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愛好者五一福利,紫砂壺花器壺型圖譜大全

2020-12-14 騰訊網

把天然界、動植物界的天然形態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裝飾設計成仿生形象的茶壺,人們稱之為「花貨」。花貨是用提煉取捨的藝術手段,表現天然形態中富有美學價值的部門,並符合功能公道、視覺美觀和使用安全的實用原則; 或者在幾何形體上運用雕鏤捏塑,將天然形態變化為造型的部件,如茶壺的嘴、把和的子。

1、竹段壺

「竹」是品性高潔的植物,尤其是在宜興這樣一個竹的海洋,竹,更是人們眼裡口中的愛物,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竹段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典壺型,壺身採用的是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的壺身,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壺亦清高。昔有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板橋竹石圖數幅,以達文人之意。今竹寓於壺,更顯清雅。時而似有古風輕輕徐來,時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來。

2、魚化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是魚躍龍門之意.民國的唐樹芷所制小魚化龍壺鈕為捲雲狀,壺身淺塑波浪,波浪中龍伸出首部,龍尾捲成壺把,把上鱗片刻劃清晰。魚化龍壺製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如邵大享的龍不見爪,而黃玉麟,俞國良的龍爪清晰可見,唐樹芷的龍爪也不見,但邵大享用堆浪鈕,其後的黃俞唐又都改成雲形鈕,又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3、南瓜壺

花塑器又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製成各種樹樁形造型。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於風格瀟灑」。

4、報春壺

報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於街市、裡社道路上高聲喧叫「春來哩」、「春到哩」,將春天來臨的消息報告給鄰裡鄉親。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於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紫砂工藝師根據這一民間風俗,憑靠大膽的想像和高超的設計水平製作出了報春壺,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5、松竹梅壺

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 梅、竹、石是取梅寒麗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松竹梅被稱作「歲寒三友」,一向深受藝人以及壺友愛慕,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追捧。的流把以梅樁位造型,壺身以梅枝裝飾,器型端莊精緻,堪稱雅致。除卻梅花造型,竹子裝飾的壺同樣不俗。的流把竹節造型,壺鈕與壺嘴均有竹枝胥出,竹韻悠悠,清秀動人。松的造型同樣不同凡響,松枝造型的壺嘴、壺鈕胥出松枝,松枝乃是綠泥裝飾,更有樹癭突出,生動逼真。

6、佛手壺

佛手壺最早創於1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壺的來源要從龍門石窟說起,在龍門石窟博物館陳列著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纖如蘭花,作者見此十分養眼的雕塑心中靈感一現,想到了西遊記中的如來佛,正是這隻佛手神通廣大協助唐僧西天取經,為還原西遊記中佛手的原型,作者製作出經典器型佛手壺,而紫砂壺的神韻便如同這佛手造型線條優美,流暢舒展自然。

7、荸薺壺

初冬季節,是荸薺收穫的時候,黑褐色的荸薺,是孩子們喜食難忘的果實,蔣蓉在造型上,不求形似,而是以藝術誇張的手法,將荸薺的細微之處,以逼真的精雕彰顯出來。尤其是那荸薺芽狀的壺鈕,無疑是此壺的點睛之處,讓人望了會有種想去提一提的衝動。我們久違的童年美好時光,就這樣被荸薺壺勾起,湧上心間。

8、風卷葵壺

相傳風卷葵是清朝制壺大家楊彭年妹妹楊鳳年所制,風卷葵因為其造型簡潔明快,曲線順暢自然,規範的圖案以及生動活潑的形態成為花貨的傳統經典器型之一,展示了花貨自然、生動細膩、生機勃勃的風貌英姿,象徵了生命的頑強以及長盛不衰。

9、壽桃壺

在古典名著《西遊記》裡有關於食用蟠桃能夠長壽的精彩描寫。自古以來,桃始終被作為福壽吉祥的象徵。人們認為桃子是仙家的果實,吃了可以長壽,故桃又有仙桃、壽果的美稱。 特別在為老人祝壽時,獻上一件壽桃藝術品是必不可少的,老人一定會非常高興。

10、雙線竹鼓

以竹為題材,誇張變化成形,壺身塑成主幹,竹節簡潔有致,中正沉穩。流、把化為新抽嫩枝,動勢內醞,生動有力。蓋上堆塑屈曲的竹枝為橋形鈕,鈕下貼塑竹葉紋飾。作品將竹子的特性以及高潔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雙線竹鼓以其獨特的造型在紫砂器型中有著屬於它的一席之地。

