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頂級職業聯賽的球隊,都會有自己的媒體。
這些媒體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無條件支持的媒體;二是客觀報導的媒體;三是無論球隊成績好壞,都挑刺球隊表現的媒體。球迷們把第一類媒體稱為「捧」,這類媒體的代表是國安媒體;第三類球迷們稱之為「黑」或者「噴」,比如山東魯能的媒體。
而在這三類媒體中,第一類和第三類最有意思。比如國安的媒體,他們對國安的喜愛令其他中超球隊真的是羨慕嫉妒恨。北京國安獲得勝利,誇獎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即便北京國安輸球了,他們也能找出優點。這是對球隊義無反顧的支持。與之相反的就是第三類媒體,他們對球隊的挑刺,那也是令其他中超球隊瞠目結舌,因為即便是球隊取勝了,他們也找出球隊的失誤之處加以放大。所以可以想像,如果球隊失敗了會怎樣,他們的文字,能罵得你自己連親媽都不認識。
而第二類媒體,雖然保持客觀,但是在關鍵時刻,顯然也是誇獎自己球隊的,這沒什麼值得吐槽的,人之常情嘛,是不是?可是這類媒體是不容許自己的球隊遭受任何外來力量的幹擾的,如果別地方的球迷或者媒體出現了自己不喜歡聽的聲音,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回擊。
而這裡面的代表就是粵媒和滬媒。
2019賽季相信大家都記得吧,廣州恆大時隔一年從上海上港手裡奪取了聯賽冠軍。那一個月,幾乎所有的滬媒都在借新足協上任後的措施,有所指向的發表針對廣州恆大的文字,什麼用金錢堆積起來的冠軍沒意義,實際上是拉低了國足的競技水平等。而在2018年的時候,上海上港從廣州恆大手裡搶過聯賽冠軍的時候,滬媒聲稱這個聯賽冠軍是有深遠意義的,因為這是全隊上下憑藉對冠軍的嚮往和信仰奪取的,是對金元足球的諷刺。此話語一出,粵媒譏諷為上海上港靠信仰奪冠。
但是誰都知道,上海上港隊中的外援其實價格不菲,甚至當初上海上港投資方剛進入的時候,可是複製廣州恆大的模式,甚至連外援都是引進的廣州恆大外援,比如孔卡、比如埃爾克森。有區別嗎?今日,滬媒再次發文《亡羊補牢或能止住中國足球根基塌方》支持足協。很明顯,這篇文章與前幾日《中國青年報》的文章遙相呼應。其中文章裡這樣一段話似乎讓球迷抓住了譏諷點:「如果不遏制職業俱樂部無限制的燒錢行為,最終摧垮的不是俱樂部自身,而是整個聯賽……聯賽必須均衡發展,成熟的聯賽必須有財務公平政策!」
粵媒還有廣州恆大球迷論壇立即就有人針對上面的話提出了嘲諷:口口聲聲遏制燒錢,今年目前的轉會市場上,哪個地區的球隊有了大動作?是誰在去年12月,明目張胆在足協規定2020年1月之前不準和球員有任何合同行為的情況下,和自己球隊的外援續約了?是誰轉會了買提江和於睿?是誰從全北現代花了500多萬英鎊轉會了外援?而且連對方付給首爾FC的寄誠庸的違約金都一起付了?
不得不說,如此五十步笑百步的行為,真的有隻看烏鴉黑卻不知道自己是煤堆。
滬媒發文為足協叫好卻引球迷嘲諷:轉會市場哪地區屢現大手筆?您對此事是什麼看法呢?
聲明:請某魚號作者「萬軍說體育」立即停止你從百度搬運本人文章的行為!否則本人將提交相關資料,等待你的將是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