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限薪新規 本土球員頂薪500萬

2020-11-26 北青網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其中,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

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了細緻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

薪酬標準

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 外籍球員最高為稅前300萬歐元

方案顯示,中超每家俱樂部2021賽季的總支出額度最高不得超過6億元。

新賽季中超俱樂部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由此前的1000萬元(國腳1200萬元)減半至稅前500萬元,各中超俱樂部單季本土球員薪酬總額不得超過7500萬元,本土球員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中超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各中超俱樂部單季外援薪酬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外援單季平均年薪不得超過200萬歐元。

方案還明確,U21本土球員的年薪原則上不超過稅前30萬元人民幣。不過一旦此類球員單季職業聯賽外加足協杯總出場時間達到900分鐘以上,那麼其薪酬可以突破這一額度的限制。

監管懲戒

支出總額超標將扣聯賽積分 違規發放薪酬將停賽24個月

相比於限薪方案,最令與會代表震撼的還是配以推出的「監管與懲戒」細則。在各方看來,比起方案推出,限薪能否執行到位才是關鍵。對此,中國足協除將通過一家或兩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落實對限薪政策落地監管外,還推出了一套空前細緻而嚴格的違規懲戒規定。

根據規定,中超如有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超標的,超額比率在20%以內的,將被扣除6個聯賽積分,超額比率在20%至40%之間的被扣除12分,再有進一步超標俱樂部,最多將面臨扣除24分的重罰。

對於俱樂部單季球員薪酬支出超標,規定也有對應的處罰標準。具體來說就是,某俱樂部如單季外援薪酬支出總額超過1000萬歐元的上限,那麼將被扣除9個聯賽積分;本土球員支出如突破7500萬元的限額,那麼同樣將被扣除9分;如果中、外球員薪酬支出總額均超標,那麼該俱樂部面臨扣除18分的重罰。

此外,如果有俱樂部違規發放薪酬,一旦被查實,該俱樂部將被取消成績,被處以降級的終極處罰。球員如果沒有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一經查實,將面臨24個月的停賽處罰。

俱樂部不得通過關聯公司向球員或直系家屬發放現金等報酬。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罰則內容來看,中國足協在方案推出前,已經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同時通過專業人士,在規則修訂上堵住了各種漏洞。」

收入範圍

包括工資、有價證券、房產 統一為稅前薪酬不包括獎金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足協在方案中提及「球員收入」包括工資、有價證券、房產等。不包括獎金。球員收入統一為稅前薪酬;球員如果和第三方籤訂商務合同,需得到中國足協或授權機構認定,否則其收入將計入薪酬。

需要說明的是,若中超球員現合同涉及的薪酬額度超標,須通過補充協議方式進一步約定,新合同和補充協議同時報中國足協備案,超出的薪酬額度不計入俱樂部總支出限額。也就是說,限薪新規針對的是球員新籤的合同。

相關新聞

中超擴軍最早2022賽季實現

在昨日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上,作為「關於職業聯賽發展重大事項」中的一項,「聯賽擴軍」亦是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關注的焦點內容。據悉,受各類現實條件制約,中超、中甲、中乙聯賽的擴軍不可能在明年內實現,其中中超聯賽的擴軍最早要到2022賽季。

在上周四蘇州進行的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內部專題會議上,聯賽擴軍一事也被提起。按照當時討論的情況,有與會代表對擴軍時間表提出了具體意見。比如,有代表提出增加下賽季中甲聯賽的衝超名額,從而在2022賽季實現中超聯賽規模由現在16隊增至18隊。至於未來中甲、中乙擴軍後的規模目標,分別為20隊、32隊。但結合當下國內職業足球現狀,中乙聯賽擴軍的步子須先於中甲擴軍。至於具體時間表,很可能為2023賽季。

中國足協與各級俱樂部頻繁溝通「聯賽擴軍」事宜,是因為這項內容並不孤立存在。事實上,近期中國足協正在推進的職業俱樂部球員「加碼限薪」工作與「聯賽擴軍」亦有聯繫。國內職業球員身價、薪酬標準普遍被抬向虛高水平線上,很大程度上是受制於優質球員的過度稀缺,那麼聯賽擴軍的意義不止於擴大聯賽規模,實際也可以擴大職業球員的就業選擇面。

