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助力香港特區戰勝97金融危機,從此金融強盜不敢貿然再犯

2020-12-23 騰訊網

金融在現在這個高度全球化的人類世界上,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因為它既能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強而有力的工具,亦能成為破壞人類社會大步向前的兇器。

而最初讓國人能廣泛地認識到,金融是把鋒利的雙刃劍,應該說是來自1997年的一場亞洲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的爆點是由泰國的金融市場炸開的,這場爆炸的震波最後蔓延至整個亞洲,而負責引爆的人是一群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強盜。

表面上看,當時90年代的亞洲是一個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像泰國一座座高樓大廈瞬間拔地而起。韓國幾大車企,建立起能生產數百萬輛汽車的生產線,已經日夜枕戈待旦。但仔細觀察這繁榮的背後,實則就是一個個早就埋好的炸彈。泰國建起的高樓大多空無一人,韓國車企建立起的百萬輛生產線,是10倍於當時的市場容量,而其它東南亞國家,都同樣有著這樣那樣的經濟隱患。

金融強盜索羅斯,也正是看到了這些國家表強裡弱的經濟問題,並敏銳地察覺到了泰國在貨幣匯率問題上可以大做文章,於是有計劃地針對泰國的貨幣匯率發動起了攻擊。很快外強中乾的泰國金融市場,被索羅斯搞得天翻地覆。終於到了1997年夏,泰國貨幣市場匯率不敵,最終導致崩潰,泰國的金融風暴正式捲起,同時這也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暴風眼。

然而這股狂風捲起的海浪席捲亞洲,其它有著類似隱患及更嚴重問題的國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逐一倒下,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中國香港,自然也免不了成為這股暴風襲擊的目標。當時這群金融強盜更妄言中國香港將會變成他們的「超級提款機」。

1997年10月,這群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大鱷,開始了對香港金融市場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在謠言和猛烈的金融攻勢下,香港的金融市場變得風聲鶴唳。人心的浮動加上經濟金融受到重挫,一時間香港的股市和樓市相繼應聲倒下,整個香港都像是被愁雲慘霧籠罩著。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回歸後的香港,底子比起其他外強中乾的一些東南亞國家,還是要厚上許多的。所以當時的香港特區政府並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和這些國際金融強盜,進行連番的金融攻防較量。

香港特區政府與這些國際金融大鱷在進行數番較量後,特區政府很快開始顯出疲態。然而這時我們的中央政府,毫不猶豫果斷地出手,對香港特區進行4項主要的有力支援。

1、將近2千億的土地儲備基金支配權交予特區政府,讓特區政府有更雄厚的實力擊退國際金融強盜。

2、堅持人民幣的不貶值,抑制了貨幣危機的進一步擴大。保護和支持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

3、派出央行的兩名副行長坐鎮指揮,併集中在港中資機構力量,對特區政府的護盤行動進行全力協助。

4、中央信心發話:中央政府永遠會是香港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在祖國的支持和援助下,那個單憑著什麼量子基金,就想進行全世界掠奪的那群金融強盜終究還是要在中國香港,栽上一個大大的跟頭。而中國的這次出手不但是支援了香港特區,還緩解了亞洲緊張的經濟形勢,為亞洲經濟之後的再次萌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是作為大國的擔當,這也是大國的風範,因為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滿清時期的舊中國了,新中國的土地、新中國的人民,也不再是曾經那個可以被列強肆意欺辱和掠奪的對象了。

我的祖國,我的驕傲,我們的中國心!

