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真走了不回來,朱一旦還能看嗎?-虎嗅網

2020-12-12 虎嗅APP


在停更快20天之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在10月16日終於更新了,但朱一旦說他真的有點膩了。


「我想要換一個BGM,就像一個影帝,忘掉之前的榮譽。可如果不枯燥了,我好像也不會演別的。」



也在當天,朱一旦背後的男人張策發布離職聲明,並且強調了自己「策劃,導演,編劇,配音」的身份。



朱一旦又發布一條早就定好的領英中國的招聘廣告,鼓勵大家去尋找理想工作,讓場面變得更加諷刺。有人在這條視頻下面心疼領英:這廣告費是白花了。



今後的朱一旦,不會再有張策創造的那種枯燥味了。


一、「資本家逼走窮秀才」


就在兩天前,朱一旦還在知乎上吃「拼團名媛」的瓜。在他的回答中,灰姑娘痴痴地掏出自己下次租禮服的錢,賠給租她水晶鞋的女人。


但就在她抱著自己藏下的水晶鞋做公主夢的同時,她等待的王子們租的行頭也到點了。


「還了車,還了表,衣服交接給下一個人。貴族王子們秒變精神小夥。」


「其中一個點了根華子,操著蹩腳的普通話說:我看上一架豪華馬車,有誰要一起租嗎?」



還是那種淡淡的語氣,開著上帝視角,看著小人物的徒勞。但10月16日晚上,他就親自吃上自己的瓜了。


在「如何看待張策不再擔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導演」的問題下,他寫了一大段,並且連續使用感嘆號:「我跟策沒有任何矛盾……不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大家就不用猜了!」



讓旦總無法淡定,是因為這件事太輕易地挑動了網友的吃瓜熱情和無窮聯想。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件事的戲劇性:特別會寫社畜悲劇的社畜離職了。


《朱一旦》第181集《我的編劇跑路了》刷滿「神預言」「一語成讖」的彈幕。張策扮演的編劇馬小策提出離職,理由是「本著創作者的匠心,需要時間來打磨好的作品」。


朱一旦笑了笑,給了他一份分析什麼類型內容最火的報告,認為「有了這些科學數據,狗都能寫好」。



把戲裡和戲外的情況串聯起來就更加微妙。第131集中,朱一旦算了筆帳:一個劇本才200字,半小時就能寫10個。


然後他給編劇定了個「保守的數」:一天100集,加上吃喝拉撒的時間都不用加班。編劇當然怒提辭職,朱一旦此時露出勞力士,暗示這是年終獎,編劇立刻乖乖就範。



現實中,張策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連續輸出229集《朱一旦》的劇本,還要擔任導演、演員、配音、剪輯的職務。


微博上#朱一旦導演配音編劇離職#的話題中,不少人說「一開始以為是三個人,仔細看才知道是一個人」工作壓力可想而知。


在GQ的一篇報導中,這樣描述張策的生活。妻子張譯文說「他凌晨4點起來給孩子餵奶,餵完奶開始寫劇本,8點出發去上班。」


而隨著《朱一旦》更新頻率越來越高,「張策面色開始發灰、長痘,明明是酷暑的天,他卻稱身子發冷——『這就是社畜生活』。」


張策在片場帶娃


但無論是出品《朱一旦》、註冊「朱一旦」商標的山東光曜聯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還是現實中的老闆朱亙旗下其他13個公司中,股東位置裡都沒有張策。


企查查的知乎帳號也第一時間回答了「張策離職」的問題,它展示了朱亙公司的招聘信息:編導這個崗位工資起薪6000元。



朱亙還曾在一次飯局中拍著張策的肩膀說:「年輕人不能太早有錢,這正是奮鬥的年紀!」


所有這些本無直接關聯的信息同時在網際網路上傳播著、交織著,讓張策離職逐漸在輿論中演化成「資本家逼走窮秀才」的敘事。


這件事就像《朱一旦》新更了一集,階級對立的情緒拉滿傳播效果。但如果還原到短視頻內容創作來看,這次頭部IP主創的分裂,並不是簡單一句「資本家壞透了」就能概括的。


因果早已藏在「朱一旦宇宙」的多重矛盾中。


二、「大家只記住了朱一旦」


《朱一旦》火得太快。


去年6月,剛在抖音上傳一支視頻,轉天就有了3萬粉,三天後漲粉20萬,以一個月的速度成為史上最快入圍微博紅人節的網紅,而成為全網兩千萬的頭部IP,也只用了短短1年零4個月。



