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京2020奧運會(後簡稱"東奧會")聖火展覽被緊急叫停,火炬接力被取消。據日媒報導,東京奧運會的聖火已被放置在一個"秘密地點"保存,根據聖火一旦點燃在閉幕之前不能熄滅的傳統,意味著3月12日引燃的聖火將燃燒到2021年8月8日,長達一年零五個月。
奧運會延期舉辦,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日本將為此承擔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60億美元;據《日本經濟研究》統計,在場館建設和酒店客擴容這兩項上,日本政府就投入了約400億美元。如果東京奧運會延期1年,相關場地維護管理費以及各競技團體舉辦資格賽所需的經費等,合計將會損失58億美元。據日興證券的預測,如果奧運會今年無法舉行,間接經濟損失將達750億美元之巨,佔日本全年GDP的1.4%。
在東京奧組委的規劃中,東奧會預計收入約6300億日元,其中近2/3來自贊助商。但不同贊助商的贊助年份,也會因奧運延期而可能重合。2019年6月,蒙牛與可口可樂聯合,同國際奧委會籤署了一份價值30億美元、為期12年的合同,成為了頂級聯合贊助商,合同從2021年生效。而日本的明治乳業公司,是2020東京奧運會的國內贊助商——"東奧會金牌合作夥伴"。TOP贊助商享有排他權,這意味著,在同時期的贊助商中,不允許有其他存在競爭關係的企業存在,這也將成為東京奧運會贊助商名單中的一大問題。
除了賽事、版權、商業贊助等業務,與奧運會這個世界級IP相關聯的商業利益方,還涉及到體育營銷、衍生品、甚至是二次元。被東京奧運會延期所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正在觸動越來越多各方神經。
此次賽事的推遲,不僅給日本造成巨大的損失,眾多其他國的賽事安排也會面臨"撞車"。從深層次分析,受東京奧運會推遲影響最大的,或是中國體育。
1、東京奧運和北京冬奧爭曝光率
原本,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相差2年,井水不犯河水。而此次延期,讓東京夏季奧運會和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近乎連著舉辦,相隔不到180天,互相搶戲幾成定局。這是什麼概念?
在短短半年連續觀看夏季、冬季奧運會,先不說體育迷、觀眾可能產生審美疲勞,贊助商、觀眾在客觀上肯定會分流,甚至在資源爭奪方面"白熱化"。一般來看,夏季奧運會的關注度、收視率都在冬季奧運會之上,如今疫情造成國際奧委會旗下的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兄弟鬩於牆",實屬無奈。
2、2021中國世俱杯延期成定局
全球體壇賽事,本來有著十分科學系統的時間排期。雙數年是體育大年,有奧運會和世界盃;單數年是體育小年,各單項運動世錦賽來唱戲。如今國際體壇賽事時間表一片混亂,各賽事只能依靠自身影響力佔山稱王。
2020年歐錦賽,美洲杯和東奧會的推遲,搶掉了原本是全新改制的2021中國世俱杯佔據的黃金檔期。
2019年秋,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在上海宣布,全新改制的2021年世界俱樂部杯賽(簡稱世俱杯)將在中國舉行。"新版"世俱杯四年一屆,將於2021年6月至7月在中國展開,共有24支像利物浦、皇馬這樣的五大洲頂級俱樂部球隊參加。上海、天津、廣州、武漢、瀋陽、濟南、杭州、大連成為2021年世俱杯舉辦城市。其中,上海將舉辦世俱杯開幕式和決賽,上海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也已寫入"積極籌備2021世俱杯"。
可突然其來的疫情讓所有計劃都被打亂,甚至有業內人士建議,為避開2021東奧會、2022北京冬奧會和2022卡達世界盃的鋒芒,可以考慮把原定於2021年舉辦的中國世俱杯推遲到2024年舉行。這將對中國體壇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3、全運會,杭亞會受影響
明年還有一項看似不起眼、其實很重要的國內比賽: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在陝西省舉辦。陝西全運會目前沒有對外公布過具體開幕時間,但按照慣例,一般是夏天8月。然而,當2020東京奧運會推遲,意味著陝西全運會可能無法如期舉辦:奧運是大考,亞運是中考,全運是小考。當小考和大考撞車,小考讓路的概率更高。2021陝西全運會何去何從,無疑將考驗組織者、主辦方的智慧。
除此之外,2022杭州亞運會,也是第19屆亞洲運動會剛在十天前發布吉祥物,向世界發出2022杭州之約。而這些賽事對觀眾和贊助商的吸引力,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如今,無論是全球的疫情發展還是經濟波動,各個方面都在向我們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事實,大家休戚與共,沒人能置身事外。我們和這個世界——一榮皆榮,一損皆損。
內容來源:央視財經,全體育,見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