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朱一旦和他三線小城的員工們​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時尚先生 時尚先生

來自佳木斯的快遞員老四,憑藉生活賦予的洞察力被稱作「東北觀察家」;駐守淄博的創業者朱亙,演活了「枯燥總裁朱一旦」;「普通女孩」李雪琴,憑自己的喜劇天賦殺入脫口秀大會決賽;一口貴州方言的毛毛姐,用略帶癲狂的表演為數千萬粉絲帶來「分裂式」的快樂;日復一日勞作的農民王業坤,突發奇想將物件一個個壘起來,展示出寓言般的、「無聊的」平衡術,被譽為「行為藝術家」 ……

短視頻平臺的興起,讓千千萬萬普通人生活中的閃光時刻,同樣可以被看見,他們的創作與堅持,引發了小小屏幕另一端無數感動與共鳴。

這個九月,《時尚先生Esquire》聯合抖音用10位「素人」重新定義了封面:在平凡生活中創造超越性價值的普通人,同樣值得被這個時代記錄。他們是真正的「生活英雄」。

黑色休閒西裝外套、白色短袖 UNIQLO

他們沒有害怕過重新開始,也有為生活去奔波的勇氣,這位老闆朱亙,還有他三線小城的員工們,心裡一直有種東西從未熄滅過。

「為了不做朱一旦,我一直竭盡全力」

夜裡9點,山東淄博的燒烤攤生意正盛,朱亙坐在拼湊起來的長條桌中間談笑風生,身邊圍繞著一群略顯拘謹的員工。與那個精準控制嘴角弧度、似笑非笑的網紅朱一旦不一樣,朱亙是活躍而有親和力的,他照顧著席間每個人,記得每個員工的名字,酒量,婚戀狀態,癖好八卦.......在生活裡,他從沒開除過十佳員工、當著銷售冠軍的面獎勵銷售亞軍,更不可能隨意操縱別人的命運。

他不斷強調,成為朱一旦確實是自己人生裡的旁逸斜出,「是天時地利人和」。在那之前,朱亙甚至很少看短視頻,他更習慣看美劇和英劇,《實習醫生格蕾》追到了最新一季。網紅在他印象裡總歸是「偏負面」的詞彙,他時常掛在嘴邊的是貿易、材料、礦石。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王星越是朱亙多年的同學,據他說, 「當時就當成副業,投上點錢,找上一幫青年人乾乾,行就行,不行就算了。」他們找來的第一個員工是玲姐(後來在視頻裡扮演馬小玲),負責唯一的業務:招聘。但招來的年輕人和他們想像中相距甚遠,「能力不行,上進心不足,學習能力不夠」——沒有人懂自媒體到底要怎麼幹。

兩位合伙人只好託朋友的關係,坐動車到濟寧、煙臺,再飛到杭州去,學習人家的經驗。玲姐說,最開始公司的業務主要在自媒體裡發文章,賺取稿費,拍攝短劇《C座802》已經是2018年底的事情了,放在西瓜視頻上,幾百萬播放量能拿2萬的流量分成。盈利遠不及整體投入成本。

和很多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業公司一樣,朱亙的公司開始了花樣翻新的各種虧損,但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為在彈盡糧絕之前,他們的一款短視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火了。

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記得這一天,2019年6月11日。他們在抖音上傳了《朱一旦》系列的第一條短視頻,沒人知道命運的拐點始於這一刻,同事們甚至第二天上班才想起來關心一下這條短視頻的數據,結果打開抖音一看,點讚量已經破了20萬。抖音粉絲量在迅速攀升,「一直漲,一直漲,幾條發出去有5、60萬(粉絲),再之後有破百萬的趨勢。」大家開始在辦公室尖叫,「這個火了,這個火了!」

短短幾個月之間,穿著POLO衫,戴著勞力士的富豪朱一旦迅速成為網際網路上的一個流行符號,連朱亙在紐西蘭留學時的大學同學都發微信給他:我靠,老朱,是你嗎?

