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2020-12-23 談古論今話奇聞

歡迎來到談古論今話奇聞。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

文/小松

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

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

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過日子用的桌子、板凳、雞鴨牛馬等物件是應有盡有。

而更為神奇的是,這石頭門裡所有的東西被拿出來後都會變成金子。但是想要打開這扇石頭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家人生夠10個兒子,多一個、少一個都不行。

而且還需要在最小兒子生日那天,10個兒子一起用力才能將門打開。村裡一直有這個傳說,但卻很少有人能生夠10個兒子,這扇石門也就很少打開過。

旁邊村子裡住著一個姓韓的男人。他給財主家做工,妻子料理家務,常常做些針線活。這對夫妻生了10個兒子,因為沒有啥收入,日子過得很清貧。

有一日,男人做工回來,聽村頭幾位老者說,村外的那個大石門裡藏著寶藏,且需要10個兒子就能打開。男人聽聞很是高興:「我正好有10個兒子,雖然只是個傳說,我不妨去試試。」

男人回到家就和妻子說了,妻子覺得這只是個傳說,不一定為真。今日正好是小兒子生日,試試倒也無妨。於是夫妻倆便開始準備。

男人將家裡木推車修好,將4歲大的小兒子放在車裡,其餘孩子就跟在夫妻倆身後。

「爹、娘,咱這要去哪呀?」其中一個兒子問道。

「去拿寶貝,你們記住,不能拿多,一人只許拿一份,懂了嗎?」妻子嚴肅地囑咐著身後孩子。

「娘,我們知道啦!」兒子們都很聽話,異口同聲答應了。

走了很久,這家人終於到了大石門前。十個孩子用力推門,可那門卻紋絲未動。孩子們有些不耐煩,在一旁說著什麼。

妻子看了看男人,男人回想那幾位老者的話:「對了!要等到小兒子出生時辰才能打開。」

「那時辰未到,還要等上一會兒。」妻子說道。一家人就守在石門前,等待著時辰。

過了好一會兒,妻子言道:「時辰到了,去試試吧!」話音剛落,10個兒子蹦蹦跳跳就過去推門。

門順利打開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戶大宅院,裡面有牛馬雞鴨、磨盤碾子、桌椅板凳、花草貓狗,什麼都有,就是見不到主人。

孩子們歡喜地拍著手,夫妻倆被眼前一切驚到了:「原來這不是傳說呀!」男人說道。

「孩子們,你們進去拿吧!記住,每人只能拿一件,要給主人家留一些過日子。」孩子們一聽很高興,衝進門去開始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

大孩子們牽著牛馬,小孩子們則抱著雞鴨,男人和妻子也走進院內,一人拿了一件隨後全家人走出石門。

那石門「哐當」一聲關了。

一家人高高興興回了家,當天晚上,這些拿出來的東西就變成了金子,不過東西的模樣還是之前一樣。

男人家一下有了錢,他買了很多良田和宅院,日子一下富裕起來。

鎮子上有個姓李的財主。他的夫人為人特別貪婪。聽說有人打開石門拿出來很多金子,就和李財主說了。

李財主犯難了:「咱家只有9個兒子,一個閨女,不夠10個兒子呀,這石門打不開呀!」

「你傻呀!姑爺不也是兒子嘛!咱不說,那石門哪裡會知道?」李財主心裡一想,覺得有道理,那就去試試!

在小兒子生日那天,李財主命人趕著高頭大馬,拉著好幾輛車到了石門前。待到小兒子生辰到了,9個兒子和姑爺就開始推門。

那石門也打開了。李財主夫人一看門裡的情景,那是眼冒金光啊!

