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手菩薩

2021-02-19 密法之光

金剛手菩薩(梵音Vajrapani)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屬金剛部。是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化現,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合為「三族姓尊」,故稱大力金剛手。

金剛手菩薩另名「秘密主」,在佛教密宗的位階很高,為毗盧遮那佛的嗣法子。經載:龍樹菩薩入南天鐵塔內,所傳出的密教聖典,就是金剛手菩薩所集結;且龍樹菩薩在此所得之一切密法,亦是金剛手所授予。

密教行者在修習任何密法前,常需先修金剛手,因其能降伏魔擾,護持行者之故。

本尊金剛手菩薩,身顏藍黑色,一頭二臂,戴五骷髏冠(表五佛五智),三目圓睜(表通達三世),金色鬚髮逆豎。身披天衣,以虎皮為裙。右手舉施期勉印,持金剛杵,左手當胸忿怒印,持金剛索。雙足右曲左伸,暗裡於般若熾焰之七彩蓮花月輪上。

修金剛手菩薩法,有無量不可思議之功德。簡言之,能具足大威權,制服諸魔外,消滅一切地、水、火、風、空所生之災難;一切所求,無不如願成就;命終之時,直生西方淨土。因金剛說菩薩是統轄一切金剛護法,輔助阿彌陀佛度化眾生之故。

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有多重?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阿闍世王問答品

爾時阿闍世王,即起是念。此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右手所持大金剛杵幾何輕重。而秘密主。有大力勢能善執持。

  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知其所念。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當知此金剛杵亦輕亦重。王言。以何緣故亦輕亦重。金剛手言。為欲調伏憍慢貢高諸眾生故。此杵即重。為示無慢正直諸眾生故。此杵即輕。

  時金剛手菩薩。即以所持大金剛杵置之於地。當置地時以神力故。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即告阿闍世王言。大王。汝今宜應以此地中大金剛杵而自舉之。時阿闍世王。即時以自堅固勇力。欲舉其杵竭其力勢。不能動搖一毛端量。即生希有尊重之心。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昔曾於戰陣之所。取被甲大象。一手執持舉擲於遠。此金剛杵其量微小。我今竭自力勢不能動搖。況復舉邪。以何緣故其事如是。佛言大王。無自惱心。此金剛杵至極重故。

  時阿闍世王。即白帝釋天主言。憍屍迦。今宜舉此地中所置大金剛杵。時帝釋天主。即時以自勇猛神力欲舉其杵。盡竭其力不能動搖。即生希有尊重之心。前詣佛所而白佛言。世尊。我若與彼阿修羅王。鬥戰之時我力堅勝勇銳無敵。右手取彼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有大車。量廣七百由旬。我時執持如迅風行。此金剛杵竭自勢力不能動搖。豈非世尊廣大威神所制止邪。佛言。憍屍迦。此亦非我神力所制。但為彼金剛杵至極重故。憍屍迦。於汝意云何。須彌山王至極重邪。天主白佛言。須彌山王至極重大喻所不及。佛言天主。此金剛杵金剛所成。重複過彼須彌山王。而金剛手菩薩。能以此杵擲碎輪圍諸山。猶如糠秕。以其金剛大力勢故。

  爾時帝釋天主。即白尊者大目乾連言。佛說尊者於聲聞眾中神通第一。願今尊者。舉此地中大金剛杵。尊者大目乾連即自思念。我若於此人天大眾之前。不能舉動此金剛杵。豈非於我生慢心邪。作是念已運自神力。方欲前舉彼金剛杵。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海水騰湧大地普皆怖畏振擊。唯金剛杵不動不搖。是時尊者大目乾連。前詣佛所頂禮佛足。作是白言。佛說我於聲聞眾中神通第一。具大威神名稱力勢。能以四大海水置於掌中。亦能轉此三千大千世界。猶如有人以一金錢轉於指端。又能空中止其日月。制彼威光不令轉動。又能取彼須彌山王擲過梵世。又能調伏難陀烏波難陀二大龍王。又能於彼陽焰世界周行乞食。此金剛杵其量微小。然我亦復不能動搖。世尊。豈非我今神力減邪。佛言。大目乾連。非汝神力有所減少。但為菩薩威力加持。一切聲聞緣覺悉不能動。況餘眾生。又目幹連。假使殑伽沙數諸佛剎中所有須彌山王悉能振動。唯金剛杵隨置地方不能動搖。目幹連白佛言。世尊。金剛手菩薩具大力勢。而能戲擲此金剛杵。誠哉希有。佛言。大目乾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尚能合入一須彌山悉能動搖。此金剛杵而不能動。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生希有心。前白佛言。希有世尊。此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具大力勢。善能持彼大金剛杵。此秘密主。為即父母所生力邪。為神力邪。佛言。大目乾連。父母所生之力。隨所入處皆有分量。而諸菩薩神通力者無盡無限。我若開示使天人世間鹹生迷惑。