燒烤架下,炭火漸漸衰弱,酒足飯飽的員工們默默刷起手機,只有朱亙斷斷續續地招呼著大家維持著桌面上的熱度。經常有鄰桌的客人認出他,跑過來要求合影,他都很配合,一遍遍對著鏡頭露出手腕上的勞力士,但臉上的「似笑非笑」卻越來越顯得疲憊。

出名之後,他承擔了更多的應酬,還經常需要自己出去談業務,每個人都要求他亮出勞力士、似笑非笑,久而久之,他已經忘了痛快淋漓的大笑是什麼滋味。

導演張策缺席了晚上的這場聚餐。他是朱一旦帳號的編導、配音,朱亙口中的「天才」和「靈魂」。幾天前,他向朱亙提出休假,帶著妻兒去了內蒙古,因為連續的創作讓他處於腦力枯竭的臨界點。「現在是完全沒有狀態,就像籃球運動員沒有手感一樣,怎麼投都投不中」,第二天,我在公司見到了旅行回來的張策,他卻沒有時間多說,因為他要趕稿一個商單,隔天交給甲方,而電腦文檔上仍然是一片空白。

張策說,休假的這幾天,他非常努力地想要忘記寫劇本這件事,但它仍然出現在每個空隙。有人勸他,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把每個作品都做好。張策不同意,也不允許自己趨於平庸。如果按照百分制,他要把劇本做到70分以上才能過自己這關。

前幾天,新媒體運營萍萍在公司的員工群裡發了一份文檔,她對各個帳號做了評估,梳理最近的粉絲數據,發現有下滑的情況。看到文件時,朱亙正坐在北京攝影棚的化妝鏡前,他趕緊叫助理海藻把群解散,不讓更多的人看到文件。

朱亙後來這樣解釋,「數據波動很正常,沒必要放大數據的影響,會給大家帶來很大壓力。」

淺米色西服套裝 Canali

黑色系帶運動鞋 John Lobb

提升的急迫性與消失的創作欲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更新到三四十集時,新的「原創梗」開始折磨張策,他討厭不停地把小人物「送去非洲」、重複開除「十佳員工」。所以只能在形式和劇情方面找突破,緊跟熱點事件。視頻百期之後,張策開始乏力,「最初的強設定會反噬你,慢慢就把自己搞得心煩意亂。」

視頻爆紅之後,商單很快找過來。抖音粉絲量100萬時,他們的要價是一條10萬,而在當時,很多幾百萬粉絲的大號要價還不到一半。如今這個價格已經翻了好幾倍,接商單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張策必須不斷輸出內容,朱亙必須繼續扮演朱一旦,因為他們無法停下來。

《朱一旦》剛火起來的時候,張策的孩子剛剛出生,媳婦張策妻子乾脆辭職,成為全職主婦。張策把老家聊城的房子賣掉,對妻子立下豪言壯語,「你給我三個月時間,幹不成,我該幹啥幹啥去。但這三個月你別打擾我,我12點回來,你別抱怨我,我是在幹一個大事。」當時,張策決心把朱一旦做成全網頭部帳號,所有人都充滿鬥志。

一年過去,他們更新了300多部短片。這什麼概念呢?平均一天半就得拍一個片子出來,從編劇到導演到配音,再看評論,接受讚揚與批評,接受點讚數、播放量的折磨。張策是團隊裡壓力最大的人,因為觀眾的讚賞慢慢無法抵消批評帶來的痛苦,當好片子拉高觀眾的期待值,創作水平的回落顯得不可忍受——評論裡,「水平下降」的留言越來越多,他覺得很受傷害。朱一旦卻保持著一如既往的樂觀態度。

商單的確讓張策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階層躍升:他換了奔馳車,在淄博買了套更大、更高檔的房子,每個月的車貸、房貸、保姆費加起來有3萬。蹭蹭上漲的帳單讓他心慌,「我不是大大咧咧、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我會考慮以後掙不了那麼多錢了,要怎麼辦呢?」

他向妻子表達過這種焦慮,但張策妻子總會勸他,不要擔心,實在沒錢了可以把房子賣掉。張策承認,在富裕家庭長大的妻子非常有投資意識,「花的錢沒有白花的」,而他總習慣把錢存起來,那樣才有安全感。

張策在《朱一旦》的劇本中,表達過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底層小人物心酸的快樂。「很多時候,我都是在諷刺我自己,真正打動觀眾的片子,大部分都是在諷刺我自己。」

境遇的變化讓團隊接觸到了真正的富人圈。在杭州,大家認識了一個富二代,「一個園區都是他家的」,這位馬總擁有真正的汗血寶馬和直升機,二十多歲時就週遊世界,但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到頭了,根本沒有波瀾。富二代特別想體會一下人情冷暖。

