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有多重?(選自《蓮舟集》)

2021-02-07 寶篋印塔

zf:

  金剛手菩薩,漢語系經典大多視其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藏傳寧瑪巴中亦有認為其與大勢至同體者。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阿闍世王問答品

  爾時阿闍世王。即起是念。此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右手所持大金剛杵幾何輕重。而秘密主。有大力勢能善執持。

  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知其所念。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當知此金剛杵亦輕亦重。王言。以何緣故亦輕亦重。金剛手言。為欲調伏憍慢貢高諸眾生故。此杵即重。為示無慢正直諸眾生故。此杵即輕。

  時金剛手菩薩。即以所持大金剛杵置之於地。當置地時以神力故。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汝今宜應以此地中大金剛杵而自舉之。時阿闍世王。即時以自堅固勇力。欲舉其杵竭其力勢。不能動搖一毛端量。即生希有尊重之心。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昔曾於戰陣之所。取被甲大象。一手執持舉擲於遠。此金剛杵其量微小。我今竭自力勢不能動搖。況復舉邪。以何緣故其事如是。佛言大王。無自惱心。此金剛杵至極重故。

  時阿闍世王。即白帝釋天主言。憍屍迦。今宜舉此地中所置大金剛杵。時帝釋天主。即時以自勇猛神力欲舉其杵。盡竭其力不能動搖。即生希有尊重之心。前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我若與彼阿修羅王。鬥戰之時我力堅勝勇銳無敵。右手取彼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有大車。量廣七百由旬。我時執持如迅風行。此金剛杵竭自勢力不能動搖。豈非世尊廣大威神所制止邪。佛言。憍屍迦。此亦非我神力所制。但為彼金剛杵至極重故。憍屍迦。於汝意云何。須彌山王至極重邪。天主白佛言。須彌山王至極重大喻所不及。佛言天主。此金剛杵金剛所成。重複過彼須彌山王。而金剛手菩薩。能以此杵擲碎輪圍諸山。猶如糠秕。以其金剛大力勢故。

  爾時帝釋天主。即白尊者大目乾連言。佛說尊者於聲聞眾中神通第一。願今尊者。舉此地中大金剛杵。尊者大目乾連即自思念。我若於此人天大眾之前。不能舉動此金剛杵。豈非於我生慢心邪。作是念已運自神力。方欲前舉彼金剛杵。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海水騰湧大地普皆怖畏振擊。唯金剛杵不動不搖。是時尊者大目乾連。前詣佛所頂禮佛足。作是白言。佛說我於聲聞眾中神通第一。具大威神名稱力勢。能以四大海水置於掌中。亦能轉此三千大千世界。猶如有人以一金錢轉於指端。又能空中止其日月。制彼威光不令轉動。又能取彼須彌山王擲過梵世。又能調伏難陀烏波難陀二大龍王。又能於彼陽焰世界周行乞食。此金剛杵其量微小。然我亦復不能動搖。世尊。豈非我今神力減邪。佛言。大目乾連。非汝神力有所減少。但為菩薩威力加持。一切聲聞緣覺悉不能動。況餘眾生。又目幹連。假使殑伽沙數諸佛剎中所有須彌山王悉能振動。唯金剛杵隨置地方不能動搖。目幹連白佛言。世尊。金剛手菩薩具大力勢。而能戲擲此金剛杵。誠哉希有。佛言。大目乾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尚能合入一須彌山悉能動搖。此金剛杵而不能動。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生希有心。前白佛言。希有世尊。此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具大力勢。善能持彼大金剛杵。此秘密主。為即父母所生力邪。為神力邪。佛言。大目乾連。父母所生之力。隨所入處皆有分量。而諸菩薩神通力者無盡無限。我若開示使天人世間鹹生迷惑。

  爾時世尊。普遍觀察諸眾會已。告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言。汝今宜應自當舉其地中所置大金剛杵。

  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神力振動三千大千世界已。即以左手舉取其杵。戲擲空中旋繞七匝。杵旋空已。即時接置安右手中。一切眾會生希有心。合掌頂禮大秘密主。鹹作是言。希有秘密主。能具如是廣大力勢。善持最勝大金剛杵。普願一切眾生皆悉獲得如是勝力。

時阿闍世王復白佛言。世尊。菩薩具修幾法。即能獲得如是勝力。

佛言大王。菩薩若修十法獲斯勝力。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寧捨身命。終不棄捨無上正法。

