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疫情捲土重來?吳尊友:中國不會大爆發,全球情況動蕩不安

2020-12-17 斑馬大觀察

10月24日,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如今秋冬季來臨,國內民眾開始擔心第二波新冠疫情的來襲,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最嚴重也就上百人感染,大家不用太過擔憂,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全球疫情卻非常不樂觀,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如果放開,中國將會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

全球情況動蕩不安,如果放鬆警惕將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

截至10月23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4100萬例,據《華盛頓郵報》分析,10月23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82600例,超過以往最高紀錄。美國政府醫療總監傑羅姆·亞當斯警告說,"本周,我們可能會出現有史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病例數。"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談到未來全球疫情防控形勢時表示,現在全球仍處於"最黑暗的時刻",即"每天都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新發病例"。

全球疫情如此嚴重,而秋冬季又再次來臨,國內民眾開始擔心第二波疫情的來襲。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中國是否會有新冠疫情的局部暴發,會有多大規模?會不會比過去幾個月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更嚴重,是否會達到年初的嚴重程度?

對此,吳尊友表示,確實現在全球疫情十分嚴重,我們國家主要是來自全球的壓力,如果中國一放開,前面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可以按照我們國家的人口數在全球的佔比以及全球目前的新冠感染率、病死率做個推算,如果放開,中國會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這個代價了不得,沒辦法接受。"

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最多也就上百人

隨著過去九個多月防控經驗的積累,中國疫情是目前全球控制最好的。

吳尊友表示,青島疫情剛開始發生,特別是首個病例診斷的時候,自己還是挺緊張的。"疫情發現以後,青島市的反應非常快,對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醫護人員等展開了大規模核酸檢測,被發現感染者也都處於感染的早期,我感到很欣慰。"

當前看似是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增多,但其實這是由於疫情防控窗口前移、檢測能力提升,使我們能夠更為及時地發現處於早期感染的病例。

"中國國內不會出現較大問題",吳尊友表示,"今年秋冬,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但零星的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出現,像類似於像青島那樣規模的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他認為,再出現新發地那樣疫情規模的可能性估計不大,因為新發地是繼武漢以後,第一次認識到,汙染的海產品有可能作為疫情傳播的一個源頭,後來我們汲取了教訓,對這類疫情開始採取防範措施。

因此,吳尊友認為,未來達到三四百人疫情規模的可能性不大,十幾人、幾十人,最多也就上百人,那就撐破天了,最多也就能達到大連疫情100多例陽性感染者的規模。

3點潛在風險:境外人員,病毒實驗室,冷凍產品

想要減少局部暴發的可能性,就必須關注一下3個潛在風險點,只要將病毒"拒之門外",就可以做到平穩過冬。

當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嚴防外部病例輸入成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之一。因此首先是境外人員的排查。感染的或者發病的人,從海關到邊防的過程中,集聚的醫院或者隔離點,這些地方有沒有類似於青島那樣的漏洞?

其次是做相關研究、檢測的實驗室裡也是有病毒的,實驗人員如果操作不規範,被感染了,也有可能將病毒從實驗室帶回家傳向社會。這樣的傳播方式,在2003年、2004年非典流行的時候,就發生過,而且不止一次,在中國也發生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進口的冷凍海產品或者肉食品,由於受到汙染,感染了我們的工作人員,引爆了或者促進了暴發疫情。

新冠疫情不分冬夏,秋冬季防疫更加困難複雜

秋末冬初、冬季、冬末春初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的季節,大家都很擔心這個季節新冠會不會捲土重來。

對此,吳尊友表示,實際上新冠疫情不分冬夏,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當然,到了冬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增加,使得防範新冠變得更加困難複雜,"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我們比較樂觀的是很有信心能夠控制住疫情。"

"我們過去總結了很多有效的寶貴經驗,如少聚集,少串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等等,都要繼續堅持,不要認為它簡單就不重視、不遵守。"吳尊友表示。

吳尊友認為,恰恰是從細節和小事做起,對控制疫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哪個城市做的好,往往疫情控制效果就好,所以還要一絲不苟地做好防控工作,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全球疫情什麼時候能緩解?兩年內的話還是有巨大的挑戰

如今,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國29個州病例激增,巴西民眾對面對面工作仍有擔憂;歐洲新冠病例增速超過美國,法國疫情各項指數均惡化;非洲疫情下糧價上漲、失業增加,南非衛生部長確診;亞洲方面,印度空氣汙染或致疫情更嚴重,韓國將重啟板門店旅遊。

這種情況下,全球疫情在短期內緩解可能性不大。吳尊友表示,過去9個月中,大部分北半球國家都沒有經過冬天的疫情,中國也只是經過了一個冬天疫情的尾巴。

"在前9個月,疫情最嚴重的是美洲,冬季的南美疫情更嚴重。"吳尊友表示,在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比夏季嚴重的冬天,全球的疫情只能說非常不樂觀。

吳尊友認為,如果將疫情緩解定義為全球感染數能夠控制在一個我們基本生活能夠維持正常的水平,即便有疫苗了,我估計兩年內的話還是有巨大的挑戰。"

