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其中探討的話題中包括了降薪、隊名中性化去掉企業名稱等等,最令人關注的是球員降薪問題,根據各路媒體的消息,在足協推行的新政中,各級聯賽球員的薪水是中超球員頂薪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300萬元,中乙球員稅前120萬元,以上都是稅前。外援稅前300萬元,歸化球員是有特殊的政策,球員們現在的合同繼續執行。
很快中超球員薪水的話題就登上了熱搜榜,話題是「中超球員平均工資是韓國聯賽10倍」,說的是在昨天的中甲聯賽工作會議上,足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包含外援在內,中超球員平均工資為1389萬元,是韓國K聯賽的10倍,日本J聯賽的6倍。各個俱樂部平均支持,中超11.26億元,分別在日、韓聯賽3倍、10倍以上,令人咋舌。
這樣的話題也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稱中國足協的降薪,甚至是強推降薪是必然的,中國足球尤其是本土球員們的水平不見漲,但是薪水卻高的嚇人。而且這樣的數據還是在足協此前多番降薪之後的結果,此前有消息稱某中超俱樂部解散的時候,發現一線隊的球員平均年薪千萬以上,籤字費也是千萬級別的,這樣的數據也是非常嚇人的,中超球員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現在足協開會再度要求降薪,雖然暫時沒有官方宣布,但是從各路媒體的報導可以看出,從去年的頂薪1000萬,國腳1200萬,到如今的中超球員頂薪500萬,直接腰斬。中甲和中乙的薪水也有很大的下滑,不得不說足協的做法態度還是很強硬的。
如果外援真的按照稅前300萬元,恐怕很多外援現在的合同到期之後都不會續約了,或者得有其他的方式「補償」外援們,讓他們的收入滿意的,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個俱樂部也肯定會在降薪政策出爐之後,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