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尼揚是亞美尼亞棋壇無可爭辯的領頭羊,但是他的成就部分歸因於自己的國家,一個全民為西洋棋瘋狂的國家,至少從彼得羅相成為第九屆世界冠軍後是這樣。本文作者——國際棋聯大師捷列霍夫將與你一起探究一個只有300萬人口的小國是如何完成俄羅斯自2002年來一直沒能完成的壯舉的——贏得世界西洋棋奧賽,關鍵還不止一次,而是難以置信的三次。
可以說,亞美尼亞是全世界下西洋棋人數最多的國家,也可能是唯一一個把西洋棋列入小學必修課程的國家。但是亞美尼亞的棋手不止有數量,還有質量——亞美尼亞前十名棋手的平均等級分排名全球第六。
國土面積小於比利時、地勢封閉的亞美尼亞成為了西洋棋界的巨人
西洋棋是如何在只有300萬人口的小國中變得如此流行的呢?亞美尼亞西洋棋成為世界奇蹟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過去,探尋一下亞美尼亞悠久複雜的歷史。該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真正的遠古時代了,這一點並不令人驚訝,因為亞美尼亞坐落於聖經中所寫的阿勒山山下,這是所有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亞美尼亞目前的首都耶烈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始建於公元前782年,這座城市的居住史從未間斷過。一千年後的301年,亞美尼亞王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官方宗教的國度。到了405年,亞美尼亞發明了自己的字母表。
亞美尼亞險要的地理位置是它面臨的主要挑戰。縱觀整段歷史,這個國家位於各個文明的交界處,被領地更大、勢力更強的鄰國團團包圍。羅馬人、帕提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拜佔庭人輪流著搶奪亞美尼亞這片土地。想在亞美尼亞求得一條生路並不容易,於是許多亞美尼亞人背井離鄉,尋求庇護,這便是亞美尼亞僑居史的開端。幾個世紀以來,亞美尼亞人的足跡遍布天涯海角。最讓人驚訝的是,我幾乎能在任何所至之處看到亞美尼亞的教堂——不只是俄羅斯和德國,甚至還有新加坡和澳大利亞!
1915年,由於一戰的原因,有150多萬的亞美尼亞人被殺害或被驅逐出奧斯曼帝國。這段國殤導致亞美尼亞僑居的人數劇烈增長,時至今日,有700多萬亞美尼亞人僑居於世界各地,而住在本地的亞美尼亞的人則只有300萬。
讓我們回到西洋棋的話題上。據說西洋棋是阿拉伯人在9世紀帶入亞美尼亞的。到了12、13世紀,西洋棋已經出現在亞美尼亞的手稿中,精心保存於耶烈萬的梅斯羅普·馬什託茨手稿研究所。
我們將從20世紀初開始回顧亞美尼亞西洋棋的發展史。那時整個事業的關鍵推動者是卡斯帕揚,他是亞美尼亞西洋棋的開山鼻祖。
亨裡克·卡斯帕揚
卡斯帕揚依然維持著亞美尼亞錦標賽勝場最多的記錄,從1934年至1956年共獲十次冠軍。1931年,卡斯帕揚取得蘇聯錦標賽半決賽的勝利,領先於鮑特維尼克,這也讓亞美尼亞在蘇聯西洋棋的版圖上佔據了一席之地。之後,卡斯帕揚又三次獲得蘇聯錦標賽的參賽資格(最後一次是在1952年),這在蘇聯時代是不小的成就。卡斯帕裡揚是第一批獲得國際大師稱號的選手,這個稱號是國際棋聯在1950年引入亞美尼亞的。
卡斯帕揚凱旋而歸,人們在耶烈萬機場熱烈迎接他
然而,作為西洋棋撰書人的卡斯帕揚,其成就更加偉大。他撰寫了幾百篇論文,重點主要放在殘局上。1972年,他成為首個被授予西洋棋寫作特級大師稱號的人。
他出版了幾套西洋棋研究合集,也許是最受外界低估的西洋棋書籍了。阿羅尼揚曾將卡斯帕裡揚的《西洋棋撰書人的秘密》列在其「最愛的三本西洋棋書籍」書單中!
如下就是卡斯帕揚最為著名的研究成果:
亨裡克·卡斯帕揚
Shakhmaty v SSSR雜誌 1939,冠軍之戰
1.Bg5! b3 2.Rd2+ Ka1 3.f7
3.Be3? b2+ 4.Rxb2 Rxf6 5.Bd4 Rf1+ 6.Kc2 a3 7.Rb1+ Ka2 8.Rxf1,無子可動!
3...Rxg5!
