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視角讀太平天國史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國晚清時期發生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的農民起義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既改變了中國格局,將權力下放至團練、地方武裝,使得清廷不得不對以曾國藩為首的漢人勢力共享權力,之後更是改變了清朝的政治軍事格局。另一方面,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所造成的災難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場運動基本上波及了我國南方經濟發達地區,造成了至少數千萬人的死亡,南方經濟、農業、手工業等產業破壞嚴重,幾乎停滯。而太平天國帶有邪教性質的破壞,更是給許多珍貴的繪畫、書法、書籍、藝術品、工藝品、建築等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簡又文著 王然譯 九州出版社

曾經學界對於太平天國的研究著重於正面影響,突出了革命性、創新性、階級性等等,著重於這場古代中國最後一場農民運動對日後的辛亥革命等方面的啟迪。近年來,則是滑向了另一個極端,從負面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國運動的愚昧性、破壞性、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打擊等方面,當我們跳脫出正負的意義,去客觀地看這場農民運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太平天國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現在的人們如何評價這段歷史?

簡又文是近代太平天國史研究的拓荒者,他與羅爾綱、蕭一山、郭廷以可稱為現當代太平天國研究的奠基人,簡又文的著作可以說是現在研究太平天國史的必讀書目。《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一書為讀者就太平天國這場運動的各個方面做了最佳的詮釋,主要強調了太平天國運動其中具有啟發性的創新。簡又文綜合自己兩部已出版的巨著《太平天國全史》和《太平天國典制通考》,將兩本書改寫成這本《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並於1973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由著名中國史研究學者史景遷親自寫序推薦,在英語世界的影響力巨大。

太平天國起義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當時清政府的腐敗和對於民間治理的不作為有很大的關係。

在道光皇帝弱勢無為趨於刻板的統治模式下,官員們多怠政懶政,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一味地粉飾太平,這讓清朝的階級開始固化,沒有了流動性,下層的不滿也在逐漸累積。比如書中介紹,在金田起義前的廣西巡撫鄭祖琛,就延續了前任的無為政策。廣西地界是匪患的重災區,據統計規模在兩萬人以上的匪幫,就不下三十餘夥。然而鄭祖琛在剿匪之事上卻奉行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既不安撫招安,也不全力圍剿,而是只驅趕不圍殲,讓地方少上報甚至不上報匪情,就這麼擱置著任其發展熬過自己的任期。

像鄭祖琛這類官員在當時的清朝政府中非常多,他們的不作為使得權力下放給那些更加無能不願惹事的地方官吏,地方官吏再下放給小吏和地方鄉紳,形成了橫行鄉裡的黑惡勢力。這些人往往只顧自家利益,貪贓枉法,任意誣陷與自己意見不合之人。後來的北王韋昌輝,本是當地富戶,但是因為有著壯族的血統,從小就被其他鄰族歧視看不起。在憎惡中長大的韋昌輝本是地方衙門差役,因無法參加科舉無法獲得功名。後來韋昌輝花大價錢為父親買取了一份小功名,本想光宗耀祖提高韋家的聲望,沒想到地方鄉紳聯合起來搶走功名牌匾敲詐韋家,韋昌輝尋找到了拜上帝會討公道,卻只換來了一頓譏笑,最後韋昌輝引導拜上帝會搶了鄉紳的糧倉,舉家投靠了拜上帝會。而這些事情在那時多有發生,可以說拜上帝會的壯大除了自身原因以外,清政府的無為和無能,一副和稀泥的態度將民眾擠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太平天國運動與歷代農民起義有所區別的特徵,就是其西方宗教的背景。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在政治上依舊吸收了封建專制的金字塔結構模型,但在文化上卻呈現出了巨大的排他性。這導致了以傳統儒家意識形態為主體的知識分子階層與這個新興政權的對立。比如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一文中稱「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可見當時知識分子與太平天國之主導思想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導致了在太平天國之後,掌握著書立說的主流知識分子階層對太平天國的全盤否定,其中包含對於此文化浩劫的悲哀與憤恨。

在書中,我們能看到簡又文所做的大量田野調查,從地方民眾口中、地方縣誌等多方面尋找到的大量革命實踐活動。太平天國運動對女性的解放,雖然太平天國高層生活腐化、妻妾成群,但這場運動使得女性在革命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比如早期加入的蘇三娘等女性,都是親自領兵披掛上陣,在功績地位上並不輸給其他人。廢除纏足、納妾、買賣婚姻等理想,從一開始就被太平天國提了出來,這是同時期清政府控制領域內無法想像的事。太平天國因其西方的背景對於西方有著自然的親近感,對於西方的部分思想並不像清廷那樣極度抗拒,藉助西方的思想,對部分抹煞人性的禮教傳統提出了挑戰。太平天國當時與清朝統治區不同,少見地支持自由貿易,他們希望與西方多做交易,進一步開放彼此之間的貿易交流。以上的想法有些在二十世紀都沒有能完全實現,可見當時在十七世紀清王朝的背景下能有這樣的思想啟蒙,在一些方面太平天國具有超脫時代局限的思維。

