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捷克今年的經濟發展可能會保持穩定,但與多數歐盟國家相比,GDP增長和作為消費價格上漲指標的通貨膨脹率都較高。同歐元區相比,捷克共和國中央銀行(the Czech Republic´s central bank)——即下文的捷克國家銀行(The Czech National Bank,CNB)——的利率變動空間較大,如果面臨經濟驟然放緩或出現經濟危機,利率的變動可以刺激經濟發展的活力。在下文的分析中,筆者將跟進捷克國家銀行(CNB)有關利率、通貨膨脹、捷克克朗(CKZ)兌歐元(EUR)匯率以及歐元接受度問題的預測,隨後重點關注可能發生的CNB權力變動,以及計劃設立的國家發展基金(National Development Fund)。
部分經濟指標預測
2019年11月,捷克國家銀行(CNB)發布了2020年捷克經濟發展預測。銀行家預計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2.4%,2021年為2.8%。半年前,利率小幅增長,這也與這些預測相符合。然而,CNB並不打算提高利率。CNB銀行董事會在2019年12月下半月確認利率保持不變,為期兩周的回購利率(the two-week repo rate )為2.0%,折現率為1.0%,倫巴德利率(Lombard rate,即抵押貸款利率)為3.0%。但是,最近的數據顯示通貨膨脹率超過了3%,大大超出了CNB的通貨膨脹率目標(2%)。如果該趨勢持續或者通貨膨脹率進一步升高,CNB可能會繼續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率上升。一些銀行家認為,鑑於一些來自國外的積極消息,人們不該期望通脹會自發下降。工資和國家養老金的持續上漲也不會導致通貨膨脹率下降。相比之下,CNB銀行董事會的大多數成員在11月發布的預測中都提到了經濟逐漸放緩。根據他們的觀點,這种放緩將使通貨膨脹率下降,因此沒有理由提高利率。CNB預計,到2020年底,通貨膨脹率會降至2.5%,與2019年12月達到3.2%的數據相比,將下降0.7%。
圖表1:CNB2020和2021年度通貨膨脹預測及目標
來源:捷克國家銀行CNB
下圖顯示了對3M PRIBOR利率發展的預測,該利率顯示由捷克銀行市場上6家小組銀行(panel banks)提供的無抵押捷克克朗基金(unsecured CZK funds)的平均利率,反映了銀行間市場上貨幣(捷克克朗)的當前價值。捷克中央銀行預計,這一利率將逐漸下降。然而,這種下降與歐元區的情況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歐元區的利率最終為負數。
圖表2:3M PRIBOR 利率預測
來源:捷克國家銀行CNB
這些數據證實,通貨膨脹率上升激發了捷克貨幣的走強趨勢。1月份,捷克克朗衝擊了2013年以來的匯率峰值,接近25.1克朗/歐元。去年,捷克克朗兌歐元的匯率升值超過了1%,但波動性較大。影響2020年捷克克朗價值的主要因素將是外部原因,例如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全球經濟放緩,而鄰國德國的發展將決定捷克共和國的經濟表現,或者將決定捷克國家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政策(很重要的一點)。專家認為,捷克貨幣相對歐元而言可能會升值2—3%。1月份的數據與CNB 11月份的預測有出入,該預測認為捷克兌歐元匯率將升至25.4克朗/歐元。
圖表3:捷克克朗兌歐元匯率預測
來源:捷克國家銀行CNB
至於歐洲共同貨幣的相關問題,捷克極不可能在2020年採用歐元。捷克缺乏採用歐元的政治意願,這與人們不願放棄對本國貨幣的控制權,以及歐元在民眾中的接受度不高密切相關。此外,捷克國家銀行於2019年12月進行的分析顯示,捷克經濟界尚未做好採用歐元的充分準備。《捷克共和國與歐元區當前的經濟結盟分析》(The Analyses of the Czech Republic´s Current Economic Alignment with Euro Area)是捷克國家銀行和財政部的共同成果,主要對準備採納歐元的工作進展做出評估。該分析研究了捷克經濟為步入歐元區所作的準備,以及歐元區本身的經濟和體制狀況。該分析強調,捷克共和國採用歐元的舉措將促進捷克深入國際經濟關係並增加獲利。與此同時,分析認為捷克共和國與歐元區之間存在持續的經濟分歧和經濟結構差異(捷克工業佔GDP的比重仍然很高),採用歐元過程中存在風險。捷克和歐元區金融周期的錯位,縮小了財政政策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以維持經濟穩定的空間,以及影響捷克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因此,這些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可預見的是,有關採用歐元可行性的政治和公眾辯論將在2020年陷入僵局。
