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希望能夠為火星上的城市做出儘可能多的貢獻,這意味著大量的資本。"
上個月的一次訪談中,馬斯克稱自己財富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人類向太空文明的進化,他曾不止一次表示,人類應當成為跨星球物種。
2021 年 1 月 7 日,世界首富易主。據 CNBC 報導,當天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升至 1850 億美元,超越了亞馬遜 CEO 貝索斯成為全球第一富豪。
其後,馬斯克在推特上回復網友評論稱," 這太奇怪了(How strange)"。隨即又跟評道," 好吧,該回去工作了(Well, back to work …)",中文微博更新了同樣的動態。
成為首富的馬斯克並沒有止步自喜的意思,"back to work" 所指向的是更重要的事," 人類應當成為太空文明物種和多星球物種 "。
馬斯克登上世界首富之位早有預兆——
2020 年 9 月,馬斯克身價就超過了扎克伯格,位列世界第三富豪,排在前面的只有比爾 · 蓋茨和傑夫 · 貝索斯;兩個月之後,馬斯克追過了蓋茨,這時排在他面前的就只有貝索斯了。
貝索斯 " 跑 " 的並不慢,2020 年其財富增長了 769 億美元,他的淨資產甚至超過了地球上大多數國家的 GDP。
奈何馬斯克財富增長的更快:由於持續盈利、被納入標準普爾 500 指數,以及受華爾街和散戶投資熱情的追捧,特斯拉股價在去年飆升 743%。
來自東方財富網
馬斯克身價在 2020 年資產增加了 1400 億美元,位居年度資產增加最多的富豪首位,甚至超過了第二名比爾 · 蓋茨身價 1320 億美元的全部淨資產。
周三特斯拉繼續上漲 2.8%,馬斯克與貝索斯的淨資產差已不到 30 億美元。周四的 " 關鍵一跳 " 特斯拉股價站上 800 美元關口,大漲近 8%,市值突破 7700 億美金,馬斯克持有特斯拉 20% 的股權,身價也跟著又漲了一百多億美金,正是這一跳,讓馬斯克超越貝佐斯成為新的世界首富。
而在 2020 年初,馬斯克的身家還僅有約 270 億美元,剛排進富豪榜前 50 名,與貝佐斯相距甚遠。僅一年的時間,馬斯克的特斯拉和 Space X 都實現了諸多商業上的裡程碑,把馬斯克送上了世界首富之位。
截至當地時間 1 月 8 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漲至 880.02 美元,總市值 8341.72 億美元,2021 年才剛剛過去 5 個交易日,特斯拉就又上漲了近 25%。
不斷獲得天文數字收益的同時,馬斯克一再表示,他除了在特斯拉和 Space X 的股權之外,對物質幾乎沒有什麼興趣,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固定資產或流動資產。
畢竟,從 " 移民火星 " 這個目標來看,世界首富或許也只是馬斯克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魔幻的 2020,鑄就了神話般的特斯拉和馬斯克。
2020 年 1 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始批量交付國產版的 Model 3,自此特斯拉在市場和資本兩個層面開始了極速擴張。當月,特斯拉股票從 84.9 美金,漲到了 130.11 美金,上漲 55.52%。
到了二三月份,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全面爆發,美股 3 次熔斷,連 89 歲的股神巴菲特也感慨 " 我還是太年輕了 ……"。
美股第一次熔斷當天,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 2013.76 點,跌幅達 7.79%。特斯拉作為高級製造業也受大環境影響,整個二三月,特斯拉股價在震蕩中往下走,最低的時候曾跌破 100 美金。
2020 年 3 月 23 日美聯儲宣布無限 QE,開始開閘放水,雖然美國疫情一直在向下,但有了流動性股票市場開始緩過來了。4 月之後特斯拉股票開始一路上揚。
美聯儲放水只是外因,特斯拉快速發展的內因才是支撐特斯拉股價的決定力量,2020 年一季度上海超級工廠累計生產 1.7 萬輛 Model 3,並且 1-3 月份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