11、供春壺

在中國紫砂壺的發展史上,供春壺的製作有著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壺走向成熟並發展到高峰的開端,而供春壺也已成為中國紫砂壺的一個象徵,是中國工藝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代表。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宜興制壺藝人供春所制,供春壺最初稱作「樹癭壺」,為紀念供春後改名為「供春壺」,此壺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顆銀杏樹的樹癭製作而成,他在壺上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後此壺卻是非常古樸可愛,後來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便聞名於世。

12、束柴三友壺

所謂「束柴三友」,乃集松、竹、梅三幹而成,亦稱「歲寒三友」,意指寒冬臘月,獨近自然之精神。壺身仿似松、竹、梅三樹段束於一體,松段的松鱗、松針,梅段的杆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節、竹葉,都刻劃仔細,自然夾置,於繁複中見規整條理。壺把狀若虯屈的松枝,壺流有如橫生的梅枝,蓋紐又巧塑成一段竹節,更為絕妙的是,在樹幹小洞中,還塑有兩隻小松鼠。全器渾若天成,成為絕妙名壺。

13、梅樁壺

梅樁壺造型取自梅樹造型,壺身為梅樁,壺把、嘴、鈕取自梅枝,更顯典雅樸素之美。梅花象徵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幾千年來,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布衣將相,文人雅士等無不對梅花深愛有加。

14、聖桃壺

此壺為花貨壽桃壺式,花中有筋紋意象。以浮雕、半浮雕、陰陽線條等手法完成了以桃文化為主題的壺藝作品,一壺上集具象壽桃、抽象壽桃、盛開的桃花、茂盛的桃葉,粗壯的桃枝,嫩嫩的小桃於一體,足可見設計主題之系統縝密。

15、百果壺

百果壺由花器皇后蔣蓉創作,圓扁腹型壺身,一莫只老菱做把,香菇為蓋,蓮藕做流,三足各為核桃、荸薺、桂圓。壺肩裝飾著花生、蠶豆、烏豆、紅棗、蓮子、瓜子、葵瓜子、白果繞成一圈,仿真瓜果不僅形似色肖,更是靈秀非凡。在配色及泥料掌握上有高人一等的成就。此壺形態光潤細膩,秀色中見靈氣,創作靈感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將美的寫真作品奉獻給壺藝愛好者。

16、桑寶壺

桑寶壺是謝曼倫老師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此壺的創作來源於老師對生活的發現,壺身、壺蓋均由桑葉構成。壺腹一葉如舟,表面重合一葉微卷,葉尖翹起作流;中間一葉側反作壺蓋,簡則生趣。光潤的壺面覆以葉脈,凹凸相間,以一桑枝作柄,圈曲分叉,結桑葉、桑葚果。壺蓋上塑一蠶,飽餐後抬頭相望,妙趣橫生。壺體上碩大的桑果栩栩如生,令人垂涎欲滴,顯示了大自然旺盛的生機,同時也留下 許多兒時的回憶!

17、青蛙荷花壺

蔣蓉堪稱荷葉壺的開山鼻祖,這件蔣蓉款荷花茶具,是蔣蓉老師經典代表作之一。壺體以盛開的荷花為主,蓮蓬為蓋,而且每顆蓬子都能活動。蓋上以塑雕青蛙為鈕,動的小青蛙,坐在盛開的荷花中間鮮嫩的蓮蓬上,蓮蓬中的蓮子粒粒轉動,十分惹人喜愛。以嫩荷包卷的葉為流,荷花枝幹曲成把,紅菱、荸薺、白藕同屬水生植物,為壺的三腳,巧若自然生成,處處洋溢著荷花婀娜秀美的風姿和寧靜的荷塘自然情趣。

18、柿子壺

「柿子壺」為清末民國時期,眾多制壺藝人都有創作的一款壺形,也是紫砂器型中,仿生、象形花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壺式之一。柿子壺是清末民初的流行款式,壺腹作渾圓的四瓣柿子狀,形態飽滿,寓意碩果纍纍,事事如意。壺蓋以柿子葉紋路與壺蓋融於一體,生動逼真。又因「柿」與「事」諧音,柿子壺以柿子為靈感來源,設計的生動形象,活靈活現,意為事事如意,百事大吉。

19、牡丹壺

牡丹壺是蔣蓉大師出於對新中國的讚美和歌頌而創作的。牡丹,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其碩大的花冠,鮮豔大度的形態與色澤,雍容華貴,歷來被中國人喻為吉祥、富貴的象徵,也是國人心中的國花。蔣蓉大師與所有紫砂藝人一樣,在這個新社會新生活開始的年代,倍感黨的關懷和溫暖,為了報答黨和政府的關心,決定創作一件表達自己心願的作品,於是,她想到了以「牡丹」為題材。