「都給我挑最大的拿!多拿一些,聽見沒?」夫人大聲喊道。9個兒子不敢怠慢,一人拿了好幾件東西,慢悠悠往石門口走。

他家這個姑爺,為人不貪,只拿了一個水桶就跑到石門外面去了。夫人在院裡一看,就對姑爺大喊道:「姑爺子,你咋就拿了一件?快進來多拿一點呀!」

姑爺聞言搖了搖頭,沒再進門。可就在財主家人都在忙乎的時候,石門忽然緊緊關閉。

姑爺放下手中的桶,開始撞門,可那扇門嚴嚴實實,根本推不開。

此時石門傳來說話聲:「你們這些貪婪的人,居然騙我壞了規矩。既然你們那麼喜歡寶貝,那就永遠留在裡面守著吧!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姑爺跪倒在地請求石門開恩,可那石門卻沒再打開過。

後來,又有人生夠10個十個兒子,前來開石門,可那扇石門再也打不開了。

結語:

故事是小編聽老輩人說的,通過這些民間小故事,小編認為:做人要講究誠信,謊話連篇終究會失去信用。還有,做人不可太過貪婪,貪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老話可不是白來的呀!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故事來源於民間,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某些人過於貪婪、貪心不足,強烈的欲望會導致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並把自身毀滅。這句俗語原從成詞「巴蛇吞象」演變而來的,「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不能太貪心,太貪終究會一無所有
    人都是貪心的,得到時又希望更多,其實這都沒有錯,錯的是貪得無厭,沒有限度的貪心。俗話說物極必反,做人做事也是一樣,太貪心的去追求財富,財富終究會離開你;太貪心的去索求感情,感情終究也會離你而去。人活著,面對一切都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底線,時刻堅守,永不動搖。
  • 鄉土小說:貪心不足蛇吞象
    鄉土小說:貪心不足蛇吞象原創作品作者: 唐 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大海邊的漁村裡住著一對兒夫妻,男人叫海洋,女人叫蘭英。他們膝下無子。貪心不足蛇吞象。圖片來自網絡憋了幾天,賭癮發作的「象」,決定再求水蛇最後一次要點兒黃金。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句其實也很經典,很多人不知道
    自古以來,俗語一直都廣泛流傳於我國的民間,儘管其中有一小部分是糟粕,但是大多數流傳至今的俗語,都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從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哲學和自然哲學之間的交織重合。在農村,很多老人在形容別人貪得無厭時,往往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當然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經常說這一句話。從字面意義上看,蛇的體積不大,但是大象卻是古人認為最大的陸生生物,然而蛇卻想要吃大象,無疑是並不現實,即便真的吃下了,也會被活活撐死。
  • 「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象」並不指大象,那指的是啥?
    我們在日常俗語中形容一個人非常貪婪時經常會用到這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實「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意並非如此,而且,這句俗語中的「象」起初並不指的是大象。那麼這句話的本意到底是啥意思呢?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來歷吧!相傳在古代有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我們就叫他張三吧!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複句式用法的...
    1.人心不足蛇吞象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基本釋義: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出處:《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重慶掌故 | 重慶民間諺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巴蛇食象」
    兩則均言食象的蛇為「青首黑蛇」,正是巴人的圖騰;晉人郭璞注巴遂山之蛇為巴蛇;戰國晚期,「巴蛇食象」令連才華冠世的屈原百思不得其解,在《天問》中發出疑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中記道:「巴,蟲也;或曰食象它(蛇)。」「象骨山,《山海經》云:『巴蛇食象』,暴其骨於此山湖旁,謂之象骨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象骨港在湖南臨湘縣西南30裡大江東濱。
  • 富驕貪卑,奇謀難展,人心不足蛇吞象
