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渭河上的橋,哪一座有你的足跡?

2020-12-14 陝西法制網

前一陣,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的開工刷爆了鹹陽人的朋友圈,有不少粉絲留言問小編,渭河上到底有哪些橋呀?傻傻分不清。

橋有三渭 歷時2000年

秦漢時期,在鹹陽一帶的渭河上架起三座大橋。分別為東渭橋、中渭橋、西渭橋。三橋的修建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三橋以中渭橋修建最早,東渭橋、西渭橋次之。

中渭橋

建立時間:秦昭王時期

位置:今窯店鎮南東龍村東150米處

中渭橋位於今窯店鎮,秦孝公遷都鹹陽後,當時的鹹陽城就在此處。後來秦昭王為了南北往來方便,就在今窯店鎮東龍村南的渭河上架起一座大橋,名曰「橫橋」。

東渭橋、西渭橋修建後,橫橋也被稱作中渭橋。橋廣6丈,南北長380步,750柱,212梁,68孔。是漢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軍事行為的重要孔道,也是絲綢之路從漢長安城出發後的第一座橋梁。

2011年,鹹陽市政府在古中渭橋處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大橋,名曰「橫橋」。橫橋依舊矗立於此,履行著貫通西鹹兩地的使命。

東渭橋(今屬高陵)

初建時間:漢景帝前元五年

再建時間:唐玄宗開元九年

位置:今高陵縣耿鎮白家嘴村渭河南岸2.6公裡處

漢景帝五年(前152年)始建。唐鹹亨中置渭橋倉於此,漕糧自東來,先聚於倉,再轉運長安。

此橋後來被大水衝毀,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在原址重修。東渭橋北接渭北,南通長安,曾是連接渭河兩岸的紐帶,通往長安城的咽喉,在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967年,當地群眾挖土取沙時,發現了《東渭橋記》殘碑1方。碑上記載,東渭橋建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由京兆尹主持修建。同時,在附近還出土有圓木樁、青石條及大量卵石,證明這就是著名的東渭橋遺址。

西渭橋

始建:漢武帝建元三年

位置:今鹹陽市西南9公裡釣魚臺鄉資村西南沙河河道上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在今兩寺渡公園南的渭河上架橋。此橋因與長安城便門相對,故名便橋。又因在中渭橋之西,故又稱「西渭橋」。唐代起,此橋稱鹹陽橋。

鹹陽橋——絲綢之路的歷史使命

鹹陽橋也叫一號橋,是1986年農民在沙河河床中挖沙時,偶然發現的世界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橋梁。

發現後經測定,年代在2200年左右,時間地點都符合大秦帝國時期,並且這座橋遺址跨度306米,很可能是鹹陽城中貫穿南北的渭水大橋,「大秦鹹陽橋」也因此而得名。

據考古分析,鹹陽橋當時作為秦國聯通西域各國的紐帶,促進了貿易和人文的交流,因此也被稱為絲路第一橋。

在秦漢時期,皇帝、王公貴族、大臣等都喜歡去上林苑遊玩射獵、訓練水兵都要出入這座橋。因此除了作為商道,鹹陽橋似乎也在歷史中扮演著不一般的「歷史使命」。

如今的鹹陽橋(一號橋),是全省幹線公路西蘭路通向甘肅、新疆和寶雞的重要大通道,也是鹹陽市重要的城市橋梁。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進步,在一號橋附近相繼修建了2、3、4號現代化大橋,南北兩岸往來更加便利。

二號橋-渭城橋

1995年建成

西北最大的單塔斜拉式大橋。渭城橋是鹹陽人東去西安的必經之地。目前渭城橋是鹹陽主城區內最漂亮的一座橋。

三號橋-秦都橋

2004年建成通車

秦都橋位於鹹陽市區西側,北接彩虹二路,南通鹹戶路。相比其他幾座橋,三號橋橋面最為寬敞,通行暢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號橋的交通壓力。

