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東奧會開幕也就不到半年的時間,但是國乒東奧會的參賽名單卻遲遲沒有公布。尤其是在德公賽剛剛結束後,近幾日對於女隊誰能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的討論可謂是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那麼國乒東奧會的名單遲遲不公布,究竟是怕名單公布以後,隊員遭到別的國家針對性研究還是女隊人才太多,難以抉擇呢?在我看來,兩者兼而有之,但還另有他因。
答案是肯定的。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勝!只有把對手研究明白,研究透徹,才能在賽場上沉著冷靜,應對自如。而早在上個月,日本乒協就公布了2020東奧會的完整參賽名單。男單:張本智和、丹羽孝希;女單:伊藤美誠、石川佳純;此外,平野美宇和水谷隼被推薦分別參加女、男團比賽。
日本乒協公布了名單之後,以劉國梁主席為首的國家乒協,肯定會第一時間開會研究討論如何針對他們的參賽陣容制定應對方案,而這種方案肯定還不止一套,國乒要確保五塊金牌全部收入囊中。這次德公賽,丁寧能夠4-1橫掃伊藤美誠,明顯是教練提前給她制定了針對性的戰術。
丁寧
而關於國乒的參賽陣容呢,我們這些多年的球迷心裡沒有底,同樣,國外的乒協尤其是日本乒協也會摸不準,這樣一來,他們就得針對目前所有可能入選的隊員進行研究,同時落實到平時的訓練中去。國乒是六人圍剿伊藤,伊藤是以一人之力去對抗整個國乒女隊,可想而知,她才是壓力最大的那一個!我估計,國乒不到報名截止日期,是不會公布參賽陣容的。
國乒女隊目前主要有六名主力,按照最新的世界排名,分別是:陳夢、孫穎莎、王曼昱、劉詩雯、丁寧、朱雨玲。而這六名主力,實力相對均衡,隊員之間互有勝負。尤其是在內戰中,誰都不敢說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戰勝對手。
許昕與劉詩雯
關於奧運會的名單,朱雨玲和王曼昱基本可以排除在外,他們的目標是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劉詩雯和許昕已經獲得混雙奧運會參賽資格。目前大家關於國乒女隊奧運名單的爭論其實主要是集中在兩個方面:1.劉詩雯具不具備單打能力?2.除了劉詩雯和陳夢,第三人到底會是丁寧還是孫穎莎呢?
丁寧與孫穎莎
關於劉詩雯的個人分析,我在前兩天的一篇文章中已經做過詳細分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進我主頁翻閱。關於劉詩雯能否獲得奧運單打資格,之所以一直爭論不休,就是因為她在去年獲得了世錦賽單打冠軍。按照國乒之前選人傳統,拿到世錦賽冠軍那就相當於拿到了奧運會單打直通資格。但是除了去年的世錦賽冠軍和含金量不高的世界盃冠軍,劉詩雯在其他比賽中除了混雙是一冠難求。
劉詩雯
更為致命的是,對於國乒最為看重的外戰,劉詩雯面對伊藤是2戰全敗。所以國乒在選她作為女單時肯定會有所猶豫。而丁寧和孫穎莎到底誰能作為第三人登上東奧會舞臺呢?個人更看好丁寧,因為在對陣伊藤方面,兩人的戰績差不多,丁寧是6勝2負,孫穎莎是5勝1負。如果從個人能力上來說,孫穎莎目前是要強於丁寧的。但是奧運會最看重的是什麼?是誰在比賽中最穩定。丁寧是2016裡約奧運會的冠軍,同時還是現役女隊唯一的「大滿貫」選手,論大賽經驗、抗壓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孫穎莎顯然還是更為年輕一些。奧運會,對於國乒來說,誰奪冠不重要,重要的是獎牌是中國的。所以,就從目前來看,我認為孫穎莎最大可能是獲得P卡,除非這段時間,她能拿出極佳的狀態打動劉國梁。
對於東奧會,國乒沒有公開的遴選機制,一切都是靠劉國梁主席和國乒教練組和抉擇。不像日本,東奧會男女單打資格完全靠2019年的世界排名來決定,隊員爭奪的方向很明確,那就是儘可能多地去參加比賽,去拿到更多的積分,去提升自己的世界排名。
陳夢與王曼昱
其實我覺得國乒這種做法也是出於無奈和謹慎的選擇,畢竟桌球是國球,而且又是奧運會,不容得有任何閃失。所以我們在參賽人員的選拔上,一定是慎之又慎,到時候公布的陣容也一定會是最佳的陣容。以前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並不能夠代表一切。所以在名單沒有公布之前,誰都不敢鬆懈,隊員們都會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去競爭名額,這對於激發她們的個人潛能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也有弊端,名單不公布,教練組就沒法對隊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保護,如果有人再出現意外傷病,那就得不償失了!
大家對於名單公布這件事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