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胡衛國表示,把「上海灣區」作為金山城市品牌,既是對金山濱海地區功能定位的延續、深化和提升,又著眼於灣區特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記者從12月8日召開的金山區五屆區委十二次全會上獲悉,面向「十四五」,金山區將進一步激活城市海岸線的生活、生態和生產功能,打開金山濱海地區的更大「想像空間」,打造長三角「黃金海岸」,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進一步提升金山地區發展的辨識度和影響力。
「『十四五』是金山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關鍵時期,」中共金山區委書記胡衛國表示,把「上海灣區」作為金山城市品牌,既是對金山濱海地區功能定位的延續、深化和提升,又著眼於灣區特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能夠有效涵蓋金山區「到2035年建設成為產城融合樣板城市、濱海花園城市、門戶節點城市」這一遠景目標。
金山地處上海西南門戶,位於杭州灣北岸、長三角地理中心位置,與長三角半數以上城市都處於1小時經濟圈內。金山傍海而生、因海而榮、向海而興,23.3公裡長的濱海岸線,尤其是7.2公裡長的生活岸線,是上海最稀缺的城市海岸線。金山濱海地區則是金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是金山奮力轉型升級的標誌性舉措。
「十三五」以來,金山區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新路子,經濟質效不斷提升,產業轉型不斷加快,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信息技術四大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佔全區屬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75.9%。碳谷綠灣產業園、灣區生物醫藥港、華東無人機基地列為市級特色產業園區,華平金山智慧產業園開工建設,工業園區單位土地產值、土地稅收比「十二五」末分別提高38%和108%。
「十四五」期間,金山區將形成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產業格局。傳統產業將深挖潛力推動轉型,堅定不移推動化工產業朝著精細、綠色、高技術、高效益、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加快向碳纖維、石墨烯、氫能源等產業進軍。新興產業則集中精力推動產業集聚,把握好新經濟發展的趨勢和特徵,緊密對接上海市委提出的「五型經濟」,加快打造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體現大都市經濟特徵的業態結構。金山將全力以赴把華東無人機基地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無人機綜合試驗區,把碳纖維複合材料創新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研發與轉化平臺。
金山區將強化濱海花園特色,打好「海洋牌」「生態牌」「文化牌」,主動融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向拓展戰略,加快推進圍填海區域建設,打造成為濱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該區計劃將包括圍填海區域、金山衛站周邊、金山嘴漁村、城市沙灘在內的8.1平方公裡濱海旅遊休閒區域進行整合提升,打造成為集文化體育、旅遊休閒、商貿娛樂、廣告會展、自然觀光等多功能多主題的長三角「黃金海岸」,為上海市民和長三角遊客打造一個舒適宜人,可以慢慢行走、細細品味的城市休閒景觀空間。其中,圍填海項目規劃實施7個項目,包括濱海文化娛樂中心、濱海綜合會展中心、濱海商務中心、休閒漁港城、濱海生態溼地、濱海文創中心和濱海度假村。
金山區將強化門戶樞紐特點,加快創新要素資源集聚輻射,提升樞紐功能和節點地位,全面形成「兩個扇面」發展格局。該區將全力實現「上海灣區」、楓涇地區兩翼齊飛,加快從承接市區的單向輻射向對接長三角的雙向賦能轉變,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
其中,濱海地區將全力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加快碳谷綠灣產業園、灣區健康醫學城、濱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金山大道經濟走廊、灣區科創中心建設,努力形成「一谷一城一區一帶一平臺」的發展格局。
另一「翼」則是楓涇地區。金山將加快阿里雲華東智能算力中心、華平金山智慧產業園、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等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同時著力推動長三角科技城建設,全面推進界河兩側7.1平方公裡區域開發,努力打造跨省市的融合創新實踐區。
資料:上觀新聞
作者丨黃勇娣
編輯丨陳憶文
責編丨陳憶文
原標題:《金山區明確「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將全力打造長三角「黃金海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