以上綜合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網、金臺資訊等多家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復陽原因是什麼?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是否出現了新的傳播方式?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吳尊友:瑞麗疫情成因何在?秋冬季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
    9月15日,國務院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這是時隔6個月後再次對防控方案進行修訂,相較第六版,新方案作出了哪些重要調整。秋冬季將至,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圍繞一系列問題,健康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 秋冬季新冠疫情會捲土重來嗎?吳尊友:不會再現武漢的嚴重情景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不少公眾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會捲土重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今天(8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疫情隨時都可能發生,規模大小取決於能否及時發現,防控措施是否實施到位,我國的新冠疫情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景。
  • 中國早期抗疫不力嗎?吳尊友復盤國內7波疫情始末
    今天上午 在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上 針對「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給力」等言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出回應
  •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2021年過年疫情還會繼續嗎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2021年過年疫情還會繼續嗎  目前多國防疫形勢嚴峻,世界衛生組織公布:11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7882183例。  那麼今年國內秋冬第二波疫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何時會發生?根據過往的經驗,冬春季有可能是爆發的高峰期。
  • 吳尊友談春節期間會不會嚴格防疫 說了什麼?
    吳尊友談春節期間會不會嚴格防疫 說了什麼?來源:央視新聞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吳尊友談春節期間會不會嚴格防疫】2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人和專家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吳尊友:我國新冠疫情經歷了4波,第5波可能會來
    健康報微信公號9月18日消息,近日,雲南省瑞麗市出現新冠疫情。9月15日,國務院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這是時隔6個月後再次對防控方案進行修訂,相較第六版,新方案作出了哪些重要調整。秋冬季將至,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圍繞一系列問題,健康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 中國早期抗疫不力嗎?吳尊友復盤國內7波疫情始末,有4個關鍵舉措
    今天上午,在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上,針對「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給力」等言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出回應。復盤1:武漢從發現疫情到封城僅3周論壇上,吳尊友以「新冠疫情形勢與防控策略」為主題,系統梳理了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的發展進程。在疫情最早的幾周,疫情是怎麼發現、怎麼發生的,中國做了哪些響應?
  • 疫情源頭找到了嗎?吳尊友解讀
    北京這波疫情的源頭找到了嗎?進口凍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有何提醒作用?哈薩克斯坦出現的不明肺炎是新冠肺炎嗎?《新聞1+1》邀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對疫情相關的熱點問題一一回應。北京何時下調應急響應級別?吳尊友介紹,北京這波疫情過去4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說明疫情已得到控制。
  • 專訪吳尊友:我國新冠疫情已有成體系防控措施,不會再出現大規模流行
    貝殼財經原創出品記者 白金蕾編輯 趙澤冬季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冷鏈包裝食品還能否食用?是否需要全民強制普打疫苗?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回答了上述問題,並總結了這一年抗擊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下同)的經驗。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專家最新解讀
    昨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吳尊友: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最大的風險點來自境外輸入病例。數據顯示,3月至4月,我國出現了第一波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疫情高峰;5月至6月,情況有所緩解;7月後,境外輸入病例又有所增加。從全球範圍看,全球疫情數據自3月後一路上揚,對我國的疫情防控造成了巨大壓力。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力?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5日消息,今天上午,在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上,針對「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給力」等言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出回應。在2月,參加世界衛生組織考察團時,他分享了一個觀點——武漢封城,減少了中國15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減少了中國6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吳尊友總結,這兩個決定就能看出,即使在信息還不全面的情況下,中國在應對新冠肺炎方面當機立斷,作出了科學的、英明的、果斷的決策,「這樣兩個決策,既決定了武漢疫情的規模,也決定了全國疫情的規模,也延緩了病毒在全球的蔓延。」
  • 第二波疫情會不會在中國暴發?鍾南山最新研判來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在折騰了大半年後,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還沒有徹底散去,而且隨著天氣的不斷變冷,難以被消滅的新冠病毒似乎又有了捲土重來之勢。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警告稱:第二波疫情或將比第一波更為致命。對此,中國人民也不禁感到擔憂,即便我們用了較快的時間和較高的效率控制住了疫情,可當秋冬季節來臨時,中國會不會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呢?對於這個全民關注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最近做出了最新研判。
  • 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吳尊友提醒國人要當心
    世衛組織傳出一個噩耗在這種情況下,世衛組織還傳出了一個噩耗,稱第二波疫情即將回溫。這第一波疫情就來勢洶洶,持續了大半年還沒有被控制,如今再來第二波可怎麼得了?事到如今,西方的很多國家已經遭受到了第二次的疫情,並且以他們的狀況來看,第二波的疫情並沒有比第一波好到哪裡去。
  •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吳尊友談春節疫情防控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全球疫情日趨嚴重,國內發生一些零星散發病例也是常態化防控中的常見現象,想完全避免非常困難。  我國在過去11個月總結了一整套防控措施,能及時發現疫情,並能夠在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以內。春節期間雖然人員大流動,但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的疫情。概括起來要做到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集中發力、突出重點。
  • 吳尊友談青島疫情:規模不會太大,給全國境外輸入病例管理敲響了警鐘
    目前排查情況如何?怎麼看此次青島的疫情?又給我們的防控環節,提了什麼樣的醒? 在10月13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共同關注。
  • 如何研判北京這波疫情態勢?來京辦事還安全嗎?中疾控專家吳尊友回應
    【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近日出現疫情反彈引發社會關注,今天下午,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解讀此次北京疫情形勢及個人防護等系列熱點問題。如何研判北京這波疫情態勢?吳尊友表示,北京這次疫情是出乎我們的意料,形勢是嚴峻的。第一,在全國疫情基本上阻斷了各類傳播的形勢下,在北京突然出現爆發性的、短時間內集中出現的病例,形勢嚴峻。第二,它發生在新發地,一個很大的批發市場,要把這個流行病學調查搞清楚,本身就是一個挑戰,這項工作還在進行當中。但另外一方面來說,又是比較樂觀的。
  • 第二波疫情爆發!外貿人將再次面臨這些挑戰!
    在亞洲,印度、尼泊爾等國疫情讓人擔憂,而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則一直在高位徘徊不下。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今年5月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就認為,秋冬暴發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權威專家最新解讀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昨天(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