二者於一切眾生。作謙下想不增慢心。

三者於彼劣弱眾生。起愍念心不生損害。

四者見饑渴眾生施妙飲食。

五者見怖畏眾生施其無畏。

六者見疾病眾生施藥救療。

七者見貧乏眾生惠令滿足。

八者見佛塔廟形像塗飾圓淨。

九者出歡喜言安慰眾生。

十者見彼負重疲睏苦惱眾生為除重擔。

菩薩若具如是十法。即能獲得如是最勝之力。

相關焦點

  • 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有多重
    阿闍世王看見那位鼎鼎大名的金剛手菩薩,常常右手持金剛杵,伴隨在佛身邊。他對金剛杵的重量,突然起了疑心:「金剛手拿的金剛杵,到底有多重呢?金剛手力大無窮,那隻杵拿在手上好像很輕的樣子。」金剛手菩薩明白阿闍世王的疑念,開口說話:「阿闍世王,你好像對我手上這隻杵的重量起了疑問,其實,這隻杵是很奧妙的,不重不輕,輕重全由拿的人的心來決定,而沒有固定重量。」
  • 金剛手菩薩:十方諸佛菩薩殊勝力量的總集
    金剛手菩薩的金剛杵,是十方諸佛菩薩賜予威力灌頂的一種標誌,據有關佛經記載,它的威力相當大。《佛說如來不可思議秘密大乘經》中(宋朝法護等翻譯),專門有一段講金剛杵的公案,法王如意寶講《八大菩薩傳記》時也提到過。  當年佛陀在世時,一天金剛手菩薩等大小乘眷屬集聚在佛陀身邊。阿闍世王見金剛手菩薩手持金剛杵,好像很輕的樣子,就懷疑道:「這個金剛杵,到底有多重呢?」金剛手菩薩回答:「此杵不重不輕,它觀待於人心,沒有固定重量。
  • 金剛手菩薩及心咒功德
    西藏名Lag-na rdo-rje 。又稱執金剛菩薩、秘密主菩薩、金剛手藥叉將,金剛薩埵,又名普賢。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理趣釋》卷上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本是普賢,從毗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
  • 金剛杵
    金剛杵有金、銀、銅、鐵、石、水晶、檀木、骨頭等多種質料,長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間為把手,兩端有獨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刃頭,人形杵羯磨金剛、塔杵、寶杵等,而以獨股、三股、五股最為常見,分別象徵獨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獨
  • 金剛杵的用法
    金剛杵有金、銀、銅、 鐵,石,水晶,檀木、骨頭等多種質料,長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間為把手,兩端有獨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刃頭,人形杵羯磨金剛、塔杵、寶杵等,而以獨股、三股、五股最為常見,分別象徵獨一法界
  • 最酷的金剛手菩薩,降魔避邪、消災祛病
    鑑此,佛陀將身化現為金剛手菩薩本尊,希望一切眾生和他的弟子能通過修持此奉尊,而獲得諸佛身口意的加持,從而排除來自各方的幹擾,順利抵達生死彼岸。由於我們受智力、環境等各種條件影響,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一輩子順利學佛,資質平庸,平時有違緣的有緣人,可觀想修持本尊心咒,可獲得一些金剛手菩薩加持的奇妙力量。
  • 金剛手菩薩
    因金剛說菩薩是統轄一切金剛護法,輔助阿彌陀佛度化眾生之故。 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有多重?此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右手所持大金剛杵幾何輕重。而秘密主。有大力勢能善執持。  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知其所念。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當知此金剛杵亦輕亦重。王言。以何緣故亦輕亦重。金剛手言。為欲調伏憍慢貢高諸眾生故。此杵即重。為示無慢正直諸眾生故。此杵即輕。  時金剛手菩薩。即以所持大金剛杵置之於地。當置地時以神力故。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
  • 杵杵動人:淺談佛教金剛杵的收藏
    法器種類眾多,其中金剛杵因為造型優美、製作工藝高超,成為收藏翹楚,目前受關注程度最高。金剛杵的來源和傳說古印度吠陀時期,金剛杵的原型是大天神因陀羅的主要武器,稱之為「霹靂閃電」。在古印度和中亞的一些藝術作品中,金剛杵通常被畫成一根短棒,兩端各有一對尖利的股叉。這樣的描述應該是作為兵器的金剛杵形象。
