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短期內或有5600億年成交額轉移至優質標的

2020-12-18 騰訊網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信證券

12月14日,上交所與深交所就退市制度改革徵求意見,或於2021年初落地生效。新規從主要從簡化退市流程、改革財務退市標準、引入市值退市標準、修改面值退市標準、優化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退市標準、同步微調科創板和創業板退市規則六個方面展開。改革總體上有助於加速優勝劣汰,利好優質標的。短期上(1年左右)以預期影響為主,簡單測算或有5600億年成交額轉移至優質標的;中期上(1-3年)退市率或可提升4倍以上;長期上(3-5年)主動退市或漸成主流。

2020年12月14日,上交所與深交所就退市制度改革徵求意見(以下簡稱「新規」),或於2021年初落地生效。

於2020年3月開始實施的修訂版《證券法》刪除了終止上市的具體情形描述,將退市標準制定權賦予交易所,故本次改革由滬深交易所具體實施。如上交所本次徵求意見截止至2020年12月28日,故我們預計退市制度改革或在2021年初落地生效。

退市制度改革是全市場註冊制的重要配套舉措,有助於保障註冊制下市場生態能夠實現優勝劣汰的自我淨化,打造制度閉環。

近期關於全市場註冊制改革加速的政策吹風非常密集,特別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關工作情況時指出,要穩步推進主板註冊制改革;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全市場推行註冊制條件已經逐步具備。因此,本次退市制度改革可為2021年上半年可能到來的全市場註冊制改革保駕護航。

新規從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完善了退市制度規則:簡化退市流程、改革財務退市標準、引入市值退市標準、修改面值退市標準、優化規範類退市和重大違法退市、同步微調科創板和創業板退市規則。

簡化退市流程。新規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加快退市節奏,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時間流程較此前大幅縮短。

改革財務退市標準。一方面,新規改革了此前單一的淨利潤為負值和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的指標,改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並且在計算營業收入時需要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關聯交易收入。以上指標修改,如若落地,將有助於打擊通過盈餘操縱逃避退市監管的行為。另一方面,新規規定三類財務退市標準(上述指標、淨資產為負、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在第一年觸發了任一情形後,給予退市風險警示。第二年交叉適用,即再觸發任一情形,則終止上市。

引入市值退市標準。新規新增了「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退市情形。

修改面值退市標準。新規將原來「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面值」修改為「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這考慮了面值設定不同的情況,但從實踐來看,僅極個別股票面值非1元,預計影響有限。

優化規範類退市和重大違法退市。規範類退市方面,新規新增了信息披露或者規範運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半數以上董事無法保證財報真實完整的情形。重大違法退市方面,新規結合此前執法實踐,新增了量化可執行的財務造假強制退市指標,有助於明確市場預期。

同步微調科創板和創業板退市規則。此前科創板和創業板已對退市制度做出改革,故新規以規範類退市和重大違法退市的微調為主,保持各板塊之間的協調性。

新規明確了過渡期安排,採取區別對待存量和增量公司、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則。

在最為關鍵的財務退市和市值退市方面,新規給出了過渡期安排。對於新的財務類退市標準,以2020年年報起算。對於新的市值退市標準,自新規發布實施滿6個月後施行。

退市制度改革總體上利好優質標的,加速優勝劣汰,但需關注時間節奏。

短期(1年左右):預期影響為主,或有約5600億的年成交額轉移至優質標的。由於過渡期安排,短期或以預期影響為主。第一輪預期衝擊或在2020年末至2021年初出現,或源於監管層推出一批重大違法違規標誌性案例,以及可能的《刑法》修訂強化金融類犯罪懲處力度。第二輪預期衝擊或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處於退市邊緣的公司成交額或明顯下降,簡單測算或有約5600億的年成交額轉移至優質標的。

中期(1-3年):退市率或可提升4倍以上。預計在2021年末起,或可見到被動退市率的明顯提升,基於簡化的情景假設,退市率或可提高4倍以上,進一步促使資金流向優質標的。若考慮其他無法量化的退市標準,則提升幅度或更高。此外,主動退市率或也有一定提高。

長期(3-5年):主動退市或漸成主流。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併購重組和破產重整等制度的完善,主動退市或將逐步增多,市場化機制將成為主導。

風險因素:

經濟增速下行風險,政策不及預期風險。

相關焦點

  • 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有新動作?年內面臨近400億到期
    1月5日晚,券商界「一哥」中信證券宣布其規模達到800億元的公司債獲證監會批准。這是2021年伊始獲批的第一個巨額再融資申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信證券將有15隻公司債到期,涉及金額382億元,其中9隻集中在下半年。
  • 最高500億!中信證券發債「補血」獲核准
    年內已有51家券商進行了證券公司債的發行。其中有36家券商發行了2隻及2隻以上的公司債。中信證券年內已發行8隻公司債,中國銀河證券和中金公司均已發行6隻。從已披露發行規模看,年內已有9家券商發行的公司債規模超過百億元。
  • 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又現異動,這板塊本周大漲近17%
    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又現異動,券商股低迷,但這板塊本周大漲近17%隨著8月7日三大股指全線回調,全周漲幅幾乎被抹平。國防軍工再度成為本周行情主線,全周累計漲幅超過16%。展望後市,機構人士認為,近期謹慎操作是重點,未來股指向上還是需要板塊輪動上漲推動。配置上建議關注估值合理公司,短期漲幅過大個股應迴避。
  • 中信證券總部營業部龍虎榜上居首 144億買入108隻股
    摘要 據記者了解,中信證券總部證券營業部在昨日股市維穩戰中一戰成名,不僅以一天144億元的上榜成交額高居7月6日營業部龍虎榜,還以33億元買入中國石油的戰績成為名副其實的維穩營業部。
  • 中信證券:國債短期或觸及3.0%關口
    原標題:中信證券:國債短期或觸及3.0%關口 摘要 【中信證券:國債短期或觸及3.0%關口】中信證券指出,「不急轉彎」定調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平穩運行
  • 中信證券累計新增借款371.15億
    中小券商借款更加激進  從中信證券的新增借款分類來看,銀行貸款下降,債務工具、其他借款等增加。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的銀行貸款餘額較2019年末下降人民幣18.85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1.14%,主要為短期借款減少。
  • 單個標的拍出1.37億!昌江警方拍賣黃鴻發涉案財產成交額破3億
    2020年12月08日10:10:40,海南昌江公安網絡拍賣專場再次熱鬧起來,自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涉案財產上架拍賣以來最高起拍價標的物「海南屯昌鴻啟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檢測等三家公司全部股權」從106,120,000元起拍,經過63輪你追我趕的「舉牌」,H4166號競買人此時已將競拍價提高至
  • 中信國安「過年關」被討債近8億!總負債超1600億
    2018年10月11日,因「中葡股份」股票收盤價跌至3.5元/股,導致《協議》項下履約保障比例已低於約定的最低履約保障比例。中信國安投資未依約履行義務,未能如期足額支付到期利息,且質押股票被司法凍結,已構成違約。截至目前,經部分平倉減持,申萬宏源仍然對中信國安投資持有的1.17億股「中葡股份」股票享有質權。
  • 大盤縮量反彈:成交額驟降至7097億,北向資金小幅淨流入
    縮量反彈,成交額驟減1252億元至7097億元。承接前一個交易日企穩回升態勢,滬深兩市12月14日雙雙小幅高開,隨後圍繞前一個交易日收盤點位展開強勢震蕩。在資源等強周期主題深度調整下,光伏、風電板塊受利好消息刺激掀起的漲停潮,使滬指在60日均線附近獲得強勢支撐。
  • 南下資金湧入近千億 A股中信證券一度漲停
    騰訊控股獲得內資買入超200億,此外,中芯國際、中海油、思摩爾、吉利汽車也獲內資買入居前。港股暴漲的背後,另一方面是因為港股去年跌幅基本處於全球低位,處於估值中樞較低位置。張憶東表示,2020年受地緣政治與海外疫情的影響,港股的風險偏好受到明顯壓制,不僅跑輸A股甚至還跑輸了整個新興市場,AH股的估值溢價高達50%。
  • 17中信G2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2018年...
    2017年全年兩市成交額112.46萬億元,同比減少11.71%。2018年,受中美貿易戰、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內外部因素影響,證券市場交易更為低迷,兩市成交額90.17萬億元,同比減少19.82%。2019年,證券市場回暖,股票交易復甦,當期兩市成交額127.46萬億元,同比增加41.36%。
  • 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開年「大補血」 重資本化、加槓桿成券業...
    按照中信證券的說法,此次800億公司債券將分期發行,首期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 常年以來,中信證券一直被稱作行業裡的「老大哥」。在2020年並表廣州證券後,中信證券資產規模再次急劇擴張。
  • 中信證券:2019年年度報告
    1999年12月29日,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增資擴股工作,改制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人民幣208,150萬元,中信集團的直接持股比例為37.85%。        2000年4月6日,經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工商總局批准,公司註冊地變更至深圳市。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自2019年7月份科創板及註冊制正式推出以來,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政策利好對投行業務的提振作用十分明顯。數據顯示,年內(1月1日至12月16日)券商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 (已上市) 已達到10.92萬億元,較去年全年的總規模增加2成,創下歷史新高。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看最新榜單 「註冊制」三步走改革快速推進,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成為國家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內券商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合計已突破10萬億,遠超去年全年之和。
  • 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限高令」被撤 曾力挺「A股巨騙」康美藥業
    時間財經注意到,2016年,剛剛上任中信證券董事長不久的張佑君曾非常看好康美藥業的「大健康產業」。彼時,張佑君表示:「中信證券將發揮自身在資本及金融市場的優勢,不斷拓展和深化與康美藥業的合作,為康美藥業在優質資產併購、投資資源整合、全產業鏈縱深發展及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等領域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雙方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 中信證券、花旗中國等宣布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
    來源:券商中國12月29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以及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相繼宣布自家公司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業內人士認為,9月發布的QFII/RQFII新規明確允許QFII/RQFII在向券商借入證券外還可通過轉融通機制借出證券,較股票通體現出明顯優勢。未來,QFII/RQFII制度將吸引到更多有需求的投資者。
  • 中信證券:A股本輪慢漲將延續至明年一季度
    中信證券:A股本輪慢漲將延續至明年一季度 2020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自2019年7月份科創板及註冊制正式推出以來,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政策利好對投行業務的提振作用十分明顯。Wind數據顯示,年內(1月1日至12月16日)券商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 (已上市) 已達到10.92萬億元,較去年全年的總規模增加2成,創下歷史新高。
  • ...年薪495萬的中信證券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不準坐飛機高鐵、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總資產近萬億、年盈利超百億的龍頭券商及其掌舵人,因為一場涉及標的10多萬的糾紛,被下達了《限制消費令》,這背後到底有何隱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信證券正準備在深圳灣修建中信金融中心,可能短期也有一些阻礙。中信證券官網顯示,張佑君為中信證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董事長、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會秘書(代)。2019年度,其年薪為495.06萬元。出生於1965年的張佑君1995年公司成立時即加入,擔任中信證券交易部總經理等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