    古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因為貪心,失去了我們已經得到的東西,富蘭克林:「對於不知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確實,貪婪和欲望給我們增添了無窮的煩惱。對於金錢,有的人永遠不知足,無休無止追逐金錢,他們應該學學子罕的精神。
  • 人心不足蛇吞象 兄弟同日見閻王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是河南省安陽縣從前有戶人家,兄弟兩人,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父母不但去世早,而且留下一尾股債務,家裡窮得「風掃地,月當燈。」這一天,眼看就要斷炊。倆人商量著一起到後山荒坡去,想砍點柴,刨點樹根好換些粗糧吃。
  • 張玉環作出賠償 496 萬元決定:貪心不足蛇吞象
    與其是關注賠多了還是賠少了,進行「貪心不足蛇吞象」 vs 「多少錢也無法彌補」的觀點站隊,倒不如去思考,冤假錯案中的精神損害賠償有沒有可能形成清晰的標準,哪些行為可以量化到具體的賠償金額,讓精神損害賠償不再是玄學。一部分看客:坐了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牢,就有幾百萬收,這錢真好賺。另一部分看客:自由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嗎?賠多少都不為過!
  • 紅樓夢:看懂劉姥姥「雪下抽柴」的故事麼?人太貪心得不到好結果
    《紅樓夢》有很多故事裡的故事。像慧娘,林四娘,聾子放炮仗,媳婦喝猴兒尿,小耗子偷香芋,偏心母親扎心,書生怕老婆等等。妙趣橫生的同時,也暗藏了很多伏筆。或對應人物,或印證事物,不一而足。光劉姥姥就講了三個故事。分別是「雪下抽柴」「茗玉小姐」「神佛送子」。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為了討好賈母,搜索枯腸講故事。
  • 民間故事:金桂和銀桂
    民間百姓稱它們為金桂和銀桂。而它的來歷,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則富有寓意的傳說。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桂花島上住著兄弟倆個,哥哥叫吳剛,弟弟叫吳有。哥哥吳剛心地狹窄,貪心不足;弟弟吳有與人為善,忠厚善良。有一年,弟弟外出做生意,到年底回來什麼錢也沒賺到,只背回了一隻大烏龜。其實這隻烏龜是一隻神龜,只是在天上犯了天條,是被玉皇大帝打入東海,讓它受十年苦刑的。
  • 民間故事:勸人莫做貪心人,貪心不足蛇吞象
    對於這樣的人,俗話說:「貪心不足蛇吞象」。然而,你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一切得從農夫和一條蛇說起。一年冬天,一個名叫郭相的莊稼漢下地幹活,無意中撿到一條已經凍僵的蛇。但我們的故事不是這樣,郭相很喜歡吃蛇肉。但凍僵的蛇沒法吃呀,二來蛇到冬天就會變瘦,根本沒有多少肉,實在沒有什麼吃頭。郭相把蛇帶回家裡,放在灶火旁養著,心想蛇能抓老鼠,等到了來年養肥了再吃。沒過多久,蛇漸漸甦醒過來,盤踞在廚房裡就著爐灶熱氣過冬。
  • 原創作者:寥詞客|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難清是也非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難清是也非寥詞客1.嵌字:足、清(四唱)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難清是也非。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傳說故事
    你卻如此貪心,如此冷漠,你活著以後肯定會禍害百姓,我不能再讓你留在世上了。」說完口一張把象吞進了肚裡。不一會,蟒蛇身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 人心不足蛇吞象?同曦老隊長慘遭清洗!北控弗格:想籤約冠軍球隊
    【人心不足蛇吞象?同曦老隊長慘遭清洗】據悉,西熱力江、焦恩格爾等等悍將們都出現在同曦球員陣容當中,霍楠對原本球隊陣容重新洗牌,前段時間放走了「74分先生」約瑟夫楊,這兩天同曦老隊長慘遭清洗,球迷們情不自禁的直呼:「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麼?」
  • 人心不足蛇吞象?同曦老隊長慘遭清洗!北控弗格:想籤約冠軍球隊
    【人心不足蛇吞象?同曦老隊長慘遭清洗】 據悉,西熱力江、焦恩格爾等等悍將們都出現在同曦球員陣容當中,霍楠對原本球隊陣容重新洗牌,前段時間放走了「74分先生」約瑟夫楊,這兩天同曦老隊長慘遭清洗,球迷們情不自禁的直呼:「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麼?」
  • 鬼谷子智慧:人心不足蛇吞象
    從古至今,「貪心」這個東西一直是人們最大的敵人。在現在這個社會,賺錢發財似乎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因為人的欲望需要滿足,慢慢地慢慢地你會發現,這個欲望坑是填不滿的,對於這種情況鬼谷子說道:「進退之前,適當取捨」。
  • 《你的善良需要鋒芒》:如何規避你的善心成為別人貪心的誘餌?
    知道實情後,孫儷斷了對他的資助 ,他竟因此仇恨,寫了6000多字的文章詆毀孫儷,上演了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這件事出來後對孫儷影響很大,遭受到網絡攻擊。但當人們了解到真相後,紛紛罵向海清「白眼狼」,從此他名譽掃地為人所不恥,找工作也到處碰壁,結果如何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