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周轉,其真跡還是遺失於歷史的長河中。
千百年來,《蘭亭序》有多個版本在世間流傳,最受推崇的是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承素摹本《蘭亭序》。《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其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其實,還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歐陽詢臨寫的《定武本蘭亭序》和褚遂良臨寫的《蘭亭序》,三個版本各有特點,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喜愛去選擇。
初學行書時,本人選的是馮承素版《蘭亭序》,整體風格「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筆畫飄逸,採用硬筆臨摹,是比較有難度的。
本篇文章對於臨摹其中的「蘭」和「群」字所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說明,供大家參考、討論。
本篇文章是採用的是粗細為0.7mm的中性筆,推薦以下品牌。
所臨字帖(該字帖有三個版本的《蘭亭序》,推薦)如下所示。
「蘭」字
該字是「蘭」的繁體,其楷體如下圖所示。
《蘭亭序》中的行書書寫方法,是在楷體的基礎上加快了書寫速度,使得筆畫間有了聯繫,如下圖所示。
該字在《蘭亭序》中屬於臨摹難度比較高的一類,本人感覺應該先從筆順入手,然後再臨其形。
一.書寫筆順
該字的書寫筆順比較合理的順序如下圖所示。
最後在「門」字內寫「東」字,如下圖所示。
二.臨摹注意事項
1.「艹」字頭注意事項
「艹」字頭書寫時要注意,最後一個筆畫「撇」的傾斜角度,尾部要向「豎畫」傾斜,且傾斜角度較大,包住了「豎畫」,如下圖所示。
2.「門」字注意事項
「門」字書寫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門」字上半部分呈左低右高的趨勢,如下圖所示。
(2)「豎畫」採用垂露豎的寫法,且其底部要高於右側「橫折鉤」的底部,如下圖所示。
3.「東」字注意事項
「東」字整體書寫時需要注意有個下彎的趨勢,這是因為「門」字內空間比較緊湊,為了「布白」的需要。而整體下彎的趨勢主要是通過筆畫的彎曲來實現,如下圖所示。
4.整體結構
(1)「艹」字頭的寬度要小於「門」字,如下圖所示。
(2)「艹」和下半部分要對正,要保證「艹」字頭的中心和下半部分的中心在視覺上是對齊的,否則會非常難看,就像一個駝背者,毫無意境,如下圖所示。
「群」字
該字為「群」的繁體,其楷體如下圖所示。
在《蘭亭序》中,其行書如下圖所示。
「群」字亦屬於比較難臨摹的一類,究其原因主要是難在「尹」字的書寫上。《蘭亭序》中,該字寫的有種「直出天外」的感覺,本文列出其臨摹要點,供大家參考。
一.「尹」字注意事項
1.「橫折」這個筆畫書寫時,折後部分要向左下行筆,且傾斜角度較大,折後的末端和「橫折」的起筆基本在一條豎直線上,如下圖所示。
2.最有特色的是「兩橫」的寫法,向左探出比較多。書寫時尖峰起筆,先向右下方行筆,然後迅速轉右上行筆,如下圖所示。兩橫的間距為左大右小,這個要特別注意。
3.「撇畫」的寫法也極具特色,和「平捺」類似,一波三折,這也是《蘭亭序》的書寫特點。要注意的是起筆特別輕,然後漸行漸重,最後重筆出鋒。另外要注意的是:「撇畫」向下行筆時,會經過「橫折」和第二個橫畫的交點,如下圖所示。
二.「口」字注意事項
「口」字注意的地方主要是其起筆位置,如下圖所示,是在「撇畫」、「橫折」、「橫畫」三者交匯的地方。
三.「羊」字注意事項
該字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是其「三橫」的寫法,《蘭亭序》中「三橫"寫的特別飄逸,硬筆比較難以體現,但是也要做到以下兩點:
每個橫畫都要尖峰入筆,入筆後迅速右行,要寫出「一波三折」的感覺;三「橫畫」之間的間距比較小,不能太大,如下圖所示。
四.整體結構
「群」字整體結構方面要注意一點:「口」字和「羊」字的中心應在「尹」字邊線的左側,不要超過邊線,否則會造成整個字上下沒有對正的感覺。
結束語
以上為神龍本《蘭亭序》中「蘭」和「群」的臨摹要點,純屬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指正。
該版本的《蘭亭序》其風格瀟灑飄逸,臨其形相對比較容易,但想臨其神就非常難了,這和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性格及當時的書寫狀態有關,所以想完全臨其神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們可吸取其經驗,化己所用,為提高自己的書法修養提供一些捷徑。
另外,臨摹《蘭亭序》時,建議大家放鬆心情,否則很難寫出其行雲流水一般的感覺。
PS:非常感謝每一位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