相關焦點

  • 香港特區政府與數碼港商討延續金融科技培訓計劃
    中新社香港11月6日電 香港數碼港於特區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中,獲委託推行「數碼港金融從業員金融科技培訓計劃」,於今年3月開始至10月結束。數碼港6日表示,特區政府正與數碼港商討,希望延續該項計劃,以鼓勵更多金融從業員擁抱金融科技,促進行業發展。
  • 1997年的世紀大戰:中國香港金融保衛戰
    他們把下一個目標投向了更大的金融市場,那就是中國香港。香港當時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數一路高歌猛進,在1997年8月14日,一路衝高到16497點。索羅斯舊技重施,想要做空港幣,但是沒有想到港幣竟然是個硬骨頭。
  • 香港特區政府陳茂波:逾600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落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據新華社香港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17日表示,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目前有超過600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在港運營,2014年至2018年在金融科技範疇籌募資金逾11億美元。
  •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大灣區《十四五》規劃下全速發展 國泰全球...
    原標題: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大灣區《十四五》規劃下全速發展 國泰全球、京東等巨頭加快布局   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
  •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金融國際化!香港定位金融開放「轉換器」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金融國際化!,今年以來中國頻頻發出「加速金融開放」的聲音,而中國香港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也在中國金融國際化的道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中國金融」打造穩定高效的國際金融中心——訪香港金融管理局...
    來源:中國金融餘偉文:2019年10月1日,我接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但從1993年開始我就在金融管理局工作了。26年來,我經歷了香港回歸後金融業大發展的全過程。總的來說,香港金融業保持了穩定發展。記者:請您談談中國內地金融業的進一步對外開放會給香港地區金融業帶來哪些機遇。餘偉文:在內地改革開放過程中,香港一直是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梁。隨著中國內地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我們期望不斷增強這種「橋梁」作用。
  • 40年40個瞬間 | 亞洲金融危機保衛戰(1998年8月28日)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作出人民幣不貶值承諾,提振了東南亞各地區的信心,防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在本次危機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97年以前,各東南亞國家通過承接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普遍實施出口替代戰略,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在發展初期確實速度較快。但東南亞地區在積極融入全球化的同時,經濟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易受到外部經濟影響。
  • 在香港「廚房」烹飪金融「盛宴」
    2020-08-10 23:26:51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8月10日電 題:在香港「廚房」烹飪金融「盛宴」 ——專訪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新華社記者張歡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喜歡將自己比作「廚師」、將香港金融市場比作「廚房」。他認為這個廚房擁有齊全的設備、新鮮的材料、幹勁十足的夥計,可以烹飪出金融發展「盛宴」。
  • 白宮顧問盤算打擊香港聯繫匯率制,被金融人士批「未傷人先傷己」
    【文/觀察者網 鞠峰】自香港國安法通過,美國等國家亂港之心不死,揚言「制裁」中國,不加掩飾地幹涉中國內政。近期,白宮的某些顧問竟提議對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下手」,卻被各方批「不切實際」,「未傷人先傷己」。 據彭博社昨日(7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川普一些顧問正在考慮通過削弱香港特區的聯繫匯率制度,以此「懲罰」中國政府的一些行動。
  • 美聯儲突然動手 香港雷霆出擊!一場金融大風暴 馬上襲來?
    中美兩國股市不約而同成跳水狀,和美聯儲釋放的一條消息,脫不開干係。7月13日,據澎湃新聞消息,美聯儲7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總規模減少約880億美元,至6.97萬億美元,而一周前為7.06萬億美元。這是逾11年來最大的單周跌幅。
  • 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 「建」「圳」特區四十年 展大行擔當繪金融風華
    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推進的背景下,深圳建行將繼續緊跟深圳特區的發展腳步,創新服務深圳企業的同時,貼心服務深圳市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再創金融機構新的輝煌。 ●王春豔 1 基建助力城市騰飛 「深圳速度」背後的金融支撐 提起特區40年的歷史,許多人都會想起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的口號從這裡響徹全國,成為特區精神的象徵。
  • 90年代末期,金融危機席捲亞洲,為何只有中國逃過一劫?
    他忽略了香港的背後是一個從不服輸的國家"中國",香港有著中國這樣強大的背景板,很快以中國內地為支撐力的香港結合自身具有優勢的外匯儲備,開放國庫,成功打贏了這場香港金融保衛戰。中國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維持東南亞的經濟穩定。
  • 馬雲的支付寶中招,為何劉強東的京東金融還敢再犯?
    各大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已經不再滿足於年輕人的市場,為尋找新的突破口,「市場下沉」就是很好的一個契機。何為「市場下沉」?是指用戶不懂金融知識又收入中低下的群體。咋眼一看,這有什麼市場可言。2,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攀高,靠的是大城市的白領嗎?《前任3》的豆瓣評分5.7分,口碑很低,但是票房依然突破了19億元,讓我們見識了「小鎮青年」的力量。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這個市場是不能拿上檯面的嗎?
  • 深圳特區40周年 金融科技企業順勢而為
    40年時間,深圳從曾經的邊陲漁村演進成為亞洲第五大城市、完成了全球第十一位金融中心城市的華麗蛻變。在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中,深圳書寫了一部充滿活力、改革創新的奮進史。有「特區精神」的弄潮兒1980年8月,深圳正式被批准為經濟特區。自此,深圳奮力改革攻堅,不斷對外開放,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精彩篇章。
  • 內地專家:香港特區政府推遲立法會選舉合理合法,體現生命至上理念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記者查文曄、石龍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鑑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態勢,日前決定推遲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多位內地專家就此受訪表示,這一決定合理合法,十分必要,體現出特區政府對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俊志表示,到7月31日,香港已連續10天單日新增逾百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疫情蔓延非常嚴重。遏制疫情成為當下香港的第一要務。
  • 如果金融危機來臨,現金和房產,哪一個更安全?
    金融危機往往伴隨著資產價格的大跌,而房產作為不動產,在危機中,尤其在中國這樣房地產佔國民經濟主要地位的國家,自然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在危機期間,顯然相對更安全的是持有現金。什麼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本質上屬於流動性危機,而流動性緊缺則會造成諸如銀行信貸、貨幣、大宗商品等各種危機。比如08年金融危機主要是由於房產次級債務違約引起的。此前美國連續多年的低利率刺激居民貸款買房,不斷加槓桿,美國房價開始水漲船高。而後又連續多次加息,增加購房壓力和成本。居民開始斷供,銀行開始抽貸,拋售潮加劇了房價下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醞釀一場金融危機。
  •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中國金融國際化!明晟「落戶」港交所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中國金融國際化!  此番香港交易所與MSCI的全面合作有助於市場各方積極應對「逆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也為中國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更好地發揮國際金融中心作用,為進一步連接中國和世界創造了條件。
  • 銀保監會:任何外國政府無權插手香港的經濟金融活動
    」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國中央政府部門和香港特區官員。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22日對此表示,任何外國政府無權插手香港的經濟金融活動。&nbsp&nbsp&nbsp&nbsp發言人強調,美方有關行徑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我們對此堅決反對。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香港的經濟、金融活動由特區政府管轄,任何外國政府無權插手。
  • 特區如何「特」下去?深圳市前副市長唐傑:保持危機意識
    特區精神、國內外雙循環、危機意識……8月18日,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的「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新使命與新探索」智庫圓桌會在深圳舉行。深圳市原副市長、哈工大(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傑指出,深圳人要保持危機意識。
  • 特設專場:海銀財富受邀參加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科技教育」研討會
    11月4日,受香港科技大學邀請,海銀財富參加由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舉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金融科技教育系列」研討會,並舉辦海銀專場,海銀財富總裁王滇與來賓分享了海銀財富的金融科技藍圖,攜手推動財富管理行業數位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