於是張策寫了一個劇本,讓馬總扮演一個在自己開發的小區被人罵的保安,戴著勞力士吃外賣,「體驗一些他生活中沒體驗過的痛苦。」

黑色休閒西裝外套、白色短袖 UNIQLO

越來越多的更新壓力,讓團隊的生活越來越枯燥,朱亙也越來越忙。

「我不怕忙,我只是害怕用事務性的勤快掩飾戰略上的懶惰」,朱亙笑著說出了不知哪本書裡看來的詞。朱亙經常在談業務的時候遇到自己的粉絲,有了名氣之後,談合作自然比以前更容易,「他對你的情感不一樣,他了解你的內容,而且天天看。」

對朱亙來說,短視頻從來不是變現的工具——就算是一年賺一個億也是有天花板的——他更願意將它視作一個窗口,名氣意味著更多東西:「就像大家攢了個飯店,賺錢是可能的,但飯店是幹嘛的?它提供了一個創造資源的場所,你能和合伙人做出更大的事情,這是你追求的目的。」朱亙說,短視頻就像是個人標籤的放大器。

朱亙一點都不擔心流量的衰落,不擔心《朱一旦》會失去他的粉絲,因為一切短視頻帳號都會被快速更迭的市場淘汰,重要的是,風口來時,要知道風從哪裡來的,風口過去時,要知道自己該站在哪裡。

去年6月帳號爆火,8月,王星越把朱亙拉到辦公室,商量流量退去之後該怎麼辦。前兩個月,他們新註冊了「光曜傳媒公司「,將作為新的母公司,承接其他的內容合作。比如和頂級視頻公司合作「朱一旦」的動漫IP開發,和大平臺一起製作網劇,和職業學院合作,建設直播培訓基地。

「光曜傳媒未來的名字肯定叫光曜控股集團」,王星越說,他和朱亙第三步的計劃是走到投資人的角色上,控股一些內容公司。「我們是企業家,就算公司最後不行了,不做了,我和老朱還可以去做我們的實業。」

事實上,朱亙與朱一旦的形象早已渾然難分。勞力士換了新款卻始終沒有摘下,出門在外不能隨意戴其他牌子的手錶了,那已經成為「朱一旦」的象徵之一。8月4日,在北京拍攝時尚先生封面時,朱亙按照要求拍攝一鏡到底的短視頻:前半段表現朱一旦的神情和動作,T臺走到一半時,需要轉換成現實裡的本真形象。

導演給他講戲:「找到成功、帥氣、多金的中年男企業家,找到你自己」,朱亙點點頭,一遍遍上臺,聚光燈打在他身上,又移開,朱亙有些迷惑地猶豫著,他艱難地呈現著導演要求的轉變,拍了一個多小時才勉強過關。

我感受得到那種迫切

一定程度上,短視頻領域競爭的殘酷性在朱一旦這裡是失效的。和其他MCN公司的帳號不一樣,這次被推到臺前的並非龐大機器上的「螺絲「,而是老闆,是批量製造機器的推手。這款機器賣不動了,還可以有別的。

2019年8月,朱一旦受邀參加某平臺的「紅人節」,他和張策一起趕到了成都。結果到了現場,張策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場館裡只有朱一旦的座位,他需要和觀眾一起排隊入場。到了內場,又有明確的界限將兩人區隔開。一排排紅人座位後設置了白色的圍欄,未受邀者張策只能站在後面。有網絡大V認出了張策,來加他微信,並說「佩服你的創作。」

張策直到今天仍然記得當時的感受,「這個世界喜歡皮囊,不喜歡靈魂。」自那之後,他決定「建立自己的知名度「。

他在幾個平臺上建立了「導演張小策」的帳號,漲了100多萬粉絲。「如果你不去經營自己的話,就會非常被動。」

張策曾想像自己的境遇與東漢的許攸類似,事成後會被毫無猶疑地放棄。「那個哥們也很狂,喊曹操曹阿瞞,相當於喊朱一旦狗剩一樣」,但他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到這一天的到來,創作上的疲憊就讓他總是想自我放棄。張策想要走的更遠,突破目前的瓶頸,這個想法越來越迫切。

後來,張策在抖音上看到網紅「街溜子」的視頻,發現有一個人在帳號大火後開始頻繁出鏡,雖然沒有和對方打過交道,但他猜測那一定是帳號背後的創作者。「我能感覺到那個人的那種迫切」。