  爾時世尊。普遍觀察諸眾會已。告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言。汝今宜應自當舉其地中所置大金剛杵。

  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神力振動三千大千世界已。即以左手舉取其杵。戲擲空中旋繞七匝。杵旋空已。即時接置安右手中。一切眾會生希有心。合掌頂禮大秘密主。鹹作是言。希有秘密主。能具如是廣大力勢。善持最勝大金剛杵。普願一切眾生皆悉獲得如是勝力。

  時阿闍世王復白佛言。世尊。菩薩具修幾法。即能獲得如是勝力。佛言大王。菩薩若修十法獲斯勝力。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寧捨身命。終不棄捨無上正法。

  二者於一切眾生。作謙下想不增慢心。

  三者於彼劣弱眾生。起愍念心不生損害。

  四者見饑渴眾生施妙飲食。

  五者見怖畏眾生施其無畏。

  六者見疾病眾生施藥救療。

  七者見貧乏眾生惠令滿足。

  八者見佛塔廟形像塗飾圓淨。

  九者出歡喜言安慰眾生。

  十者見彼負重疲睏苦惱眾生為除重擔。

  菩薩若具如是十法。即能獲得如是最勝之力。

金剛手菩薩

緣 起

金剛手菩薩是十方諸佛悲、智、力三根本功德中之威力的顯現。雖說是佛陀威力所現,但包括觀音、文殊、金剛手在內的任何一位菩薩本尊其實都是悲、智、力功德同時兼具,至於外形身色有異,也只是為善巧救度有情而方便化現不同而已。

顯教裡對聖金剛手、觀世音等這樣的大士,多贊以圓滿十地功德菩薩之尊稱。漢傳佛教中西方三聖之一的大勢至菩薩現憤怒相就是金剛手,這也是大勢至菩薩與威力有相關的含義。在續部開示時多冠以本尊的名號,如各種傳承金剛手本尊法等。一般藏文稱金剛手為「恰那多傑」,直譯就是手持金剛,就像觀音的另一個稱謂「蓮花手」一樣。

有關金剛手菩薩右手中緊握的那個金剛杵的細節,經文中也有明確記載:往昔世尊應金剛手祈請前往柳葉宮弘法利生,在此逗留的七天裡講授了許多顯密教法,如《單髻勝樂陀羅尼》、《藍衣金剛手陀羅尼》、《大自在天陀羅尼》等。之後回到靈鷲山後,阿闍世王向世尊請教金剛手菩薩的功德,他對菩薩手中那隻金剛杵的神奇之處感到疑惑,菩薩即將金剛杵放在大地之上,阿闍世王本是個力大無比的國王,曾能夠單手舉起一頭大象,但對這隻金剛杵卻不能挪動絲毫。目犍連雖也曾憑藉巨力震動大地、翻滾江河,帝釋天也動手一試,但他們都無法撼動它。此時菩薩在世尊的授意下,右手把持這隻金剛杵,自在輕鬆……

金剛手菩薩的另一個主要稱呼是「秘密主」,如《緣悲頌》裡「伏魔無餘秘密主」的語句。這是由於作為薄伽梵八大近侍弟子之一的金剛手菩薩,為協助護持如來弘法利生,曾多次於世尊所現金剛持足前,祈請廣轉密法四續部法輪,並且金剛手菩薩也曾在世尊的授記下多次為人天大眾宣講解釋密法。如《吉祥勝樂根本續》、《桑布扎本續》、《喜金剛二品續》等諸多四續部教典。這些較佛出世更難值遇的珍貴密法能在南瞻布洲得以弘傳,都是由於金剛手懇切祈請所致。另外賢劫中有千佛出世,講傳密法的佛只有四位,金剛手菩薩成佛的那位是其中之一,據說是最後的那位佛,因此金剛手菩薩才得到此「秘密主」聖名。

金剛手本尊安住的淨土在「柳葉宮」,也叫「北方淨土絳羅金」。其實北方只是一種方便安立之說,茫茫虛空又哪裡是北呢?具體應該在色究竟天。這是由於「報身五決定」(處決定、眷屬決定、法決定、時決定、身決定)所致,著名的多聞天子及大名鼎鼎的黃財神等亦是金剛手的眷屬。

傳 承

說起本尊金剛手的種類可以說是難以計數,這確實是位具足威力的本尊,自己也能變化無數化身。大多數化身為威猛忿怒相,也有安穩莊嚴的寂靜相。當然化身越多,眾生得度的機會也就越大。至誠恭敬頂禮金剛手菩薩!