2020 年 7 月,馬斯克超越股神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七大富豪,身價也升至 700 億美金。
特斯拉 2020 年 Q2 營收達 60.36 億美元,淨利潤為 1.04 億美元,實現了連續 4 個季度實現盈利。
美國弗裡蒙特工廠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上海 Model 3 生產線也實現了 4000 臺的周產能。柏林工廠緊張建設中,德州的奧斯汀工廠也完成了選址。
層層利好消息開始推著特斯拉起飛,特斯拉股票開始超過市值第一的車企豐田,總市值即將邁過 3000 億美元關口。
僅僅一月,馬斯克就在 8 月份超越 LV 老闆、路威酩軒集團董事長成為第四大富豪。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2020 年 4 月貝索斯前妻麥肯齊宣布和貝索斯達成了離婚協議,雖然麥肯齊放棄了《華盛頓郵報》和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 ( Blue Origin ) 的全部股權,只保留兩人共同持有亞馬遜股權的四分之一,但後者價值在當時也高達 360 億美元。
2020 年 9 月,馬斯克超越了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成為第三大富豪;11 月,他超越比爾 · 蓋茨,成為第二大富豪。
比爾 · 蓋茨作為商界傳奇,從 1995 年起曾連續坐了 20 年世界首富的寶座,超越蓋茨,是馬斯克身價上漲的重要裡程碑。
Space X、特斯拉每一個動作都成為市場焦點,每一項進展與新成就,都在把馬斯克再向前推一步。
馬斯克與貝索斯從地上打到天上,從天上又打到富豪排行榜。
馬斯克與貝索斯這對 " 冤家 ",2013 年就開始有了摩擦。
2013 年美國宇航局 NASA 完成了亞特蘭蒂斯號的最後一次發射任務,準備將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號發射平臺的使用權拍賣給私人公司。
馬斯克的 Space X 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在租賃權上展開爭鬥,馬斯克怒斥藍色起源的招數為 " 造假的阻擋策略 ",最終奪得 39A 號發射臺 20 年排他性租約。
2014 年 Space X 向美國專利和商標辦公室提出了抗議,抗議藍色起源的國健重複使用概念站不住腳,舉證日本發明家 Yoshiyuki Ishijima 早在 1998 年的論文中就對這項技術有了完整論述。後來經過大約一年的審核,最終裁定取消了藍色起源的這項專利。
2020 年 6 月,亞馬遜收購了一家自動駕駛公司 Zoox,最近這家公司已經推出一款機器人計程車的模型。馬斯克說貝索斯是一個 "copy cat" 不僅把 cat 換成了貓咪的 emoji 表情,還嘲笑的 "haha"。
特斯拉長板之一就是自動駕駛,貝索斯這方面多走一步馬斯克就多一個絆子。
2019 年 4 月,貝索斯推出了亞馬遜的 Kuiper 全球衛星寬帶計劃,項目代號 "Project Kuiper"(" 柯伊伯 " 項目),意圖構建全球通信網絡星座,馬斯克在 Twitter 上 @貝索斯,並評論後者是抄襲者。畢竟自家的星鏈計劃 2015 年就提出了,組網密度和覆蓋率都比柯伊伯多。
2019 年 5 月 10 日,貝索斯揭曉了藍色起源的月球探索計劃,還親自在展示了月球著陸器藍月亮(Blue Moon)。這次馬斯克又第一時間發推嘲弄,在 Twitter 上發布了一張經過修改的 " 藍月亮 " 照片,登陸器側面的名字被改成了 " 藍球 "。
馬斯克屢屢戲謔貝索斯,也被貝索斯風趣回應。
Space X 實驗多年的火箭垂直回收技術被貝索斯搶跑,馬斯克 2015 年 12 月晚於藍色起源一個月實現火箭垂直回收,被貝索斯嘲笑 " 歡迎加入火箭回收俱樂部 "。
而在富豪排行榜上,貝索斯則率先突破了 1000 億美元身價。2017 年 11 月,恰逢美國的雙十一 " 黑五 ",亞馬遜銷售額激增帶動股價上漲。這是貝索斯身價第一次突破 1000 億美元。
馬斯克身價破 1000 億美金則是在 2020 年 8 月,比貝索斯晚了約 3 年,馬斯克的淨資產一度超過 1000 億美元時,貝佐斯的淨資產已經達到了 2000 億美金。
看數額差了一半,可馬斯克手中還有一個大殺器沒用,在 2 月初,外媒曾報導稱 Space X 總裁格溫 肖特維爾(Gwynne Shotwell)在邁阿密的一個投資者活動上表示,該公司計劃分拆星鏈業務,並尋求 IPO,如果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項目 IPO 可能使馬斯克超過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
