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蘇 怡
設 計 | 小宇宙
中國汽車品牌生死攸關。
大環境持續波動下,各細分市場的份額角逐,正腥風血雨,愈演愈烈。
作為我國最早探索自主汽車產業發展的代表型企業,一汽奔騰已經成為一汽集團自主品牌戰略的重要一極。
2020年,他們選擇迎風列陣,逆勢迎戰。
與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銷售分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王勝利的對話過程中,年輕、快速、注重行動力是他和整個團隊呈現出來的特質。
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力爭實現產品年輕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解讀,同時,以「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與無限方程FMA架構為推動力,完成了設計與技術品牌的雙重煥新。
「我們需要變革,我們要積極擁抱變革。」王勝利說。
無疑,改革是發展的最佳動力。 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曾在多個場合強調: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改革與創新。
根據「831」戰略,中國一汽要在2025年進入主流自主乘用車第一陣營。作為中堅力量的奔騰品牌,2022年計劃達成更高的銷量目標。
若要達成目標,奔騰品牌必須採用全新的發展模式,輕裝上陣,實現業務聚焦。
按照集團整體的改革方向,中國一汽完成了新一輪的資源整合,並把優勢聚焦到未來最重要的板塊,進一步優化一汽奔騰品牌的公司治理結構。
一個決策更靈活、效率更高的一汽奔騰由此誕生。
時光行至今日,在北京國際車展上,一汽奔騰終於推出了他們最重要的一款車型,基於「FMA無限方程」技術架構上的首款車型——「全新第三代奔騰B70」。
「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煥新,是一汽奔騰徵戰轎車市場邁出的全新步伐,也是新格局下,奔騰的一次新衝鋒。」
王勝利對於全新第三代奔騰B70,顯然傾注了更多的感情。
「全新第三代B70,將品牌立足普通老百姓都買得起、開得好的新國民家轎。從銷售布局來看,低線市場將大有作為。」
王勝利的信心不無道理。
經歷過2020年疫情之後,中國私家車消費市場已經蘊藏了強勁的增長動力。同時,在國家經濟推動加速內循環運轉的外部作用下,一汽奔騰也許迎來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
基於一汽集團的技術體系支撐,奔騰若能再次塑造自主品牌汽車領軍者的定位,做好中國低線城市的調查研究,講好「經濟型車也有高品質」這個概念,那麼這個品牌故事就有分量,有高度,足夠精彩,足夠有趣,足夠深入人心。
只是,這一切,需要一點時間。
說起奔騰品牌向上的迫切,王勝利的語氣始終篤定:
「品牌向上最關鍵的地方,還是產品品質向上,營銷只能做錦上添花,不能做到雪中送炭。同時,服務也要跟上。一汽奔騰承諾的『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從未食言。」
這就是全新的一汽奔騰,它正積蓄著、運轉著,不曾停歇。或許,我們應該用一種更為深遠的戰略眼光去等待,一個年輕的一汽奔騰帶給我們的無限可能。
強行者有志,自勝者強。
面對前方的荊棘密布,一汽奔騰沒有回望的空閒。
透過王勝利的信心,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有未來,還有希望。
當一群質樸的奔騰人,完成了從上至下,甚至有些陣痛的改變,兢兢業業、心無旁騖、精誠團結的時候,迸發出的能量一定是巨大的。
燦若星辰,大巧若拙。
我們寄望未來,我們寄望為了一份事業去竭盡所能,辛勞付出的人都可以擁有收穫。
祝好,一汽奔騰。
汽車品評:本屆北京車展,我們看到一汽奔騰帶來很多車型,請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
王勝利:此次北京車展,我們希望用一場融合產品、品牌的饕餮盛宴,彰顯新奔騰不斷調整姿態、與時俱進,持續尋求能力突破和品牌向上的新形象、新徵程。
基於無限方程FMA架構打造、體現奔騰全新設計語言「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的首款產品全新第三代奔騰B70,其產品形象定義為「新國民家轎」,此次北京車展迎來首次亮相;誕生純電FME平臺、一汽奔騰首款正向研發純電SUV奔騰E01正式上市。
奔騰T33、奔騰T77、奔騰T99等也明星同時登場助陣。
汽車品評:自成都車展公布全新第三代奔騰B70命名後,媒體和公眾都非常期待這款車的面世,能否聊聊奔騰推出這款車背後的故事?
王勝利:關於一汽奔騰選擇在北京車展亮相這款車,有以下幾個關鍵詞:
前瞻預判:當前,「新四化」正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新升代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美妙出行」的更高期待,正推動汽車定義在從功能型向體驗型轉變。我們通過對這些環境前瞻預判,打造了全新第三代奔騰B70。
加速轉型:依託一汽集團雄厚的技術積澱,在打造新國民出行體驗上,以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為「引擎」,加速向創新型的汽車服務商轉型。
戰略落地:為加速奔騰品牌的成長,此前一汽奔騰先後發布無限方程FMA架構、全新設計語言「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以「設計+技術」雙煥新為推動力,加速產品向上、品牌向上。全新第三代奔騰B70,就是基於無限方程FMA架構打造、體現「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的首款產品。
踐行承諾:奔騰品牌創立的初心,志在為國人製造買得起、用得住、有尊嚴的汽車。在創新發展這條艱難的徵途上,一汽奔騰不斷調整姿態、與時俱進,不斷尋求能力突破和品牌向上。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是一汽奔騰踐行承諾,強化「以用戶體驗為中心」,以產品向上推動品牌向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汽車品評: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亮相,對一汽奔騰有哪些重要意義?