  • 金剛杵(chǔ),梵名 Vajra
    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行,蓋以此杵象徵如來金剛智,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 韋陀菩薩的金剛杵扛在肩上,平端手中,杵在地上有什麼不同含義?
    金庸名著《鹿鼎記》裡有一位少林高僧「澄觀」,澄觀大師十一歲入少林,修煉成武林高手,尤其精通一指禪,成為少林寺盤若堂首座弟子。這位武功卓絕、年紀很老的澄觀大師有個小師叔,就是韋小寶。這麼一路問下來才發現,韋小寶原來什麼也不會,於是澄觀建議小師叔先學入門的少林長拳,然後學羅漢拳,然後伏虎拳、韋陀掌……韋陀掌大致是不存在的,但「韋陀」是真的有。「韋陀」又叫「韋馱」,是佛教中護持正法的大菩薩。佛教寺廟裡往往都供奉有韋陀菩薩,在山門內的四大天王殿內或不遠處。韋陀以身著甲冑的將軍形象出現,手裡拿著金剛杵。
  • 【解析】金剛杵、降魔杵與金剛橛的區別
    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行,蓋以此杵象徵如來金剛智,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 帝釋天手中的人骨聖器金剛杵怎麼來的?
    無論白天、晚上,弗慄多有日月之力加持,不管金屬、木器、石器所制武器,皆不能傷之分毫。幾乎是傷害免疫。無論帝釋天等眾神如何攻擊,龍王弗慄多憑藉身體防禦優勢,牢牢盤臥大雪山,冰雪流水一滴都沒流溢出來。帝釋天束手無策,只好去求助三界的裁衡者毗溼奴。
  • 金剛鈴和金剛杵
    ---色拉陽智法王【金剛鈴和金剛杵】金剛鈴,金剛杵是佛教密宗的法器,在佛教密宗中的一些本尊像中有持金剛鈴和金剛杵的,比如,金剛薩埵(梵文為Vajrasattva),音譯跛折羅 薩埵,意譯勇猛大士。亦謂即金剛手,秘密主。密乘所說總管密法的大菩薩,為顯教普賢菩薩之密號。
  • 漲知識:金剛杵、降魔杵與金剛橛的區別?
    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行,蓋以此杵象徵如來金剛智,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 穢跡金剛廣論-穢跡金剛杵
    先須誦「十萬遍」滿,然後作法,若課未充,不得效驗……     據《陀羅尼介經·卷九·烏樞沙摩法》云:「火頭金剛降魔器杖」法,當用淨好熟「鑌鐵」,作「金剛杵」,其杵兩頭作「六」楞鋒,細腰「四」楞,狀如「金剛力士把杵」。     作「輪」法者。轂輞具足,狀如車輪,中隔六楞鋒亦六鋒,外十二楞鋒亦十二,周匝有刃。次作「斧」法者。兩頭有刃,身長六寸。柯長二尺,作刀一口。
  • 藏傳佛教法器「金剛杵」,到底有多神秘?
    法器種類眾多,其中金剛杵因為造型優美、製作工藝高超,成為收藏翹楚,目前受關注程度最高。大天神因陀羅金剛杵的來源和傳說古印度吠陀時期,金剛杵的原型是大天神因陀羅的主要武器,稱之為「霹靂閃電」。在古印度和中亞的一些藝術作品中,金剛杵通常被畫成一根短棒,兩端各有一對尖利的股叉。這樣的描述應該是作為兵器的金剛杵形象。
  • 智慧劍、金剛杵是四大菩薩那幾位的法器
    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圖像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智慧劍(金剛劍)。此外造像還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有不同。文殊菩薩右手高舉智慧劍,智慧劍前端燃燒著熊熊的智慧火焰,示意智慧劍既能斬斷眾生的無明,又能燒盡眾生的貪嗔痴。
  • 金剛持、金剛手、金剛杵——有關「金剛」的佛教術語
    金剛,代表著最堅硬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看到和「金剛」有關的佛教術語。如「四大金剛」、「金剛手」以及「金剛持」等等,還有佛教典籍中知名度最高的《般若金剛經》。縱觀這些詞,都是以「金剛」所代表的寓意衍生而來。其中有些是佛、菩薩的名稱,有些是法器和佛經名。
  • 【每日一咒】金剛手菩薩心咒
    關注我,你的眼睛會懷孕金剛手菩薩之聖名金剛手菩薩,梵名Vajra -pa^n!i 或 Vajra-dhara 。西藏名Lag-na rdo-rje 。又稱執金剛菩薩、秘密主菩薩、金剛手藥叉將,金剛薩埵,又名普賢。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開篇】閒聊時有朋友問我藏傳法器「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該如何區分?各有什麼用途?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