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公布「腰斬」降薪令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

2020-11-25 浙江融媒體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了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明確了明年中超聯賽3月開啟,將繼續沿用今年的賽會制,不過會打滿30輪,同時聯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中國足協負責監管。而相比新賽季的開啟和賽制,會上討論的另外兩項議程:職業聯賽限薪令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更令外界關注。

中超本土球員年薪直接從1000萬降到500萬

按照現行的中超球員薪資規定,中超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國腳上浮20%,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與舊版限薪令相比,本次蘇州會議上,足協宣布了一套「腰斬」式降薪標準,其中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同時每個俱樂部的外援總工資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

中超俱樂部每賽季支出不超過6億

除了球員降薪,中超俱樂部每季支出也要下調。此前的規定是:2019年中超俱樂部支出最高限額為12億,2020年為11億,2021年為9億,且這個數字不包括青訓支出,而最新的標準要求,中超俱樂部的支出限額直接縮減為6個億,其中包括青訓支出。

腰斬降薪後,中超薪資標準回歸東亞平均水平

足協公布的腰斬式降薪細則,力度確實很大,但事實上即使按照新的薪資標準,中超球員的薪酬和俱樂部實際支出在東亞三國範圍內仍不算低。

據中國足協公布的權威數據顯示,2019賽季中超俱樂部平均支出11.26億元,而同季日本J聯賽的的數額折合人民幣為3.16億元、韓國K聯賽的數額為1.09億元。也就是說,去年中超俱樂部平均支出額分別在日、韓聯賽3倍、10倍以上。

同樣以2019賽季數據為例,中超球員平均工資為1389萬元(含外援)、J聯賽為241萬元、K聯賽為119萬元,中超球員當季薪酬平均值同樣比K聯賽球員薪酬平均值多10倍以上。明年球員薪資砍掉一半,與日韓相比仍不算低,算是回歸了相對理性的水平。

中甲每隊平均年薪為稅前150萬至180萬人民幣

與中超聯賽相同,中甲同樣也需要限薪。明年,中甲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人民幣,而外援頂薪為稅前150萬歐元,全隊平均年薪為稅前150萬人民幣至180萬人民幣左右。同時,新賽季每家俱樂部的支出不得超過2億,這筆支出不包括場地建設費用,但卻包含青訓費用。

俱樂部違反限薪規定或將被罰降級,球員隱瞞收入將被停賽2年

需要注意的是,足協在公布限薪令的同時也明確了處罰標準,一旦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超標,將面臨最多「扣除24個聯賽積分」的重罰,而一旦有俱樂部違規發放球員薪酬,將被取消成績,並直接處以降級處罰。球員若未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情況,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重罰。

中超、中甲多隊需要更名,「綠城」兩字能否保留仍未可知

除了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也被提上日程,足協要求各俱樂部明年完成「去企業化」更名。按照足協的要求,俱樂部全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它)」的形式,簡稱採用全稱中的「地域名+俱樂部名」。同時全稱中的地域名應為俱樂部所屬地的名稱或所在地城市名稱,俱樂部名應為中文,不得超過4個漢字,且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企業、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相似、相近的發音或漢字。

根據新要求,中超各俱樂部中只有大連人俱樂部符合標準,其餘俱樂部全部需要改為中性名。值得一提的是,據國內媒體消息,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中「國安」二字可保留,山東魯能泰山俱樂部中的「泰山」可保留,上海綠地申花俱樂部中「申花」可保留。

按照新規則,今年剛剛完成更名的浙江能源綠城俱樂部也需要面臨再度更名的問題,不過由於足協還沒有明確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具體評判標準,「綠城」兩字能否保留仍未可知。

此外,中甲新賽季開賽時間也計劃在明年3月份開打,依舊會採用賽會制,但不會沿用本賽季「首階段分3賽區進行小組賽繼而第2階段通過單循環決定名次」的競賽辦法,可能採用的賽制為雙循環34輪比賽,從而最大限度保證競爭的公平公正。同時,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明年中超、中甲聯賽開賽之後,若國內防疫工作持續良好,各方麵條件符合賽事防疫與競賽要求,那麼中甲聯賽不排除中途恢復主客場制的可能性。

(原標題《足協公布「腰斬」降薪令!球員薪酬直接減半,俱樂部違規發錢將被降級》。編輯陸文琳)