這家開在山東淄博的公司也被調侃是「山東唯一的網際網路公司」。


《朱一旦》的內容天然帶有戲劇性:把窮人與富人、老闆與下屬之間的矛盾推到極致,對比直接,衝擊強烈。


而成功的關鍵是選擇朱一旦這個富人視角來講述。


在此之前,張策加入朱亙公司先創作了《C座802》,這也是講小人物遭遇壞老闆的職場故事,但在市場上幾乎沒有波瀾,公司持續虧損了一年。



張策意識到,社畜視角下吐槽職場太常見,沒人願意看,如果換成是老闆視角呢?如果他公然仗勢欺人,戲弄、壓榨下屬,還聲稱「這樣的生活很枯燥」呢?



張策於是以朱亙為原型,設計了朱一旦這個主角,讓職場故事多了一層解構和反諷,迅速產生魔幻現實的效果。


加上勞力士、內八字、面癱臉和語調奇怪的配音這些具有強烈記憶點的符號,這個IP才能爆火,廣告量也比《C座802》多了4~5倍。


快手熱點運營負責人王可樂在朱一旦剛火的那個月就注意到,B站和知乎兩個平臺對這個IP評價非常高:「這兩個平臺用戶的互動性更強,也更能理解劇本裡比較直觀的解構主義。」


踩中痛點還不夠,《朱一旦》通過「緊跟時事」持續高速圈粉,不僅「歪嘴戰神」「一起爬山」等熱梗要火速玩起來,還出視頻暗諷疫情中的假口罩事件、傷醫事件等引起轟動的社會熱點。



至今朱一旦B站帳號播放量最高、排到全站第二名的視頻是調侃《後浪》的《非浪》,距離B站官方發布片子僅僅相隔25個小時。



但高速密集的輸出與內容質量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在去年年底就已經顯露出來。


比如「開除十佳員工」的情節,在第1集時爆火,但後續120集中,又反覆出現十幾集的雷同橋段。還有「非洲警告」,起源是第7集,酒肉朋友把朱一旦的弟弟送去了非洲。


或許張策最初只是隨便寫了個荒誕的地方,但當網友體會到了這種小人物命運被支配的無奈,紛紛留言刷彈幕「一言不合,送去非洲」張策也就開始有意識地用這個梗,讓朱一旦把越來越多的人送到非洲。



其實在3個月內連續更新了100集後,張策也意識到同質化的問題,他召開了劇本會——「非洲梗是網友造的,但我們用得太多了,有多久沒有自己造出新梗了?」


但這個矛盾他解決不了,他也停不下來。


更深層的個人IP發展問題也愈發明顯。儘管朱一旦團隊已經在去年12月開始有意識推出「枯燥宇宙」系列,並把劇中馬小玲、王布斯等配角發展成新IP。


「開心馬小玲」帳號B站平均播放量5月還能達到115萬,其中最高播放達到337萬,但到8月後更新量降低一半,平均播放量也降到50萬以下。



而「王布斯的奮鬥日記」近期轉型做知識漫談後,播放量不及朱一旦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朱一旦宇宙」很難像當年「暴走大事件」推火王尼瑪、唐馬儒、張全蛋等各自相對獨立的IP,人們能記住的還是朱一旦這一個人。


甚至只能記住朱一旦這個外化的「枯燥的皮囊」,而不認識張策這個「有趣的靈魂」。



在朱一旦已經火遍全網的時候,一次張策跟隨朱亙去參加活動,卻發現主辦方並沒有給自己留位置,這次經歷讓他決定開始打造自己的知名度。


從2019年7月開始,他創立了「導演小策」帳號,上傳拍攝的幕後花絮和導演日記,後來還有了「馬小策夢遊仙境」系列視頻和「導演張小策」實名認證微博。



今年2月,他以編劇和導演身份出現在《歡樂喜劇人》綜藝中,點評高曉攀的作品。



今年6月,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大股東是他的妻子。



也許他早已決定不再一直枯燥下去,而要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三、「生意人」和「手藝人」


朱一旦和張策的知乎帳號對照著看會很有意思。


朱一旦曾回答過一個關於內卷的問題,延續視頻裡的人設,他說要把勞力士賣了變成獎金,然後暗中觀察員工們爭相內卷的場景。


而張策關注過一個問題:財務自由後再去上班當社畜是什麼感覺?