四號橋-上林橋

2011年建成通車

上林橋位於市區最東部,北起朝陽四路,南至上林路,與世紀大道相接,是目前連接西鹹新區絲綢之路能源金融貿易區與秦漢新城的一座橋梁。

鹹陽人對於「橋」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架一座橋更是意義重大。

從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的批覆到開工建設,很多人都很關心橋梁的具體細節及工程進度,殊不知這座最美大橋的背後,是無數的考量和技術突破。

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北起鹹陽高新區高科一路,終於灃西新城學鎮東路,沿線上跨新建河堤路輔道,與現狀河堤路平交,全長1803m,道路設計時速60km/h。

跨渭河大橋是由同濟大學設計研究院設計,主橋採用兩個無背索斜拉橋橋塔結構, 通過「雙手合十」的立面造型,寓意「祈福未來」,祝福新區蓬勃發展,向著 「現代新都市、和諧新鹹陽」的目標邁進。

同時,形態上又和漢字「八」相似,內含「四通八達」,寓意鹹陽為「絲綢之路」起點,突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亦有歡迎「八方來客」的含義,凸顯鹹陽的開放包容與熱情好客。

除了獨特的設計風格外,大橋在建設過程中也是有很大難度的哦~

跨渭河大橋的開工建設,並非那麼容易,新的設計造型、突破新高度、水域深度都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項目負責人表示,跨渭河大橋主橋的樁基要在水域200米的寬度中施工,難度是非常大的,而且整座橋要橫跨渭河,鋼梁非常重,線型不好控制。除此之外,74m的橋梁鋼塔,傾斜度很大,建設過程中,高空施工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跨渭河大橋採用鋼梁的頂推滑移的施工技術,鋼塔高度74米,因為高度相對較高,計劃採用豎向轉體技術。

同時,橋面鋪裝層採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的耐久性和超高的力學性能,作為新一代建築用鋼,極大地提高了高強鋼筋應用的性價比及耐用性。

跨渭河大橋建成後,將極大的縮短片區間通行時間,加強鹹陽高新區與交大創新港的快速聯繫,對促進鹹陽高新區與灃西新城及其它新城的溝通與聯繫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鹹陽高新區內的交通起著重要的集散作用!

(來源:鹹陽高新區)