作為聯賽塔基的中乙等低級別聯賽陣營擴大後,在為更多年輕球員創造就業良機的同時,亦會優化聯賽人才的競爭機制。優勝劣汰亦會讓更多有潛質的年輕人湧現出來,或被更高級別球隊慧眼識中,或充實到本俱樂部一線主力陣營,為球隊更上一層樓助力。

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明年落實

在工作會議上,俱樂部(球隊)名稱去企業化一事再次被提及。據了解,這項工作按要求必須在2021年內落實,中國足協將出臺類似「俱樂部名稱規範」內容細則,違規俱樂部將面類諸如取消註冊資格的處罰。

關於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的問題,2018年11月下旬,中國足協曾向下發了一份《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名稱規範》。意見稿還強調,出於兼顧國情及職業聯賽發展現狀的考慮,若俱樂部名稱或簡稱原為非中性的,但被本俱樂部長期、連續使用,使其名稱在足球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形成俱樂部品牌或在球迷群體中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可在規定時限內經俱樂部向中國足協申請並批准,可將該名稱認定為中性名稱。但申請此類名稱認定的俱樂部應為2004年中超聯賽前已經參加甲A或甲B聯賽的俱樂部,並連續參賽至今。同時,俱樂部未發生所屬地方會員協會的變更。