朱亙也在不斷尋找好的內容創作者,希望可以提高整個團隊的內容創造力,他的要求很高,「要符合帳號的基本調性,又做出好的內容才行。策一個人壓力太大了。」

事實上,這一年來,張策面臨很多選擇:一個大老闆直接把18萬打到他的卡裡,只要求張策給自己做號;有人給他年薪200萬,想拉他一起成立MCN公司。

但張策都拒絕了。「因為我對《朱一旦》有感情啊」。

淺米色西服套裝 Canali

黑色系帶運動鞋 John Lobb

命運的交匯

張策在聊城的農村長大,十歲開始,他就幫著父母幹活,裝貨、卸貨、算帳。在那裡,他見慣了市井小聰明,開始有了審視他人的習慣。遇到難纏的顧客,他只能忍著,比如為了買3個雪糕打開冰櫃挑選15分鐘的大哥,「電錢都掙不回來。」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才知道上學的目標是為了考大學。在他所有的小學同學裡,他是唯一一個上大學的,其他人初中沒讀完就出去打工了。

張策說,比起利,他對名更有欲望。擁有好的名聲在他看來意味著受到尊重。

王星越的人生經歷和張策有相似之處:小學五年級前他在桓臺縣鄉下念書,父母都是農民,初中才搬到縣城來,交了3600塊借讀費才和朱亙在一個中學成為同班同學。

當時,那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大多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城鎮職工,王星越說,「我從小是一個很驕傲的人,各個層面上比同齡人要強得多。到了初中,我一看城裡人,家家有電話,我們家連電話都沒有。」

和從小家境優渥的朱亙不同,王星越見證了父親改變家庭命運的過程:父親一開始在村裡磚廠負責銷磚,靠著人品和智慧,一年年升一點職位,直到王星越出國讀研之前,父親才成立自己的建築公司。

朱亙出國留學那年,王星越高考落榜了。第二年調劑到省內一個二本學校。他說自己和朱亙不一樣,沒有太享受過物質的樂趣,所以需求很低,但精神上需求很高。他不喜歡勞力士,覺得那沒有意義,「我追求的是看看我人生到底能到一個什麼份上,我能摸多麼高。」

王星越有時會羨慕朱亙對待財富的坦然。成為朱一旦之前,朱亙經常去旅遊,還要過周末,有回王星越有事找朱亙,電話問他在不在辦公室,朱亙很奇怪地問他,今天不是周末嗎?「我說你一個私營企業,你還過周末,你這不是鬧嗎?」王星越最畏懼休息,最愛全年無休,他信奉的邏輯是「享受當下等於沒有未來」。

創業積累的財富被他置換成房產、股票、期貨,永遠要預留一部分資金抵抗風險。「我沒有錢的時候,我會慌,他不會,因為他小時候就沒有因為這種事情慌過。」

在很多人看來,朱亙和朱一旦一樣,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一生平順,沒有什麼委屈和遺憾。「不受委屈是扯淡,誰從小到大都覺得自己受過很多委屈」,朱亙說自己也不例外:創業不被家人理解,不被父親認可。

2004年畢業回來,和很多山東家長一樣,朱亙的父親也想讓他考公務員。朱亙這次沒答應。初中時,他曾經想走音樂這條路,被父親拒絕了,這次他想掌控自己的人生:朱亙參與了國考,過了線,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然後轉身投入創業。

據朱亙說,這些年,父母在創業方面支持他的錢加起來不到10萬塊。起初他開了一家貿易公司。時間過於久遠,那家公司多久實現的盈利他記不清了,只記得第一單生意是給一個企業供煤,從河北煤礦拉到淄博來。到處都是陷阱:煤炭講究灰分、水分、揮發分,當場化驗時,可能是5600大卡,20%水分,拉到了,突然間它漲了一些水分,水分就是錢啊,廠裡結帳按照化驗跟你結算,找誰說理去?