據密續所載,大輪金剛手本尊是金剛持為調伏三位兇猛魔祟而現大輪金剛手莊嚴色妙色身並宣說《金剛手大輪根本續——三威猛誓具》,由智慧空行母現身傳給大成就者夏瓦日巴,此後歷代相傳不斷至格魯派。此殊勝的大輪金剛手法門在雪域各派弘揚的八大部金剛手本尊法門中,被譽為「秘密主聖教幢幡摩尼頂嚴」!這也是至尊宗大師修習的主要本尊之一,只是到了清代中期後,此法門略現衰相,善巧大德逐漸稀疏。幾年前聚堆堪布仁波切曾傳承大輪金剛手法,還有外面的梭巴仁波切據說也常舉行此法灌頂。

此外還有瑜伽續的大樂中圍金剛手、護方隅神圍繞金剛手、八日呼拉星宿環繞金剛手、八龍金剛手;行續的善趣金剛手、藍衣金剛手、藍塔金剛手;事續的顯教金剛手、甘露滴金剛手、布達扎瑪那金剛手、四臂嘉布瑪金剛手、金剛手威猛三尊、大鵬衣金剛手、忿怒五鵬金剛手、調伏部多金剛手、烏紮雅金剛手、熾然金剛手等等。按傳承祖師分還有日瓊師所傳護國忿怒金剛手、薩班所傳金剛手、卓桑師所傳金剛手等等。按顏色還有雜色、紅色金剛手等不同傳承。

事部主尊九續裡面幾乎都與金剛手本尊有關:《金剛手陀羅尼》、《金剛手一百零八名號續》、《金剛手十藏》、《金剛手示夢陀羅尼》、《金剛妙深無阻陀羅尼》、《金剛須彌頂樓閣陀羅尼》、《催碎金剛陀羅尼》、《殊勝理智續》及《金剛地下續》。

往昔世尊調伏魔軍時,從周身遍放光芒,光明觸及魔界使之燃燒。待魔王再舉兵圍攻佛陀時,魔軍兵刃變成投灑向世尊的鮮花、吼叫聲轉成了妙語法音。之後金剛手菩薩在世尊的授意下示現威猛忿怒相貌繼續調伏毒魔餘類,聖金剛手周身熾然火光、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使之轉成光明為體的無量宮殿,此時金剛手變幻種種神通,無量肢體各持兵器、各個關節毛孔又現更多無量之身。隨著金剛手陀羅尼咒的響起,虛空充滿流星般金剛杵雨,所觸及之魔地皆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魔王及其眾多眷屬悉皆被降伏,從而頂禮世尊及金剛手。此時人天向世尊拋灑鮮花,頃刻間變成了一座如須彌山一樣巨大的美麗宮殿。在阿難陀的祈請下,世尊為大眾宣說了此《金剛須彌頂樓閣陀羅尼》。

功德

按密續所載金剛手本尊殊勝功德有八種,即:大輪自在殊勝、具藍衣護法殊勝、調伏四臍輪火殊勝、催碎金剛殊勝、烏紮雅猛咒殊勝、忿怒大鵬鳥殊勝、教規金剛手療疾殊勝、巴瓦瑪密決殊勝。 由於涉及密法及傳承,此僅略說療疾殊勝。

眾所周知當今眾生煩惱熾盛,多以十不善業為功課,且精進不怠,因此感召各種不善業果增上成熟。於是各種致亡疾患、瘟疫及惡性傳染病毒流行,許多嚴重疾病是有毒龍星曜及非人羅剎嗔恨傷害人類所致。其中最主要的中風癱瘓、惡性腫瘤、惡性傳染病等,每天都會奪走無數有情生命。

雖然根本上講我們要努力懺悔自己的惡業,但這時祈請上師三寶護佑非常重要,雖說大家早晚都要無常,但當下我們這個值遇金剛乘正法且能發起菩提心的生命也是彌足珍貴的!

往昔由於金剛手菩薩發起救護有情解脫苦難宏願所致,因此處於此住劫後期,各種無常違緣不斷時,如能夠如法供奉和念誦修習金剛手本尊,一定會有著特別殊勝功德及感應,這些在許多大德上師講經中都有明確開示。

梭巴仁波切曾經開示說:他的不少身患晚期癌症弟子,在如法精進修持金剛手本尊法後,其病況都有不同轉機,有些腫瘤神奇般的消失痊癒。看來這是堅定信心,加上金剛手菩薩的威力起了作用。

北方柳葉宮殿殊勝地,

持明密咒總攝秘密主,

盡除邪引毒魔障難類,

至尊金剛手前恭敬禮!