本組文/本報記者 肖赧 統籌/汪浩舟 供圖/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500萬元 外援最高300萬歐元
    北京青年報訊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了細緻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降至稅前500萬元
    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分別為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1389萬,足協狠手限薪:本土球員最高500萬!
    參加2019亞洲杯、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的基礎上上浮20%,即最高限額1200萬人民幣。 中超球員最高年薪標準「腰斬」 據足球報報導,中國足協決定於25日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
  • 中超開出史上最嚴限薪令 本土球員最高年薪稅前500萬
    原標題:中超「薪」規下狠手中超聯賽將迎來史上最嚴限薪令。在昨天上午中國足協召開的中超投資人會議上,關於球員限薪一事終於有了明確說法。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2021賽季中超聯賽外援頂薪將限制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最高年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此外,中國足協還規定:各俱樂部外援工資總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億人民幣。
  • 中超限薪後,歸化球員很麻煩!稅前頂薪300萬歐,他們願意嗎?
    現如今,中國足協已經公布了最新的中超限薪政策。其中最核心的環節有兩個——外援頂薪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稅前500萬人民幣。不誇張地說,這一限薪的幅度,堪稱史無前例的巨大。在此之前,國腳能夠拿到的頂薪是1200萬人民幣,限薪過後,國腳的頂薪為500萬人民幣,國腳的年薪,下降了59%!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減半,如違規面臨重罰
    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的薪酬分別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和150萬歐元。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 本土球員頂薪減半 如違規面臨重罰
    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的薪酬分別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和150萬歐元。
  • 限薪方案:國內頂薪500萬外援300萬歐,歸化有特殊政策
    虎撲11月25日訊 據PP體育報導,今天上午在蘇州召開的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足協對新一版的限薪政策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其中歸化球員將會享受特殊政策。球員方面,在新一版足協設定的工資帽方案中,中超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元,中乙球員頂薪為稅前120萬元。
  • 限薪方案:國內頂薪500萬外援300萬歐,歸化有特殊政策
    虎撲11月25日訊 據PP體育報導,今天上午在蘇州召開的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足協對新一版的限薪政策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其中歸化球員將會享受特殊政策。球員方面,在新一版足協設定的工資帽方案中,中超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元,中乙球員頂薪為稅前120萬元。
  • 【中超】定了!中超明年大限薪,國內球員頂薪稅前500萬!
    今天,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本次會議討論了多項議題,並且最終確定了新的政策。其中俱樂部和球迷最關心的球員降薪、俱樂部改名、聯賽擴軍等都有了答案。中國足協宣布實行降薪政策,國內球員平均稅前工資為300萬元人民幣,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5名報名外援平均稅前工資為200萬歐元,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個億。此前,中超的政策是國腳年薪稅前不超過1200萬,外援年薪稅前不超過6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9億。
  •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減半
    本報訊(記者 李立)昨天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其中,從2021賽季起,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和150萬歐元。此前,中超球員中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
  •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1389萬,為韓國聯賽10多倍,足協狠手限薪:本土球員...
    對於中甲聯賽與中超聯賽同步強化球員限薪,各俱樂部老總們普遍都有心理準備。不過當聽到一系列有關中超俱樂部投入的數據後,經理們大多都感到震驚。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中國足協在年末的聯賽總結會上公布了2019賽季各項投入的標準,其中中超球員薪資最高為稅前1000萬人民幣。參加2019亞洲杯、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的基礎上上浮20%,即最高限額1200萬人民幣。
  • 中超限薪再打「對摺」?據傳國內球員頂薪最高稅前500萬
    揚子晚報網11月17日訊(記者 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北京時間11月17日,據相關媒體消息,中超可能在2021賽季實行更嚴苛的限薪政策,比原來的限薪金額下降50%。新浪體育記者袁野在《咔咔野聊球》節目中透露:「此前的中國球員薪資標準為,中超國腳稅前頂薪是1200萬,普通球員是1000萬。這次有可能砍到稅前500萬。還有一個說法是稅後300萬。」
  • 中國足協公布新賽季限薪方案,本土球員稅前頂薪不得超過500萬元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討論了中超俱樂部球員限薪的具體細則足協規定,新賽季每家俱樂部單賽季的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人民幣,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和外籍球員的最高薪資不得超過7500萬元和1000萬歐元。國內球員的稅前頂薪為500萬元人民幣,相比上賽季初制定的工資帽,減少了一半,外籍球員的稅前頂薪為300萬歐元。方案中還規定,U21本土球員的年薪原則上不超過30萬元,但球員出場時間超過900分鐘,則薪酬可以突破這一限制。
  • 中超限薪500萬還太高?1球員每年賺錢=73個打工人
    近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議上發布了2021-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文件、以及國內球員和外援的最新限薪令。《解放日報》點出,中超球員(含外援)的平均年薪是1389萬元,高居世界第6名,僅低於歐洲五大聯賽。中超本土球員的年均收入是553.5669萬元,約等於73個普通工人的收入。
  • 足協公布「腰斬」降薪令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
    而相比新賽季的開啟和賽制,會上討論的另外兩項議程:職業聯賽限薪令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更令外界關注。中超本土球員年薪直接從1000萬降到500萬按照現行的中超球員薪資規定,中超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國腳上浮20%,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
  • 平均工資1389萬!「限薪令」來了:最高500萬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不是J聯賽引進了伊涅斯塔這樣比較個別的高薪球星,那麼J聯賽球員平均薪酬標準恐怕還會進一步降低。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中國足協在年末的聯賽總結會上公布了2019賽季各項投入的標準,其中中超球員薪資最高為稅前1000萬人民幣。
  • 足協會議「劇透」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頂薪或減半
    央廣網蘇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足協25日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足協對未來一年中超聯賽的財務政策與各家俱樂部投資人進行了溝通。會議結束後,多家媒體曝出,醞釀了一段時間的「加碼限薪」政策可能落地。
  • 中超球員平均工資1389萬,為韓國聯賽10多倍,足協限薪
    同樣以2019賽季數據為例,中超球員平均工資為1389萬元(含外援)、J聯賽為241萬元、K聯賽為119萬元。中超球員當季薪酬平均值同樣比K聯賽球員薪酬平均值多10倍以上。值得關注的是,如果不是J聯賽引進了伊涅斯塔這樣比較個別的高薪球星,那麼J聯賽球員平均薪酬標準恐怕還會進一步降低。
  • CBA新賽季設立工資帽,對標中超「限薪令」,800萬頂薪能讓國內球員擺脫「高薪低能」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工資帽中,國內球員頂薪為800萬元,而像易建聯、周琦這樣的球星,據說目前他們的工資已達到了2000萬元。雖然新規中明確規定,現有合同超過800萬元的球員按照原合同繼續執行,但如果這些球員轉會的話,轉會後的俱樂部只需支付800萬元,而剩餘的由原俱樂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