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事到如今仍舊「歷歷在目」。而這場危機的導火索,離不開一個叫做「索羅斯」的男人。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索羅斯的名號,但是當年憑藉一己之力「做空」泰國,還將戰績擴張到整個東南亞的男人,就是索羅斯。
在「整垮」泰銖之前,索羅斯並沒有那麼出名,他也只不過是美國的一個富豪而已,當年的泰國還和美國聯繫密切,就連貨幣升貶值都要和美元統一戰線。也就是美元升值,泰銖就升值,美元貶值,泰銖也貶值。
索羅斯當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帶著大量的美元去了泰國。索羅斯打著投資的幌子,從泰國央行兌換了大量的泰銖,同時還偷偷的從各個機構收購泰銖。直到美元持續升值了一段時間後,索羅斯便開始行動了。
美元升值後,索羅斯高調的拋出手中的泰銖,與此同時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跟風,而泰國央行為了穩定匯率,不得不動用外儲來解決問題,但是本來就不多的外儲,再加上泰國的經濟基礎薄弱,最終泰國不再跟隨美元匯率,一時間泰銖大幅貶值,而索羅斯大賺一筆走人。
「做空」這個詞大家也不陌生了,經常有人會做空上市公司,有人能夠逃過一劫,有人卻因此功虧一簣,很多人不理解做空機構的存在,在外界看來,這就是一個「搶劫機構」,但是既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在泰國大賺一筆之後,索羅斯野心昭著又盯上了其他國家,而這些國家無一例外都在東南亞國家,隨後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等國家,都被索羅斯「侵略」個遍,直到索羅斯來到香港,最終在香港終結了他的「常勝記錄」。
在香港的索羅斯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順利,由於知道他此前的所作所為,香港政府提高了警惕心,在索羅斯準備做空港幣的時候,香港政府予以反擊,最終索羅斯鎩羽而歸。
除了做空大半個東南亞之外,索羅斯在1997年亞洲金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也相當重要。甚至有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當時不把他抓起來?
其實答案很簡單,索羅斯的存在就像如今的做空機構,他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在金融市場進行了買賣而已,並沒有什麼其他「違法」行為,一個國家既然打開了資本大門,那就要做好被「攻擊」的準備,而索羅斯的行為,並不算是「違法」,自然也就沒人能抓他了。
當然了,在利益面前很多國家都是「不守規矩」的,尤其是美國,此次封殺tiktok事件,美國甚至連藉口都懶得找。更不用說當年索羅斯的所作所為了,身為美國富豪,有幾個國家有膽子跑去美國抓人?更何況你連抓人的理由都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