3...a3 4.Rd1 Rd6 5.f8Q b2+ 6.Kc2+ Rxd1 7.Qxa3#
4.f8Q Rg1+ 5.Rd1 Rg2 6.Qa3+ Ra2 7.Rd2!! Rxa3
7...b2+會導致慘敗: 8.Qxb2+ Rxb2 9.Rxb2 a3 10.Rb1+! Ka2 11.Rb8 Ka1 12.Kc2 a2 13.Kb3 Kb1 14.Ka3+ Ka1 15.Rh8 Kb1 16.Rh1+
8.Rb2! 黑方只有一步合乎規則的走子, 這將導致自己立刻被將殺: 8...Ra2 9.Rb1#
後來,提格蘭·彼得羅相(1929-1984)的出現則意味著亞美尼亞西洋棋迎來了下一次劃時代的突破。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和之前的卡斯帕揚一樣,第九屆的世界冠軍彼得羅相也並非出生於亞美尼亞。卡斯帕揚和彼得羅相都在提夫利斯(今天的提比里西)長大,在喬治亞初出茅廬。
彼得羅相在青年時期就展示出了無限的潛能。1945年,他斬獲了喬治亞男子組的冠軍;1946年,他搬到了耶烈萬,先後奪得亞美尼亞錦標賽冠軍和蘇聯青少年錦標賽的冠軍(15盤比賽共積14分,非常了不起的分數!),還以8:6的比分戰勝卡斯帕揚,贏得大師頭銜。這次比賽標誌著亞美尼亞西洋棋的薪火已經傳到下一代手上。
幾年後,彼得羅相搬到了莫斯科。在那裡,他迅速從一個國際大師成為了特級大師,還取得了世界西洋棋錦標賽的候選資格。從1953年到1980年,彼得羅相沒有缺席世界錦標賽的任何一場循環賽,每次都至少走到候選人賽的階段。
在第四屆世界錦標賽上,彼得羅相如願以償,到達了西洋棋的巔峰。1962年,他贏得了庫拉索候選人賽(27場連勝!)。1963年,他又在世界錦標賽上打敗了鮑特維尼克。
彼得羅相還成為了三十多年以來的首個獲得世界冠軍後能夠戰勝挑戰者的棋手,而這份成就鮮為人知。的確,從1934年阿廖欣和波戈留波夫的冠軍賽到1966年彼得羅相和斯帕斯基的冠軍賽,當時的衛冕冠軍所能發揮出的最好水平就是和挑戰者打平!
彼得羅相天生就對防守和預判思維極具天賦,這使得他打遍天下無敵手。從1958年到1978年,他參加了十次西洋棋奧賽,包括四次坐鎮第一臺,129盤比賽中只輸了1盤!這種棋風特點為他贏得了「鐵格蘭」的綽號。(他的姓為提格蘭 )
波盧加耶夫斯基曾經說過:
在那個年代,斬獲蘇聯錦標賽的冠軍似乎比贏下彼得羅相一場比賽更加容易。
如下的局面是彼得羅相防守理念中最為著名的:
雷謝夫斯基-彼得羅相
蘇黎,1953候選人聯賽
彼得羅相走了25...Re6!!,這是純粹的局面棄子,是為了阻止白兵並防守住d5格。
彼得羅相命途多舛,55歲便死於胃癌,但是他為亞美尼亞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遺產,至今還是亞美尼亞的民族英雄。他原本就流行的姓「提格蘭」在1963年後迎來使用熱潮,最新的國際棋聯等級分排行榜中就有十多個棋手名為提格蘭·彼得羅相,包括一個特級大師和兩個國際大師!
2018年,亞美尼亞發行了面值兩千德拉姆的鈔票,上面印著彼得羅相的肖像。過去只有一位西洋棋棋手獲此殊榮——保羅·凱列斯,他的肖像出現在了愛沙尼亞面值五克魯恩的鈔票上(不幸的是,自愛沙尼亞加入歐元區後,這些鈔票便不再流通。)
亞美尼亞面值兩千德拉姆的鈔票,上面印著彼得羅相的肖像
彼得羅相在世界錦標賽中的勝利在亞美尼亞掀起了一波西洋棋熱潮,西洋棋俱樂部的報名人數翻番。最終,亞美尼亞培養出了包括拉斐爾·瓦格尼安、斯姆巴特·勒普提安和阿沙克·彼得羅相在內的其他特級大師。
這一代棋手中要數拉斐爾·瓦加尼楊最為成功。他在19歲在南斯拉夫贏得了一場神仙打架的聯賽,排名位列列昂尼德·斯坦因 和柳博米爾·柳博耶維奇前面,成為了特級大師。這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因為瓦格尼安在那時連國際大師都不是!
