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如今秋冬季來臨,國內民眾開始擔心第二波新冠疫情的來襲,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最嚴重也就上百人感染,大家不用太過擔憂,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全球疫情卻非常不樂觀,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如果放開,中國將會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
全球情況動蕩不安,如果放鬆警惕將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
截至10月23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4100萬例,據《華盛頓郵報》分析,10月23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82600例,超過以往最高紀錄。美國政府醫療總監傑羅姆·亞當斯警告說,"本周,我們可能會出現有史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病例數。"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談到未來全球疫情防控形勢時表示,現在全球仍處於"最黑暗的時刻",即"每天都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新發病例"。
全球疫情如此嚴重,而秋冬季又再次來臨,國內民眾開始擔心第二波疫情的來襲。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中國是否會有新冠疫情的局部暴發,會有多大規模?會不會比過去幾個月北京、新疆、大連的疫情更嚴重,是否會達到年初的嚴重程度?
對此,吳尊友表示,確實現在全球疫情十分嚴重,我們國家主要是來自全球的壓力,如果中國一放開,前面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可以按照我們國家的人口數在全球的佔比以及全球目前的新冠感染率、病死率做個推算,如果放開,中國會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這個代價了不得,沒辦法接受。"
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最多也就上百人
隨著過去九個多月防控經驗的積累,中國疫情是目前全球控制最好的。
吳尊友表示,青島疫情剛開始發生,特別是首個病例診斷的時候,自己還是挺緊張的。"疫情發現以後,青島市的反應非常快,對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醫護人員等展開了大規模核酸檢測,被發現感染者也都處於感染的早期,我感到很欣慰。"
當前看似是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增多,但其實這是由於疫情防控窗口前移、檢測能力提升,使我們能夠更為及時地發現處於早期感染的病例。
"中國國內不會出現較大問題",吳尊友表示,"今年秋冬,我國出現疫情局部暴發的可能很小,但零星的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出現,像類似於像青島那樣規模的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他認為,再出現新發地那樣疫情規模的可能性估計不大,因為新發地是繼武漢以後,第一次認識到,汙染的海產品有可能作為疫情傳播的一個源頭,後來我們汲取了教訓,對這類疫情開始採取防範措施。
因此,吳尊友認為,未來達到三四百人疫情規模的可能性不大,十幾人、幾十人,最多也就上百人,那就撐破天了,最多也就能達到大連疫情100多例陽性感染者的規模。
3點潛在風險:境外人員,病毒實驗室,冷凍產品
想要減少局部暴發的可能性,就必須關注一下3個潛在風險點,只要將病毒"拒之門外",就可以做到平穩過冬。
當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嚴防外部病例輸入成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之一。因此首先是境外人員的排查。感染的或者發病的人,從海關到邊防的過程中,集聚的醫院或者隔離點,這些地方有沒有類似於青島那樣的漏洞?
其次是做相關研究、檢測的實驗室裡也是有病毒的,實驗人員如果操作不規範,被感染了,也有可能將病毒從實驗室帶回家傳向社會。這樣的傳播方式,在2003年、2004年非典流行的時候,就發生過,而且不止一次,在中國也發生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進口的冷凍海產品或者肉食品,由於受到汙染,感染了我們的工作人員,引爆了或者促進了暴發疫情。
新冠疫情不分冬夏,秋冬季防疫更加困難複雜
秋末冬初、冬季、冬末春初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的季節,大家都很擔心這個季節新冠會不會捲土重來。
對此,吳尊友表示,實際上新冠疫情不分冬夏,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當然,到了冬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增加,使得防範新冠變得更加困難複雜,"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我們比較樂觀的是很有信心能夠控制住疫情。"
"我們過去總結了很多有效的寶貴經驗,如少聚集,少串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等等,都要繼續堅持,不要認為它簡單就不重視、不遵守。"吳尊友表示。
吳尊友認為,恰恰是從細節和小事做起,對控制疫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哪個城市做的好,往往疫情控制效果就好,所以還要一絲不苟地做好防控工作,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全球疫情什麼時候能緩解?兩年內的話還是有巨大的挑戰
如今,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國29個州病例激增,巴西民眾對面對面工作仍有擔憂;歐洲新冠病例增速超過美國,法國疫情各項指數均惡化;非洲疫情下糧價上漲、失業增加,南非衛生部長確診;亞洲方面,印度空氣汙染或致疫情更嚴重,韓國將重啟板門店旅遊。
這種情況下,全球疫情在短期內緩解可能性不大。吳尊友表示,過去9個月中,大部分北半球國家都沒有經過冬天的疫情,中國也只是經過了一個冬天疫情的尾巴。
"在前9個月,疫情最嚴重的是美洲,冬季的南美疫情更嚴重。"吳尊友表示,在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比夏季嚴重的冬天,全球的疫情只能說非常不樂觀。
吳尊友認為,如果將疫情緩解定義為全球感染數能夠控制在一個我們基本生活能夠維持正常的水平,即便有疫苗了,我估計兩年內的話還是有巨大的挑戰。"
以上綜合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網、金臺資訊等多家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