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警惕新冠成為季節性疾病,南半球或迎疫情第二波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氣候變化對病毒的傳播往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儘管人們無法確定北半球回暖天氣是否會有利於新冠病毒傳播的阻斷,但南半球即將到來的冬季,已經引發對新冠疫情第二波高潮的擔憂。

美國最新發出信號,警惕新冠疾病成為像流感一樣的季節性疾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傳染病科主任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在周三的白宮記者會上警告稱:「美國需要為疫情的第二波做好準備,因為新冠疾病非常可能成為一種季節性的疾病。」

福奇博士曾多次在發布會上暗示疫情的季節性風險,這次他用了「非常可能」的表述,認為這種季節性模式與流行病學家觀察到的其它病毒具有相似性。

第一財經記者從最新的全球新冠確診數據統計發現,南半球主要國家疫情近日呈上升趨勢。截至3月26日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巴西、厄瓜多和智利四國確診病例數分別達到2738例、2554例、1211例和1142例,確診病例總數達到8000例左右,死亡病例數量也超過100例。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分析顯示,位於更溫暖地帶的社區似乎在減緩新冠病毒疫情傳播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研究稱,儘管赤道氣候帶國家和正處於夏季的南半球國家也已通報了確診病例的存在,但迄今為止,平均氣溫在18攝氏度以上地區的患者僅佔全球病例數的不到6%。

這一方面暗示了溫暖的氣候抑制了病毒的傳播;但另一方面,當前南半球已經出現的本土傳播,可能意味著新冠病毒比起過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對較高溫度更為耐受。確診病例數的增長也提出警示,隨著南半球逐漸進入冬季,第二輪的疫情高潮可能即將來臨。

美國的全球愛滋病協調員、川普政府冠狀病毒工作組成員黛博拉·比爾克斯(Deborah Birx)在最近一次發布會上稱:「北半球的流感通常發生在11月到4月。由於中國和韓國疫情暴發晚於11月,所以很難確定新冠病毒是否會在4月結束,或者往後順延。」

目前美國正在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3月26日,美國確診新冠感染病例數達到68572例,其中包括死亡1031例。如果南美洲疫情暴發,那麼將對美國原本已經捉襟見肘的疫情防控帶來更大的挑戰。

世衛組織官員正在敦促各國採取迫切和積極的行動,試圖在確診病例相對較少、密切接觸者容易被追蹤和隔離的情況下控制病毒。他們還提醒各國決策者和公眾,不應因病毒與天氣之間可能存在的相關性而輕視此次疫情,仍需要採取強有力的預防措施。

「新冠疾病是全球性的疫情,隨著北半球氣候的轉暖,病毒的傳播速度會慢下來,但是很難根除。」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曹軍驥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要讓病毒徹底根除。我們需要技術方面的重大突破。」曹軍驥表示,希望在這一年中能看到技術方面積極的跡象。