這兩者之間無需刻意塑造,便能讓許多網友解讀出一種階級對立的意味。


在一張他們的合影中,底下的最高贊評論是「照片裡的熱情諂媚也溫暖不了冰冷的資本家的心」。



「生意人」和「手藝人」的對立,在大眾想像中太容易浪漫化和極端化了。但在內容創業中,兩個身份並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存在一種既合作又衝突的張力。


朱亙和張策相遇之前的來路迥異,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們識別出彼此,互相成就。朱亙出生在中產家庭,他自己說過「從小就沒缺過錢」,2001年去紐西蘭留學,4年花費在60萬左右。



張策出生在農村小生意人家庭,父母靠買冷飲和宰羊謀生,他在山東農業大學讀獸醫獸藥專業,做視頻只是個愛好。


2018年,曾經投資網絡大電影300萬回本2萬的朱亙看到短視頻這個新風口,成立MCN機構,嘗試過母嬰和搞笑類,但都沒有火。


這一年張策有了兒子,嶽父對他的經濟狀況表示擔憂:「跟我幹工程吧,比你現在賺的多多了。」


張策猶豫中來到朱亙的公司面試。


在「新榜」對朱亙的採訪中,他回憶張策先交了一條樣片,他說這很爛。沒想到張策回應「我其實想考驗你,看你懂不懂。」


隨後張策又交了一條高水平的片子,朱亙立刻給了offer,才有了之後的一切。



兩年前的他們是「資本+好內容+流量紅利」的絕佳組合,講出個人努力趕上歷史進程的故事。


但是根據飛瓜數據,近90天內朱一旦帳號僅有一條內涵女明星的視頻成為小爆款,吸粉6w,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緩緩掉粉。



而在曾經深受好評的B站,數據同比有更顯著的全線下滑。



如果非要說「誰把誰逼走」,在我們對朱一旦漸漸審美疲勞不再關注的時候,已經在逼他們做出今天的選擇。


朱一旦看幾次很爽,看多了也會逐漸失去感覺,甚至產生新的焦慮:勞資關係的矛盾一次次以戲謔誇張的方式被呈現出來,但這個矛盾從未被解決,看起來也永遠無法被解決。


朱一旦這個IP也帶著始終沒能解決的矛盾逐漸走到瓶頸,朱亙和張策自然需要去尋找新的增長點,只是下一程不再同行了。



朱一旦今後只能跟勞力士相依為命了,不知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內容轉型。


而張策在短視頻紅利趨於平緩的時候自立門戶,也不知能否像離開李佳琦的小助理付鵬那樣單飛成功。


也許一位B站用戶在張策離職聲明下面的留言,才是接下來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不知未來是有才的人到哪都餓不死,還是沒錢的人到哪都活不下去。」


                          

