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經濟崛起的時代,中國已成為全球創業最活躍的國家,而女性正在不斷追趕男性,成為創業新熱潮、新常態。
根據《AGER 2018安利全球創業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安利創業指數得分80,遠高於全球47分的平均值。這份覆蓋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萬名受訪者的報告同時顯示中國的女性和男性群體顯示出幾乎相同的創業指數分值,分別為79和81,中國女性創業指數排名全球第二,女性創業已成為一種「新常態」。
女性創業面臨著怎樣的環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以及遭遇的挑戰與痛點是什麼?12月12日,由知乎和安利聯合主辦的2019全球女性創業創新峰會在京舉行,圍繞「她創時代 美好發生」的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女性創業四大挑戰,家業平衡成痛點
根據麥肯錫數據,中國女性對經濟的貢獻高達41%,女性創業不僅成為社會常態,更重要的是她們已經成為商界的中堅力量。
但為什麼要把女性創業者獨列出來討論?時尚類公眾號「私席 Seaty 」創始人王蓓說,「可能是因為目前為止,創業可能還不是一場無性別運動。」
聯合國項目事務署(UNOPS)中國首席代表羅響指出,女性創業有四大趨勢。
「女性科技」將成為女性創業的第一大板塊,風起雲湧。羅響表示,女性科技主要是解決女性在現實生活中感同身受的問題,她們提升家庭,提升自己,提升周邊的幸福感,讓生活變的更美好,比如兒童教育。第二是年輕化,高起點,自生長特點突出,創業女性大多擁有本科學歷以及工作經驗,打破規則就是機會;第三,女性的創業將更加兼顧商業價值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比如說藝術、家庭教育管理、消費者升級,包括大熱的直播帶貨;第四,解決融資的能力成為關鍵,女性創業的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的比例不足4%,與男性創業所佔85%到95%相距甚大。
同時,羅響認為,未來幾年女性控股和女性為主的企業家所帶領的公司獲得風險投資的比例會大幅度提升,性別因素將被弱化,商業模式能否得到社會認可成為關鍵,女性創業將有機會得到更多社會資本支持。
而家庭與事業的平衡成為橫亙在女性創業面前的最大障礙;其次才是首期資本和可持續融資的獲得,信息流、人脈流、資金流、技術流四者缺一不可;最後是女性面臨的自我懷疑和傳統男性社會的偏見。羅響說,「雖然這個社會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但偏見還是存在,這是一個挑戰」。
在創業過程中,如何平衡好家庭和創業的關係,成為在場女性創業者共同的困惑。小靖界文化傳播創始人匡靖分享了她在創業過程中遭遇的一個事故,生育三個月後面臨創業和生孩子的雙重壓力,她被安定醫院判定為中度焦慮加中度抑鬱,把孩子放在老家的她至今還沒有找到平衡的方法。
「似乎男性的議題裡家庭是不存在的,沒有一個媒體或者是一個人會將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這個問題問給男性」,光芒app創始人王屹芝表示。她說自己創業最艱難的時刻是有一次小孩被叫家長,老師問,你平時是怎麼樣陪他的,王屹芝瞬間覺得自己被貼上一個「你不是好媽媽」的標籤,眼淚直接下來了。面對合伙人、投資者和同事的壓力都沒有哭過的她,認為女性「唯獨在孩子的這個問題上崩不住」。
作為三個男孩的母親,小綠洲創始人馬瑾認為,「平衡是不存在的,不存在所有的東西都很完美。」馬瑾用來8年時間兼顧照顧3個孩子和創業,她認同「平衡是一個動態,是我們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工作是否全心盡力,是否享受當下」,「而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樣,男人不用生孩子。」
「安利」輕創業,賦能新女性
在王屹芝看來,女性創業面臨的家庭問題幾乎是無解。
安利(中國)總裁餘放回應,女性在過去面臨著兼顧家庭、社會資源不平等、發展瓶頸等困難,「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這些藩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打破,屬於女性的創業體驗也變得越來越好: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創業,隨時隨地學習,自由安排事業和家庭」,
王蓓提到了女性創業的新模式「輕創業」。她說,「其實我們講創業的時候,可大可小。對於女性來講只要邁出一步,哪怕是打造一個個人品牌,通過分享去獲得,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收入,或者是一個商業模式。」
餘放介紹「安利一直致力於為女性打造一個良好的創業體驗,對於創業路上的小白,只需要三個試一試,就能打開創業這扇大門。」
第一,用個產品試一試,選用安利優質產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更漂亮,然後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知乎、抖音秀出變化,分享心得;第二,發個連結試一試,依託安利微購、安利雲購平臺,把自己愛用的產品連結分享給信賴自己的朋友、粉絲,把自己的影響力變現為生產力;第三,建個圈子試一試,基於自己的興趣,組建一個線上線下互動的生活社群,比如健身圈、美顏圈、美食圈、親子圈等等,隨著這個圈子不斷擴展、裂變,就會成為安利創客發展社交電商的基礎。
作為一個大眾創業平臺,餘放說,平臺上女性創業者佔到70%,對於他們而言,創業不僅僅是為了成功,更重要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個學習成長的渠道,一個自我表達和價值實現的通路。
與前幾年由熱錢驅動的「燒錢創業」不同,資本市場逐漸趨於理性,改善創業結構,加快培育適合創業的新業態、新產業和新市場,孕育新模式和新動力,對於中國經濟轉型創新發展極為重要,同時推動小微創業和大眾創業,也更有助於女性把握未來創業的趨勢與機遇。
在由「產品」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商業時代,女性天生擅長社交,擅長情感營銷,女性在解決問題時具有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感知,和細膩的表達,更能洞察消費者心理,以及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因此,植根於服務領域的各式各樣的小微創業、草根創業、兼職創業,比如經營網店、直播、社區小店、直銷、私教等,將迎來越來越多的機會,也更為適合女性,成為小微創業和大眾創業的主流。
如餘放所說,「現在就是女性最好的創業時代,她們找到了真正屬於她們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