王勝利: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正式亮相,相對於新奔騰品牌意義重大。
品牌層面: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煥新,是一汽奔騰徵戰轎車市場邁出的新的一大步,也是新格局下,煥新奔騰的一次新衝鋒。它也將為新奔騰品牌的創生裂變,贏得一個新未來;在變革孕育新機的時代,開啟奔騰新的局面。
企業層面:進一步完善奔騰家族的產品矩陣,助一汽集團自主事業蒸蒸日上。同時,它讓奔騰人煥活新一輪創業激情,為奔騰加速實現新願景而不懈努力。
市場層面:未來,極富市場競爭力的全新第三代奔騰B70上市後,將與奔騰E01、奔騰T77、奔騰T33、奔騰T99等產品一起在市場上形成合力,為一汽奔騰拓展市場,貢獻源源不斷的新活力、新貢獻。
用戶層面:基於新升代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美妙出行」的更高期待,正推動汽車定義在從功能型向體驗型轉變的前瞻動洞察,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應運而生,它將通過打破行業思維的新設計、新操控、新安全、新空間、新智能,為新國民帶來未來化、數位化、居家化的全場景產品價值和體驗。
汽車品評:此次發布會,我們注意到「新國民家轎」這個概念,您如何理解「新國民家轎」的產品形象?
王勝利:國民家轎是消費人群的主流選擇,而新國民家轎迎合新需求,賦予更長的軸距,更大的空間。
國民家轎的售價是實惠的,而新國民家轎在此基礎上,凝聚了國潮文化和技術,賦予了出行所需的自豪感和高級感。國民家轎的研發目的是滿足家用,而新國民家轎匹配新的駕乘需求,讓品質更高,智能更加人性化。
國民家轎的產品品類是家轎,而新國民家轎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打破了產品固有束縛,開創大掀背新品類。
汽車品評:奔騰品牌誕生至今,歷經汽車產業變革、車市風雲變幻。在這個過程中,您認為從產品到品牌,再到行業發展趨勢,國內的汽車行業市場經歷過了怎樣的轉型、調整、升級?
王勝利:與十多年前相比,中國汽車行業面臨的是全新的競爭環境,無論是行業趨勢、產品屬性,還是市場格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行業趨勢:汽車產業正處於一個轉型期,造車理念不斷升級,汽車新技術不斷發展,創新模式和創新產品不斷湧現;同時,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技術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與鼓勵。
產品屬性:汽車逐漸由單一交通工具向智能生活載體轉變,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場景,成為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
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市場也在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轉變。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認為,一二線城市市場逐漸飽和,低線市場將大有作為。
品牌競爭:車企之間以往的競爭是拼品質、拼性價比,現在的競爭是品牌綜合實力。
為了有鮮明的品牌形象和技術特點,我們以「設計+技術」雙煥新為推動力,加速成為創新型、創業型的「造車新勢力」。
汽車品評:最近,大家都對一汽奔騰的改革非常關注。一汽奔騰改革完成後,與以前相比,「新奔騰」具體有哪些變化點?
王勝利:「新奔騰」成為一個全新的創新型、創業型汽車公司,提升了品牌決策效率和靈活性。3月,一汽奔騰資產置換取得重大進展,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作為一汽奔騰品牌的運營主體,成為一汽股份非上市的全資子公司。
改革創新鑄就高速增長的新模式,奔騰正在延續、復刻。5月,一汽奔騰審議通過奔騰品牌及動力總成組織調整方案,調整後,中國一汽承接原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的動力總成、生產、物流、馬自達銷售等業務,一個專事產品開發和營銷的全新企業架構——「新奔騰」宣布誕生。
改革是困境最好的破局之法,亦是最大的紅利。面對近幾年日益下滑的中國汽車市場,一汽集團一直對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人事改革到架構重組,從資本運作到新業態布局......伴隨這些變革舉措實施,改革成效已經呈現。我們一汽奔騰,得益一汽集團改革的賦能,以及全新品牌戰略,奔騰品牌煥然一新,全面進入品牌向上、產品向上、銷量向上的發展新階段。
未來,「新奔騰」將「聚焦奔騰,輕裝上陣」,專注「客戶、品牌與產品、營銷與創新」,用創新的模式、輕裝的陣容敏捷應對市場變化。
汽車品評: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一汽奔騰動作頻頻,持續推出新品來保持市場競爭力。面對2020最後一個季度,奔騰的產品布局是怎樣規劃的?
王勝利:包括2020第四季度,未來兩年是奔騰產品的爆發期。
T系列:今年,我們已經先後發布了兩款全新車型——奔騰T77 PRO和T99運動版,年內還將上市奔騰T33 1.2T車型。奔騰T系列已經構建起從A0級,到A級、B級SUV的強大產品布局。
純電動車:一汽奔騰首款純電SUV奔騰E01在北京車展已正式上市。明年,我們將發布代號為「NAT」的純電動車型。
轎車市場: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此次北京車展完成首秀,將在合適時機正式上市。明年,奔騰D365也將與公眾正式見面,具體細節會擇機發布。
相信,新奔騰通過進一步豐富產品布局,精耕細分市場,以全系列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全面滿足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為他們創造更好體驗和更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