相關焦點

  • 一旦他真走了不回來,朱一旦還能看嗎?
    在停更快20天之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在10月16日終於更新了,但朱一旦說他真的有點膩了。「我想要換一個BGM,就像一個影帝,忘掉之前的榮譽。微博上#朱一旦導演配音編劇離職#的話題中,不少人說「一開始以為是三個人,仔細看才知道是一個人」工作壓力可想而知。在GQ的一篇報導中,這樣描述張策的生活。妻子張譯文說「他凌晨4點起來給孩子餵奶,餵完奶開始寫劇本,8點出發去上班。」
  • 朱一旦失策了
    從最新兩期朱亙親自配音的短視頻看,失去了靈魂配音的朱一旦,總讓觀眾感覺不對味兒。不對味兒,在產品經理看來,這就是在挑戰用戶的使用習慣。就好比噹噹不賣書改賣化妝品、知乎不做知識問答改寫故事會,那麼噹噹和知乎的老用戶還會繼續支持他們嗎?
  • 朱一旦失去了張策,還是原來的那個朱一旦嗎?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以下簡稱朱一旦)這個號目前在抖音有862.4w的粉絲,算是一個大網紅了,第一次接觸到朱一旦的時候,就被他魔性的配音和面癱的表情吸引住了,一口氣看完了他的所有作品,覺得這人還挺有點意思,而朱一旦的出圈之作《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更是在過年之後的疫情期間火遍全網,從此朱一旦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更加地火了。
  • 朱一旦的靈魂與皮囊
    到了今年9月,「時尚先生」又去採了張策,後者說有很多公司開出高薪來挖他,但都被他拒絕了,因為「還是對朱一旦有感情啊」,可惜天眼查不是這麼認為的,披露信息顯示,在今年6月的時候,張策就以過千萬人民幣的註冊資本開設了自己的新公司,也就是說早在那時,他和朱一旦的分手程序就已經寫好了。
  • 朱一旦的導演、配音辭職,B站停更了半個月,朱一旦會涼嗎?
    對於經常關注B站,或者短視頻內容的小夥伴而言,朱一旦絕對是一個不陌生的名字。畢竟《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系列視頻,成功憑藉黑色幽默以及現實主義,獲得許多平臺用戶的喜愛。但是近期朱一旦的視頻製作卻足足停更了半個月,而且再度更新後,粉絲們都敏銳地發現配音換人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朱一旦的導演、配音已經辭職,於是不免令人擔心朱一旦會涼嗎?
  • 朱一旦不再有「枯燥生活」
    這則視頻釋放出的訊號很明確,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將繼續,只不過到時候是真·枯燥還是假·枯燥就不知道了。從數據來看,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也正在漸漸失去吸引力。在B站上,該帳號巔峰時期播放量平均每條視頻都在500萬上下,但如今除極個別視頻,大多數內容的播放量在200萬左右。新導演會為朱一旦帶來新的生機嗎?
  • 朱一旦團隊的「軍師」辭職,自己開公司當老闆,難怪畫風變了!
    經常看朱一旦視頻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視頻中那個帶著勞力士的男人,成熟慵懶還有點不屑一顧的聲音,並不是朱一旦本人的聲音,那個聲音的主人其實是來自幕後的張策。除了配音的工作,在團隊中他的地位可以說是十分核心的,不僅要配音,還要為每一個劇本進行主要編劇,導演,甚至有時候演員不夠自己還要衝上去當群演。
  • 朱一旦的「荒誕世界」
    有人將《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奉為朱一旦的封神之作,認為它將朱一旦視頻的針砭時弊、黑色幽默、荒誕現實等風格發揮到了極致。由於主題大膽影射、比較敏感,這則視頻發出去一天內就被「和諧」了,目前視頻在抖音、微博都已下架。關於朱一旦其人,經常看短視頻的人一定不會陌生。勞力士、polo衫、迷離的雙眼,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土豪形象。
  • 有趣的靈魂出走了,枯燥的朱一旦還行嗎?
    2020年2月,疫情期間,「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視頻《一塊勞力士的回家路》上線後,在網站上迅速刷屏,一波三折的劇情,針砭時弊的話題,讓朱一旦的視頻和相關話題衝上了知乎熱榜首位。3月,知乎邀請「朱一旦」(本名朱亙)在直播平臺首秀,他一張嘴說話,石海就覺得有些不對,「原來旦總的聲音這麼萌,和視頻裡霸氣的聲音不一樣。」
  • 朱一旦化身龍王贅婿,若不是兒子長相走偏,勞力天尊還能隱忍3年
    畢竟朱一旦化身龍王贅婿後,如果不是兒子長相走偏,勞力天尊還能再隱忍3年。首先「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就是憑藉著幽默詼諧的視頻內容,成功獲得眾多B站用戶的喜愛。而朱一旦的經典名句「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 老闆朱一旦和他三線小城的員工們​
    與那個精準控制嘴角弧度、似笑非笑的網紅朱一旦不一樣,朱亙是活躍而有親和力的,他照顧著席間每個人,記得每個員工的名字,酒量,婚戀狀態,癖好八卦.......在生活裡,他從沒開除過十佳員工、當著銷售冠軍的面獎勵銷售亞軍,更不可能隨意操縱別人的命運。他不斷強調,成為朱一旦確實是自己人生裡的旁逸斜出,「是天時地利人和」。
