XL」系統。  路透社報導,與鼻咽拭子檢測直接尋找人體內是否存在新冠病毒不同,血清檢測尋找人體因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的抗體。這種抗體檢測相對快且簡單。
  • Cell 重磅推出:廣譜中和抗體
    本文作者:華中農大蝸牛 轉載留言即可 在不存在其他效應蛋白或細胞的情況下抗體具有可在體外抑制病毒進入靶細胞的能力。已證明接種疫苗的個體血清中存在的中和抗體是大多數許可疫苗發揮功效的最佳關聯之一。
  • 醫學專家科普血清治療:抗體複雜須認清利弊
    對此,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常務副主任黃波教授14日通過網絡詳細科普血清治療,強調要認清抗體的利弊,「對於抗體的複雜性,甚至對疾病加重的一面,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認識。我們應持謹慎的態度,開展深入細緻的工作」。
  • 醫生抗體呈陽性瞞報哈爾濱行程 抗體陽性是什麼意思?
    醫生抗體呈陽性,瞞報哈爾濱行程!為什麼要瞞報行程?目前什麼情況?4月25日,遼寧省衛健委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遼寧省人民醫院1名醫生新冠病毒血清抗體IgM檢測結果陽性。據遼寧省衛健委網站消息,遼寧省人民醫院醫生李某,女,於4月12日起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陪護家人,按照當地規定,4月16日、17日醫院分別對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兩次結果均為陰性,血清抗體IgM檢測結果陽性、IgG檢測結果陰性。
  • 一文揭開「抗體免疫」的面紗:中和抗體和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報告說,他們已經鑑定出一種完全人源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培養的細胞。3月27日   清華大學張林琦團隊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教授團隊合作,從康復者體內成功分離出高效抗體,可以中和新冠病毒。張林琦表示,在20幾種抗體測試中,有4種抗體能夠成功阻斷新冠病毒,其中有2種抗體的阻斷效果特別好。預計5月底,其單克隆抗體藥物將進行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實驗。
  • 香蕉中一種蛋白質為抗擊致命流感帶來希望 對伊波拉等病毒也有效
    香蕉中一種蛋白質為抗擊致命流感帶來希望 對伊波拉等病毒也有效  Emma Chou • 2020-01-22 09:26:
  • 抗體可抵抗廣泛的B型流感病毒株
    出國看病機構和生元得知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抗體,可以保護老鼠免受致命的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再加上一種針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其他主要流感病毒的抗體,這些抗體有可能成為治療幾乎所有流感病例的廣譜流感藥物的基礎。 幾乎所有使人患病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分為兩類:A和B。
  • 《自然》:中國團隊恆河猴實驗證明,中和抗體顯著抑制新冠感染
    該研究發現了兩種具有較強新冠病毒(SARS-CoV-2)特異性中和活性的特定人類單克隆中和抗體,其中代號為CB6的抗體在恆河猴動物實驗中能夠顯著抑制病毒感染,顯示出治療和預防效果,具有進行臨床轉化的價值。
  • 世衛組織專家:無證據表明有抗體就可免疫,怎麼理解抗體保護的意義...
    東英吉利大學醫學教授Paul Hunter進一步分享了SARS病毒的證據,「SARS患者體內的抗體持續了約兩年,但人與人之間有所不同,並不是每個人的抗體都能持續很長時間。」另一方面,他指出,「抗新冠病毒抗體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減少,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人體免疫力會因此減弱。
  • 艾伯維買斷和鉑醫藥的新冠病毒抗體開發權
    12月15日,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宣布與艾伯維達成合作協議,後者將從和鉑醫藥獲得授權,針對冠狀病毒預防、治療的全人源中和抗體ABBV-47D11開展一期臨床試驗。這一抗體由和鉑醫藥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及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共同發現。
  • 三大頂刊發布中和抗體研究成果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是迄今為止科研人員遇到的最棘手的冠狀病毒,它具有與普通流感相等的傳染性,但是致死率卻遠高於普通流感。儘管已經有一些關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好消息傳來,但是距離疫苗投入使用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在此之前,找到有效療法是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
  • 核查| 抗體檢測能證明群體免疫嗎?
    以蘇格蘭的一次抗體檢測為例,參與日內瓦血清調查的日內瓦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安託萬·弗拉奧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雖然抗體檢測從整個蘇格蘭地區各郡各抽取100多份樣本,總量超過1000人,但這樣的抽取數量難以反映病毒在蘇格蘭的全貌,也反映不了各郡的感染比例。此外,因蘇格蘭的抗體檢測採用國家血液中心的獻血者樣本,而獻血者大多為青壯年,年齡結構與總體人口不同,也會導致結果偏差。
  • Nature:發現最有效的SARS-CoV-2病毒中和性抗體!
    2020年7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從幾名COVID-19患者身上分離出了迄今為止最有效的SARS-CoV-2病毒中和性抗體。這些抗體可以由製藥公司大量生產,用於治療患者,特別是在感染的早期,並預防感染--特別是老年人。
  • 血漿抗體治療到底是什麼?
    而用於預防和治療人類傳染病的被動免疫(PI)及其人工獲得被動免疫的相關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當時人們從受刺激動物(尤其是兔子和馬)的血清中尋找特定抗體。人的血液也被確定為抗體的來源。PI是一種通過使用病原體特異性抗體來實現對感染源的短期免疫的技術。自從它被引入以來,已經被證明是許多急性感染的救命藥,除此之外,它還顯示了在癌症治療中的潛在應用。
  • 植物醫學學院舉行青年學者泰山論壇植物醫學分論壇
    植物醫學學院舉行青年學者泰山論壇植物醫學分論壇 10月19日至20日,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舉行「2020年青島農業大學高峰論壇暨青年學者泰山國際論壇植物醫學分論壇」,邀請11位海內外專家學者與學院140多名教師和研究生通過線上方式相聚雲端,共同探討和交流植物醫學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進展
  • 青農大牽手中國農科院,共建「前沿植物醫學組學研究中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錢萬強研究員一行人來訪青島農業大學,雙方就組建「前沿植物醫學組學研究中心」進行座談。會上,雙方就組建「前沿植物醫學組學研究中心」進行了備忘錄籤字儀式。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團隊發現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的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我國科學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海歸藥理學博士創業:利用千億級抗體庫 做檢測和藥物抗體篩選
    在成都,有一名海歸醫學博士已經組建起一支專家隊伍,嘗試利用抗體庫技術平臺,篩選針對此次新冠病毒抗體,並研製一款快速檢測病毒的「診斷測試盒」。 海歸博士回成都創業 率先建立新一代「抗體庫」 「抗體庫就像一個魚塘,裡面的每一條魚都是一個抗體。 抗體數目越多,種類越多,釣魚的時候就容易釣到一條適合靶點的魚。
  • 牛津大學:源自大羊駝的兩種小而穩定納米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
    源自大羊駝(llama)的兩種小而穩定的納米抗體(nanobodies),被證明可以中和新冠病毒SARS-CoV-2,並且以一種與其他抗體不同的新方式與刺突蛋白(S蛋白)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