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林清玄先生說:「人到中年並不可怕,人到老年也沒有什麼可怕,因為這是自然之道,是生命一定的進程,怕的是步入生命的後半段時,名利之心不但沒有轉淡,反而趨濃;欲望的焚燒不但沒有和緩,反而激烈……那麼,不管外表看來多麼風光,也是值得可哀的了!」
林清玄先生的意思很明確,人總會有成熟、老邁的一天,這是世間常態不必去介懷,但是人隨著年齡增長,應該是會對世間之事看得越來越淡,而不是心中的欲望越來越濃烈。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首詩《頌平常心是道》,就描繪出了人生最好的姿態,那便是「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這首禪詩正是五十歲之後的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頌平常心是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明月、冬有瑞雪,若沒有雜念和欲望纏繞在心頭,時常懷有一顆平常心,那麼每一天都是幸福與快樂的日子。
何為「平常心」?
所謂的「平常心」就是,心中不要有那麼多的欲望,不要異想天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就像孩子吃飽後睡熟了一樣,什麼都不要想,無思無慮,不要怕,不要愁,不要渴盼。
這就是「平常心」。
五十歲後最好的活法,是用「平常心」對待世間萬物
慧開禪師的這首詩,是告誡世人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人生在世活的不就是一個心態嗎?
年輕時候,你朝氣蓬勃,可以無所顧及,心中的欲望會催動你建功立業,在熟悉的領域,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到了五十歲,就不要再有那麼多欲望和執念了,五十歲是一個很奇妙的年紀,少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的重擔都壓在你的身上,所以這個時候人最累。
那麼既然已經那麼疲憊了,心中就不要再去異想天開,本本分分做好手頭工作,養家餬口,豈不是更好。
古人常說「五十而知天命」,所謂「知天命」就是知道很多事情已經做不到了,也就看淡了,安安穩穩過好當下,用一顆「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
忙時帶著笑容,閒暇時一壺熱茶,一張藤椅,欣賞四季風景,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反正,五十歲之後的生活,就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人,過好每一天。
無門慧開禪師的這首詩,闡明了世間大道,囊括了世間智慧,尤其適合於五十歲之後的人,在知天命的年紀凡事要看淡,排除欲望,做好當下,用平常心過生活,才是歡喜快樂的秘訣。
商品引導語:今天,墨品風雅為大家帶來了名家書法手寫真跡《頌平常心是道》,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