相關焦點

  • 金剛手菩薩心咒
    金剛手菩薩是力量的表現,因此只要有信心就可以。金剛手菩薩祈禱文藏文音                             漢音尼巧將落間接頗章德,   將洛堅之勝地宮殿中。又稱執金剛菩薩、秘密主菩薩、金剛手藥叉將,金剛薩埵,又名普賢。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     《理趣釋》卷上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本是普賢,從毗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廣指執持金剛杵之菩薩、亦特用以稱密跡金剛力士如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之諸尊,皆稱金剛手。
  • 【每日一咒】金剛手菩薩心咒
    關注我,你的眼睛會懷孕金剛手菩薩之聖名金剛手菩薩,梵名Vajra -pa^n!i 或 Vajra-dhara 。西藏名Lag-na rdo-rje 。又稱執金剛菩薩、秘密主菩薩、金剛手藥叉將,金剛薩埵,又名普賢。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 圖布丹大師丨金剛手菩薩心咒
    《法露精舍》圖布丹大師手跡金剛手菩薩唐卡金剛手菩薩金剛手菩薩,梵文Vajrapāṇi。傳說,龍樹菩薩入南天鐵塔內傳出的密教聖典,就是金剛手所結集的,由於手持金剛杵而得名,屬金剛部,是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化現。
  • 金剛手菩薩聖號功德利益
    金剛手菩薩聖號功德利益復有菩薩摩訶薩眾。金剛手而為上首。爾時世尊告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言。如汝本部號金剛部。於持明藏中最上甚深秘密之法。眾生淺識根器狹劣。於秘密義難信難解。汝已先說難信解法。汝不依法非曰聖人。得名不善亦曰難調。金剛手我今於汝金剛部中。略說汝之秘密八名及陀羅尼。是陀羅尼若持誦者。於諸所求易得成就。若人聞此陀羅尼經。發至誠心受持讀誦者。是人所有無間罪業悉皆消滅。持是經時法威力故。
  • 您不知道的:金剛手菩薩(隨喜轉發)
    因手執金剛杵,常侍衛於佛,故稱之為金剛手菩薩,具有除惡降魔的廣大神力。在西藏地區,也是相當重要的雨神。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合稱「三族姓尊」,分別代表「伏惡、慈悲、智慧」三種特質,也為「八大菩薩」(觀音、彌勒、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地藏、除蓋障)之一。
  • 最酷的金剛手菩薩,降魔避邪、消災祛病
    常侍衛於佛,故稱之為金剛手菩薩。在西藏金剛手菩薩也是相當重要的雨神具有除惡降魔避邪的廣大神力。金剛手菩薩是菩薩部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像,司大能力,亦稱"大力尊",代表諸佛神通大能。金剛手菩薩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合稱「三族旌尊」,分別代表「伏惡、慈悲、智慧」三種特質,也為「八大菩薩」(觀音、彌勒、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地藏、除蓋障)之一。
  • 誦持金剛手菩薩佛號,滅一切孽緣,除一切魔障,消一切災難!
    眾所周知,金剛手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阿彌陀佛的化身,被視作三世諸佛力量的象徵。按密宗的說法,金剛手菩薩是密法的集結者,當初龍樹菩薩入南天鐵塔所得的一切密法,就是由金剛手菩薩集結並傳授的。因得三世諸佛佛力加持,金剛手菩薩成為堅固不壞之金剛,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破壞他的金剛本體。
  • 金剛手菩薩:十方諸佛菩薩殊勝力量的總集
    (《入菩薩行論》)   「密主」指金剛手菩薩。  大家應該清楚,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歸納起來就是智、悲、力,若沒有這三者,想度化眾生也是枉然。正在左思右想之際,驀然驚喜地見到在前方虛空中,全身射出猛烈火焰、手持金剛杵的金剛手菩薩。
  • 看圖識菩薩 | 解讀金剛力士(一)
    金剛力士像《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記載,金剛力士原為法意太子,曾發誓皈依三寶後要親近佛,作金剛力士,後來成為佛的五百名執金剛隨從侍衛的首領,是謂「密跡金剛」。(健陀羅造像)中國式樣的金剛力士形象,最早出現於北魏雲岡石窟。大同雲岡石窟中的力士,頭頂鴿型寶冠,面孔為中亞人種式樣,身體與衣著已為漢人樣式,身材健壯,其形象統稱為「雲岡樣式」。與犍陀羅時期金剛力士相比較除了手無金剛杵之外並無其它區別,都是右手高舉,左手扶腰。顯示出「金剛力士」這一形象已有犍陀羅與中華文化相融合的趨勢。
  • 金剛為什麼怒目?菩薩為什麼低眉?
    記得我一位朋友跟我說他去寺院看見有的菩薩會有一些害怕,我說菩薩都是那麼祥和慈愛,有什麼害怕。
  • 韋陀菩薩的金剛杵扛在肩上,平端手中,杵在地上有什麼不同含義?
