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家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的楊克芬,十多年前被查出患有白內障,醫生曾多次建議她儘早做手術,但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又面臨下崗,手術一事只能一拖再拖。直到去年,在飛鶴「慈善光明行」公益活動的幫助下,楊克芬才得以了卻這一樁心事。
據了解,2019年9月底,飛鶴「慈善光明行」公益活動走進龍江縣,為159名白內障患者進行義務手術,其中就包括楊克芬。
上述公益活動只是飛鶴健康扶貧的一個縮影。作為黑龍江省奶粉龍頭企業,近些年,飛鶴不斷通過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多種方式參與「精準扶貧」。
01一場公益活動,讓159名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
由於沒能及時進行手術,最近幾年,楊克芬的視力下降的越發嚴重,常常認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也下降了,加上行動又不方便,每次進醫院都特別緊張。」楊克芬說。
去年,在飛鶴「慈善光明行」公益活動的幫助下,楊克芬拖了很久的白內障手術終於提上了日程,而這一次,楊克芬顯得沒那麼緊張了。
「這些孩子太好了,比自己家孩子都貼心,我們老人聽力不好,他們就一遍一遍的給我們重複,有的孩子嗓子都啞了,也沒空喝口水。」楊克芬說,本想著等出院後給這些「慈善光明行」志願者們買點水果,結果他們沒待幾天就走了。
據飛鶴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飛鶴攜手「絲綢之路·光明之行」組委會,開展飛鶴「慈善光明行」公益活動。2019年9月26日-10月1日,該活動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全面展開,共完成醫療專項培訓7次;手術162例,其中眼科白內障手術159例;義診1552人次,其中眼科義診1466人次。
那些接受手術的患者,大多和楊克芬一樣,由於經濟條件有限,被白內障困擾多年。
「我被白內障困擾了6年,能接受國內頂級專家的治療,真是莫大的幸運!」活動期間,來自龍江縣龍興鎮榮勝村的村民姚有才激動地說。
「如果沒有飛鶴、沒有專家給手術,我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給老伴兒做手術!」第一批手術複查的患者家屬稱。
中新經緯記者了解到,近些年,飛鶴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健康扶貧,除上述公益活動外,還陸續對多地區醫院的基本醫療設施進行捐贈。2017年,飛鶴向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甘南縣、克山縣、龍江縣、拜泉縣、泰來縣、依安縣、富裕縣、納河市及吉林省鎮賚縣,捐贈了國際頂級醫療設備,市場總價值超1.76億元人民幣。同時,待設備安裝完成後,飛鶴還向每個縣的在校貧困學生家庭發免費體檢卡。
而在前述飛鶴「慈善光明行」公益活動中,飛鶴還向龍江縣第一人民醫院捐贈了價值292萬元的醫療設備。
疫情期間,飛鶴更是累計捐贈2億元款物保障戰疫期物資及營養需求,為一線醫務工作者和母嬰群體提供關愛。
▲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出席捐贈醫療設備儀式
02這對雙胞胎寶寶的奶粉被承包了
家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的孫亞山,生活較為拮据。
2017年,孫亞山的一對雙胞胎寶寶出生了,無奈妻子沒有奶水,自己手頭又不富裕,雙胞胎寶寶的基本營養供給成為了困擾孫亞山的一大難題。
飛鶴在得知孫亞山的情況後,第一時間與他取得了聯繫,並於2017年9月8日攜手當地婦聯,為孫亞山送去價值2.3萬元、16餘箱嬰幼兒配方奶粉。同時,飛鶴承諾,將持續為這對雙胞胎寶寶免費供給奶粉,直到他們一歲半。
據飛鶴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些年,飛鶴持續向多胞胎貧困家庭、特殊家庭及兒童福利院等捐贈乳粉,同時也向貧困地區捐贈學生奶粉,用於中小學生的營養增加。
該負責人稱,從齊齊哈爾到「三區三州」再到環京津等地,飛鶴不斷通過奶製品捐贈、愛心助學等形式踐行「中國小康牛奶行動」,覆蓋7省、20個地區,其中11個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飛鶴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共捐贈學生奶粉6000箱,總價值321.12萬元,惠及學生22058人次,援助學校66所。
▲飛鶴奶粉
03產業集群累計幫扶數十萬人
在北緯47度「黃金」奶源帶上,飛鶴用10餘年的時間,打造出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第一條完整的專屬產業集群,覆蓋了從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渠道管控等各個環節。
中新經緯記者了解到,飛鶴圍繞北緯47度共設有九個現代化工廠,其中兩個工廠正在建設中,五個位於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相應的產業集群上下遊也均布局在貧困縣。飛鶴專屬產業集群中的專屬農場、自有牧場、工廠直接為當地創造工作崗位,並帶動了上遊牧草種植、奶源建設等產業發展。
飛鶴前述負責人告訴中新經緯(微信號:jwview),飛鶴將當地專業的農場(農業公司)、牧場(牧業公司)納入到專屬產業集群條中,形成緊密的戰略聯盟。目前,飛鶴與前端專屬農業公司等緊密合作,農業總種植面積達30萬畝,用於種植奶牛的飼料——青貯玉米、紫花苜蓿、大豆、燕麥等;兩個飼料加工廠,用於飼料加工製作。在牧場方面,飛鶴擁有七個自有牧場,奶牛存欄6萬餘頭。
▲飛鶴自有牧場
飛鶴先進的奶牛養殖理念和加工工廠直接推動了當地奶牛養殖、品種改良、牛乳加工等產業的發展和進步,為黑龍江地區乳品產業起到引領示範作用。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飛鶴主要通過三種形式幫助農民脫貧:一是把貧困戶的土地流轉過來,變成飼料地,讓貧困戶有直接的租金收入;二是讓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參與種植和管理,有一份工資收入;三是在牧場僱傭當地的員工,定期進行養殖技術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能水平。
據了解,飛鶴產業集群已累計幫扶數十萬人,為5萬餘人提供就業崗位,並促進周邊相關產業發展。
文:閆淑鑫 標題責編:閆淑鑫 孫慶陽 林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