經驗在一次次吃虧裡積累下來:化驗時不一樣,取樣怎麼取?煤裡有石頭,如果取石頭多的化驗,發熱量能一樣嗎?「這裡邊都是利益的輸送」,朱亙說,「你不跟他搞好關係,他給你故意搗亂,人在掌握權力時,想賺錢是很容易的。」

從門衛到過磅、取樣、化驗、供應、財務,都是一樣的道理。

他在各個領域裡投資,貿易、化工,廣告,還跑去開沙場,天天和「沙霸」打交道。2013年左右,朱亙先投的礦產,又投的電影,都虧了,損失慘重。用朋友王哥的話說,那是他「最沒有尊嚴的時候」,但朱亙再講起來時已經非常淡然,像在說別人的故事:「經歷了就好。當時算最艱難的時候吧,向各種朋友借錢。」

這天晚上,朱亙在理髮店裡回憶這些年的創業經歷,他仰靠在皮質座椅上,眼神有片刻虛焦。理髮師將染髮膏塗抹在他的鬢角,大學畢業後,他的雙鬢就開始有白髮。他似乎不想讓別人注意到他的疲憊,於是他重新讓自己神採奕奕起來。

王哥和他相識14年了,他對朱亙的第一印象是「門路廣」,連冷僻的玻璃膠都有門路。雖然他是朱亙蜂蜜生意的合伙人,但在傳媒公司王哥也有自己的辦公室,「我跟老朱說,你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朱亙回憶過去,說起自己最快樂的時光,不是爆紅後的名利,而是人生裡看起來最接近「一無所有」的時刻。

2000年代的最初幾年,20歲左右的朱亙在紐西蘭讀書,生活費常常在家裡寄來沒多久就花光,只好自己去打工賺錢——賺來的錢自然不是為了學習,他玩賽車、去賭場、到紐西蘭的各個城市遊玩。朱亙運氣總不是很好,但還算節制,每次去賭場就拿兩百美金,輸完就走。紐西蘭簡直是這群無心學業留學生的天堂。「聖誕節、復活節、女王生日,還有亂七八糟一些節,都放假」,他吃不慣西餐,天天下館子,吃川菜、東北菜。韓國菜便宜,他就吃份餐。那時候談女朋友身上揣50塊錢就夠了:「我點一份便宜的9.9元,她點一份貴的15塊,好,25塊了。一人買一瓶飲料,然後上山看星星,再到海邊轉一圈,油費10塊錢。」

創作《朱一旦》的過程,是朱亙、王星越、張策,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命運交匯的時刻」,他們有著全然不同的資質和出身,最終一定還會奔赴各自的方向。

張策回想起,自己20歲出頭剛畢業時,連學位證都沒有拿到——大二為了參加濟南的一場活動,他請同學替考被發現,學校取消了他的學位授予資格。畢業後,他輾轉在兩家連學位證都不檢查的公司工作,導一些宣傳片和人物傳記之類的片子。

2018年,張策妻子懷孕,他辭職陪老婆回了老家,本來打算到嶽父的公司做工程了,因為不甘心,決計賭最後一把,加入了朱亙新成立的公司。那年夏天,張策第一次見到朱亙,對方翹著二郎腿,拿把扇子,下巴一抬,露出笑意:「說說,想要多少錢?」

朱一旦爆紅了,他們受益於這個短視頻的時代,讓自己有機會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但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了,光怪陸離的一線城市,面孔更迭的酒桌上,話題繞來繞去永遠是相似的。

