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在鹹陽人心中是怎樣的存在?

2021-03-05 鹹陽鹹魚網

「渭水黃花古渡頭,山河表裡幾千秋。 

臨流不見蹇裳客,冬自橋梁夏自舟。」

【 渭河兩岸】

說到渡口,眼前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

河水微瀾,一葉孤舟,沉默的老人守著一份寧靜。渡口就是這樣簡單而古樸。

渭河,黃河最大的支流,千百年來它滋養著渭河平原的百姓,但也隔絕了南北兩岸的往來,「秦中第一渡」——鹹陽古渡便因此應運而生。在這八百裡之長的河流上,靠著一隻只渡船聯繫著南北兩岸的人們。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渡船;有渡船,就有擺渡人。

多年的撐船生涯讓尹參軍雙手長滿厚厚的老繭,膚色黝黑,臉上溝壑縱橫。

從這一邊到那一邊,再從那一邊到這一邊,來來回回,擺渡人載著乘客漾開了水的波紋,一圈一圈,宛若時間的光暈在不經意間渲染。

擺渡人擺渡了流水,也擺渡了時光。

【 渭河兩岸】

古時的鹹陽橋已不復蹤影,新修建的渭城橋已成為鹹陽的一處新的地標景點。

白日裡,渭河水流過,蘆葦蕩和各種草木自成一景,有種歷經千年、淡泊從容的滄桑感。夜晚搖身變成一道璀璨的風景線,秦風廊橋在燈光的渲染下,變得盛大而熱鬧。人群來往絡繹不絕時,如秦中第一大渡重現,徹夜不息。

今天的我們依稀可以通過博物館所展出的文物感受到古渡往日的繁華景象。古老的渡口見證了鹹陽商旅往來的繁榮以及人們的悲歡離合。如今,雖然鹹陽古渡已經成為一處遺址,但這座大西北的古渡廊橋,依然可以讓人們領略千年勝景,感受這渭水之畔的帝都榮耀。

