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3歲小兒子不會說話,打開棺蓋一看,裡面卻是一群蝙蝠

2020-12-22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文/小田

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大約發生在2003年。故事發生在筆者家附近,也是父親親身經歷過的一件奇事。

故事聽起來有些離奇,究其原因在場的人誰也說不清。各位看官權當打發下時間,莫要較真!

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

2003年春天的一個午後,父親正在午休。忽然手機響了起來:「請問是田先生嗎?」

「我是,您是哪位?」父親問道。

「我是大王臺村的(化名),我叫王XX,我家孩子今年3歲了,不會說話,就會嘰嘰地發怪聲。哪都去過了,就是不知道咋回事。我姨夫說找您給看看,您今天有時間嗎?我去接您!」

「那來吧!」掛斷電話,父親開始穿衣服,拿上自己平時用的工具,在家候著。

半個小時後,車到了。電話再次響起,父親接了電話趕忙下了樓,跟著車去了大王臺村。

聽父親講,那戶人家剛剛建了新房。正房三個大屋子,東西各兩間,中間以大廳相連。

前面是個院子,足有30多米長,10多米寬,用紅磚鋪路。

院子東側為廂房,西側為洗澡間和柴房。

「這房子什麼時候建的?」

「剛蓋不到1年,您好好給看看!」

父親拿著工具在房裡、院中看了半天,沒發現有啥異常。

「房子不錯,沒啥問題。」父親輕聲說道。

「聽說你父親剛剛去世3年多,當時找人看了嗎?」

「沒有,咱也不懂這東西,就按著我們村習俗埋進祖墳裡了。」主家王先生說道。

「你兒子呢?帶我看看去!」

王先生帶著父親去了隔壁母親家,小孩子正在大炕上和奶奶玩呢。見有陌生人來了,小孩子倒不害怕,正如王先生電話裡所說:那小孩子嘰嘰地叫個不停,根本不是人發出的聲音。

「我這小兒子都3歲了,不會說話,開口就是這聲音,跟麻雀叫聲似的,都愁壞我了。」王先生說道。

「走吧!去你父親墓地看看!」一行人走出院子。他們的墓地在村子的最南面,徒步10多分鐘就到了。

「你們在邊上等著,都別過來。」父親說道。隨後他拿出工具,在四周看了好半天,又從兜裡拿出一個工具,看了好一會兒。

「下面棺槨有問題,應該就是你父親棺槨的事兒。」父親說道。

王先生疑惑不解,後問道:「先生,棺槨到底有啥問題?能說明白點嗎?」

父親微微一笑,說道:「恕我不能直言,還有個把月就清明節了,正好趁著這個日子,你找人挖開,看看棺槨下面有沒有活物。如果沒有,就打開棺蓋,切記,不要傷害任何東西!」

在場的人都很納悶,不明所以。但既然請師傅來了,那就照著辦吧!

隨後眾人回到了王家。王先生拿出錢給了父親,父親沒要。

「你們不信這東西,我就先不收了。等清明節你們辦完之後,如我所說,再給也不遲!」

王先生家人一聽這話,都很客氣地說:「那您受累了。」

父親看了看表,說要回家。王先生開車將父親送回了家。

日子一天天就這麼過著,轉眼清明節就過了。又是一個午後,王先生來敲門了。

他帶來了1箱白酒2箱水果,特意登門拜訪來了。

「田叔叔,您真是神人。清明節我們照您意思辦了,不過父親棺槨下面沒啥東西。隨後我們打開了棺蓋,您猜裡面是啥?」王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道。

「你說吧!」

「打開棺蓋一看,裡面飛出來一群黑蝙蝠!還有幾隻在裡面趴著,被我給轟走了。黑漆漆的,整整一群!一邊嘰嘰叫著,一邊往外面飛啊!」

父親很是奇怪:「那裡面怎麼會有蝙蝠呢?按理說封棺後就不會鑽進去了,這事可就怪了。」

「我們也不清楚,當時買棺槨時全都交給主操人了,我家人分析,不是木頭不好,就是打棺槨時沒注意鑽進去啥東西了。」

「嗯!也有可能。行了,那些東西走了,你小兒子的病慢慢就會好了。呵呵!嘰嘰的叫聲,怪不得你孩子也那樣叫呢!它們這是在搗亂啊!」

「這些東西是我們家人的一點心意,您留著,我這就走了。」

父親倒也沒推脫,送王先生下了樓。

兩個月後,我和父親在喝酒,這個王先生又來了。他又帶來了酒和水果,還有魚,還塞給父親一些錢,聊了沒幾句,見我爺倆在喝酒,王先生就離開了。

臨走的時候,王先生高興地對父親說:「我兒子能正常說話啦!我媽樂壞了,我們家的這塊心病終於解決了!田叔,真是太感謝你了!」

父親回來了,我就問:「他是誰呀?他家咋的了?」

父親喝了一口酒,便將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說了,於是便有了今天咱這則民間小故事。

好了,故事到這就講完了。這個故事很離奇,棺槨中的那些黑蝙蝠是怎麼進去的,一直是個謎。父親想不通,王先生查了幾天也沒弄出個水落石出,真是奇怪了。

不過,好在王先生兒子的病好了,對他家來說,這就是天大的好事呀!