  • 核心導演辭職,朱一旦不再有「枯燥生活」
    這則視頻釋放出的訊號很明確,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將繼續,只不過到時候是真·枯燥還是假·枯燥就不知道了。從數據來看,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也正在漸漸失去吸引力。新導演會為朱一旦帶來新的生機嗎?網友@光年旋律 在知乎評論此事時稱,「模仿」和「創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小策是真正的創作者,所以才會誕生《一塊勞力士的回家路》《非浪》等既有梗,又兼具批判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優良作品,他作為一個創作者的潛力是無限的。除非朱一旦系列完全轉變風格(這對新編劇的要求很高,被罵的概率很大),只要去模仿小策的風格,那就一定會始終徘徊在小策的陰影下。
  • 「朱一旦」背後的男人官宣離開 「旦」總還會是那個枯燥的有錢人嗎?
    近期公眾號規則調整,常會錯過推送,給淄博綜合廣播設置「星標」或點亮「在看」,重要信息才不會錯過哦!作為「朱一旦」的幕後核心,導演張策於20年10月16日宣布辭職。「十佳員工」離職了,大家發現視頻的黑色幽默其實是真實寫照。
  • 投資11家公司,朱一旦的快樂不止勞力士
    可以說,在以顏值取勝的短視頻領域中,朱一旦堪稱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特立獨行,以有錢人的身份講述著平凡人的生活,也是他最吸粉的利器。為什麼同樣的是炫富,《小時代》當中的生活令人反感,《朱一旦》的生活卻大獲好評?據GQ報導,《朱一旦》粉絲90%為男性,從地理上看,廣州、上海最多。在B站翻閱評論,大多喊著「社畜心聲」。
  • 朱一旦前導演張策最新視頻來了,講述自己離職原因
    起床後喊幾句打工人,入睡前看一期朱一旦,巨大生活壓力下的自娛自樂,可以讓我們短時間內忘掉下個月的KPI,忘掉幾年後的35周歲。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自嘲,那麼這主體是誰,是朱一旦在自嘲自己是社畜嗎,NO,這個主體是視頻裡的倒黴鬼們,是馬小浩、三癩子、馬小玲在自嘲,或者直接說這是創作者張策在自嘲。
  • 朱一旦主創團隊出走,「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有錢人生活」還能繼續紅...
    10月16日凌晨,超過半個月未更新的「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終於放出新視頻。只是這次的內容讓網友直呼「沒內味兒了」。此前,該短視頻欄目最擅長用荒誕、誇張的手法,描述一位手握多家公司的有錢人,是如何開啟上帝視角遊戲他人人生的。最新一期視頻風格發生了十分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不同於往的視頻配音。視頻發出後不久,「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導演張策即在微博宣布離職。
  • 離開了馬小策的朱一旦倍感孤獨,不過!今天他倆又同框了!
    朱一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那句「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的樸實無華,且枯燥」,肯定不少朋友都聽過。 不過朱一旦在最近的視頻中,收起了自己的壕氣,手腕上熟悉的手錶不見了,扮相變成了中老年人。 這些扮相是為了配合視頻的轉型,但同時也是朱一旦現在的心境:他的導演馬小策離開了,朱一旦累啊!
  • 朱一旦和「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
    「朱一旦」多得多,「費力不討好」。朱亙與張策:內容做得好的,沒有一個特別正常的人朱亙成立公司後不久,朋友向他推薦了一個搞導演的小夥子,說是剛從青島回來。這個叫張策的年輕人,專業是獸醫獸藥,做視頻只是他的愛好。朱亙要他先交個樣片來看看。張策交了一條混剪。朱亙看了:「你這很爛!」
  •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朱一旦是誰?他是我見過最好玩的有錢人
    然後朱一旦就做了個視頻,視頻內容就是諷刺這個現象,不僅好笑而且有內味。特別是對方蒙上眼睛說是量子快速閱讀的進階版本的時候,然後朱一旦讓她蒙眼睛籤字,說她既然不需要眼睛就可以捐獻給需要的人。看到這一段我笑了很久,轉念一想他又在諷刺那些人沒有眼睛,就覺得很好玩。
  • 張策離開朱一旦團隊,是雙贏還是雙輸
    而且出了這麼多力,但是出名最多是張策嗎?但是從商業上看,《朱一旦》這部劇的靈魂人物就是導演+編劇+配音的張策,這個公司就是靠張策一手拉起來的。時至今日卻仍然在公司股東位置上沒有一席之地。雖然《朱一旦》在創作上是張策一手拉起來的。如果一個人為一個產品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時間,卻沒有得到應有經濟回報,那麼他多半是心有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