    要學「易筋經」要先會「般若掌」,要會「般若掌」要先會「拈花擒拿手」……澄觀大師沒想到的是韋小寶根本沒聽說過「拈花擒拿手」。於是澄觀大師提出試拆一些淺顯的武功,比如說「金剛掌」。這麼一路問下來才發現,韋小寶原來什麼也不會,於是澄觀建議小師叔先學入門的少林長拳,然後學羅漢拳,然後伏虎拳、韋陀掌……韋陀掌大致是不存在的,但「韋陀」是真的有。
  • 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有多重
    阿闍世王看見那位鼎鼎大名的金剛手菩薩,常常右手持金剛杵,伴隨在佛身邊。他對金剛杵的重量,突然起了疑心:「金剛手拿的金剛杵,到底有多重呢?金剛手力大無窮,那隻杵拿在手上好像很輕的樣子。」金剛手菩薩明白阿闍世王的疑念,開口說話:「阿闍世王,你好像對我手上這隻杵的重量起了疑問,其實,這隻杵是很奧妙的,不重不輕,輕重全由拿的人的心來決定,而沒有固定重量。」
  • 八大菩薩
    八大菩薩,指的是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其中關於金剛手菩薩,經噶瑪噶舉創古仁波切開示,其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像。(二)為金剛界曼荼羅中,金剛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為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為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大智金剛部』之主尊。一般認為是大勢至菩薩在密教的現身。大勢至菩薩,又稱得大勢菩薩或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據《觀無量壽經》說,此菩薩以獨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眾生,使他們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因此號為大勢至。
  • 《楞嚴經》金剛前心一至五地菩薩
    一、金剛前心初地菩薩:住歡喜地初地菩薩是金剛前心五菩薩位中的第一位,金剛前心五菩薩位與金剛後心五菩薩位,只有級別的不同,而其所證之金剛心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從初地到十地的菩薩都證得了不生不滅,永遠堅固的無上道心,這個無上道心就是金剛心。所以,不論金剛前心五位或金剛後心五位,都統稱名金剛心菩薩。
  • 金剛手菩薩及心咒功德
    金剛手菩薩之聖名金剛手菩薩,梵名Vajra -pa^n!i 或 Vajra-dhara 。西藏名Lag-na rdo-rje 。又稱執金剛菩薩、秘密主菩薩、金剛手藥叉將,金剛薩埵,又名普賢。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理趣釋》卷上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本是普賢,從毗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
    八大菩薩,指的是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其中關於金剛手菩薩,經噶瑪噶舉創古仁波切開示,其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像。顯教法相習慣畫寂靜像,也就是大勢至菩薩,藏傳佛教習慣畫成忿怒像,也就是金剛手菩薩的樣子,兩者實為同一本尊。  1、觀世音菩薩  玄藏三藏又譯作觀自在菩薩。
  • 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有多重?(選自《蓮舟集》)
    zf:  金剛手菩薩,漢語系經典大多視其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藏傳寧瑪巴中亦有認為其與大勢至同體者。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阿闍世王問答品  爾時阿闍世王。即起是念。此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右手所持大金剛杵幾何輕重。而秘密主。有大力勢能善執持。
  • 八大菩薩不可思議的威神力
    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金剛手菩薩,因手執金剛杵,常侍衛於佛,故稱之為金剛手菩薩,具有除惡降魔的廣大神力。在西藏地區,也是相當重要的雨神。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合稱「三族姓尊」,分別代表「伏惡、慈悲、智慧」三種特質。金剛手菩薩是佛教的大菩薩,通常身現一手持鈴,一手持金剛杵之相,象徵「堅固不壞,之菩提心」。
  • 精美八大菩薩唐卡
  • 金剛持、金剛手、金剛杵——有關「金剛」的佛教術語
    金剛,代表著最堅硬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看到和「金剛」有關的佛教術語。如「四大金剛」、「金剛手」以及「金剛持」等等,還有佛教典籍中知名度最高的《般若金剛經》。縱觀這些詞,都是以「金剛」所代表的寓意衍生而來。其中有些是佛、菩薩的名稱,有些是法器和佛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