當我們現在再看太平天國這段歷史,坊間自媒體卻只流傳著那些略帶香豔的太平天國領導人荒淫的八卦故事。如果只盯著太平天國領導人的個人道德品質、生活作風等問題不放,便很難看清這場運動對於中國帶來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如果只盯著運動中的問題和失敗,則會讓這場活動與之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革命運動脫節。這本簡又文的權威著作《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能給真正想了解這段歷史,希望尋找到這場運動給中國帶來了怎樣歷史意義的人以幫助,幫助他們撥開迷霧看見真知。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肖浩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蔡登山︱簡又文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用力甚勤,終身不懈於太平天國研究,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太平天國全史》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兩部大書,從縱橫兩個方面收羅了有關太平天國的絕大部分史料,而所發議論亦有不少獨到之處,被學界公認為當代太平天國史權威。
  •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 洪秀全傳》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四十二 傳第一 洪秀全 洪天貴福
  • 太平天國的意義及後世評價
    (《同盟會宣言》) 「五十年前太平天國即純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後仍不免專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民生主義與社會革命》)「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太平天國戰史序》) 蔣介石對太平天國的評價: 「往者,洪楊諸先民,崛起東南,以抗滿清,雖志業未究而遽爾敗亡,而其民族思想之發皇,轟轟烈烈,在歷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紀念焉。」
  • 《風雨荷城》之七:拂去天國風塵的書生——太平天國史專家羅爾綱
    煌煌巨著《太平天國史》太平天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農民起義,儘管發生的時間距羅爾綱開始研究時只有不多的幾十年,但由於清政府和眾多權臣將領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出於種種目的,對事件的真相或隱瞞、或篡改、或醜化、或粉飾,後來清末民初的舊民主主義者為了鼓吹反清革命,又假冒前人編撰了一些讚美太平天國起義的野史詩詞,使得這段歷史的許多材料都蒙上了撲朔迷離、真偽難辨的色彩
  • 為什麼許多人對太平天國嗤之以鼻?真正的史實, 你不一定了解!
    對太平天國了解得越多,就會對其越失望。太平天國本身不乾淨,將其不合理的一面揭露出來,不能稱為「詆毀」和「污衊」。我讀初中時,央視正播放《太平天國》,當時在看這部劇的時候,立場完全是站在太平天國這邊。等到後來讀了歷史系研究生,接觸到的史料多了,對太平天國的立場便由同情轉向了厭惡。
  • 太平天國不太平
    我發現,史學家很少談太平天國,似乎這是個禁區。當下,清宮戲漢宮戲拍了許多,可沒有那個導演敢拍太平天國,箇中緣由,我猜想過,不敢說,怕「答對了」。我對太平天國有惡感,源自一個「據說」。據說太平天國運動是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排名第一多的戰爭。根據太平天國前後《戶部清冊》所載的戶口數,太平天國爆發(1851年)前夕,中國人口為4.3億。太平天國失敗(1863年)後,中國人口只剩下2.3億人。一場農民戰爭使中國損失了2億人。
  • 我讀|姚大力:歐亞舊大陸視角下的蒙古史
    本書的另一小半意在分析蒙古帝國的遺產,或用作者自己的話說,是要揭示出閃爍在漫長的「後蒙古時代」的「蒙古長長的身影」。這部分內容,當然是大多數中國讀者更不熟悉、因而也可能更想了解的。蒙古民族對世界史的積極貢獻,至今還沒有得到人們理所應當的足夠認識。
  • 太平天國真正的靈魂人物是誰?有他在,天京事變自相殘殺不會發生
    太平天國真正的靈魂人物是誰?有人一定會說,這還要問嗎?一定是天王洪秀全。其實不然,洪秀全只是太平天國的精神教父,是名義上的領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人物。太平天國中的第一實權人物,東王楊秀清就與其明爭暗鬥、相互鉗制、互不服氣。
  • 太平天國與湘軍拉鋸戰下的江南悲劇史
    清人繪長毛,是當時和後來江南百姓對太平天國隊伍的稱呼(因為太平天國提倡留長髮)。據從小在嘉興平湖長大的嶽泰回憶,直到他幼年(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時期,每當有小孩哇哇大哭時,大人為了要嚇唬小孩制止哭泣,不是說「狼來了……」,而是說「長毛來了……」。太平天國戰亂在平湖的普通百姓心理上留下非常恐怖的印象。
