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中,距離弗萊徹將軍之墓右側不遠處,是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墓地。墓地中安葬著甘迺迪本人、他的妻子以及兩名夭折的孩子。
■甘迺迪與妻子傑奎琳以及兩個子女(老二和老三)。兩人一共生有四個孩子,其中老大(女兒)早產是死嬰,老二(女兒)是目前唯一在世的孩子,老三(兒子)於1999年遭遇空難死亡,老四(兒子)出生後不到兩天夭折。
■甘迺迪總統一家四口的墓地。
人們對甘迺迪的總統任期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需要為1961年幹涉古巴革命的''豬灣事件''失敗承擔責任;也有人說他成功解決了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避免了美蘇核大戰,是全人類的救星;他也在美國社會福利、公共政策、人權平等和經濟復興方面提出了大量改革措施,但未能得到完全貫徹執行。對那個年代的美國人而言,他最大的政績便是確立了美蘇太空競賽的基調——在1960年代結束前實現載人登月。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美國舉全國之力實施了''阿波羅''計劃,最終在1969年7月實現了首次載人登月,邁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然而,甘迺迪本人沒能看到美國取得太空競賽勝利的那一天——1963年11月22日,年僅46歲的甘迺迪在夫人傑奎琳和德克薩斯州州長約翰·康納利陪同下,乘坐敞蓬轎車駛過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時,遭到槍擊身亡。
■甘迺迪在二戰時期擔任PT-109號魚雷艇艇長,經歷了一段驚險的逃生歷程,成為美國著名的海軍英雄。但是他所在的家族一直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他自己也在總統任期上被刺殺身亡。
■甘迺迪的大哥小約瑟夫·甘迺迪,二戰當中操作遙控炸彈飛機時遭遇事故陣亡,該次事故具有許多疑點。小約瑟夫本來是甘迺迪家族寄予厚望的培養人才,方向直指未來的美國總統,後來這一願望由他的二弟約翰·甘迺迪來完成。
■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墓碑。
約翰·甘迺迪刺殺事件疑點重重,存在許多無法明確解釋之處,因此這場刺殺也蒙上了一層濃濃的''陰謀論''色彩。電影《刺殺甘迺迪》對其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和演繹,並進行了一定的推理。但甘迺迪遇刺身亡的真相,恐怕還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呈現在世人面前。
■甘迺迪妻子傑奎琳的墓碑。
■甘迺迪兩位夭折的孩子之墓,一個是早產一個月的死嬰(老大、女),一個在出生後39小時死亡(老四、男)。
在整個阿靈頓國家公墓中,甘迺迪的墓地是唯一一處擁有長明火的墓地。可以看出美國官方對其的評價之高,這裡的長明火從甘迺迪總統下葬之日起燃燒至今。前往公墓參觀的美國遊客,必然會在甘迺迪的墓前駐足緬懷。
■墓地中的長明火,自甘迺迪總統下葬之日起燃燒至今,已經有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