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境由心轉。」一個人的內心如何決定了他人生的境遇如何。生活中,有些人樂觀積極,讓身邊的人時刻都能感覺到快樂,人緣越來越好。
而有些人總是悶悶不樂,很難有開心的時候,這種負面的情緒也會影響到身邊的人,使得大家都遠離自己。
曾經我的一位朋友就是一個總是開心不起來的人,在一次旅行途中,看到他還是苦著臉,我勸他,人生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何不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呢?
朋友說,他也知道開心比不開心好,也想改變,但是負面的情緒依舊存在。每天看著身邊的成功之人,想到自己努力讀書致力行善,卻生活充滿了坎坷。
而別人沒啥文化,沒怎麼努力就成功了,自己就開心不起來,或許他生來就是這樣的苦命吧。
朋友的一番話令我無法反駁,此時正好一位僧人在身後,聽到朋友的話後,笑對朋友說道:「命由己造,這世間沒有什麼是命中注定的。」
我們回過頭,看向這位慈眉善目的僧人,僧人微微一笑,請我們去不遠處一座茶舍坐下,與我們交談起來。
隨著僧人的點悟,我們頓覺內心開豁了許多。知道這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朋友連忙向高僧詢問如何解除自己的痛苦。
高僧回答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每個人的坎坷也好,不開心也罷,都是自己的身口意造業而來,所以不要把一切不順歸於外界。你為何總是不開心?根源可能是你未悟透這三個真相。」
01看不慣,是修行不夠
高僧說:「看不慣,是修行不夠。」
人生在世,難免有看不慣的事情和人,比如看不慣別人的言行、習慣,看不慣別人得志等。如我的朋友,就是看不慣別人的付出沒有自己多,但是卻活得比自己好,所以開心不起來。
古人云:「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這句話告訴我們,萬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存在,是沒有價值的。就如同佛門所說,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只有緣起種因,那麼一切事物就都能形成。
因此,世間的值不值得,對與不對,其實都是虛妄不真,都是自己內心陷入執念看到的假象。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有時候自己看到別人成功,感覺非常容易,其實背後付出的辛苦只有對方自己知道。
有時候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很不好,但從未去想過他成為這樣背後的真正原因。又或者自己認為不好的習慣,在其他人眼中卻是值得欣賞的。
因此,凡事看不慣的人,說明其修行不夠,對於世事的體悟還不夠深。越是看不慣,內心越會被俗世所累,愈加不開心。
看得開一點,看得順一點,讓自己的心量擴大,容納別人,容納萬物,人生的境界提高,才能幸福每一天。
02心中有苦,證明內心有「惡」
高僧說:「心中有苦,證明內心有『惡』。」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那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與之對應的「惡」存在。一個人內心清淨無惡,生活中是不會感到痛苦的。
如我的朋友,他內心的痛苦來源於自己工資低,人生沒成功,但一些沒什麼文化沒怎麼努力之人卻成功了,他覺得不平衡。
高僧對此開示說:「如今社會一個人工資再低,基本也夠解決衣食住行,讓自己溫飽無憂,不會流落街頭,所以你是完全沒必要對這些東西感到痛苦的。因為你內心對財富等物質有貪心,有欲望,正是你內心的這種『惡』,才會讓你感覺到痛苦。
而看到別人成功了,自己不平衡,這其實就是一種嫉妒心;而覺得自己有文化應該比沒文化的人成功,這是一種傲慢心;認為自己有文化就該成功,這是一種痴愚心,有這種種「惡」心,人生自然開心不起來。」
要知道,有文化並不是成功的因,自身的福德才是。不修福德,加上內心種種欲望求而不得,才會導致自己心中的痛苦越來越大,難以安寧。
佛說:「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想要讓自己的內心無惡,那就要放下自己的欲望,深知因果,懂得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如此才能使得自己內心清淨自然。
03活不開心,多半是智慧不夠
高僧說:「活不開心,多半是智慧不夠。」
佛門認為,人生的痛苦很大程度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妄想和執著,才會有分別心,在苦海中沉淪受苦。
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皆是如夢幻泡影一般虛妄不真,又如霧靄和閃電一般快速變化。萬物都是緣起性空,處於無盡因果之中,沒什麼東西是能夠恆常存在,都是處於不斷變滅之中。
古人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一個人不懂得知足,需求太不現實,那麼內心就難以得到清淨。
就好比有些人為生老病死煩惱,有些人為財富名利煩惱,其實皆是因為沒有智慧勘破萬法,陷入了對萬物恆常的虛妄執念中。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無法改變,人赤條條來又赤條條走,一物也帶不去,富貴名利,其實到頭不過一抔黃土,感情也是隨緣聚散,強求不得。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了萬法皆是緣起緣滅,懂得放下,對於萬物不起分別心,得失看淡,懂得一切順其自然,內心就能無喜無悲,自在歡樂。
佛說:「修行就是修心。」人的不開心,其實來自於自己的修行不夠,內心有「惡」,這些行為的本質原因都是自己心的境界不夠高,沒有智慧而生。
懂得接納萬物,無欲無求,一切順其自然,自然內心清淨。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個人只要無欲無求,自身就不會召引痛苦,讓自己一生都幸福歡樂,自在無憂。
(作者:略懂小姐)