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的主力遠程轟炸機是轟6K,經過現代化改進之後,該機在電子能力上煥然一新,同時可以攜帶多枚巡航飛彈,具有非常強的威懾力,不過實際有一型新型戰機,比轟-6載彈量還大,不過還是無法替代轟6K。
新型戰機比轟-6載彈量還大,為何無法替代轟6K
轟-6K是轟-6H後的最新改進型中遠程轟炸機,是重要的長劍-20空射巡航飛彈發射平臺,也是是重要的空基遠程打擊力量平臺,在空軍宣傳片中,最新的轟-6K轟炸機載彈量達到了12噸。
其實還有一型戰機,在載彈量上不輸轟-6K,比轟-6載彈量要大很多,它就是殲-16,作為雙座雙發的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殲-16的最大載彈量也達到了12噸,比原版的轟-6載彈量要大出許多,那麼為何殲-16無法替代轟-6K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載彈量相近,攜帶的飛彈不同
雖然殲-16和轟-6K的載彈量相差無幾,不過二者攜帶的飛彈卻有很大的差距,殲-16作為多用途戰機,具有很強的對海對陸攻擊能力,可以攜帶鷹擊83空對艦飛彈等多型飛彈。
但是轟-6K主要攜帶的是更大的長劍-20巡航飛彈,轟-6K可以掛載6枚該飛彈,具有非常強大的遠程攻擊能力,而這一點是殲-16無法做到的。
正如俄羅斯米格-31雖然也可以攜帶1枚匕首超高音速飛彈,但是圖-160等轟炸機相比,遠程奔襲的載彈量還是相對有限的,這是大型飛機本身的優勢。
2、性能上的差距,不能抵消超大航程的優勢
殲-16戰機裝備了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等多型先進裝備,同時,最大航程也達到了4288公裡,作為超音速戰機,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2817.68公裡每小時,超過了2倍音速(一倍音速為1225公裡每小時)。
而相比之下,轟-6K還是亞音速的轟炸機,但是其擁有非常強的航程優勢,其最大航程超過了1萬公裡,作戰半徑也超過了3220公裡,同時,本身還具有加油能力,可以混編在轟炸機編隊中提供空中加油「服務」,執行超遠程的奔襲、防區外發射巡航飛彈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