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我國獨特的陶器工藝品,向來以造型多樣、光彩古雅、質堅耐用而著稱於世。
紫砂壺具有用開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燙手和泡不走位、貯不變色等特點。所以人們「一壺在手,愛不忍釋」,喝茶人更是人手一隻。不過你手裡的紫砂壺該如何鑑定優劣呢?
鑑定一把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3個主要因素:優美的形象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使用功能。
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優良的使用功能,是指容積和重量要恰當,壺把便於執握,壺嘴出水流暢。
概括地講,紫砂壺可以從5個方面來鑑定其優劣:
01.
泥
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紫砂泥料的優劣。泥料是一把壺的根基,泥料的好壞,決定著這把壺的好壞。
有些壺看起來色彩豔麗,卻是因為添加了化工原料。這種壺看起來好看,用它泡過茶葉的人大概會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句話了解的十分透徹了。
真正的好泥,顏色看起來不會那麼鮮豔,往往偏於沉穩。由於紫砂的本身特性,好的泥料養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漂亮的「黯然之光」。
其次,好的泥料燒制出來以後形成的胎質也是有優劣之分的。一把好的紫砂壺,他的胎骨必須要堅,色澤要潤。我們可以輕撥壺蓋,聲音響鏗鏘輕揚、壺聲聽來悅耳的就是好壺,反之就是差壺。
02.
形
紫砂壺造型豐富,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造型上,雖然每個制壺名家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大體上還是可以分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種類型。
素色,雖然毫無堆砌,完全靠造型巧、線條美來取勝。筋瓤,是將自然界中的瓜稜、花瓣、雲水紋納入設計中,顯示自然界的生機。浮雕是在壺身上雕塑出草蟲魚鳥之類,渾然一體。
不過,不管是古樸還是雅趣,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03.
工
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代得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需交代清楚。
面,須光則光,鬚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
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條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
04.
款
「款」即壺的款識。
鑑賞紫砂壺款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意思是鑑別壺的作者是誰,或題詩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題詞的內容、鐫刻的書畫,還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壺的裝飾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四位一體的顯著特點。
一般的紫砂壺並不名貴,紫砂壺中的珍品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明清時期,宜興地區出現了眾多的制壺高手,他們以高超的技巧,獨特的風格將紫砂壺製作得巧妙至極,這些精巧的紫砂壺上,一般都落有製作者的款識。
▲顧景舟 款識
偽制的紫砂壺即系冒仿名家產品。作偽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或者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人的款識;或者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人的款識。
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凸起的文字),字體極為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摹仿或顯呆板,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凹下的文字)。
▲陽文(左) 陰文(右)
05.
功
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
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了「用」的意義,「藝」也不復存在。
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壺的功能性。優良的紫砂壺功能應該具備:容量適度、高矮得當、蓋嚴緊、出水流暢。
一把好的紫砂壺既不奪茶香又無熟湯氣,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深受茶人喜愛,故有「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一說。
「
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王褒《僮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