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在現在這個高度全球化的人類世界上,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因為它既能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強而有力的工具,亦能成為破壞人類社會大步向前的兇器。
而最初讓國人能廣泛地認識到,金融是把鋒利的雙刃劍,應該說是來自1997年的一場亞洲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的爆點是由泰國的金融市場炸開的,這場爆炸的震波最後蔓延至整個亞洲,而負責引爆的人是一群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強盜。
表面上看,當時90年代的亞洲是一個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像泰國一座座高樓大廈瞬間拔地而起。韓國幾大車企,建立起能生產數百萬輛汽車的生產線,已經日夜枕戈待旦。但仔細觀察這繁榮的背後,實則就是一個個早就埋好的炸彈。泰國建起的高樓大多空無一人,韓國車企建立起的百萬輛生產線,是10倍於當時的市場容量,而其它東南亞國家,都同樣有著這樣那樣的經濟隱患。
金融強盜索羅斯,也正是看到了這些國家表強裡弱的經濟問題,並敏銳地察覺到了泰國在貨幣匯率問題上可以大做文章,於是有計劃地針對泰國的貨幣匯率發動起了攻擊。很快外強中乾的泰國金融市場,被索羅斯搞得天翻地覆。終於到了1997年夏,泰國貨幣市場匯率不敵,最終導致崩潰,泰國的金融風暴正式捲起,同時這也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暴風眼。
然而這股狂風捲起的海浪席捲亞洲,其它有著類似隱患及更嚴重問題的國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逐一倒下,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中國香港,自然也免不了成為這股暴風襲擊的目標。當時這群金融強盜更妄言中國香港將會變成他們的「超級提款機」。
1997年10月,這群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大鱷,開始了對香港金融市場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在謠言和猛烈的金融攻勢下,香港的金融市場變得風聲鶴唳。人心的浮動加上經濟金融受到重挫,一時間香港的股市和樓市相繼應聲倒下,整個香港都像是被愁雲慘霧籠罩著。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回歸後的香港,底子比起其他外強中乾的一些東南亞國家,還是要厚上許多的。所以當時的香港特區政府並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和這些國際金融強盜,進行連番的金融攻防較量。
香港特區政府與這些國際金融大鱷在進行數番較量後,特區政府很快開始顯出疲態。然而這時我們的中央政府,毫不猶豫果斷地出手,對香港特區進行4項主要的有力支援。
1、將近2千億的土地儲備基金支配權交予特區政府,讓特區政府有更雄厚的實力擊退國際金融強盜。
2、堅持人民幣的不貶值,抑制了貨幣危機的進一步擴大。保護和支持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
3、派出央行的兩名副行長坐鎮指揮,併集中在港中資機構力量,對特區政府的護盤行動進行全力協助。
4、中央信心發話:中央政府永遠會是香港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在祖國的支持和援助下,那個單憑著什麼量子基金,就想進行全世界掠奪的那群金融強盜終究還是要在中國香港,栽上一個大大的跟頭。而中國的這次出手不但是支援了香港特區,還緩解了亞洲緊張的經濟形勢,為亞洲經濟之後的再次萌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是作為大國的擔當,這也是大國的風範,因為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滿清時期的舊中國了,新中國的土地、新中國的人民,也不再是曾經那個可以被列強肆意欺辱和掠奪的對象了。
我的祖國,我的驕傲,我們的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