本故事完結!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文中故事來源於父親口述,這只是故事,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
    村裡有個叫黃二虎的人,他父親原本是村中一個極窮的農民,打光棍到45歲時,才從不知哪帶回一個腦子有問題的女子。但對那種飢不擇食的老光棍來說,能有個女人做媳婦,還有啥不滿意呢?後來,那瘋瘋癲癲的女人,竟然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都很聰明,分別叫做黃大虎、黃二虎和黃三虎。瘋女人生完三兒子後,不久就死了。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
  • 民間故事:小孩撿了根棍子後,高燒不退,奶奶:胡鬧,這是抬棺槓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今天的故事就和喪葬禁忌有關,因小孩不懂事而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接下來請大家繼續欣賞民間故事,抬棺槓。農村的小孩,我想不調皮的很少。上樹下河那都是小菜一碟,而且膽子還大,幾乎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他們害怕的,當然除了母親手裡的棍子。黑娃就是如此,幾乎成了村裡的「頭號人物」。
  • 民間故事:33歲兒子啃70歲父親的老,別罵,誰讓父親給他「丟臉」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父與子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你覺得啃老是可恥還是「光榮」,難道真如父親說的那樣「過了18歲,我就不管你死活。」父親到底能不能補貼或者幫助兒子。在想好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預見評論區或許被「噴」的很慘。不過,我還是要寫這篇文章,也請大家耐心看完這篇故事後,再想是否決定要噴。當然我是非常歡迎大家來噴,有人噴說明這篇文章寫中了痛點,也算有價值。沒辦法,誰讓他有這麼個給他「丟臉」的老爹呢?
  • 民間故事:父親臨終遺言,兒子並未遵從,道士:這是功德必有善報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天佑善人》,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6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不是自閉症,3歲多還不會說話怎麼回事?該如何教寶寶學說話?
    今天有位寶媽問我:「夏老師,你身邊有沒有那種說話很晚的寶寶?比如都三歲半或者四歲還不會說話的那種?我閨蜜的兒子就這樣,去醫院檢查了,也不是自閉症,智力也沒有問題……」我來說說我閨女的需要發育情況吧。雖然我閨女沒有像你說的那種到3歲半或4歲還不會說話的的情況,但我閨女與身邊的寶寶和絕大多數寶寶來說,我閨女說話已經很晚了,晚到什麼程度呢?在她22個月的時候都不會叫媽媽,只會叫爸爸,還不是有意識地叫。經常在小區都能聽到寶媽們擔心自家寶寶說話晚,怕智力有問題,但一聽說我閨女的情況後也都踏實了很多。
  • 民間故事:飛來橫財
    但這個方法只能用於黑夜;若是白天或月色明亮的晚間,白板明晃晃地一照,群魚就會離得遠遠的。話說明朝的時候,紹興縣偏門外有個叫張風翔的人,是個單身漢,以跳白為業。他叔父在杭州開了個綢緞店,屢次要他去,他不願改行,仍舊打他的魚。一天晚上,他把船停在山下的河岸邊,等待魚兒上跳。這時,張風翔遠遠望見岸上的亂墳中亮起幾堆火光,有十多個人在那裡說話;岸邊還停著一隻小船。
  • 民間故事:劉一刀去世,程無憂接手,成親之後,兒子自己說話了
    民間故事:程無憂來了,同仁堂晚上不關門了,白天治人,晚上治鬼》)別說是鎮子上的人,就是大城市裡的人也都慕名而來,隨之也衍生了很多的行業,中藥,客棧,整個鎮子都繁榮昌盛了起來。一切都沒有改變,唯獨劉一刀改變了許多。
  • 民間故事:鄉村裡不乾乾瞪眼的風水師,輕易不要得罪!
    小的時候每年暑假和寒假會回到老家,那時候最喜歡聽外公講故事,記憶最深的就是當地一個看風水老先生的事了。外公家在一個很偏僻的小山村裡,以前還有幾百多戶人,但是年輕人基本上十多歲就離開這裡在外面打拼,後來就把父母接到城裡。慢慢地村子裡人越來越少,現在最多不過四五十戶人家。
  • 民間故事:神龜送寶,失信於它,滔滔河水,衝走一切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28 期,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小手溫柔點個關注,多謝!在河灘下方有一個叫夏裡窪村長,這裡有一戶姓張人家,張大玉今年三十歲了,由於家裡窮,房無一間,地無一籠,他就靠著打魚摸蝦生活著,也算夠上溫飽了。張大玉無父無母,就希望娶個媳婦有個家,家裡有口熱飯,他回家給他亮著一盞燈,就很幸福了,哪怕媳婦天天數落他也行。
  • 藏族民間傳說故事兩篇,特經典,聽過嗎?