賦予中央銀行更多權力?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捷克國家銀行(CNB)的作用和地位將得以加強。長期以來,一些政客敦促CNB去政治化,並將某些選定的權力從政府或議會移交給中央銀行家(the central bankers)。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這種態度對執政的ANO運動黨而言是保守的。儘管其具備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風險,這與憲法法院或所謂的法治國家面臨的風險類似,即在沒有民主授權的情況下將權力移交給未當選的機構。在討論相關問題時,應同時考慮到這兩個方面。
2019年6月,政府批准了《捷克國家銀行法》(the Act on the Czech National Bank)修正案。該修正案將賦予中央銀行合法權力,用以監管抵押貸款市場。到目前為止,CNB僅有權發布非約束性建議。中央銀行擁有類似合法權力,類似情況也常見於包括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贊同該修正案。CNB行長和前總理吉裡·魯斯諾克(Jiří Rusnok)表示,該修正案的宗旨是促使中央銀行履行其職責,以保證捷克金融業的穩定。鑑於已經得到政府聯盟和捷克共產黨的支持,有關法律很有可能在2020年內得到相應修改。
設立發展基金
今年,在政府代表和捷克四大商業銀行代表籤署的備忘錄的基礎上,將會建立捷克國家發展基金(National Development Fund,NDF)。設立NDF的計劃是由總理安德烈·巴比什(Andrej Babiš)提出的,他反對捷克社會民主黨對銀行徵收行業稅的提議。該計劃受到了外國類似基金的啟發,特別是愛爾蘭戰略投資基金(Irish Strategic Investment Fund)和德國國家基金(Deutschland Fund),後者目前正處於籌備階段。NDF基金將擁有唯一股東,即捷克—摩拉維亞擔保和發展銀行(The Czech-Moravian Guarantee and Development Bank)。該基金將作為投資基金進行註冊和運作,用於為支持捷克共和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投資項目提供資金。在初始階段,捷克四大商業銀行會向NDF投入70億捷克克朗。同時,政府希望在該基金正式成立之前(計劃於半年內成立)準備一份清單,包括多達十餘個初始項目。新成立的國家投資委員會(National Investment Council)將對投資策略進行表決。該委員會由斯洛伐克經濟部前部長、現任歐洲投資銀行副主席瓦茲爾·胡達克(Vazil Hudák)領導,並由4名捷克代表、4名投資人代表和1位主席組成。資金投資策略應以提高投資回報率、實現高效投資和引起人們對財政手段的重視為目標。
對各大銀行而言,參與國家發展基金(NFD)比社會民主黨提議的行業稅更為有利。工業和貿易部長卡雷爾·哈夫利切克(Karel Havlíček)就此表示,NDF投資的初始項目應以基礎設施、教育和衛生保障為重點,還應包括基於公私夥伴關係(PPP)的項目——此類項目到目前為止在捷克共和國並不常見。國家發展基金將與政府發布的國家投資計劃(National Investment Plan,NIP)也將同時出臺。NDF和NIP都將成為捷克建設國家以及樹立國家自信心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一種長遠戰略和有效進步。
(作者:Ladislav Zemánek;翻譯:盧依婕;校對:陳思楊;審稿:劉緋)
***中國-中東歐研究院非營利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於2017年4月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註冊成立,是中國在歐洲首家獨立註冊的新型智庫。中國-中東歐研究院搭建起依託中東歐國家學者的學術研究網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是這些學者的原創研究成果。微信公眾號所發布的信息,目的在於加強對中東歐國家的認知,促進學術交流,但不代表中國-中東歐研究院的立場。***
歡迎訪問中國-中東歐研究院網站:www.china-cee.eu
獲取原文英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