作者/來源:鹹陽高新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風情萬種六安的橋,哪一座有你的足跡
    「橋,水梁也」,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定義橋與水的關係。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橋與水,衍生了世間美好的相遇。 六安境內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並存,建設了很多的橋。每一座橋,都有使命、有故事、有特色。
  • 渭河,在鹹陽人心中是怎樣的存在?
    渭河,黃河最大的支流,千百年來它滋養著渭河平原的百姓,但也隔絕了南北兩岸的往來,「秦中第一渡」——鹹陽古渡便因此應運而生。在這八百裡之長的河流上,靠著一隻只渡船聯繫著南北兩岸的人們。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渡船;有渡船,就有擺渡人。多年的撐船生涯讓尹參軍雙手長滿厚厚的老繭,膚色黝黑,臉上溝壑縱橫。
  • 陳致平圖文:鹹陽那座85年的渭河鐵橋要拆了,我站在橋下淚流滿面
    我總是認為世間萬物皆有生命和靈性,人和動物有、草和樹木有,即是河上的橋也有生命。人的生命是指:人的出生到成長到死亡的一個過程。橋的生命是指:橋的建造到使用到拆除的一個過程。生命的意義又是指:人和物存活的價值。人是有靈性的,人的靈性是指:人的天賦與智慧。橋也是有靈性的,橋的靈性是指:橋的結構與承載。
  • 創新港跨渭河大橋來了,西鹹之間再添「利民紐帶」
    10月29日,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開工動員會在鹹陽高新區舉行,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座大橋建設完工後,將成為繼鹹陽橋(一號橋)、渭城橋(二號橋)、秦都橋(三號橋)、上林橋(四號橋)、古渡廊橋之後,渭河鹹陽段又一座跨河大橋。
  • 鹹陽樓市風雲再起,看本土房企獨領風騷!
    真的如馬雲所言:"當年你愛理不理,如今你高攀不起。" -02- 鹹陽高新樓市變遷 | 鹹陽向西 再造一座城 說到鹹陽樓市,就不得不提到目前鹹陽樓市的主戰場高新區。
  • 【政法青年】鹹陽中院的陝光青年們「扛紅旗、爭第一、當標兵、做表率」參加渭河消暑徒步大賽
    2019年8月1日晚,鹹陽中院60名健身愛好者參加「我要上全運」「2019鹹陽渭河夏日消暑徒步大賽」,鹹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馮華受邀參加開幕式並參加活動
  • 最新丨鹹陽河堤路改造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近日,在渭城橋西邊渭河河堤路加固改造工程D標段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爭分奪秒地進行下穿涵洞路基匝道的整平、雨水管道的埋設以及下穿通道兩端側牆鋼筋的綁紮和模板支撐等作業,整個施工現場緊張又有序。河堤南路D標段項目部總工程師鄒江鵬說:為了保證在年底之前力爭達到2號橋以西主線貫通,在施工工序安排上我們採取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進行施工;在技術上在保證質量安全進度的情況下,就是現澆的混泥土檢查井改變成預製的檢查井,這樣至少在一個檢查井的工期上節省三到四天的時間。
  • 鹹陽兩寺渡的遐想
    著名「關中八景」之一,「鹹陽古渡幾千年」說的就是兩寺渡。兩寺渡因渡口有「孤魂寺」、「三聖寺」兩座寺院而得名。從公元前1060年算起,至今己有3000多年的歷史。 兩寺渡早在殷商時稱文王渡。周文王姬昌為婚娶迎親在渭河上「造舟為粱」,架設浮橋,這便是「鹹陽古渡幾千年」的最早記錄。西周后又稱渭陽。
  • 渭河,為何
    隴西、天水、寶雞、鳳翔岐山、鹹陽、西安……這些中國歷史上璀璨無比的城市一一興起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一群中國歷史上最威赫的帝王又似乎誰都有機會成為中心遠不及中原大地的熱鬧爭奪岐山下、渭河邊的鎬京,和大山之間的關中平原似乎就要漸漸落寞然而,遠在邊境之地的秦卻在西戎肆虐下茁壯成長有著關中沃土的滋養,又有邊關百戰的歷練加上變法革新的大氣魄秦,如有神眷般的從邊緣崛起火速吞併六國奠定中華大一統的格局
  • 鹹陽高新有多少人願意兩城生活?
    圖|鹹陽高新區實拍鹹陽高新區基本認知距離西安高新區近,從鹹陽西出發到河池寨下高速,車程約35分鐘;有產業、有環境。鹹陽主要的紡織與電子產業都會西遷至鹹陽高新。臨近渭河,周邊生態環境也比較好,距離交大創新港也只隔一條河。
  • 全球最神奇的三座橋,一座在中國被調侃圖紙拿反,一座橋上能走船
    如今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進化,越拉越多設計鬼才出現,他們設計出了世界上最奇特的橋梁,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爭紛去觀看的藝術品,每個看到這些橋梁的人們都佩服他們的智慧,非常的令人驚嘆,如今就有三座橋,被人們稱為是全球最神奇的三座橋。
  • 一座城市一道菜 • 鹹陽 上篇(芝麻焗豬蹄)
