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3日,美國海軍在地面陸基平臺,進行了首次F/A-18E/F「超級大黃蜂」滑躍起飛演示。測試照片近日對外公開,這可不是美軍沒事幹想裝備滑躍起飛航母,而是考慮到印度國產航母服役時間臨近,艦載機卻一直沒有滿意的型號。因此,抱著樂於助人的心態美國海軍重啟滑躍起飛測試,力邀印度現場觀摩以達成銷售目的。
印度求購航母艦載機是路人皆知的事情,早前從俄羅斯購入航母時配套米格-29K戰鬥機,不過隨著裝備時間越長感覺俄制產品不盡如人意。特別是這些年接觸多了歐美各國先進戰機,相比之下這款三代機中性能較一般機型不夠用,因此在新一代國產航母建造過程想盡辦法進行更換。
今年10月,《印度防務新聞》報導稱:在最近日舉行的印美2+2對話上,美國方面同意向印度出售F-18艦載機。型號和美軍現役F/A-18E/F「超級大黃蜂」相同,按照印度方面需求測算大概要購入57架,當然也不能一顆樹上吊死印度海軍對F-18和「陣風」同步評估中。
大家知道印度是戰後亞洲最早擁有航母國家,而且先後入役了多艘,在使用經驗上確實很強。以往在印巴戰爭中就有過出色表現,目前現役「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就是由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改裝而來。想當年俄羅斯答應免費贈送艦體,額外收點裝修及裝備更換、艦載機配套費用,只是希望很美好現實很無奈。整整十多年時間的改裝期,錢越掏越多距離夢想越來越遠,直到2013年航母才交付印度海軍使用,由於米格-29K是一款捆綁銷售產品印度也一起想換掉。
趁著這幾年美印關係一片大好,美國也陸續向印度出售大量武器裝備,包括CH-47、P-8I、C-17等先進機型。反正三哥基礎不行只會花錢買,沒有仿製能力對於美國來說妥妥賺錢好門道,剛好F-16、F-18這類戰機已經到了實現價值最大化階段。畢竟四代隱形戰鬥機都已大量裝備,幾十年前研製的三代機在國內慢慢要停產,對外銷售賺錢又不對本國產生影響何樂而不為。
於是這幾年就有了F-16(印度型號:F-21),以及F-18艦載機,這類專為印度打造產品,雖然印度也在對比陣風戰鬥機。但是相比之下法國貨太貴,而美國人顯然在艦載機方面研製能力更為強大,再考慮到以後搞不好還得上預警機,這麼一輪考慮之後購買美國定製款成為硬道理。
為了拿下印度軍機大單,正如前面這款F-21戰鬥機就是為印度定製,而且還同意轉讓技術以實現印度軍工水平提升。同樣為贏得印度海軍的首肯,波音公司也進行了無數公關包括上面提到的參觀F-18滑躍起飛測試,用實際行動驗證F-18可以實現滑躍起飛。
事實證明美國人動手能力很強大、信心也很足,因為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同樣考慮過裝備一款噸位小、採用滑躍起飛航母作為輔助。當時就曾進行了陸地滑躍起飛測試,測試機型包括F-14「雄貓」戰鬥機、F/A-18A「大黃蜂」戰鬥機、T-2C教練機以及E-2預警機。結果表明,推重比越高飛機具有更出色起飛能力,也就是只要發動機給力不論是彈射還是滑躍起飛都不是問題。
以F/A-18A「大黃蜂」戰鬥機為例,起飛推重比為0.76時,以9度角成功起飛滑跑距離僅117米,比正常起飛距離可以減少50%左右。
幾十年前就已實現滑躍測試,現在的F/A-18E/F「超級大黃蜂」顯然更合適,這次公布測試結果無非讓印度海軍親眼見證。美印兩國關係已經走的相當近,大家在印太區域合作更加緊密,出於各自利益需求抱團在一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反正給錢賣飛機互不吃虧。只是航母都是萬國組裝貨的印度,在未來購買這麼多不同國家提供裝備,不知道後勤保障能力會不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