    藏族民間的故事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口頭流傳的故事,一種是書面記錄整理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藏族民間傳說故事兩篇,希望大家喜歡。少年朗巴(西藏語「兒子」)非常喜歡其中的一棵楠竹。朗巴的眼淚落到楠竹上,楠竹便長出斑點來。可是,竹子長到和朗巴一般高的時候,就再也不長了。過了一年,土司派人砍楠竹來了。朗巴趁土司派來的人沒注意,把那棵楠竹藏到深淵中,後來又把它拽了上來。可奇怪的是,從竹子中傳來了哭聲。朗巴小心地劈開楠竹一看,裡面竟有一位可愛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很快長大 ,母子倆都叫她「斑竹姑娘」。
  • 民間故事:為了留住兒子,秀才散盡家財做善事,從而改變了命運
    民間裡一直流傳著兒子就是討債鬼的說法,今天也給大家講一個討債鬼的故事,旨在藉助故事,勸人為善。做善事的力量和功德是無窮大的,大到可以感天動地,改變命運。相信讀者諸君能夠明辨是非,本故事絕無宣揚迷信之意。 南宋初年,江南有個世家子弟名叫邰育人,是個秀才,娶妻林氏。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結婚兩年了,卻沒有懷上身孕。
  • 郴州飛天山一懸棺蓋被人打開,露出一具女性骷髏,陪葬品疑被拿走
    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幾個驢友聽說黃泥灘地段的懸崖上又有一具懸棺被發現,且能走近觸手可及。當天,驢友們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不畏艱難翻山越嶺爬往懸棺所在地一探究竟。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爬,大家終於爬到懸棺附近的山洞,但膽小的女驢友只能站在老遠看便江的風景,不敢再靠近懸棺。
  • 民間故事:割草救蛇,竟然跟他回家了,當了家蛇,兒子成蛇王
    割完了草,孫二牛就背著糞筐回家了,準備鍘草的時候,卻忽然嚇了一跳,因為那條受傷的白蛇竟然在自己的糞筐裡面。孫二牛有些不知所措,只得靜靜的看著白蛇,誰曾想這白蛇竟然很人性化的回頭看了看孫二牛,而後就爬出了院子,鑽進了草叢之中。從此之後,孫二牛再也沒有見過那條白蛇。
  • 民間故事:父母正常,兒子卻是侏儒,道士看了還說恭喜了
    這是一則離奇的民間故事,話說在南宋初年,一處村鎮上,書生宋元,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宋元雖說讀書了,不過卻是沒有絲毫的功名,不過因為家境不錯,倒是也弄了個教書先生的工作,養家是沒問題的。家中的父母開始張羅此事,倒是巧了,不遠處,有著一戶人家,據說原先乃是官宦人家,不過因為得罪了人,官職被貶,一家人淪落到了普通百姓的地步。
  • 青海湖的藏族民間故事
    藏族民間傳說故事 :斑竹姑娘  在金沙江畔有一處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的地方。村裡的人們喜歡種竹子,尤其喜歡種楠竹。
  • 爸爸給兒子講故事——蝙蝠與小惡魔,想辦法早日戰勝惡魔
    前幾天在小區院子裡,幾個人在一起聊天,有人說出一個小故事,很有啟發,說出來讓大家聽一聽。有一個星期天一家三口飯後無事,想去外邊走一走,一路走著一路看,不覺來到汾河邊。汾河邊風景優美空氣新鮮且人也不多,大人們先摘掉口罩然後給小孩摘口罩,小孩不讓了。
  • 不會說話的媳婦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是一個流傳比較廣,有不同版本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個笑話,很短,大家就當笑話來看。有這麼一個女的,按現在話說,性格直。因為說話太直,盡說一些別人不愛聽的話。就因為她不會說話,所以找對象也不好找。
  • 民間故事:爹給孩子湊學費,捉了三隻黃鼠狼,兒子放生後得了福報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7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60年代末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收穫。對於文章中所蘊藏的寓意,希望大夥能引以為鑑!
  • 民間故事:滿地的泥人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庸醫的現世報》,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1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時間了,今天咱們繼續開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朋友們聽了這個故事之後,都能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