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來自於疫苗,目前中國和美國的科研團隊都已經進入到疫苗的人體試驗階段,極大地縮短了疫苗的研發進程。儘管如此,專家認為,能夠讓大多數人使用上疫苗還至少需要等上1年至1年半時間。這也提醒人們在重大技術突破尚未取得之前,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必不可少。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美國抗疫專家:新冠正在南半球紮根 極可能季節性周期回歸
    美國頂級傳染病科學家表示,新冠病毒極有可能會以季節性周期回歸,成為「季節性病毒」,當務之急是需要尋找疫苗和有效治療藥物。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據法新社3月26日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傳染病研究負責人安東尼·福奇(Anthony Fuci)2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正開始在南半球紮根,那裡的冬天即將到來。
  • 第二波疫情會不會在中國暴發?鍾南山最新研判來了!
    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警告稱:第二波疫情或將比第一波更為致命。對此,中國人民也不禁感到擔憂,即便我們用了較快的時間和較高的效率控制住了疫情,可當秋冬季節來臨時,中國會不會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呢?對於這個全民關注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最近做出了最新研判。
  • 第二波疫情爆發!鍾南山做出判斷,中國還會怕?
    文丨張三 審丨瑾函世界範圍內已經迎來了第二波新冠疫情,歐洲和美國的整體疫情形勢並不樂觀,鍾南山院士做出判斷稱,以中國目前的防疫制度和防控措施來看,第二波疫情並不會在中國爆發。同時,冬季本來就是傳染病高發季節,而對新冠疫情的嚴格防控,也有利於隔絕流感的傳染。中國當前的社會環境是較為樂觀。若是第二波疫情不會在中國發生,那麼中國還會怕嗎?鍾南山認為中國的整體疫情防控形勢較為樂觀鍾南山認為,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第二波疫情已經事實上開始了。
  • 南半球國家流感人數同比銳減
    與此同時,科爾特斯還在擔心另外一件事情——今年這個流感季節會不會出現像往年那樣嚴重的疫情?然而,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餘的,流感沒有到來。南半球流感患者比往年少得多據報導,從阿根廷到南非,從紐西蘭到智利,一些南半球國家今年報告感染流感和其他季節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數要比往年少得多。在其中一些國家,流感甚至似乎「消失」了。
  • 全球疫情反彈之下,中國「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嗎?
    前幾天,張文宏教授表示,接下來的冬天「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這一說法重新喚醒了國人對新冠的重視,也引發了公眾的一些焦慮。如果「第二波疫情是必然」,那豈不是說這種生活又要回來了嗎?這樣想可能是誤讀了專家。首先,我們要理清幾個關鍵的科學問題。1疫情到底怎麼才算「一波」?
  • 專家警告疫情或二次暴發:規模小於第一波 無免疫力者最危險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專家警告新冠疫情或二次暴發:規模或小於第一波 無免疫力者最危險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 《今日美國報》網站4月19日刊登題為《第二波新冠病毒將於何時襲來?會是什麼樣的?》的報導稱,在第一波新冠疫情結束前,科學家就已經在擔心第二波疫情。專家指出,在疫苗出現前,很可能會有第二甚至第三波疫情。
  • 全球70萬人死於新冠,多國面臨第二波疫情
    在全球70萬新冠死亡病例中,美國數量最多。目前美國累計確診逾477萬,死亡超15.6萬人。美媒3日稱,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一份綜合預測數據,未來30天,平均每天或有千人死於新冠肺炎。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戈特利布日前則估計,全美死亡病例恐在年底達到30萬例。
  • 警惕季節性抑鬱症
    第一次住院是在去年的11月份,這一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休息了太久,9月份後學校復學後也能正常的上班和授課,生活原本還算平靜,可入冬後,王老師的抑鬱再次出現了復發,在與我溝通後回到醫院住院治療了。今天早上查房時,王老師問我:「閻大夫,我怎麼總是這個時候抑鬱呀?難道抑鬱症也有季節性嗎?」,我說:「你還真沒說錯,還真有」。
  • 全球持續寬鬆是黃金主要推動力 但仍需警惕季節性因素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黃金交易提醒:全球持續寬鬆是黃金主要推動力,但仍需警惕季節性因素,日內關注兩大數據周四(5月21日)現貨黃金窄幅震蕩,現報1745.18美元,跌幅0.17%。此外,圍繞Moderna疫苗測試的鬧劇已成為影響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美元走弱部分支撐金價,但警惕市場消化美聯儲負利率預期另一個對金價構成支撐的因素是近期美元走弱。
  • 美國佛羅裡達州成為新冠疫情重災之一,具體情況怎樣了?
