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秦皇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全面依法治市新聞發布會,通報秦皇島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情況及成效。目前,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已形成了上下聯動、強力推進的整體態勢,各項工作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一年來,秦皇島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常的措施,統籌依法防控疫情和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堅持法治秦皇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方位推進法治秦皇島建設進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從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疫情初期,研究制定的《關於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十項措施》,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印發《關於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強化法律服務的實施意見》,組織律師編印防控疫情相關的四十餘部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定的《法治秦皇島—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宣傳冊,組織全市律師就疫情防控中金融服務、合同履行、勞動關係等重點領域的法治服務進行研討,全力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推進科學立法,實現良法善治。《秦皇島市市容管理條例》和《秦皇島市養犬管理條例》已於6月1日起實施;10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對《秦皇島市旅遊市場管理條例(草案)》和《秦皇島市電力設施保護條例(草案)》分別進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審議;《秦皇島市沿海防護林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12月,市人大常委會將對《秦皇島市海岸線保護條例(草案)》進行第一次審議;《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保護與管理條例》作為年度立法計劃的預備調研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為更好地堅持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今年制定出臺了《秦皇島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從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各環節做出明確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一鍵報備系統,全市制定規範率、報備率、公開率均保持100%。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規範,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改革「回頭看」,排查出具體問題41個,逐一督促進行整改。大幅提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截至目前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81%。
推進司法改革,維護公平正義。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為驅動,進一步提升司法效能和公信力。健全公安機關編制管理工作機制,完善法官員額動態調整機制和員額退出機制,積極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工作。
加強執法監督,進一步推動執法規範化建設。法院系統建立虛假訴訟案件排查制度,通過對5年來全市法院審結的3萬多件民間借貸案件的集中排查,共篩查出44件涉嫌虛假訴訟案件,均已按法定程序進入再審。公安機關大力推廣執法集成管理平臺應用,對案件進行實時監督,平臺報警337次,督導337次,督導率達100%,提升了執法監督效能。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公正的司法保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偵破涉黑犯罪團夥14個,涉惡犯罪團夥59個,抓獲團夥成員742人。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開展了涉「兩代表一委員」和村兩委班子等特殊主體的執行清積專項行動。採取聯合懲戒、網絡查控等措施,曝光失信被執行人2383名,限制高消費3760名。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效,建立「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今年以來,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06件,發送訴前檢察建議197件。
推進全民守法,夯實法治基礎。深入推動民法典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網絡,努力營造學習宣傳民法典濃厚氛圍。圓滿完成「七五」普法檢查驗收工作,今年11月,省法宣辦對秦市「七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驗收工作,省檢查驗收組給予充分肯定。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今年以來,全市共辦理公證17599件;司法鑑定4439件;仲裁220件,標的額37257萬元;法律援助2106件,接待解答諮詢11460人次,挽回經濟損失500餘萬元,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務。(燕都融媒體記者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