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到校辦理錄取確認現場
1
| 沒有學過奧數 也能考上南外
有家長向我們發來了喜訊:孩子考上了。
這位家長自己也感覺很神奇,家長表示,孩子真的從來沒有學過奧數,報名南外考試,也只是想來讓孩子來體驗一下南外考試的氛圍,但結果真的很讓人意外,家長非常開心。
當我們詢問到孩子到底是如何做準備時,這位家長表示:孩子平時的英語成績比較好,對英語也非常有興趣,另外,孩子平時喜歡看書,對一些問題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家長覺得,這兩點可能是孩子能考上南外的條件。
當然,全市3000多名考生,幸運兒也只有400多人,大多數的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所以才無緣南外。當然,這批孩子並不是成績不行,也並不代表他們能力欠缺,只是在這次考試中,沒有獲得勝利。
基礎紮實+運氣,缺一不可。
2
| 南外測評體系改變
眾所周知,八九年前的南外,當小學還有推薦的時候,一直是以兩個標準來錄取學生:一個是奧數,另外一個是英語。
那時候的孩子,不管是不是為了衝外,每天都往返於奧數培訓班和學校之間。評價一個孩子優秀與否都是以奧數為代表的各種證書來衡量。
「走美」、「世少」、「迎春」、「華杯」各種證書是各校錄取必備的「敲門磚」。
一張小小的奧數證書,既濃縮了孩子的努力,也寄託著家長的希望。
但是,隨後幾年,教育部的一紙通知「不得以各種證書作為錄取的依據」和「培訓機構不得舉辦各種競賽」。於是各種以舉辦競賽出名的機構,紛紛偃旗息鼓,或者轉為地下。
在此基礎上,南外的錄取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首先在錄取方式上,取消學校推優,改成全部面測錄取。
在測試的內容上,由原先的牛吃草,雞兔同籠,前面跑後面追等問題,到逐漸淡化奧數,再到現在全部取消奧數試題,改成對英語能力、英語水平和語言天賦的考察,這是南外近幾年最大的變化。
再看今年的面測題目,我們發現,今年首次出現聽語音、現場分辨不同國家的語言這樣的題型,這對孩子的語言模仿能力、理解能力、語感,甚至是推理能力都提出了新考驗。
3
| 南外只是升學中的一條途徑 不是唯一途徑
到底有沒有必要報名參加南外面測?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看來根本的原因不是報不報名南外的問題,而是對於孩子的未來規劃問題。
我們多次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們發現,對於孩子的未來,絕大多數的家長,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
其實,談到規劃就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未來到底是讓孩子走高考路線,還是想通過保送錄取或者是出國深造?這樣的問題有人都還沒有認真考慮過。
報名參加南外面測,很多家長有自己的規劃以及實現計劃的路徑,有的孩子在三四年前就已經著手開始準備。
但是,還有一部分的家長,對孩子沒有規劃,僅僅只是覺得南外是一所名校,也是一所大家都嚮往的學校,至於為什麼要報名這所學校,家長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學校又是如何培養孩子,孩子能獲得什麼樣的未來,家長心中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還有一部分家長,只是聽別人說南外怎麼怎麼好,看到大家都報名,所以也跟著一起報名。
很多人,只知道低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
孩子的性格到底是怎麼樣的?是勤懇踏實的,還是活潑好動的?是喜歡鑽研的,還是只有三分鐘熱度?這些都是家長必做的功課。
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徵,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學校,作為擇校的目標,這樣就有了明確的路線圖。
條條大路通羅馬!