拉斐爾·瓦格尼安
瓦格尼安參加了多屆蘇聯錦標賽,最終在1989年贏得冠軍。他還兩次獲得候選人賽資格(1986年和1988年)。除此之外,瓦格尼安還在職業生涯中斬獲了十幾場比賽的冠軍,包括2019年在世界高級錦標賽上斬獲的冠軍。
無獨有偶,最後一位取得蘇聯西洋棋錦標賽冠軍的棋手也是亞美尼亞人——阿爾塔舍斯·米納西安 ,他在1991年贏得了該聯賽的冠軍。
1991年12月,亞美尼亞正式恢復獨立,但是起步條件十分艱苦。自然資源既不豐富,地理位置又四面楚歌,極易遭受鄰國(亞塞拜然和土耳其)的經濟封鎖,這種封鎖到現在都還有。亞美尼亞的經濟曾一落千丈,大規模停電也常常發生。
因此,西洋棋則成為了亞美尼亞為數不多的消遣方式之一。1992年,亞美尼亞在首屆西洋棋奧賽中斬獲銅牌,令世界為之一驚。參賽隊伍中的大部分棋手都曾在蘇聯比賽中嶄露頭角,包括拉斐爾·瓦格尼安、弗拉基米爾·阿科皮揚、斯姆巴特·勒普提安、阿爾塔舍斯·米納西安、阿沙克·彼得羅相以及阿紹特·阿納斯塔西安。
其中年紀最小的成員是1991年世界青少年冠軍弗拉基米爾·阿科皮揚,他後來成為了亞美尼亞隊的中流砥柱,將蘇聯老一代棋手和亞美尼亞獨立後湧現的新一代棋手串聯起來。阿科皮揚與卡斯帕羅夫有著某些淵源——他也出生於亞塞拜然,在著名的鮑特維尼克-卡斯帕羅夫棋校學習西洋棋。1999年,在西洋棋世界錦標賽的冠軍爭奪戰上,阿科皮揚抱憾負於亞歷山大·哈利夫曼,離冠軍獎盃僅一步之遙。
弗拉基米爾·阿科皮揚
阿科皮揚則是首個等級分越過2700大關的亞美尼亞棋手,他將在後面的12次奧賽中為國徵戰,包括三次坐鎮第一臺。阿科皮揚帶領隊伍斬獲了三次銅牌(包括1992、2002和2004年),但是在2006年,他將接力棒交給了阿羅尼揚。那時,阿羅尼揚已經是一位排名世界前十的棋手。
之後便是亞美尼亞隊的高光時期,接連斬獲了無數次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他們還在2006年,2008年以及2012年連續三次勇奪西洋棋奧賽冠軍。這些成就已經無需解釋了。雖然其他國家和亞美尼亞一樣有著強勁的陣容,但是在西洋棋奧賽領域,亞美尼亞似乎就有一種魔力,總是能夠憑藉這種眾所周知的團隊精神脫穎而出。
這個為亞美尼亞奪得首金的隊伍中卻有一位英年早逝的棋手。卡倫·阿斯裡安一直都是世界排名前100的棋手,在2006年的奧賽中坐鎮第三臺。令人意外的是,2008年6月,他卻在開車前往耶烈萬參加聯賽的路上因突發心臟病離世,離世時只有28歲。這場本來即將開幕的比賽因此推遲,後來比賽名被改為了卡倫·阿斯裡安紀念賽。
儘管折損一名大將,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但是亞美尼亞隊還是在2008年德勒斯登舉行的西洋棋奧賽中問鼎冠軍寶座,又在2012年的奧賽中一舉奪魁。最近一次奧賽他們迎來大將莫夫森南回國效忠,提升了隊伍的整體實力。他是一名在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居住了多年的亞美尼亞人。
慶祝亞美尼亞國家隊榮獲2008年西洋棋奧賽冠軍的郵票
莫夫森南不過是其中一位僑居國外的亞美尼亞棋手。舉個例子,僑居在美國的有山繆·謝維揚、瓦魯贊·阿科比安以及塔特夫·亞伯拉罕揚 ;僑居在巴西的有克裡克·梅赫蒂安;僑居在俄羅斯的有尤裡·多霍揚和大衛·帕拉維揚。當然,許多亞美尼亞人會毫不猶豫把卡斯帕羅夫算上!
亞美尼亞的西洋棋從無到有,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漫長發展。2011年,西洋棋和許多基礎學科(比如數學和體育)一道被列入亞美尼亞小學的必修課,這極大推動了亞美尼亞的西洋棋事業發展。也許下一個彼得羅相或者下一個阿羅尼揚正在亞美尼亞某所小學的二年級課堂上探索西洋棋的奧秘呢,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