    美國弗萊裡德州現在已經成為了疫情最為嚴重的幾個重災地之一,目前美國弗裡達州的現有確診量為446,737例,但是累計確診量卻超過了50萬例,治癒量也僅僅只有4萬多例,但是死亡量已經達到了7627例,意思是現在佛羅裡達的醫院中還有許多患者仍然在接受治療,目前佛羅裡達州的醫療系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 美國新冠疫情暴發,流感卻神秘消失?實情是流感現第三波流行,實為新冠
    作者 | 掙脫枷鎖的囚徒 美國新冠確診患者超12萬,為什麼流感卻神秘消失了? 近日,美國成了COVID19全球大流行新的疫情中心。
  • 中國為何沒有爆發第二波疫情?德媒概括4點秘訣,美國沒法比
    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近一年了,而如今,仍有許多國家依然深陷於新冠疫情中,不光如此,身為超級大國的美國也深陷疫情「無法自拔」。可以說此次新冠疫情,給世界帶來了不少的困擾和負面影響。德媒誇讚中國防疫早在疫情爆發之初,中國及時向世界發出了提醒警告,並積極投身於防疫防控中,實行一系列防疫措施。
  • 美國因抗議聚集確診暴增!全球確診直逼700W,疫情第二波已經到來...
    如今死亡數來到駭人的近40萬,確診數也直逼700萬大關…世衛組織的專家本周表示,全球疫情遠未結束("far from over"),我國專家也同意,「全球第二波疫情已到來,力度超越第一波!」看到這裡已經瑟瑟發抖…而再看看新出爐的全球疫情排名榜,第二波已經在路上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許多此前疫情新聞中聞所未聞的國家紛紛登陸前十榜,巴西位列第二,俄羅斯緊隨其後,國民人口不足3200萬的秘魯確診近20萬,1800多萬人口的智利確診近14萬…
  • 美國第2波疫情開始!全球疫情愈演愈烈……
    面對疫情現狀,譚德賽強調,即使是有能力遏制病毒傳播的國家,也必須對可能出現的疫情復發保持警惕。 「數據化管理」表示,連日來唯一的好消息是,全球新冠肺炎病死率繼4月14日達到最高點(13.19%)後,至今總體緩慢下降。具體到每個月看:4月時,全球平均病死率為8.1%;5月,為4.9%;6月,為3.5%。
  • 疫情是否會在秋冬季節二次爆發?現在的南半球已經有了答案!
    如果新冠病毒的疫苗沒有很快研製出來的話,新冠肺炎在秋冬季節反彈是肯定的事,因為秋冬季節氣溫波動大,低溫時人體的免疫力下降,而新冠病毒又屬於呼吸道疾病,在秋季時繁殖能力會增加。多萬,在未來的一個月內,如果疫情沒有得到顯著的控制,那麼全球疫情超過1000萬也是看得見的。
  • 世衛:警惕出現疫情「第二波高峰」,暫停在「團結試驗」中使用羥氯喹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當地時間周一,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瑞安(Mike Ryan)在簡報會上說,全球仍處於第一波新冠疫情爆發的中期。Mike Ryan瑞安說,傳染病往往是一波一波地傳播,這意味著今年晚些時候,在第一波疫情已經消退的地方,疫情可能會捲土重來。如果阻止第一波傳染的措施過早取消,感染率也有可能再次迅速上升。
  • 海外網評:美政府再誤戰機,第二波疫情拉響警報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0月11日報導稱,美國阿拉斯加、科羅拉多、印第安納、堪薩斯、明尼蘇達等12個州過去一周內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刷新記錄。與此同時,本月6日至10日,美國日均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超過5萬,創下8月中旬以來新高。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國醫務工作者正擔憂,美國將迎來「可怕的第二波」疫情。
  • 第二波疫情捲土重來?吳尊友:中國不會大爆發,全球情況動蕩不安
    10月24日,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如今秋冬季來臨,國內民眾開始擔心第二波新冠疫情的來襲,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最嚴重也就上百人感染,大家不用太過擔憂,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全球疫情卻非常不樂觀,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如果放開,中國將會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
  • 全球疫情daily速報丨美國入冬可能迎來第二波疫情
    與此同時,一些國家的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在未來60天暫停移民;英女王低調慶祝94歲生日,取消鳴炮和閱兵;德國取消柏林馬拉松賽事、慕尼黑啤酒節。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非洲大陸已經有52個國家報告了確診病例,累計超過23000例。
  • 新冠疫情再傳壞消息,張文宏凌晨作出最新判斷
    撰文、校對丨南喬全文895字,閱讀約需2分鐘雖然中國已經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就可以放鬆警惕,秋冬季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流感,同時也讓疫情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美國就是典型的代表。對於疫情的走勢,鍾南山的預言已經成真,新冠疫情再次傳來壞消息,張文宏凌晨做出最新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