但他們沒有害怕過重新開始,也有為生活去奔波的勇氣,波折或者挫敗,自然是免不了的。好在,這位老闆朱亙,還有他三線小城的員工們,心裡一直有種東西從未熄滅過。

Contributors

撰文:張果果

時尚先生九月刊

生活英雄

原標題:《老闆朱一旦和他三線小城的員工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朱一旦團隊離職,網紅老闆和員工分開是宿命
    在以個人IP為核心的當下,預防團隊分崩離析的方式只有一個:老闆自己成為IP,內容團隊有都有股份。讓分則兩害,合則兩利。張策離開對團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先別急下結論,今天發布的朱一旦視頻點讚量只有2.8萬,是近期均值的1/8,內容因為張策的離開而換上了朱一旦的原生,內容的靈魂也不了在了,變成了抖音的熱梗堆疊。
  • 朱一旦和「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
    不久前,「朱一旦」的團隊內幕曝光,人們很快發現了兩件大事:第一,扮演者朱亙名下有11個公司,是真正的有錢人。第二,內容創作上,全部由幕後導演張策一人完成。張策與主演朱亙是下屬和老闆的關係。對此,朱亙對我強調,雖然有老闆和下屬、演員和導演這樣上下位置顛倒的雙重關係,二人之間卻沒有過任何矛盾。「矛盾從何而來?我可能比他老婆還要了解他。」
  • 抖音朱一旦十佳員工什麼梗?十佳員工bgm是什麼
    抖音朱一旦十佳員工什麼梗?在網上經常能看到大家說什麼十佳員工,這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我們常說的工作很努力用心的員工的意思!那麼大家知道抖音朱一旦十佳員工什麼梗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如何看待朱一旦前導演,張小策最新視頻,(我和我的朱一旦)?
    今天看到他本人親自拍視頻,回應了這幾天網友們提出的各種質疑。我這裡不去揣測這算不算是公關,權且當張策說了幾句真心話。朱一旦這個IP和之前大火的papi醬有很大的不同,papi醬刻畫的是獨立城市女青年的酸甜苦辣,而朱一旦則以誇張的方式諷刺了中產階級所面臨的勞資衝突。
  • 朱一旦前導演張策:依舊做個「打工人」
    在「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系列」作品中,主要的戲劇衝突正是源自於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二元對立,現在他出走朱一旦團隊,難免會讓網友不向「打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上。「此時的朱總一定很傷心。」馬小策在個人帳號最近更新的視頻《我和我的朱一旦》中如是說。
  • 案例|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全網粉絲500萬,「土豪老闆」的黑色幽默...
    在「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視頻裡, 主角朱一旦身穿polo衫,眼戴黑色鏡框眼睛,左手帶著勞力士手錶,一個標準的「土豪老闆」形象。故事用誇大和反諷的方式,看似好笑,卻引人深思。在濃墨重彩的黑色幽默中,朱一旦的人設和故事,最吸引觀眾的內核究竟是什麼?
  • 朱一旦爆火背後的邏輯與隱憂
    我們只討論他這個團隊成功的背後的原因。還有隱憂。朱一旦不是第一個爆火網絡的IP,不用把歷史倒退太久,可以直接聯想Papi醬。作為一個傳聞娛樂圈的邊緣小角色,Papi醬也是靠著短視頻或者說是自媒體收穫了第一桶金。她有犀利的口才,外加表演技能,一身多職的演繹了白領階層關注的各種趣事和心理活動。
  • 朱一旦的真實身份曝光,原來他真是一個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有錢人
    原以為,朱一旦只是一個普通的自媒體從業者,靠著拍一些有錢人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細節,這才火了起來,賺一些微薄的外快。結果萬萬沒想到,朱一旦的勞力士手錶是真的,他的有錢人身份也是真的。他拍這個視頻不是圖錢,結果真的只是有錢人枯燥的快樂而已。
  • 朱一旦的「荒誕世界」
    他很有錢,也很無聊,所以時不時做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事,周一隨便開除一個十佳員工,獎勵銷售亞軍刺激銷售冠軍,用錢感化出言不遜的二流子,一言不合就把人送去非洲……「有錢人的生活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片尾的這句話成為了流行語,「旦學」風靡一時,「非洲警告」梗組成的彈幕經常刷屏。因此,朱一旦能創作出《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這樣有深度的反諷力作,完全不稀奇。
  • 朱一旦團隊的「軍師」辭職,自己開公司當老闆,難怪畫風變了!