4
| 南外究竟如何選拔學生?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諮詢了南外權威人士表示:
根據教育部政策,作為全國外國語類學校,南外初中可以採取語言能力測評的方式錄取新生,培養語言能力方面的人才。
這項政策的初衷,乃至於南外的選擇學生的標準,在大的層面上來講,是國家的戰略需要,為國家培養出語言能力好,同時熟悉國際規則、通曉談判法則,全面發展的人。在學校的層面上來說,是讓南京的老百姓有一種獲得感,讓所有孩子有機會來報考南外。引導素質教育的導向,讓學生遠離培訓機構模式化的培訓,我們希望的是那些原生態的,對學習本身充滿興趣和愛好,真正喜歡學習語言、 英語有基礎,語感比較好,語言思維能力強的學生。
具體測試方面,我們希望能挑選出,英語學習基礎好,英語能力強,學習潛力大的孩子。
知道了南外的錄取原則和方向,相信很多家長心裡就已經有了答案。
用一句話來總結:擇校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學校選擇學生,學生選擇學校,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5
| 衝刺南外 如何迎考
今天我們也請了一位資深英語老師,在她看來,要想考上南外,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不跟風,不盲目,不焦慮,保持平常心;南外的考察方式和方向的轉變就需要學生必須要有比較廣泛的閱讀,不斷拓展自己的眼界;
2、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掌握基礎知識。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英語的學習,特別強調對英語語感的培養。這些就需要平時的積累,英語的學習沒有其他辦法,只有靠平時多聽,多寫,多背、多說,唯有如此才能培養出英語語感。
3、每天積累5個新單詞,每天聽錄音並大聲跟讀,每天讀1本繪本並錄音,每天做2篇閱讀理解,每天做2個完形填空和首字母填空,通過這樣的訓練,不斷夯實語言基礎,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4、關於補習班,不需要過早讓孩子參加4個小時那麼長時間的衝外培訓課程,英語學習重在平時,對於基礎好的孩子,六年級寒假再進行一些類似看ppt答題的針對性技巧練習就可以,基礎不牢固,即使從四年級,甚至三年級開始參加衝外課程輔導也無益的。
最後,這位資深英語教師表示:衝外並不靠刷題,而需要提高孩子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推薦書目Reading Explorer和Think。
南外風向變了,是時候該好好考慮一下孩子的未來人生規劃問題了。
唯有掌握現在,方能成就未來。
6
| 南外排行榜不是學校評價指數
1、不是所有人都衝外
不少擁有優質公辦初中學區房的家庭,都不選擇讓孩子衝外,比如新城、鍾英、樹人等學區。因此,拿一個僅有3200人的考試,去評價擁有小學373所,在校學生44.66萬人的南京小學教育,去給373所小學做排行,顯示不準確。
2、單學科評價不科學
南外前些年的面測PPT中,還有數學、百科類的內容,今年考題改革之後,基本已經變成了純語言類的測評。之前咱們還能說,考評內容廣泛可以反映綜合素質,而現在咱們再僅憑英語一個學科的測評,去衡量各個學校的教學質量,甚至去影響一個片區的房價,這樣的做法也不夠明智。因此,南外不能成為學校評價指數。
3、家庭因素>學校因素
前幾年的南外排行榜中,一些學校憑藉個位數的上榜。大家細想想這和學校有關嗎,一個年級幾百名學生,只有幾個孩子考上南外,這是學校教育的成果,還是雞血家庭+課外輔導+集訓刷題的成果。
從全市範圍來看,除外語系小學的確擁有衝外優勢之外,普通的公辦小學憑藉一本譯林英語能夠讓孩子成功衝外嗎?
衝外,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因此,南外不能成為學校評價指數。
南外不是評價小學優劣的指標,也不能成為家長擇校的指揮棒。
7
| 家長需要的不是南外排行榜,需要的是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標準。
幼升小擇優面測取消了;
考試分數也不讓公布了;
小升初升學考試取消了;
這樣看起來來,孩子的負擔真的減輕了!
那麼,在目前這個狀態下,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的水平如何呢?如何才能知道所上的小學、所在的初中的辦學質量,是名列前茅還是全市墊底呢?
難道真的可以做到9年不聞不問,直到中考見分曉!等到那一天,有人是全市前100六大隨便選,有人是全市前1000四星在招手,還是……
不搞排行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可以減少家長的焦慮,弱化名校學區房概念,但是不搞排行,不代表不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真實教學水平,和孩子的發展情況。因此,家長需要的是一個全面評價學校辦學質量和孩子發展質量的評價標準。
做家長的沒有人希望孩子的身上有千金重擔,被學習壓彎了腰!如果真能做到教育均衡化,家家門前有名校,誰都願意就近入學。
我們期待,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早日建立,全面評價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的評價標準早出出臺。讓家長走出單一的以分數為參照的擇校思路,讓我們的孩子成長成為符合國家建設發展的多元化人才,推動各校形成各具特色的名校。
公眾號推送新規則——優先推送星標公眾號內容
您覺得不錯的話,把南京家長手冊設為星標吧!
多點「在看+點讚」加速優質內容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