相關焦點

  • 鹹陽渭河上的橋,哪一座有你的足跡?
    前一陣,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的開工刷爆了鹹陽人的朋友圈,有不少粉絲留言問小編,渭河上到底有哪些橋呀?傻傻分不清。橋有三渭 歷時2000年秦漢時期,在鹹陽一帶的渭河上架起三座大橋。分別為東渭橋、中渭橋、西渭橋。
  • 陳致平圖文:鹹陽那座85年的渭河鐵橋要拆了,我站在橋下淚流滿面
    人的生命是指:人的出生到成長到死亡的一個過程。橋的生命是指:橋的建造到使用到拆除的一個過程。生命的意義又是指:人和物存活的價值。人是有靈性的,人的靈性是指:人的天賦與智慧。橋也是有靈性的,橋的靈性是指:橋的結構與承載。人是有壽命的,人的壽命結束就是人沒有呼吸。橋也是有壽命的,橋的壽命結束就是橋失去了承載能力。
  • 【政法青年】鹹陽中院的陝光青年們「扛紅旗、爭第一、當標兵、做表率」參加渭河消暑徒步大賽
    2019年8月1日晚,鹹陽中院60名健身愛好者參加「我要上全運」「2019鹹陽渭河夏日消暑徒步大賽」,鹹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馮華受邀參加開幕式並參加活動
  • 創新港跨渭河大橋來了,西鹹之間再添「利民紐帶」
    這座渭河大橋將連接鹹陽高新區和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將西部科技創新港與鹹陽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它不僅是一座改善交通的民生工程,更是帶動整個灃西新城、鹹陽高新區的發展、服務西鹹一體化大局的關鍵一步好棋。(悅西安根據正式批文整理)
  • 渭河,為何
    隴西、天水、寶雞、鳳翔岐山、鹹陽、西安……這些中國歷史上璀璨無比的城市一一興起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一群中國歷史上最威赫的帝王攝影/李志萍自古,我們就將黃河比作母親但對中華文明的形成起到關鍵性作用的非是黃河的幹流而是它的三條支流:渭河、汾河、洛河所圍成的「三河地區」甘肅陝西的渭河谷地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哺育過藍田人、半坡人和大地灣人……山西的汾河谷地是堯、舜、禹的故鄉
  • 鹹陽高新有多少人願意兩城生活?
    圖|鹹陽高新區實拍鹹陽高新區基本認知距離西安高新區近,從鹹陽西出發到河池寨下高速,車程約35分鐘;有產業、有環境。鹹陽主要的紡織與電子產業都會西遷至鹹陽高新。臨近渭河,周邊生態環境也比較好,距離交大創新港也只隔一條河。
  • 最新 | 鹹陽官方回復:西鹹合併沒有時間表!「三分鹹陽」只是學者一家之言!
    排版 | 毛毛2020年8月24日,有鹹陽市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諮詢有關西鹹合併的問題,原文如下:1.國家層面,省上對於西鹹行政一體化的方向是趨向於網傳的「三分鹹陽」還是鹹陽全域整體合併入西安市,組成新的行政主體,達到統籌規劃的發展目的?
  • 十三朝古都西安,是否就是秦代的都城鹹陽?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秦代的都城鹹陽是不是也可以認為是現代的西安呢? 其實按照中國古代的說法:「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 鹹陽最早的選址就是秦國為了商鞅變法,秦孝公決心從東部的櫟陽(大約是在今天的閻良區)遷都到更靠近渭河的新都鹹陽。因為櫟陽舊貴族多,變革阻力大,這也是商朝七次遷移國都的主要原因。
  • 張建鋒:鹹陽長安皇宮位置變化的原因考察
    秦都鹹陽、漢長安城(含十六國、北朝時期長安城)和隋唐長安城遺址均已經進行了多年的考古工作,幾座古代都城的布局已經基本清楚。考古資料顯示,從鹹陽到長安,皇宮在都城之內的相對位置存在著明顯的變化。(一)秦都鹹陽秦都鹹陽遺址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鎮一帶,南北長6700米,東西長7200米。外圍沒有發現城牆。
  • (1806)【「一帶一路」百家論壇】張寶通:「鹹陽」不是鹹陽,西安才是大秦「鹹陽」,從《大秦賦》看西鹹一體化​
    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人認為鹹陽是中國第一帝都,西鹹不能合併,合併中國就少了一個帝都。其實西安才是中國第一帝國,鹹陽名不符實,剛剛結束的《大秦賦》回答了這一問題。       秦國的都城原來在雍城(今鳳翔),後來遷到了櫟陽(今閻良武屯)。商鞅在櫟陽變法,把都城遷到九嵕山之南渭河以北俱陽的地方,這就是鹹陽名子的來源。但此鹹陽是秦孝公的鹹陽,和邯鄲一樣是諸侯之城。
  • 鹹陽樓市風雲再起,看本土房企獨領風騷!
    如今的鹹陽高新區,已經成為鹹陽高精尖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同時,也成為鹹陽環境最好,最為宜居的區域。CEC產業園、冠捷科技、三星電子科技產業配套園、中韓產業園等知名企業匯聚,鹹陽湖二期、兩寺渡公園等已經成為鹹陽人茶餘飯後運動休閒的樂園。
  • 鹹陽市實驗學校操場及地下停車項目渭河生態保護評估會順利召開
    原標題:市實驗學校操場及地下停車場項目渭河生態保護諮詢評估會順利召開12月11日下午,由鹹陽市城投集團委託,省水利水電諮詢中心組織召開了市實驗學校操場及地下停車庫項目涉及渭河生態保護問題諮詢評估會議。陝西省渭河生態區保護中心、鹹陽市水利局、鹹陽市渭河生態區保護中心、秦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新時代(西安)建築設計院及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等單位共計28人參加,市城投集團作為建設方參加會議。
  • 徐衛民:論秦都鹹陽和漢都長安的關係
    在鹹陽都城的渭河北,除了鹹陽宮之外,還有冀闕、仿六國宮室、蘭池宮、望夷宮等。從秦惠文王開始,除了在渭河以北繼續其都城建設以外,把都城的重點移至渭河以南。那麼秦為何把都城向南發展呢?這是因為渭河北岸在交通、水利、農業和遊賞的環境等方面都不如渭河南岸。
  • 涇渭分明,涇河和渭河誰濁誰清?
    關中號稱八百裡秦川,土地肥沃,但這一切如果離開渭河的滋潤是不可想像的。陝西省省會、十三朝古都西安,秦朝國都鹹陽,軍事重鎮寶雞以及歷史名城渭南都位於渭河兩側。    渭河是黃河的支流,而全長約818公裡的渭河其實也有很多支流。比如發源於陝北的洛河,經延安南下流經六百多公裡,在渭河下遊注入渭河。另外,渭河還有一支重要的支流,這就是涇河。
  • 鹹陽重拾信心!
    另外,總投資額200億元的鹹陽大秦文明苑項目10月23日在興平市阜寨鎮正式開工,總投資1000億元、總規劃用地16000畝的三原恆大文化旅遊康養城項目10月29日開工,備受關注的鹹陽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開工動員會10月29日在鹹陽高新區舉行……3投資拉動!助力鹹陽經濟企穩回升!
  • 一路向「陽」——鹹陽2370歲了
    鹹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這裡是大秦帝國的首都,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在鹹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故這裡被譽為「中國第一帝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追劇《大秦賦》,走進鹹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吮吸它厚重的歷史遺蹟和跳動的現代化氣息,一同感受帝都鹹陽的秦風、秦韻、秦味。
  • 聽嶽亮書記說鹹陽跨越式發展,看看高新都做了什麼
    11月18日,鹹陽市委書記嶽亮做客陝西衛視《對話書記》,講述鹹陽城鄉發展的故事。書記在節目上都講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標誌著「鹹陽造」液晶屏正式走出國門。
  • 渭河:說不盡的關中平原和長安城
    渭河衝擊平原形成的關中平原作為黃河最大的一條支流渭河發源於甘肅渭源縣鳥鼠山。不要小看這個鳥鼠山,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裡便提到過這個山名。山中有鳥鼠者,可能是今天的蝙蝠。渭河一路自西向當東流經天水。進入陝西境內,便進入關中平原,再經過寶雞、鹹陽、長安城,最後東流渭南入黃河。
  • 最新丨鹹陽河堤路改造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項目,渭河河堤路加固改造工程自開工以來備受關注,從去年10月3號開工建設。今年6月30號完成了韓非路至伍家路段並恢復交通,目前正加緊最後的鹹陽橋和渭城橋兩處橋下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 未來這6條地鐵或將貫穿鹹陽!
    隨著地鐵1號線3期的修建,鹹陽人對於地鐵的乘坐頻率越來越高。地鐵的規劃直接影響著鹹陽市商業中心和房地產布局及樓市價格。鹹陽的地鐵究竟是如何規劃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該線路經過秦都橋南端的安谷路站向北下穿渭河,沿彩虹二路設線,下穿西寶高鐵後至秦都高鐵站。相比於西安地鐵下穿灞河、護城河的施工工法,1號線三期也要下穿渭河,據了解,盾構機距離河的底部僅為15米,下穿渭河約為600米,相當於穿越其河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