相關焦點

  • 紫砂壺常見壺型大全,值得收藏!
    平時我們見到過各式各樣的紫砂壺,但是並不知道它們都叫什麼名字,今天就來科普一下,最常見的紫砂壺器型都有哪些。美人肩作為傳統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來,是一款經典器型,同一種器型在不同的工藝師手裡能夠表現出不同的神韻與氣韻來,以古代美人的肩線及豐腴美妙的曲線,幻化出動人心弦的壺形。18、牛蓋蓮子壺
  • 追壺人:紫砂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
    紫砂壺從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到現在,經歷了無數的起起伏伏,紫砂壺型更是浩如煙海,不可計數,在無數的紫砂壺壺型中,有這樣一批紫砂壺的壺型,傳承至今依舊受到無數人的喜好。紫砂壺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井欄壺傳統的器型,因其古樸沉穩深受人們喜愛,整體線條凝練,恰到好處,耐人尋味。圓中有方,簡約大氣的壺型極具韻味,古雅高潔之感。德鍾壺同樣是清代邵大亨所創的壺型,整體端莊穩重,比例協調,架構嚴謹。
  • 佳逸茶具|紫砂壺壺型名稱大全
    紫砂壺壺型名稱大全紫砂壺器型歸成三大類:光器、花器、筋囊器。紫砂壺器型大全紫砂壺器型大全紫砂壺器型大全2、方器方器最為常見壺型有:四方、六方、八方、傳爐、宮燈、漢方、雪華、亞明四方、升方、磚方、僧帽壺、青玉四方、合鬥、方鬥、四方橋鼎、菱形四方等等
  • 細數紫砂壺方器制壺高手
    紫砂壺型之中,有方器,有圓器,亦有花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細數一下福道堂合作的紫砂壺方器制壺高手。 NO1:謝永新謝永新,「優秀中青年陶藝家」,「紫砂製作藝術傳承人」,兩屆宜興全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 紫砂壺器型|德鍾壺
    「德鍾壺」實際上是一款十分傳統的紫砂壺型,其首創者是清代壺藝大師邵大亨。此壺作為大亨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型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泥色紫潤、簡潔質樸,達到了紫砂傳統造型技藝的巔峰。一洗清季繁縟習氣,頗具大亨遺韻。
  • 玩壺人必玩的4把紫砂壺,你都有了嗎?
    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而幾何形體又分為圓器和方器兩種。這兩種造型都是以幾何形的線條裝飾壺體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種幾何圖形。說起紫砂經典壺形可謂風格多樣,各有所長。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仿古壺是眾多傳統器型中最為經典的一款,也是最受壺友喜愛的紫砂款式之一。經過不知多少名家大匠錘鍊,可唯是爐火純青了。造型古樸典雅,簡練端莊,此種造型這麼多年來經久不衰。仿古壺最早由清代名家邵大亨首創,壺體是仿照鼓的造型創作而成,壺身如鼓,並且以此為名。
  • 紫砂壺器型|玲瓏致雅的思亭壺
    宜興紫砂造型豐富、款式繁多,紫砂壺的造型大致分為光貨和花貨兩大類,其中最為 常見的款式是光貨。紫砂光貨以幾何形體為主,以自然簡練、高雅淳樸取勝,僅以頹廢形態來表達自由的生命力,最符合中國人質樸自然的審美習慣。
  • 一文了解紫砂壺!經典壺型、如何挑選、適泡什麼茶
    紫砂茶壺色澤光潤高雅,透氣性能好,造型古雅淳樸,從審美上契合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精神氣質。自明代誕生之日起,便受到追捧。了解紫砂壺,也是茶人必修的一門課。當然要想成為資深玩家,財力、物力、時間缺一不可,而要入門就簡單得多,可以從這些基礎知識開始。01.
  • 一壺衝古意,千秋有同心--紫砂篇
    紫砂壺材質優良,透氣性好,加上製作工藝嚴謹,故減少了帶有黃麴黴素等的有害物質流向壺內,茶汁不易變味兒。此外,由於紫砂壺的線膨脹係數比瓷器高,原料中還有氧化鋁含量,使之抗熱、抗震的能力增強,應對熱脹冷縮劇變性能出眾,當然,朱泥壺除外。紫砂壺內外不施釉,材質理化功能強大,故可調和茶湯,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茶葉的功效與妙處,並長時間保鮮。
  • 紫砂八大傳奇人物,一套壺拍出9200萬天價
