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5月31日訊(記者 通訊員 魯軍 徐忠)諸城市公安局部督電信詐騙專案組在濰坊市局的指揮下,在各相關警種密切協作下,兩赴北京,三赴廣西,轉戰25000公裡,經過9個月的連續奮戰,摧毀一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以「民族大業」、「解凍民族資產」為幌子實施詐騙的特大犯罪犯罪團夥,抓獲詐騙團夥成員楊某(男,29歲)、陸某(男,42歲)、秦某(女,55歲)等30餘名,涉案資金2.5億元。
解凍民族資產?老騙術借微信群「還魂」
以「解凍民族資產」為誘餌詐騙,已經是有幾十年的老騙術,每隔幾年就會改頭換面、捲土重來,近幾年就利用微信為聯絡工具。騙子們先包裝一個歷史民族秘密資產流落海外的故事,再通過各種假證件、銀行清單等資料,偽造政府公文、委任狀,聲稱國家準備解凍這筆資產,要發給普通群眾。
只要報名參加,交幾十上百元的手續費和資料費來進行運作,解凍成功後,每人就可以分到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善款,以類傳銷模式進行洗腦管理,讓受騙者繼續傳播給自己的親友,通過關係鏈擴散,裹挾更多被騙者入局。
詐騙團夥來諸城遊玩被一鍋端
2016年5月份,諸城市公安局接上級專案線索:諸城籍的孟某(女,48歲)涉嫌參與「民族大業」詐騙活動。諸城市公安局經過分析後,將該案列為「7.26」詐騙專案。上案後,專案組對掌握的案件線索進行了深入的研判分析,圍繞孟某的犯罪活動進行了偵查調查。經過細緻的工作,發現孟某隻是詐騙犯罪團夥的底層,上層還存在著巨大的犯罪集團。
專案組在多部門的配合下,發現了孟某等人受北京一名為「秦藝桐」的人操控,鼓吹「民族大業」、「高額利潤匯報」,欺騙群眾加入微信群進行投資,騙取錢財後轉帳至「秦藝桐」處。為了查清「秦藝桐」的情況,專案組於2016年11月30日赴北京開展工作。在當地公安機關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圍繞「秦藝桐」的微信帳號、銀行流水開展了偵查調查,經過連續的研判分析,專案組確定了「秦藝桐」的真實身份為秦某(女,55歲,黑龍江籍人),進一步又發現了秦某在北京市的犯罪窩點,為偵查工作打開了突破口。在對秦某秘密偵控期間,專案組民警發現孟某邀請秦某團夥的部分成員到諸城市遊玩。對此,專案組一面對犯罪團夥成員進行布控,一面在諸城布置警力伺機抓捕。2016年12月10日晚,專案組民警在諸城市區一酒店內抓獲該團夥成員14名。12月12日,專案組民警在北京將主要犯罪嫌疑人秦某抓獲。
組織嚴密,受害人近10萬
秦某作為詐騙犯罪集團的主犯,到案後有著很強的抗拒心理,企圖矇混過關。在審訊工作開展的同時,專案組對查扣的涉案手機、電腦中的證據信息進行了採集和分析,進一步固定犯罪證據。在強大的法律、證據攻勢下,秦某放棄抵抗,交代了犯罪事實。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結合前期對涉案資金流向的分析結論,以及從犯罪嫌疑人手機、電腦提取到的證據信息,專案組摸清了該犯罪團夥嚴密的組織結構。
「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騙取數額巨大的資金,主要是依靠微信群、QQ群等網絡平臺。」辦案民警介紹,以秦某為首的犯罪團夥組織嚴密,他們建立了多個微信群,要想入群,必須繳費參與該團夥虛構的各種項目,並由群內的老會員介紹才行。
辦案民警介紹,該團夥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建立了220多個微信群,每個群和每個成員都有唯一的編號,均通過「層層申請」,由高層人員審查,達到一定的數量和標準才發放「群號」和「個人編號」。微信群內等級關係分明,設有「會長」、「管理總監」、「統計總管」、「團隊督查」、「團隊培訓」、「團隊主管」、「團隊統計」、「群主」等職務,且實施「調整」、「晉升」、「開除」等獎懲措施。涉案人員多通過微信或電話語音聯繫,利用微信群發展下線,下達指令和項目。有編號的受害人達10萬餘人,涉及全國17個省市。
「民族資產解凍授權書」「資產安全保護許可證」「海外資產進駐中國公益基金股權證明」……辦案民警在偵查中發現,一個個偽造的宣傳圖片、國務院文件、視頻資料以及洗腦用的錄音充斥在各個微信群中,在整個犯罪鏈條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不少受害人就是輕信了他們的真實性,再加上反反覆覆的「洗腦」和組織者的推波助瀾而上當受騙。
僅秦某利用化名「秦藝桐」組織的「民族大業」犯罪團夥,在短短的五個月內詐騙金額達1.6億元以上,社會危害巨大。
冒充「黃埔軍校百歲老人」
打掉秦某「微信端」詐騙團夥,案件偵查工作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民警偵查發現,秦某往上,還有一個犯罪集團,這個犯罪集團才是真正的背後黑手。秦某受上級「老人」電話遙控,詐騙的資金由秦某匯到了「老人」的帳戶上。
這些「老人」的真實身份是誰,他們隱藏在何處,如何組織如此龐大的犯罪集團,他們的犯罪手段具體有哪些。專案組民警顧不上休息調整,查涉案資金流、查通話記錄,對掌握的信息進行梳理,對發現的每一線索都進行核查。經過半個多月的密集、細緻工作,專案組民警們發現那些「電話端」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隱藏在廣西百色。
2017年1月4日,專案組民警趕赴廣西開展工作。在廣西百色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專案組民警查控相關銀行帳號、銀行視頻監控,運用多種偵查手段,查清了這些所謂的「黃埔軍校老人」真實身份,多為廣西境內的社會無業人員,他們虛構「項目」、偽造「文件」,與秦某團夥的人員相互勾結,共同實施詐騙。「黃埔軍校老人」僱傭大量的社會閒散人員,給予好處費,讓其通過POS機消費形式將涉案資金轉移、分流、取現,以達到迅速洗錢分贓、增加偵查難度、逃避打擊的目的。
經過縝密偵查,專案組先後在百色市、百色市凌雲縣抓獲詐騙嫌疑人曹某、以及楊某兄弟二人。經審訊,該三人供述了通過壓低嗓音冒充百歲「老人」與秦某聯繫,虛構民族資產解凍項目,讓眾多受害人繳納手續費、辦證費等方式詐騙錢財的犯罪事實。
隨著案件偵查工作的不斷深入,專案組發現操控秦某團夥實施詐騙犯罪的上線「老人」,以及為其所僱用的犯罪嫌疑人是由多個犯罪團夥交叉組成的犯罪網絡。為進一步查證案件,擴大案件戰果,2月16日,專案組民警會同濰坊市公安局民警殺「回馬槍」,再赴百色開展工作。專案組民警與當地多警種部門密切配合,轉戰百色、柳州、桂林、南寧等地,於2月24日至3月7日,經過循線追蹤、調查摸排和蹲點守候等工作,先後抓獲「老人」、洗錢犯罪嫌疑人楊某、陸某等18人,並將採取刑事拘留的14名犯罪嫌疑人押回諸城審訊。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查清犯罪事實,專案組民警又於3月23日第三次趕赴廣西百色開展工作,抓獲了林某、黃某、梁某等4名洗錢犯罪嫌疑人。
截止目前,諸城警方已對該案30餘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此案仍在偵辦中。
[責任編輯:楊凡、崔維莉、鄭鵬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