相關焦點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降至稅前500萬元
    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分別為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中超】定了!中超明年大限薪,國內球員頂薪稅前500萬!
    今天,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本次會議討論了多項議題,並且最終確定了新的政策。其中俱樂部和球迷最關心的球員降薪、俱樂部改名、聯賽擴軍等都有了答案。中國足協宣布實行降薪政策,國內球員平均稅前工資為300萬元人民幣,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5名報名外援平均稅前工資為200萬歐元,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個億。此前,中超的政策是國腳年薪稅前不超過1200萬,外援年薪稅前不超過6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9億。
  • 中超球員薪水登熱搜榜!是韓國聯賽的10倍,足協強推降薪成必然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其中探討的話題中包括了降薪、隊名中性化去掉企業名稱等等,最令人關注的是球員降薪問題,根據各路媒體的消息,在足協推行的新政中,各級聯賽球員的薪水是中超球員頂薪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300萬元,中乙球員稅前120萬元,以上都是稅前
  • 中超「腰斬式降薪」,國內球員限薪到稅前500萬
    揚子晚報網11月25日訊(記者 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北京時間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會議主要圍繞降薪問題進行重點討論。從會議情況來看,此前大家所關心的投入以及球員薪資問題,都已有了明確說法:1中超俱樂部一個賽季的總運營費用不能超過6億元人民幣;2 中超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對比今年的1000萬頂薪算是直接「腰斬」一半;3 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外援總工資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4 現有合同不受影響,不算在6億總支出內;5 「轉會鎖」暫不討論。
  • 中國足協公布新賽季限薪方案,本土球員稅前頂薪不得超過500萬元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討論了中超俱樂部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足協規定,新賽季每家俱樂部單賽季的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人民幣,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和外籍球員的最高薪資不得超過7500萬元和1000萬歐元。國內球員的稅前頂薪為500萬元人民幣,相比上賽季初制定的工資帽,減少了一半,外籍球員的稅前頂薪為300萬歐元。方案中還規定,U21本土球員的年薪原則上不超過30萬元,但球員出場時間超過900分鐘,則薪酬可以突破這一限制。
  • 記者:中超將再降薪,國內球員稅前年薪最高500萬
    虎撲11月17日訊 據記者袁野報導,足協將大力推行限薪令,聯賽堅決杜絕再燒錢,球員工資或遭遇腰斬,國內球員降薪後的稅前年薪最高500萬。袁野在節目中透露:「此前的中國球員薪資標準為,中超國腳稅前頂薪是1200萬,普通球員是1000萬。這次有可能砍到稅前500萬。還有一個說法是稅後300萬。」
  • 記者:中超將再降薪,國內球員稅前年薪最高500萬
    虎撲11月17日訊 據記者袁野報導,足協將大力推行限薪令,聯賽堅決杜絕再燒錢,球員工資或遭遇腰斬,國內球員降薪後的稅前年薪最高500萬。袁野在節目中透露:「此前的中國球員薪資標準為,中超國腳稅前頂薪是1200萬,普通球員是1000萬。這次有可能砍到稅前500萬。還有一個說法是稅後300萬。」另外,目前球員手中尚未執行完的合同該如何處理,還存在疑問。足協可能會推出相關標準,合同未到期或被全部買斷。
  •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1389萬,足協狠手限薪:本土球員最高500萬!
    也就是說,去年中超俱樂部平均支出額分別在日、韓聯賽3倍、10倍以上。這樣巨大的差距自然引起中甲俱樂部驚嘆。 同樣以2019賽季數據為例,中超球員平均工資為1389萬元(含外援)、J聯賽為241萬元、K聯賽為119萬元。中超球員當季薪酬平均值同樣比K聯賽球員薪酬平均值多10倍以上。
  • 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元 外援最高300萬歐元
    北京青年報訊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了細緻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
  • 中超新賽季出臺限薪令: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超新賽季出臺限薪令: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中國足協今天(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不僅出臺了2021賽季的各項新政,其中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以及球員薪資的調控引人關注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多數俱樂部要改名
    今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在本次會議中,降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為重要議題,此前受到外界關注的「轉會鎖」問題沒有在會議上提及。中超再現腰斬式降薪與前一天的中甲俱樂部工作會議相同,今天中超俱樂部的與會代表們也在會議開始前將手機交給現場工作人員保管,會後再領回手機。職業球員進一步限薪和俱樂部支出總額下調是今天會議的最重磅內容。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多數俱樂部要改名
    今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在本次會議中,降薪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為重要議題,此前受到外界關注的「轉會鎖」問題沒有在會議上提及。中超再現腰斬式降薪與前一天的中甲俱樂部工作會議相同,今天中超俱樂部的與會代表們也在會議開始前將手機交給現場工作人員保管,會後再領回手機。
  • 中國足球「腰斬」降薪獲得廣泛支持,歸化球員如何操作令人關注
    儘管外界一致認定,中國足協將在為期一天半的職業聯賽工作會議後公布有關明年降薪和俱樂部中性名修改的一系列細則,但最終這個願望還是落空了。據悉,中國足協將在一到兩周內公布最終方案,屆時將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降薪和俱樂部改名的細則。如今方案還在路上,仍未最終定局,但各種各樣的爭議已開始發酵。
  •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1389萬,為韓國聯賽10多倍,足協狠手限薪:本土球員...
    同樣以2019賽季數據為例,中超球員平均工資為1389萬元(含外援)、J聯賽為241萬元、K聯賽為119萬元。中超球員當季薪酬平均值同樣比K聯賽球員薪酬平均值多10倍以上。值得關注的是,如果不是J聯賽引進了伊涅斯塔這樣比較個別的高薪球星,那麼J聯賽球員平均薪酬標準恐怕還會進一步降低。
  • 中超開出史上最嚴限薪令 本土球員最高年薪稅前500萬
    原標題:中超「薪」規下狠手中超聯賽將迎來史上最嚴限薪令。在昨天上午中國足協召開的中超投資人會議上,關於球員限薪一事終於有了明確說法。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2021賽季中超聯賽外援頂薪將限制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最高年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此外,中國足協還規定:各俱樂部外援工資總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億人民幣。
  • ...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減半至稅前500萬,違規者或被處降級重罰
    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公布:新賽季本土球員頂薪由此前的1000萬元人民幣減半至稅前500萬元、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時間:2020-12-14 17:23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 中國足協今天(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不僅出臺了2021
  • 中超限薪新規 本土球員頂薪500萬
    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其中,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了細緻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
  • 曝中超新一輪降薪!本土國腳年薪減至500萬人民幣,賺不了大錢
    近日,足協主席陳戌源透露一個重要信息,就是有關限薪的措施。今日,據記者袁野透露,中超下賽季將實行更為嚴格的限薪令,國內球員的頂薪很可能砍到500萬人民幣。這樣的話,國腳每月的薪水就減到了42萬元,比起之前100萬元月薪少了超過一半,而球迷則認為本土國腳在限薪之下好日子到頭了。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減半
    本報訊(記者 李立)昨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其中,從2021賽季起,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和150萬歐元。此前,中超球員中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