    紫砂器始於宋代,但用紫砂茶壺衝泡茶葉是明代才開始流行的風尚。明清時期,是紫砂茶具興盛時代,時人對紫砂壺的推崇,幾乎可以用「狂熱」來形容,當時,上等「陽羨名壺」,「與金玉同價」。小書僮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會做紫砂壺的老僧,於是每天偷偷認真觀察學習。寺裡有一顆參天銀杏,盤根錯節,他朝夕觀賞,模擬樹瘤,捏制出樹瘤壺,老僧見到後拍案叫絕,把平生手藝悉數相傳。這位書生就是宜興進士吳頤山,這位書僮則是紫砂壺界的名人供春。供春成名後,他的作品就被稱為供春壺,他也被認為是紫砂壺製作的第一人。
  • 眾籌丨紫砂宗師時大彬,爆紅400年,他的壺,連復刻版也一壺難求!
    中晚期後,時大彬改進了制壺方法,首創「打身筒」與「鑲身筒」法,用手工製作成型,使紫砂壺的製法得到一大飛躍,並沿用至今。時大彬的這一創舉,是紫砂壺成型工藝中最大變革,也是時大彬對紫砂壺最大的貢獻。時大彬改制小壺,茗壺才由大而改小。時大彬早期喜做大壺,後與陳繼儒等著名文人交遊後,受文人飲茶方式和審美觀念的影響,改制小壺。
  • 紫砂壺一天泡一壺茶葉養著可以嗎
    如果你和我一樣,經常和各種玩壺的朋友交流,就會發現,關於紫砂壺的泡養方法,真的是有非常多的技巧。有些方法常常讓我受到啟發,卻也有不少錯誤的養壺方法。就比如有一些朋友,都喜歡在晚上用紫砂壺泡上一壺茶葉然後養著,一養就是一晚上。他們覺得,這種養壺方法是非常好的,包漿速度快。甚至有些還認為,紫砂壺一天泡一壺茶葉養著,才是最好的養壺方法。但同時,反對的人也有很多。
  • 淡雅如菊氣自華--- (12月11日-14日:國家級工藝美術師範菊華紫砂壺藝展)
    範菊華,藝名陶菊,1964年生於宜興丁山西望村壺藝世家,1980年畢業後進紫砂工藝廠制壺,從事紫砂壺藝的創作和研究,師從花器大師江建翔、並練得一手過硬的制壺技巧,製作作風嚴謹,工藝精緻入微,功底紮實,特別擅長製作各種容量的全手工花器
  • 什麼樣的紫砂壺才是好的紫砂壺?告訴你一個秘密:把握這5點即可
    泥 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紫砂泥料的優劣。泥料是一把壺的根基,泥料的好壞,決定著這把壺的好壞。 一把好的紫砂壺,他的胎骨必須要堅,色澤要潤。我們可以輕撥壺蓋,聲音響鏗鏘輕揚、壺聲聽來悅耳的就是好壺,反之就是差壺。 02. 形 紫砂壺造型豐富,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紫砂壺上百種壺型,為什麼它能經久不衰?
    幾百年新舊交替紫砂制壺行業發展起落沉浮名家代不乏人壺型推陳出新,豐富繁多而有個器型可稱傳奇,獨領風騷能經數百年歲月而長盛不衰」最早稱為「石銚」,是紫砂傳統經典款式,型態雅致,舒展挺拔,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
  • 石瓢壺是紫砂壺的代表器型之一嗎?石瓢壺的來歷
    石瓢壺是紫砂壺中一款特別經典的壺型,它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這裡,砂軒就來帶大家走進石瓢壺,了解一下石瓢壺的來歷和石瓢的成型經歷。 由於石瓢歷經一代代紫砂藝人的創作,出現了很多款奪人眼球的石瓢作品,因此,本篇文章只帶大家了解石瓢壺出現的緣由和演變的歷史。
  • 紫砂壺非常流行的器型,你手裡有幾款
    紫砂壺造型之美,器型不知凡幾極為豐富。今天小編跟大家聊一下那些紫砂壺是歷史上非常流行的。西施壺西施壺,顧名思義:應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種壺的靈感來源於西施。「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壺嘴便是西施的口,壺的身體則剛好是壺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纖細的腰姿。
  • 御萬壺——紫砂壺型解說大全
    洋桶壺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製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適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並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容天壺容天壺是精品紫砂壺的一種,取材於源於佛教中的大肚羅漢彌勒佛,取名源於「肚大能容天下事」。
  • 傳世所知最古老的紫砂壺型——供春壺
    它是紫砂壺走向成熟並發展到高峰的開端,是中國傳統紫砂技藝的象徵,更是中國工藝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集萬千光環於一身的它,就是供春壺!供春壺壺身表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供春壺,去看看有著「紫砂壺鼻祖」的傳世經典壺型究竟有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