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民眾心態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已慢慢接受病毒存在的現實,並相信會有對策解決目前的問題。
文 | 《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編輯 | 蘇琦
隨著美國各地開始放鬆疫情限制措施,多個州近日出現了病例激增。6月16日,美國六個州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數觸及紀錄高位,連續第二周新增病例呈上升趨勢。
此前,20個州近兩周新冠肺炎感染率出現上升,部分州的單周平均增長率上升超過50%。除確診之外,包括德克薩斯州在內的部分州住院率出現增長。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目前美國近212萬人被新冠病毒感染,近12萬人死亡。美國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的模型則預測,到10月1日,美國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將超過20.1萬例。
引發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的原因,多位專家對《財經》記者指出,主要是各地正重新開始舉行群眾集會和宗教儀式,其中既有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非洲裔男子死亡引發的抗議和騷亂,大量人群聚集,加速了新冠病毒傳播;也有各地逐步經濟重啟,開放的社會和商業活動,增加了在工作場所、飯店、體育場館等設施的群聚和群體感染的可能性。人們已經開始擔心,學校即將復學可能成為又一波疫情暴發的溫床。
美國傳染病專家、範德堡大學醫學院教授威廉 · 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因此在6月15日表示,美國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開始。這一判斷的前提是,五月有幾周的時間,新冠病毒似乎有所消退,美國各地病例數開始趨於穩定,於是各州緊鑼密鼓地重啟經濟。
當人們擔心第二波疫情襲擊美國之際,大多數醫學專家否認美國出現了第二波疫情。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的創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何大一對《財經》記者表示,現在談及美國第一波新冠疫情結束尚早。
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醫學中心流行病學家洛倫·利普沃思指出,第二波疫情意味著第一波疫情已經消失並重新出現,這不是美國的現狀,相反,美國似乎正在經歷一系列持續不斷的疫情小峰值,所謂的「感染波」(waves of infection),而非波濤洶湧的疫情一波又一波。
此前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新增新冠肺炎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都迎來疫情暴發以來的最低值。 但在阿肯色州,亞利桑那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等州,病例數量卻在增加。俄克拉荷馬州新增病例激增了68%。內華達州6月16日也報告單日新增病例創紀錄最高,超過5月23日創下的此前高位。住院病例也在上升或達到紀錄高位。在俄勒岡州,一個縣新增了逾200個病例,這些暴發與教堂的一次集會相關。
白宮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日前對此表示,「我並不想淡化或爭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但我認為這是我們必須要習慣的。我認為它是可控的,我們有更好的儀器設備,我們在疫情暴發區有更好的應對經驗。」
醫療專業人士呼籲人們保持謹慎,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否則就會使醫療系統再次不堪重負。不過多位專家對《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從上到下的共識是,不能停止經濟。庫德洛表示,儘管美國一些州出現病例激增,美國總統川普與副總統彭斯也仍然不願意暫停經濟。他說,「總統肯定不願意關停經濟,副總統也是。關停經濟給我們健康造成的損害可能比開放經濟還要大。」
沙夫納指出「徹底關閉是一場嚴重的財政災難,對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我無法想像我們會再次關閉。」
《財經》記者在美國中西部州採訪發現,各州都在不同階段的重啟中,一些病例少的州已完全恢復正常。一些零售商如沃爾瑪、塔吉特、克羅格、好市多、Dollar General等都有接近於正常的人流量,這受益於美國人購買更多的雜貨和家庭必需品。最新數據顯示,美國5月零售額較前一個月激增17.7%,創歷史新高,因消費者們紛紛回到已經關門數月的新開張的商店。這是自1992年以來最大的單月漲幅。經濟學家說,聯邦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每周增加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也提振了零售銷售。但這些福利計劃在下個月結束。
同時,零售業也是新冠病毒大流行重創的幾個行業之一。零售研究和諮詢公司Coresight Research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0年為止,已有4000多家門店表示將永久關閉。該公司預計關閉工廠的規模將像滾雪球般擴大,並在今年創下了2.5萬家的新紀錄,打破了去年跟蹤記錄的9302家的紀錄。
相較於疫情清零思維,達拉斯國際健康服務集團執行長邵新立對《財經》記者指出,現在美國的策略是先開放,同時加快疫苗的研發。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的說法是,要非常小心,但如果完全為此捆住手腳,美國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難以翻身,民眾生活會受到巨大影響,這是川普政府不願看到也不可能接受的結果,那樣他的連任就完全沒有希望了。與其陷於那樣的困境,不如在放棄一些可承受損失——死亡人數增加。
邵新立與不少美國人討論發現,大多數美國人的心態是,不願意困在家裡等,加上新冠肺炎死亡率總體上不是很高,且年輕人與身體健康的人群相對受到的影響較小,他們認為可以對抗過去,因此贊成經濟重啟與開放。NBA七月就要正式恢復,其他重大體育賽事也將陸續恢復,這些使全美民眾心態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已慢慢接受病毒存在的現實,並相信會有對策解決目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