    但就在最近,張策在微博上宣布了和朱一旦和平分家,一個人從團隊中撤了出來,朱老闆,本人也很大度的表示:我們兩個是和平分手,中間沒有任何的爭吵和掙扎,一切都很融洽,希望大家放心。但對於喜歡了他這麼長時間的粉絲朋友來說,這個消息可是致命性的打擊,因為很多粉絲們也已經注意到了,自打張策宣布了離職消息以後,朱一旦的視頻已經好久沒動靜了,粉絲們在催更,廣告商和各種業務也都在等著和他們進行對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核心人物說走就走了,接下來的工作可怎麼進行呢?
  • 一旦他真走了不回來,朱一旦還能看嗎?
    在停更快20天之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在10月16日終於更新了,但朱一旦說他真的有點膩了。「我想要換一個BGM,就像一個影帝,忘掉之前的榮譽。《朱一旦》的內容天然帶有戲劇性:把窮人與富人、老闆與下屬之間的矛盾推到極致,對比直接,衝擊強烈。而成功的關鍵是選擇朱一旦這個富人視角來講述。
  • 張策離職朱一旦團隊,作為導演和員工的他,是心累還是錢不到位?
    這對張策本人造成了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在張策分享的個人日常中不難看出,他常常自我進行黑色幽默到他的劇本和分鏡滿滿掉落的都是頭髮。甚至在朱一旦的幾期視頻上也對自己的職業進行了黑色的嘲諷在家中的桌子上也都是妻子給她買的各類營養品維C等。一個正處於青年時期的張策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家中卻有大量的補品。
  • 朱一旦失策了
    就同一天,朱一旦的導演張小策發微博宣布辭職。很多人這時才發現,導演張小策在這個系列短視頻裡擔任了諸多職務:策劃、導演、編劇以及靈魂的配音。而朱亙本人(朱一旦的飾演者,也是公司老闆),只是負責在臺前皮笑肉不笑的花瓶。
  • 一旦他真走了不回來,朱一旦還能看嗎?-虎嗅網
    在停更快20天之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在10月16日終於更新了,但朱一旦說他真的有點膩了。「我想要換一個BGM,就像一個影帝,忘掉之前的榮譽。《朱一旦》的內容天然帶有戲劇性:把窮人與富人、老闆與下屬之間的矛盾推到極致,對比直接,衝擊強烈。而成功的關鍵是選擇朱一旦這個富人視角來講述。
  • 回顧朱一旦視頻裡的經典配角,十佳員工自帶BGM,但我最愛老暴
    之前因為朱一旦團隊的導演張策離職,讓他們這個團隊成為全網焦點,後來,隨著朱一旦、導演小策先後發表聲明,這件事情算是暫時告一段落,兩方面是和平分手,張策的媳婦也在評論區發聲,說朱一旦是個好老闆。我也跟著吃了這件事的瓜,因為去圍觀他們家的新動向嘛,於是又把之前的視頻翻出來看了看,到手讓我又想水一篇文章,聊一聊我心中朱一旦視頻裡的經典配角,雖然朱一旦很有趣,但是這些經典配角也是一抹亮點,一個點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
  • 樸實無華的朱一旦玩起遊戲來究竟是怎樣的?
    在朱總的早期作品中,他曾經因為酒肉朋友而買下了一家遊戲公司——可那也只是為了攀比,並不是朱一旦自己想玩遊戲。可就在最近一期的視頻中,動不動把「枯燥」掛在嘴上顯得自己無欲無求的朱一旦,竟然和一名新員工沉迷遊戲欲罷不能甚至建立了深厚友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離開張策後,朱一旦「沒內味兒」了
    在與朱亙面對面坐著「放空」時,張策看老闆玩著小遊戲,心裡只覺得枯燥不已。但同時,他的腦海中漸漸萌生出來了一個清晰的想法。張策在接受《GQ智族》採訪時表示,他盯著老闆瞧了很久,發現朱總有著圓臉和啤酒肚,細邊眼鏡背後是一雙圓眼,眼神平靜,似笑非笑,偶爾有些空洞。
  • 朱一旦的背後:一個枯燥富豪 順便當網紅的反轉人生
    《朱一旦枯燥的生活》是一個以老闆的視角,講述員工與老闆之間鬥智鬥勇的短劇。都說天下只有太陽和人心的不可直視那老闆的心呢!朱一旦這個ip的可貴之處;就是他用了老闆的的視角來講述了:有錢人如何用翻雨覆雨手施展一些馭人之術,那些職場的小聰明,只不過是對有錢人枯燥生活的調劑!目前全網粉絲1000多萬,在這個遍地網紅的時代,朱一旦能迅速竄紅,成為新晉網紅IP,朱一旦有著自己獨特的秘訣和殺手鐧!
  • 朱一旦的DNF遊戲生活,今日即將上線
    今日,「朱一旦的DNF的遊戲生活」系列視頻即將上線。這一次,朱一旦不但將曝光自己DNF老玩家的身份,更將在與自己員工間的「友好切磋「中體驗到了連勞力士都給不了的快樂。究竟是怎樣的心路歷程能讓朱一旦發出如此感慨,敬請期待!
  • 9個月暴漲1200萬粉絲,朱一旦的「非浪」也很火!
    有些人問,朱一旦是誰?一年前這個名字或許還無人問津,但是現在新媒體圈內人或許都知道,朱一旦名下擁有 10 多家公司,並且是很多小公司的股東。他是一位視頻博主,帳號叫做「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在B站、知乎、快手、微博、抖音和公眾號都擁有大量粉絲。經過我們統計,去年 8 月 13 日,朱一旦在各個平臺的總粉絲數才 300 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