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些年來,有的富豪因為過度迷戀資本,最終從高處跌落;有的人一開始平平無奇,但是在資本市場中憑藉一系列的操作為自己贏得了各種身份,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有這樣一對父子就曾有過行雲流水的操作,但是結局並不是很好看。這正應了那句調侃: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算利潤二百五,而這對「傳奇」的父子就是霍慶華和霍東。
霍慶華是一個比較低調的富豪,人們對他的了解一直都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是做煤炭生意起家的,還做過內蒙古首富。這些確實是事實,霍慶華其實一開始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做了六年之後通過招商引資做起了煤炭開採的生意,之後成立了慶華百靈公司,一路擴張、收購、再成立公司。
在他的那個年代,煤炭生意十分熱門,霍慶華憑藉著不斷擴大的企業規模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2010年《福布斯》第一次發布的「內蒙古富豪榜」上以65億的身價成為了內蒙古首富。之後他還把發展的矛頭指向了化工產業,同樣也發展得很好。
直到2012年,煤炭和化工產業開始走向衰落,霍慶華的慶華集團一下子失去了發展的重心。這個時候煤炭產能開始過剩,價格從頂峰跌到谷底,而霍慶華還在忙著擴張。支出龐大,但是收入一直在縮水,這讓慶華集團負債纍纍,債務規模一度達到了80%,霍慶華甚至還因為錢沒及時還成為了「老賴」。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霍慶華藉助自己的兒子霍東完成了一招漂亮的「金蟬脫殼」。他讓霍東在慶華集團任職,轉移資本市場的目光,然後七年後霍東創辦了正東致遠,資本市場就把目光轉向了「仁東系」的發展。
而在資本市場中,霍東的操作要比自己的父親更漂亮。他先是湊齊了13億元,通過雲驅科技,收購了上市公司民盛金科10.7%的股份,然後獲得了民盛金科另外一個股東景華所持有13.8%股份表決權的委託。最後通過一系列操作當上了民盛金科的董事長。
之後他開始大玩資本,把大多數仁東控股的股權質押給了山西晉中銀行和陽泉商業銀行,並且在當年通過仁東控股的盈利獲得了5300萬元的淨利潤。
再到後來,霍東又開始忙著委託、忙著獲得國有資本的加持、忙著拉升股票、忙著佔股。總而言之,他這些年是在資本市場忙得不亦樂乎,而且每個操作都看起來很流暢。
只不過,雖然霍東在資本市場上的操作很吸引人眼球,但是結局卻差強人意,因為股價波動,金融業務到期,霍東質押的股權最終卻迎來了平倉警報,1.3萬股東平均下來每人虧損了近200萬。而霍東本人也沒有賺到多少錢,所以他現在的處境其實要比自己的父親霍慶華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