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蟬》學唱小記
進入八月,秋來了。讀了《秋》詩,賞了秋景,不免帶來秋思,當然也少不了秋歌。上網一搜,《秋蟬》映入眼帘,聽聽,還真有點味道,這周就學唱這首歌吧!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歌曲秋蟬順子翻唱
百度《秋蟬》歌
這是臺灣民歌時代
非常著名的一首歌曲,
由著名音樂人李子恆作詞作曲。
1980年憑藉此首歌曲
獲金鼎獎作曲獎。
首唱為徐曉菁楊芳儀二重唱,
此後有大量的歌手翻唱過此曲,
著名的有劉文正、費玉清、
小虎隊、江蕙、楊鈺瑩、
張清芳、南方二重唱等等。
《秋蟬》歌詞
聽我把春水叫寒
看我把綠葉催黃
誰道秋下一心愁
煙波林野意幽幽
花落紅 花落紅
紅了楓 紅了楓
展翅任翔雙羽雁
我這薄衣過得殘冬
總歸是秋天
總歸是秋天
春走了 夏也去 秋意濃
秋去冬來 美景不再
莫教好春逝匆匆
莫教好春逝匆匆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朗讀秋蟬歌詞練習
歌曲作者簡介
李子恆(1957年1月3日-),
生於金門縣瓊林
(明代皇帝御賜裡名),
為臺灣知名音樂創作人。
就讀金門高中一學期後,
16歲孤身前往臺灣奮鬥,
畢業於國立楊梅高中、
國立藝專美工科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擅長填詞與譜曲。
從事音樂創作30年,
80年代經常受邀
知名歌手填詞譜曲
(有江蕙、蔡幸娟、小虎隊、
周華健、姜育恆等等)。
李子恆寫詞又作曲,
在流行音樂界闖出一片天地,
目前發表的詞曲作品400首,
製作唱片70多張。
李子恆用音樂反映出了
他對大地、對人類的關懷,
藉音樂讓更多人
感受臺灣的人情與風味。
每一首歌曲細細品味,
置身其中,都有它獨特的
內涵和境界。
不僅陶冶情操,
給人激勵,
更是一種難得的,
美的藝術享受。
歌曲《秋蟬》作者
採用擬人手法,
寫出秋蟬的
內心感觸和無奈。
寓意人們,
生活中有許多無奈,
生命的燦爛要在
最美的時光綻放。
用微笑擁抱生活,
面對艱難困苦,
迎接挑戰!
美景不常在,
莫要錯過眼前屬於
自己的每一段日子。
要珍惜好時光!
反覆聽了這首歌曲,
短短幾句,重複兩遍。
尤其欣賞劉文正二重唱版本,
其中的和聲之美,
帶人入境,觸動心弦!
費玉清等人的
獨唱(翻唱)也不錯。
《秋蟬》故事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相信羅大佑的童年,
多數人都不會陌生;
多年之後,
回憶起那時的蟬叫聲,
在課堂外,
在操場旁,
在大樹下,
依然覺得很好聽;
可把自己放在當初
卻往往體會不到
這麼美好的感受,
有的只是聒噪,
悶熱,還有瞌睡;
還好,
那一年課堂上的李子恆
沒有如此這般的昏昏欲睡,
而是拿起筆來
隨手的寫一寫;
這一寫,
就有了現在聽到的這首「秋蟬」,
這也是第一首
編入臺灣國中課本的流行音樂;
叫寒,催黃,落紅,殘冬,
從歌詞的字裡行間可以讀出,
「秋蟬」是一首抒發鄉愁的作品;
這與李子恆的成長經歷分不開,
16歲時離開故鄉,
坐船輾轉來到臺北念書,
展開新的人生;
歌詞中的「心愁」很好的詮釋了
當時的心情和意境,
而蟬聲,
則是代表了李子恆的童年印象;
沒有歷經背井離鄉和顛沛流離的人,
想來是無法體會到
鄉愁所帶給人的無奈、
悽涼和憂傷;
雖然是嘆息著光陰的匆匆
和年華的易逝去,
似曾傷感,
但是整曲卻很溫暖,
很有春的氣息;
這得益於李子恆
溫潤含蓄的文筆,
正是詩人般的優雅和浪漫,
才使人輕易的
被那樣的青澀所感動;
如果你也隨著動聽的歌曲
一起沉醉了,那麼,
請感謝李子恆這樣一個
詩情畫意的音樂人。
看譜
曲調 1=F
節拍 6/8
(有3小節9/8)
最低音低音5,
最高音高音1。
全曲一個大循環,
裡面一個小循環。
除兩處帶裝飾音,
其他各處符點較多。
前奏比較獨特,
一小節居然12個音符。
唱譜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歌曲秋蟬唱譜練習
哼唱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歌曲秋蟬哼唱練習
念詞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4歌曲秋蟬念詞練習
分句學唱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5歌曲秋蟬分句學唱
演唱練習
--點擊這個連結可以聽到---
6歌曲秋蟬演唱練習
歡迎點擊下列連結還可查看其他學習筆記
《泛舟燭光》學唱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