  • 視角造句和解釋_視角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視角(shì jiǎo)。由物體兩端射出的兩條光線在眼球內交叉而成的角。距離越遠或物體越小,視角越小。長焦距鏡頭視角小,短焦鏡頭視角大。指觀察問題的角度。[文章題材新穎,視角獨特。]視角參考例句:1、她可能還會切換槳板以獲得不同的視角。
  • 告訴你真實的太平天國
    他還褒稱太平天國諸領袖為「民族英雄」、「老革命黨」。1902年,孫中山鼓勵留日學生劉成禺寫一本太平天國史。1904年,劉成禺的《太平天國戰史 》書成,孫中山欣然為之作序。 ⊙太平天國女軍在太平軍初創時期曾經參加過戰鬥。定都天京後,女軍主要從事挑磚、負米、割稻等日常勞動,以及挖戰壕、修城池等戰備勞動,基本上不再去遠徵打仗。
  • 太平天國女狀元傅善祥:出身書香世家才高八鬥的她,最後啥命運?
    但在清朝太平天國時期,改革了科舉取士制度,增開了女科,並選出了太平天國的女狀元。這位女狀元便是傅善祥,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且唯一一位女狀元。傅善祥婆婆傅善祥早期經歷傅善祥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出生在金陵一個書香世家,她自幼聰明,喜讀經史。
  • 石達開:太平天國悲情英雄
    20歲成太平天國領袖  石達開,1831年出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一個富裕的農家。1851年,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石達開被晉封為「翼王五千歲」,意為「羽翼天朝」(註:當時,在天王洪秀全之下,還封有「五王」,即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這時,石達開年僅20歲。  在從廣西向金陵(今南京)進軍的途中,石達開與西王蕭朝貴一起,被委任為「開通前路」的先鋒。
  • 太平天國為什麼會失敗?
    事實上,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因為,太平天國其實是一場完全與歷史發展軌跡脫節的封建農民起義運動。當時,西方列強早已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近代化的齒輪已不可阻擋地向中華滾滾開來,打開國門與世界接觸已是必然趨勢。
  • 太平天國第一完人,犧牲很早,人言已絕後,實子孫繁多,隱居此地
    太平天國的許多文獻,包括洪秀全寫的《天父詩》系列、李秀成寫的《李秀成供》都保留有許多客家話口吻、詞彙和語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讀這些東西感到半通不通、莫名其妙的原因。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在清王朝的打擊、迫害和宣傳下,太平天國所有成員都被指稱為賊,無一例外地遭到了妖魔化。太平天國所有高層的後代子孫也遭到了瘋狂的屠戮。其中死得最慘的當數洪秀全的長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凌遲活剮,剮了一千刀才氣絕身亡。
  • 夢斷天國:太平天國統治時期的「民變」
    《太平天國社會史》劉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9年12月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太平天國的致命傷
    然而這樣先入為主式的理解,會導致對史料的扭曲性解讀,卻忽視了太平天國內部的深層矛盾。太平天國的政權結構是在嚴酷的戰爭狀態下形成的,金田起義之初,太平軍的組織是完全的軍事機構,洪秀全是軍事統率,有發號施令的權力。
  • 馬建標、徐暢:評《劍橋中國晚清史》《劍橋中華民國史》
    其中《劍橋中國晚清史》和《劍橋中華民國史》兩本所涉及的時間段,又與通常所稱的「中國近代史」大致相當。這兩本書也繼承了該系列的一貫特點,即站在西方研究者的立場上,以一種「域外」和「他者」的視角,觀察審視發生在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的各種現象,並自成一套評價體系和結論。這種體系和結論,雖然「獨特」和「新穎」,但卻未必合理與正確。先以《劍橋中國晚清史》為例。
  • 太平天國裡最厲害的王,除了翼王石達開,您最佩服哪位?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4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在太平天國歷史中湧現出不少有才能、有魄力的領袖,他們都先後封王,其中翼王石達開最讓我們扼腕嘆息,他的失敗也成為太平天國最悲壯的史詩! 如果給太平天國各王按照歷史功績排個序的話,第一位當然是天王洪秀全,其次,翼王石達開。
  • 侯傑、姜海龍 | 身體史研究芻議
    就目前中國史學界而言,「身體史」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而拓展和深化該項研究似應從以下五個層面展開,分別是:身體器官史的研究、器官功能史的研究、生命關懷史的研究、身體視角史的研究、綜合身體史的研究。將身體史研究歸納成五個層次,只是在以往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研究假設與前瞻。真正意義上的身體史研究範疇之確定,以及使該課題彰顯出歷史學的特色,則有待於方家進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