    四郎:一個做了20年菜的男生鹹陽,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城市,卻是四郎出生且始終愛著的故鄉。提到鹹陽,或許你會覺得陌生而熟悉。陌生是因為一說到陝西,都會想到省會城市西安,鹹陽絲毫沒有存在感;熟悉是每當說起鹹陽,大家總會說好像在哪見過,沒錯,應該是在歷史書上,鹹陽是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時的都城。1280公裡,這是鹹陽與北京之間的距離,卻絲毫阻擋不了母親牽掛四郎的心。每次回家,母親一定會做各式各樣好吃的食物,滿足四郎對美食的一切遐想。
  • 四川省若爾蓋縣有一座「元帥橋」,十大元帥中有7位從橋上走過
    四川省若爾蓋縣有一座「元帥橋」,十大元帥中有7位從橋上走過在我黨9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曾經歷過很多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但其實哪一件都無法和長徵相比。若爾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位於若爾蓋縣求吉鄉苟均寨邊的求吉河上遊的「元帥橋」,是一座木質伸臂式樓橋,當地人稱「風雨橋」。「風雨橋」,顧名思義,行人走過,可避風雨,它也是求吉河上的第一橋,這座橋有1000多年的歷史,數百年來曾多次維修加固。
  • 中國一座「有故事」的橋,日本人建造美國人炸毀,中朝友誼橋
    100年前,日本在我國建了一座橋,美國人炸了,成了中朝兩國人民友誼的見證人橋,這座橋可以說是故事的橋梁,雖然和世界四個國家有關係,但是看了之後變成了紅色的觀光景點,你知道是哪座橋嗎?有這個故事的橋是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鴨綠江的斷橋,100年前的1909年佔領了朝鮮的日本,為了掠奪我國資源,在丹東市鴨綠江修建了長達942.2米、寬11米的鴨綠江大橋,這是東北的殖民地統治,歷史的證明。
  • 徐衛民:論秦都鹹陽和漢都長安的關係
    關於秦都鹹陽的規模,傳統的觀點認為位於當時的渭河以北,正如《三輔黃圖》所云:「始皇窮極奢侈,築鹹陽宮,因北陵營建,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鹹陽縣誌》也云:鹹陽「南臨渭水,北倚九 ,左挾崤函,右控 巴蜀。」實質上惠文王以後,秦的鹹陽都城已不再局限於渭河以北地區,在渭河南修建了興樂宮、甘泉宮、信宮、諸廟、章臺、上林苑等建築,成為都城的一部分。
  • 世界上唯一一座橋上瞰景的摩天輪,你心動了嗎?
    你喜歡做夢嗎?我相信,不管你是老年、少年還是中年,你的心中都會有一個愛做夢的小人兒,夢裡的一切都是最純粹,最美好的。偶爾,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累了,微閉雙眼,盡情的讓思緒飛舞。我就是一個非常喜歡做夢的女生,我喜歡一切美好的事情,儘管世界上仍有這樣那樣不好的事,但我始終積極樂觀,我相信,一個完美的世界終將會到來。而今天,我想帶大家去一個夢幻奇妙的地方旅行。怎麼形容呢?
  • 世界上最奇怪的三座橋,一座越用越堅固,一座橋上能走船
    除此之外有五音橋,洛陽橋等,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而到了現代我國的橋梁建造技術也排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國外也會有一些令人所知道的大橋。而世界上有三座最奇怪的大橋你知道是那三座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涇河和渭河的傳說!哪條清哪條濁?帶你了解最地道的涇渭分明!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涇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涇河和渭河在高陵區船張村交匯時,由於含沙量不同,就呈現了一清一濁,清濁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觀,形成了一道非常明顯的界限,成為關中八景之一而聞名天下,後人也就用涇河之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來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 最新 | 鹹陽官方回復:西鹹合併沒有時間表!「三分鹹陽」只是學者一家之言!
    排版 | 毛毛2020年8月24日,有鹹陽市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諮詢有關西鹹合併的問題,原文如下:1.國家層面,省上對於西鹹行政一體化的方向是趨向於網傳的「三分鹹陽」還是鹹陽全域整體合併入西安市,組成新的行政主體,達到統籌規劃的發展目的?
  • 新發現 | 秦鹹陽城遺址——基於城市手工業考古視野下的工作成果
    城址以渭水為界分為南、北兩區,渭河以北遺址區考古工作已開展逾60年,取得了眾多成果。2014年以來,新時期的考古工作立足大遺址全局觀,結合渭河北岸自然地貌,以溝、路、水系等線性遺存為框架劃分遺址功能區,逐年擇點發掘以確定典型遺存時代與性質,剔除晚期遺存。最終以城市手工業考古視角為研究突破點,取得了城市整體布局和功能區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