誰知還沒等到星鏈上市,潛力巨大的特斯拉就直接把馬斯克送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
特斯拉的氣力或許仍未用光。
北京時間 1 月 4 日,特斯拉公布了 2020 年 Q4 及全年汽車生產和交付情況。2020 年,特斯拉共生產和交付了約 50 萬臺,如期完成馬斯克在年初的銷量承諾。
2020Q4 季度,特斯拉共交付新車 180570 輛,生產 179757 輛,1-12 月最終累計交付新車 499550 輛。這個數字還是以 " 已經交付到客戶手中 " 為準,那些已經售出還在運輸途中的車輛未在計算之內。
2020 年 50 萬臺銷量的目標,最早可是馬斯克在 2014 年定下的,可見馬斯克對事業發展節奏的掌控力極強。
2020 年 1 月 1 日,特斯拉還扔出一個 " 王炸 ",發布了國產版的 Model Y,而且比預估價降了 14-16 萬不等。整個國內市場都被特斯拉 Model Y 的上市炸開了鍋,上市當天就突破了 9 萬輛的預定。
Wedbush 證券分析師丹 · 艾維斯(Dan Ives)在去年 12 月 21 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與在美國和歐洲銷售的車輛相比,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 Model 3 有著更高的利潤率,2022 年初時,來自中國的銷量可能會佔到該公司全球總銷量的 40% 以上,而當前這一比例大約為 20%。
根據國信證券的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國產特斯拉 Model Y 的生產成本僅為 23.79 萬元,銷售的價格為 33.99 萬元,毛利率則達到非常恐怖的 29.4%,也側面印證了國產車型比美國產車型利潤率更高的結論。由成本可見未來價格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外加現在是三元鋰版本的 Model Y,如果換上磷酸鋰鐵電池降價空間就更大了。
近期,特斯拉 Model Y 標準續航後驅版車型已正式登陸特斯拉美國官網,其 5 座版車型售價為 41990 美元 ( 約合人民幣 27.19 萬元 ) ,若國產 Model Y 同樣推出標準續航版,其售價進入 30 萬這個補貼標準線幾乎是必然的。
此外,特斯拉將在上海超級工廠內國產第三款車型,新車定位將低於 Model 3,價格或控制在 16 萬左右,未來將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國產,最快會在 2022 年實現量產並交付。(新浪科技)
近日,德意志銀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特斯拉 2021 年最終交付將達到 80 萬輛,有望同比增長超 60%,營業收入也將達到創新高的 460 億美元。
知名投行摩根史坦利近日將特斯拉的股票目標價從 540 美元大幅上調至 810 美元,但特斯拉股價旋即在 1 月 7 日突破 800 美元大關漲至 816.04 美元,1 月 8 日更漲至 880.02 美元,市場比 " 大摩 " 的評估更積極。
特斯拉全球的火爆,尤其在中國市場的規模擴張,都在支撐起這家公司業務和股價的發展,當前特斯拉市值 8341.72 億美元,在新能源大趨勢的可見未來裡,萬億美元也已不遠。
近期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馬斯克談到他希望自己未來能夠 " 葬於火星 "。而從他所擁有的公司和布局的產品來看,一切都是在為登陸火星做準備。
比如 Space X 正在測試的 SN 系列星艦飛船,可以大量運送星際旅客,比如 Boring Company 打造的地下隧道工程,在為未來移民火星打造地下城做準備。他的 Neuralink 公司探索的腦機接口技術則在為移民後的人類永生課題鋪路。
回顧此次問鼎世界首富,馬斯克似乎對這件事並沒有大反應,畢竟事業上的目標才是他追逐的切實目標。
" 如果你非得被埋在某個地方,那在地球上出生然後在火星上死去是一件很酷的事兒。"馬斯克如是說。
來源:字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