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力發展更好弘揚感恩精神,發揮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美德。2019年8月5日上午,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全院老師、學僧、以及工作人員來到西雙版納總佛寺向諸位高僧長老們敬行一年一度結夏安居節的傳統「頌瑪嘎拉瓦」儀式。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西雙版納政協副主席、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會長、西雙版納總佛寺住持、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院長 帕頌列龍莊勐大長老;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副會長帕祜巴香;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帕祜巴炳;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雲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副會長帕祜巴罕聽;雲南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副院長都三說,受邀接受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全院老師、學僧、以及工作人員一年一度結夏安居節的傳統「頌瑪嘎拉瓦」儀式。
按照南傳上座部佛教儀軌,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執行副院長瑪哈扁點燃蠟燭,帶領全體師生,以及工作人員禮敬佛法僧三寶,之後,結夏安居節「頌瑪嘎拉瓦」儀式開始。
佛學院師生們向長老們親手敬獻鮮花和香燭,以表師恩難忘,不負初願。
「頌瑪嘎拉瓦」巴利語
「頌瑪嘎拉瓦」巴利語翻譯成傣文
「頌瑪嘎拉瓦」巴利語禮敬文:尊者們,請接受我們的頂禮!尊者們,請原諒我的一切罪過。願您隨喜我所做的功德。願您所作的功德也與我分享。感恩!感恩!我隨喜。尊者,請接受我的頂禮!
長老們接受西雙版納佛學院全體師生的「頌瑪嘎拉瓦」儀式現場
「頌瑪嘎臘窪(gārava)」,」即有「懺悔、道歉、原諒、祝福、恭敬、孝敬、包容、感恩和祈福」等意思。「嘎臘窪(gārava)」的對象比較廣,除了父母、長輩、村裡的德高望重老人、教過自己技藝的師父,幫助過自己、對自己有恩和自己尊敬的人,都要進行「嘎臘窪(gārava)」。
帕頌列龍莊勐大長老慈悲為師生們做了教誡和隨緣開示:今天佛學院全院師生在執行副院長瑪哈扁的帶領下來此行「頌瑪嘎拉窪」禮教,非常有意義,這是佛教中傳承已久的禮教,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希望這種傳統禮教一直能夠傳承延續,禮敬的時候是放下自我的一種修為,能夠去除我們內心的傲慢,培植內心的謙遜,時常心存恭敬心,福業相隨,在佛典中記載到:「一切成就之法皆從恭敬中得」。懂得長幼尊卑有序,在世間和出世間中皆從善如流。懺悔,讓我們要常生慚愧之心,以不放逸來善護身、語、意的行為,就不會無知、無念生不善冒犯他人。淡化不善,升華善,智慧見聞他人之善而作隨喜,懺悔,讓我們頑劣剛強之心變得柔軟易受勸導,如果一個人習慣犯錯,屢教不改,在群體中將難和合相處。所以,佛陀教導說:「習慣禮敬長輩者,四法得增長:延壽。莊嚴。快樂。健壯」。
合影留念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願我此功德,為證涅磐緣。
我此功德份,回向諸有情;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圖片來源:瑪哈扁
部分文字轉自:雲南佛學院西雙版納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