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農村地區,都有在庭院種植香椿樹、桂花樹以及果樹的情況,所以不用對庭院是否合適種植香椿而困惑。這是完全可以種的,而且要是種植管理得好,香椿種植在庭院裡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我們南方農村,有的農戶在房前屋後都會種植香椿,而且還能夠做出可以食用的美食。
香椿樹是一種雌雄異株的大型落葉喬木,生長適應性很強,耐旱耐澇以及耐寒能力都比較好,在我國的大江南北各大地區普遍都是能夠生長的。在山地、平原、丘陵以及路邊上,可能都有自然生長的香椿樹,它們的嫩芽也被叫作香椿芽,是可以食用的,涼拌、炒肉、炒雞蛋等烹製方法都相當美味。我見過不少的農村宅院,都會種植1~2棵香椿樹,這都有什麼寓意和講究呢?
Ⅰ、香椿樹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
到了每年的春天,花草樹木等植物都會萌發新芽,而香椿樹也會在清明前抽芽長葉。到了清明、穀雨前後時期都是採摘香椿芽的最佳時期,那個時候的香椿芽最為鮮嫩、苦澀味也比較少。香椿芽的食用方式多樣,所含的營養成分也很豐富,還有清熱作用,是藥食同源的植物。不僅如此,香椿樹的樹木也是一種使用價值較好的木材;香椿的紋理細緻、堅硬,還有自帶的淡淡幽香,抗蟲害性能非常好。古時候就有人將香椿樹做成食盒和餐具等,除此以外也是製作其它很多家具的優質木材。
Ⅱ、在庭院種植香椿樹有何寓意?
可能有的人看到香椿樹就會想問:有沒有臭椿樹的存在呢?這是有的。在早期的時候,人們將香椿樹和臭椿樹都叫作「椿樹」;不過到了後來為了區分它們的氣味和可食性,就將香椿樹叫作椿樹、把臭椿樹叫作樗(chū)樹。在庭院種植香椿樹既可以滿足人們採摘香椿芽的需要,還可以美好居住環境、淨化空氣和夏季遮陽,等樹木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可以砍來賣木料,作用非常大。也有的農村老人說,香椿樹是吉祥樹、樹王,寓意著「長壽」;這也是有一定來源的,莊周的《逍遙遊》就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的記載,由此民間就將香椿樹作為長壽樹。有的地方習俗,小孩子滿歲的時候還要「摸椿」,以示健康快樂的長大。
Ⅲ、農村種植香椿樹需要注意什麼?
香椿樹耐肥也耐貧瘠,生長速度快、植株高大,是農村庭院經常會種植的喬木之一。經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其實人們將香椿樹稱作「長壽樹」並不誇張,因為正常情況下香椿樹的生長壽命都可長達數百年之久。對於這樣一種「神奇」的樹木,種植在庭院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首先就是控制好種植數量,香椿樹雖好、也不宜種植太多,因為它的根系特別發達,種植太多就可能造成樹根從地下延伸在房屋內;其次就是種香椿樹的時候要勤加修剪,既能夠控制長勢也可以構造樹形樹勢,增強觀賞性。
#帶你看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